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二单元 4 自主赏析 篇目三 登岳阳楼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70857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二单元 4 自主赏析 篇目三 登岳阳楼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二单元 4 自主赏析 篇目三 登岳阳楼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二单元 4 自主赏析 篇目三 登岳阳楼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二单元 4 自主赏析 篇目三 登岳阳楼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二单元 4 自主赏析 篇目三 登岳阳楼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二单元 4 自主赏析 篇目三 登岳阳楼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二单元 4 自主赏析 篇目三 登岳阳楼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二单元 4 自主赏析 篇目三 登岳阳楼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篇目三登岳阳楼平“语”近人习大大语法者,天下之准绳也。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6月28日)经典释义典出:春秋文子文子。原文:夫法者,天下之准绳也,人主之度量也。释义:法律,是天下人做事的共同准则,也是统治者裁量是非的根本依据。解读:“无规矩不成方圆”,修身如此,齐家如此,治国如此,平天下亦是如此。遵循一成之规,是一个集体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集体中个体的基本素质。但是法的存在,往往遇上权力的挑战。我们在近些年的反腐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没有法律、规则的约束,权力就是一头出笼的猛兽。因此,要把权力关进法的笼子。这期间必然经历三个阶段: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2、。不敢腐即是以猛力击之,形成震慑;不能腐即是建章立制,为长远定规矩;而不想腐即是在权力拥有者的心中牢固树立法的准绳意识。国学经典为学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赏读天资聪明却好学习,并且不以向地位和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不自以为是。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赏读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知识中去。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赏读学习知识不能只靠书本,要联系实际,亲身实践。诗海拾贝舟中晓望孟浩然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赏析】此诗似乎信笔写来

3、,却首尾衔接,承转分明,篇法圆紧;它形象质朴,却又真彩内映;它没有警句炼字,却有兴味贯串全篇。从声律角度看,此诗是五言律诗(平仄全合),然而通体散行,中两联不作骈偶。这样,它既有音乐美,又洒脱自然。资料链接一、作者档案见第一单元蜀相一课二、背景探寻这首诗是大历三年(768)冬,诗人自公安(今属湖北)到达岳阳(今属湖南)后写的。岳阳楼,即湖南岳阳城西门楼,是我国三大名楼之一(其余两个是黄鹤楼、鹳雀楼)。杜甫曾两次登岳阳楼,这首诗所记是第一次,时间大约是到达岳阳之初,当时诗人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赞叹;继而

4、想到自己晚年漂泊不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首蕴含着浩然胸怀的名篇。一、认读字音东南坼(ch)乾坤(qin)戎马(rn)凭轩(xun) 涕泗(t)(s)二、古今异义1凭轩涕泗流古义:眼泪。今义:鼻涕。2亲朋无一字古义:指书信。今义:文字。三、特殊句式1吴楚东南坼省略句,在“吴楚”前省略主语“洞庭水”2乾坤日夜浮省略句,“浮”字后省略补语“于其上”3戎马关山北状语后置,“关山北”作“戎马”的状语四、积累名句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2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3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明确这首诗主要写了洞庭水、岳阳楼、吴楚大地、天

5、地日月星辰、孤舟、关山、栏杆等景物,这些景物壮阔而悲凉。1下列对登岳阳楼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为律诗。律诗属近体诗,成熟于唐朝,分五言、七言两种。B首联是说久闻洞庭湖大名,今天终于来到。这与春夜喜雨望岳开头一样,都是平淡叙述,没有形容,亦没有运用修辞,我们由此能看出杜甫五言律诗的风格。C颔联是说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分开,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地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短短十个字,写出了洞庭湖壮丽生动的图景,意境开阔。D尾联写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写“我”凭栏眺望之所感。“凭轩”一句与题目“登楼”遥相呼应,收束全诗,从而使全诗浑然一体。明确选B。春夜喜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2请写

6、出这首诗的抒情诗句;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这些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明确抒情诗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情感:诗歌后两联写登临之感。战乱不休致使诗人与亲朋之间音讯不通,贫病交加的自己只得生活在一叶孤舟之上,况且北望关山,战乱仍未止息,唯有老泪纵横。这些抒情诗句既抒写了对自己身世的感慨(穷困潦倒、壮志未酬),更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虑)。3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中的“无”和“有”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请简要分析。明确表现了作者年老多病且远离故乡亲人,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凄凉的心境。不是。从尾

7、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可知,如果说前三联是句句写景、句句含情的话,那么这一联则是直接抒情。此时的杜甫不只是感叹自己穷困潦倒、漂泊无依的身世,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祖国“涕泗”横流。风物景色诗歌的鉴赏【课内链接】在诗人的笔下,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颔联两句描绘洞庭湖气象的诗,成了千古绝唱,为历代诗人和诗论家叹服。写景诗歌是高考首选,因此需要加以重视。【考点解读】中国风物景色诗源远流长,诗人众多,风格各异。陶渊明等诗人形成我国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我国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

8、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如杜甫的即景小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安史之乱”平定后,杜甫得知故友严武还镇成都的消息后写的一首小诗。诗的上联是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欢愉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出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两句连用四种鲜明的颜色,构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鉴赏风物景色诗,要注意

9、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1从意象入手很多风物景色诗都带上了作者的主观感情,有的甚至成了一种象征,在赏析时要把其意象义分析出来。如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仅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作者忧伤的情绪。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2从典故入手古人写诗用语精,其中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用典,而典故正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如毛泽东写咏梅词“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是结合陆游“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典故来写的,同时也表达了与陆游不同的心理状态。3结合关键细

10、节风物景色诗用笔精到,写景写物十分细腻,要抓住细节才能分析得更透彻。【考题印证】(2017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答:解析:描绘画面是一种分析景物形象的题型,回答时要找出诗中的景物(意象),概括景象(意境)的特点。第二联的意象有落日、断桥、人、溪水、幽树、鸟,人景相融,呈现出一派宁静和谐的氛围特点。答案: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

11、独自欣赏美景。(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答:解析:诗歌的抒情方式有两类,一类是直接抒情,一类是间接抒情。本题所分析的第三联属于直接抒情。诗人因为“清游”感觉到“心无累”,因为“静处”忘记了“世有机”。诗人此时陶醉其间,超然物外,心境恬淡,闲适自在。答案: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答:解析:本题要求考生任选一种艺术手法赏析诗歌尾联。艺术手法是指诗人在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思想情感时所运用的特殊的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艺术构思等。这

12、首诗中除了第三联直抒胸臆,其他三联都侧重于写景。但尾联写景,不同于前两联,“待”字表明尾联不是对眼前实景的描写,而是想象的虚景,以虚代实,呈现出了一种清幽闲逸的意境。“处处景语皆情语”,尾联亦是景中寓情,情景交融,通过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抒发了诗人的闲适之情。此外,景语置于诗歌末尾,也起到了以景结情的作用。答案: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13、(任选一种)(建议用时:30分钟)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昔闻洞庭水闻:听说B吴楚东南坼 坼:整体C乾坤日夜浮 浮:漂浮D亲朋无一字 字:书信解析:选B。坼: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登岳阳楼一诗是杜甫于大历三年(768)冬,自公安到达岳阳后,登岳阳楼有感而作。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丽,_。_,_。_,_,_。但主要还是有诗人的思想感情做基础才能与浩瀚壮阔的洞庭湖景色交融成一体由于杜甫爱国爱民的胸襟宽广构成宏丽阔大的意境这与诗人一纵一收的笔法固然有关历来为人称道ABC D解析:选C。通读所给语句可知,与横线前的句子

14、关系紧密,是对登岳阳楼一诗意境方面的总体评价,应为首句。由中的“固然”与中的“但”可知,这两句应连在一起,解释这首诗意境开阔的原因。三句相连,构成完整的语意,解释句,应放在后。故正确选项为C。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登岳阳楼一诗中,形象刻画洞庭湖水势浩大、无边无际的诗句是“_,_”。(2)登岳阳楼一诗中,表现诗人到处流浪、没有朋友,只有孤舟相伴的诗句是“_,_”。(3)登岳阳楼一诗中,写诗人在岳阳楼上远眺,想到兵荒马乱的情况,不禁潸然泪下的诗句是“_,_”。答案:(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2)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3)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4下面这段文字中,有两句话有语病,请找出来

15、并进行修改。“安史之乱”是唐代文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界标。当时,诗人杜甫以积极入世的精神,勇敢而忠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即使在大局极端危急的情况下,也从来没有失去信心。在我国的诗坛上,杜甫的教育作用、美育作用和认识作用都不是别人难以企及的。这就是后人将其人尊为“诗圣”,将其作品尊为“诗史”的理由。答:答案:语序不当,可改为“安史之乱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界标,也是唐代文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不合逻辑,可改为“杜甫的教育作用、美育作用和认识作用都是别人难以企及的”。5仿照下面的句子,以李白、杜甫为描写主体,在横线上补写两句话,体现对李白、杜甫两位诗人写作风格的理解。读王维的“白云回望

16、合,青霭入看无”,可以品味到诗画一体;读李商隐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可以体味到朦胧隐晦;_;_。解析:仿写时,首先要分析题干的具体要求和所给句子的句式特点,然后挑选能够体现诗人写作风格的诗句,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能够表现诗人豪迈、飘逸、浪漫的诗句,最后按照所给句子的句式将其表述出来即可。答案:读李白的“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可以体会到豪迈飘逸读杜甫的“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可以感受到沉郁顿挫二、阅读提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秋风(其二)杜甫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会将白发倚

17、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B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坠,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C第三、四两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D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解析:选C。C.“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理解有误,“捣练”是捣洗丝绢,意指家中人为远行人备置寒衣。7有人说,诗歌的后四句诗人抒发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答案:最后四句,句句饱含悲情,望月思归而难归为悲,挂帆可还乡却不是今夜为悲,他日归家却已漂泊一生华发满头为悲,牵挂故园池台不知是否残毁为悲。但悲情中却有乐笔,“不知明月”句用语俏皮,妒忌他人团圆美好,泪中含乐;想象早晚有一天会在月夜乘舟归乡,会倚靠庭园旧树欣然满足,饱含希望之乐。后四句写尽了漂泊者悲喜交加、笑泪掺杂的复杂心情。悲情是主调,虽有想象中的归家之乐,但对照眼前不得归的现实处境,让人更觉不归的心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