1、课时作业3囚绿记第一课时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A涸辙()攀缘(yun)蕈菌(xn)B纤细(xin) 猗郁(y) 烽烟(fn)C愤懑(mn) 瞥见(pi) 茁壮(ch)D了截(ji) 爱增(zn) 倔强(ju)解析:A项,“涸”应读“h”;C项,“茁”应读“zhu”;D项,“增”应为“憎”。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C)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_,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_,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_,_,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A脉络嫩叶卷须嫩芽B卷须嫩
2、芽脉络嫩叶C卷须嫩叶脉络嫩芽D嫩叶卷须嫩芽脉络解析:主要考虑动宾短语的搭配和定语与中心词的搭配。3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1)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猗郁:叹词,茂盛的样子,表赞美。(2)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婆娑:盘旋舞蹈的样子。(3)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揠苗助长:比喻不管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这里形容“我”盼望常春藤快速生长的急切心情。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A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B在灿若群星的世界童话作家中,丹麦
3、作家安徒生之所以卓尔不群、久享盛誉,是因为他开启了童话文学的一个新时代。C“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连续成功发射与顺利返回,为我国航天航空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必须彪炳千古。D盗挖天山雪莲日益猖獗的主要原因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又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解析:A项,不足为训:不值得当作典范或法则。与语境不符。B项,卓尔不群:超出寻常,与众不同。C项,彪炳千古: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D项,捉襟见肘:顾此失彼,穷于应付。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A中国军网披露,中方坚决反对美韩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同时火箭军极其罕见地透露发射了威慑力极强的各型
4、导弹的消息。B我们要在党的强军目标引领下,加快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的步伐,强化练兵备战,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C中国强势崛起,开始从根本上解决了西方发达国家轻易收割发展中国家羊毛的历史,这就是特朗普还未上任就把矛头对准中国的原因。D元九登高时节,很多市民纷纷用手机拍照,并发送到微信朋友圈,热情介绍达州“元九登高节”的盛况,引起微粉羡慕达州人有登高节。解析:A项,不合逻辑,应把“了”放到“发射”的前面;C项,搭配不当,应把“解决”改为“结束”;D项,结构混乱,可以把“达州人有登高节”删去。6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B)那个春天的黄昏,当满地繁
5、花无意间闯入我的心,我不禁为之震颤!我惊诧,三年的时间,树天天在,花年年开,_!一连好几天,_,望它们于无声中悄然散发着生命的芬芳。美丽的花树,寂寞的花树,使我领悟了一句话:_。可我竟然从未留意这近在咫尺的美可对这近在咫尺的美,我竟然从未留意过我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站在阳台上看它们我站在阳台上看它们,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美丽如河流,越来越无声美丽如醇香,越来越香浓ABCD解析:“可对这近在咫尺的美”是宾语前置,紧承上文“树天天在,花年年开”,强调了这些“近在咫尺的美”;第二空“看它们”与后文“望它们”衔接紧凑,语意连贯;第三空应强调“无声悄然”。7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A绿色是多
6、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B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C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D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解析:B项,应去掉“一种”后的冒号。8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D)A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B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
7、一样。C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D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解析:A项,为比喻和排比;B项,为拟人;C项,为比喻。9下面对文章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这句话运用排比和比喻两种修辞,使句子生动,并富有气势,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绿的赞美,为后文揭示主旨作铺垫)B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表现作者和绿叶的心灵相通。这里主要是表达作者对绿的热爱和对这样一个安宁、平和的环境的追求。从下文“囚绿”以后我的一些心理活动看
8、,这时“我”对绿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入)C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魔念”即邪念,指作者心中产生的邪恶的念头)D卢沟桥事件发生了。(点明写作的特殊背景,表现了作者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使文章具有了鲜明的现实感和深刻的思想性)解析:C项,“魔念”是指作者心中自私自利的念头。10囚绿记一文的主旨是(C)A本文以常春藤来象征作家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追求光明的精神,从而表达自己渴求民族解放的执着的爱国主义情怀。B因为爱一样东西到了极点,便想到把它牢牢占据、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是人类的共性。而对于那些有生命的东西来说,让它生活在最适合的环境,才是一种真爱。C通过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
9、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D这篇散文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抒发了作者孤独、苦闷、彷徨无助的心情。解析:A项,“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在文中未体现;B项,是表面内容,不属于文章主旨;D项,观点错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
10、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
11、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11第段中作者用了个比喻句来表达自己“自私的念头”,你认为是哪一句?答: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12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常春藤“固执”?这表现了常春藤什么精神品质?答:“固执”指“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或者说“永远向着阳光”。这表现了常春藤对光明的向往,执着的追求,不屈不挠的精神。(后一问不一定要回答这么详细,点到即可)13第段中作者一方面说“
12、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另一方面却又称“魔念在我心中生长”,这是怎样的一种矛盾的心理?答:“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是因为作者为了更好地亲近绿,引绿入室,但却伤害了绿。作者在绿藤身上看到了生命的力量,觉得自己做错了。但另一方面作者却仍然执着地存着“魔念”,囚禁着绿,作者对绿藤对光明自由的追求没有真正的理解。14第段中的“绿友”与课文中的“绿囚”,用词不同,含义有何不同?答:“绿友”指“我”囚禁的常春藤的两枝柔条;“绿囚”指不屈服于黑暗的顽强抗争的人。15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4个连贯的短句,可以适当调整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在那遍地生长了青草,娇翠欲滴,树林的轮廓显得那样分明的山丘上缓慢移
13、动着的羊群,就像在广袤的绿洲上开满了洁白如雪的花朵。答:山丘上遍地生长了青草,娇翠欲滴;树林的轮廓显得那样分明;羊群在山丘上缓慢移动着;就像在广袤的绿洲上开满了洁白如雪的花朵。第二课时能力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这是古城里的一条小街,过去这里显然驻扎过守城的军队,有一排排的营房为证。现在这里正在建筑仿古的街市和民居,已颇成气候了,秦砖汉瓦,_,虽没有皇家气象,却也称得上是_。在最前面靠近巷口的地方,还立有一个牌坊,上书一副对联,“市井里巷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共写千古大文章”。此联内容很好,有_之妙。但对得不甚工整,依我之见,不如将“大文章”改成“风情画”,尚可_。我上初中的时候,在
14、杭州西湖看到过那副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当时我心中引发了强烈的震动。那时正看着说岳全传,热血沸腾着,一看这对联真是绝了,其(),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我还曾在广西看到过一副咏竹楹联,一目之后就永远忘不了,我以为那是最好的咏竹楹联。内容是:“一寸在土已有节,万尺凌云仍虚心。”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B)A金碧辉煌富丽堂皇巧夺天工差强人意B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妙笔生花差强人意C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妙笔生花心满意足D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巧夺天工心满意足解析:雕梁画栋: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金碧
15、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富丽堂皇: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辞藻华丽。妙笔生花:比喻笔法高超的人写出动人的文章。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差强人意:形容尚能令人满意。心满意足:形容心中非常满意。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B)A回味之无穷,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B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C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含义之深刻,概括之全面D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解析:本题要按逻辑顺序来排序,“回味之无穷”是
16、表达效果,一般要排在最后,故选B。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C)A由于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B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但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C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D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解析:画线句的病因有两个:一个是成分残缺,一个是逻辑混乱造成的语序不当。是因为“年代久远”,“在什么地方看到的”这幅咏竹联“已想不起来了”,但是“这幅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所以画线的句子可
17、改为“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与所有动物一样,人与人生来不同,这是大家公认的客观事实。那么是什么因素决定了这些差异呢(或:决定人与人差异的关键点究竟是什么呢)?用汉斯格罗斯的话说,是“人类基因在环境条件下展开的方向与程度”决定了我们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其中有两大影响因素(或:从中可以看出决定这种差异有两大因素):一是基因,二是环境。改良环境,说到底并没有对民族最基本的基因品质产生任何积极影响,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我们的基因品质,对生育的强制
18、化社会手段必不可少(或:必须进行社会手段干预)。于是,达尔文的弟弟,高尔顿提出了“用社会手段干预优化人种”的观点。5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法国网球公开赛当地时间2019年6月2日进行了女双1/8决赛的争夺,中国组合郑赛赛、段莹莹经历了一场跌宕起伏的比赛,在第一盘浪费3个盘点失利,第二盘又以大比分落后的不利局面下,顽强反击,最终以21战胜跨国组合卡萨金娜、康塔维特,晋级法网女双八强。这是郑赛赛第四次打进法网女双八强,而段莹莹则是职业生涯首进大满贯赛八强。当被问起双方的分工时,段莹莹说:“我的球比较重,有赛赛在网前我们两个配合得非常好。
19、”答:关键信息:2019年6月2日法国当地时间;郑赛赛、段莹莹晋级法网女双八强;郑赛赛四进法网女双八强,段莹莹首进大满贯赛八强;分工明确配合好。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朱自清在散文匆匆中写道:“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在晏殊的浣溪沙中也有表达类似感慨的词句,这两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3)水的意蕴丰富而深厚。它可以是春潮涌涨时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给人以恢宏阔大、和顺平静的
20、壮阔之美;也可以是春冬之时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给人动静映衬、清新秀丽的明净之美;它还可以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哲人感慨“水”寄托着文人骚客关于时间、生命、青春、功业的无限遐想。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冬日香山要不是公务,谁会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来香山呢?可话又说回来,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开三天会,就住在公园内的别墅里。偌大个公园为我们独享,也是一种满足。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山。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荫的世界;秋天时来过,是红叶的世界。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形形色色的服装,南腔北调的话音,这一切将
21、山路林间都塞满了。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多少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净的世界。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劲枝,枝头挑着些已弹去种子的空壳。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自己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融在一起,很难觅到它的音容。过去来时,林间树下是厚厚的绿草,绒绒地由山脚铺到山顶;现在它们或枯萎在石缝间,或被风扫卷着聚缠在树根下。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在山下一望山顶的鬼见愁,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历历在目。连路面的巨石也像
22、是突然奔来眼前,过去从未相见似的。可以想见,当秋气初放,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上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我现在就正步入这个虚静世界。苏轼在夜深人静时去游承天寺,感觉到寺之明静如处积水之中,我今于冬日游香山,神清气朗如在真空。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一出别墅的后门就有十几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穹。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遒劲的枝,枝上挂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间却寂然不动了。我徘徊于树下又斜倚在石上,看
23、着这红日绿松,心中澄静安闲如在涅槃,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此时我只感到山的巍峨与松的伟岸,冬日香山就只剩下这两样了。苍松之外,还有一些新松,栽在路旁,冒出油绿的针叶,好像全然不知外面的季节。与松做伴的还有柏树与翠竹。柏树或矗立路旁,或伸出于石岩,森森然,与松呼应。翠竹则在房檐下山脚旁,挺着秀气的枝,伸出绿绿的叶,远远地做一些铺垫。你看它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衰草败枝,你看它们头上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树的骄傲。它不因风寒而筒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我奇怪人们的好奇心那么强,可怎么没有想到在秋敛冬凝之后再来香山看看松柏的形象。当我登上山顶时回望
24、远处,烟雾茫茫,亭台隐隐,脚下山石奔突,松柏连理,无花无草,一色灰褐。好一幅天然焦墨山水图。焦墨笔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饰只留本质。你看这山,她借着季节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倩影,枫树的火红,还有游客的捧场。只留下这长青的松柏来作自己的山魂。山路寂寂,阒然无人,我边走边想,比较着几次来香山的收获。春天来时我看她的妩媚,夏天来时我看她的丰腴,秋天来时我看她的绰约,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她的骨气。她在回顾与思考之后,毅然收起了那些过眼繁花,只留下这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她会争得来年更好的花,更好的叶,和永远的香气。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取材于梁衡文集觅渡)7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5、(D)A文章第段作者写到香山春、夏、秋三季的繁花、浓荫、红叶,表现了对它们因熟见而生的冷漠甚至厌恶,以映衬作者对冬季香山“清静”的强烈喜爱。B文章第段“天然焦墨山水图”的比喻,主要作用是为了形象地表现冬日香山如诗如画的美丽。C冬日的香山,舍掉了春天的妩媚,夏天的丰腴,秋天的绰约,因为香山需要的只是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从不需要这些热闹与繁华。D为突出冬日香山的特点,作者在文中多次把它同春、夏、秋三季的香山景象进行对比,写出了“香山性格的那一面”。解析:题中A、C项考核内容,B、D项考核手法。A项,认为作者对另外三季的态度是“冷漠甚至厌恶”错,应该是为了对比突出冬日的香山。B项,对比喻句的设喻意图解读错误,该比喻主要是为了说明冬日香山不要掩饰只留本质。C项,作者礼赞的是香山冬日不为人知的一面,但对香山其余三季人们所熟悉的热闹与繁华并未否定。8联系全文,体会文章第段,谈谈“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一句表达的意思和作用。答:表现了作者在冬日意外发现香山的另一面性格的惊喜。引出文章对冬日香山让作者极其惊喜的“意外”“发现”(或:香山的另一面)的叙述和思考。9统观全文,简析文章结束句“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的作用。答:这句话是作者在感悟到香山的另一面后发出的由衷感叹,再度点明了冬日香山清静、有骨气的本质,与前文呼应,使读者对冬日香山有进一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