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高三语文每日小练(八)一、 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鸟的天性是飞翔。在高高的蓝天之上,在_的江河湖海之上,在曲线优美的山脊之上鸟儿_地自由飞翔着。被我称作第二故乡的天台山,有一片莽莽苍苍的大森林和清澈的溪流长年累月在山下终年不断流着。听不到水波的喧闹,也看不见壮观的水势,就那么悠悠闲闲不急不忙地流淌着。在地势低洼的山谷间,还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深潭,潭水下泻,汇入溪涧,然后流淌,流淌。一条清溪,优美地流了百年,千年。秋天的时候,溪流变得更加潺湲。阔大的水面如同深碧的颜料一样透彻清澄,水波闪烁着点点光斑这个时候,数以万计的大雁从山那边,从树林间,从遥远的天际,一
2、只衔接一只,一群簇拥一群,掠过阔大的水面,_似的飞过来了!大雁们扇动着翅膀,拍打着晚霞,激溅着水花,然后飞落于清溪,()。在我的记忆之中,还有那亦近亦远、亦断亦续的群雁飞鸣之声,犹如九天飘散的音乐,如慕如诉如歌,充盈于天地之间。这一切让人怦然而肃然。尽管时间好像流水一样地流过了三十年,可是那雁鸣的袅袅余音,至今_。一条清溪,优美地流了千年、百年。现在,它还那样地流淌着吗?群雁飞落清溪的场面还那样的壮观吗?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碧波荡漾不远千里 遮天蔽日 不绝如缕B碧波荡漾天马行空 铺天盖地 不绝如缕C烟波浩渺天马行空 遮天蔽日 不绝于耳D烟波浩渺不远千里
3、铺天盖地 不绝于耳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被我称作第二故乡的天台山,莽莽苍苍的大森林有一大片,山下终年不断流着一道清澈的溪流。B被我称作第二故乡的天台山,有一片莽莽苍苍的大森林,山下终年不断流着一道清澈的溪流。C天台山被我称作第二故乡,有一片大森林莽莽苍苍,也有一道清澈的溪流长年累月在山下终年不断流着。D天台山被我称作第二故乡,大森林有一片莽莽苍苍,一道清澈的溪流在山下终年不断流着。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刘禹锡的名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真应得这壮观的场面B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真应
4、得这壮观的场面C壮观的场面,真应得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D壮观的场面,真应得刘禹锡的名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调查数据显示:校园送外卖车辆,58%为电动车,41%为自行车;在食品卫生方面,学生仅关注外卖食品的外包装是否卫生,对于食品原料来源、加工条件、经营单位是否证照齐全却了解甚少。因此,_,担心外卖食品安全出现问题、扰乱饮食服务市场、影响校园环境卫生以及存在交通安全隐患。更值得关注的是,外卖进校园一定程度上_,甚至造成有的食堂正常经营难以维持,历
5、史同期营业额下降近半。同时,_,特别是学生公寓内出现大量饭盒被随意丢弃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公寓卫生。5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5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工作细节。材料:品行扎实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接孟氏之芳邻一步一个脚印谦谦君子放下身段孟母三迁光明磊落埋头苦干近朱者赤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宜黄县县学记(宋)曾巩盖凡人之起居、饮食、动作之小事,至于修身为国家天下之大体,皆自学出,而无斯须去于教也。其动于视听四支者,必使其洽于内;其谨于初者,必使其要于终。驯之以自然,而
6、待之以积久。噫!何其至也。故其俗之成,则刑罚措;其材之成,则三公百官得其士;其为法之永,则中材可以守;其入人之深,则虽更衰世而不乱。为教之极至此,鼓舞天下,而人不知其从之,岂用力也哉!及三代衰,圣人之制作尽坏,千余年之间,学有存者,亦非古法。人之体性之举动,唯其所自肆,而临政治人之方,固不素讲。士有聪明朴茂之质,而无教养之渐,则其材之不成,固然。盖以不学未成之材,而为天下之吏,又承衰弊之后,而治不教之民。呜呼!仁政之所以不行,贼盗刑罚之所以积,其不以此也欤!宋兴几百年矣。庆历三年,天子图当世之务,而以学为先,于是天下之学乃得立。而方此之时,抚州之宜黄犹不能有学。士之学者皆相率而寓于州,以群聚讲
7、习。其明年,天下之学复废,士亦皆散去。皇佑元年,会令李君详至,始议立学。而县之士某某与其徒皆自以谓得发愤于此,莫不相励而趋为之。故其材不赋而羡,匠不发而多。其相基会作之本末,总为日若干而已,何其周且速也!当四方学废之初,有司之议,固以谓学者人情之所不乐。及观此学之作,在其废学数年之后,唯其令之一唱,而四境之内响应,而图之如恐不及。则夫言人之情不乐于学者,其果然也与?宜黄之学者,固多良士;而李君之为令,威行爱立,讼清事举,其政又良也。夫及良令之时,而顺其慕学发愤之俗,作为宫室教肄之所,以至图书器用之须,莫不皆有以养其良材之士。虽古之去今远矣,然圣人之典籍皆在,其言可考,其法可求,使其相与学而明之
8、。若夫正心修身,使一人之行修移之于一家,一家之行修移之于乡邻族党,则一县之风俗成,人材出矣。教化之行,道德之归,非远人也,可不勉与!县之士来请曰:“愿有记。”其记之。(选自曾巩集有删节)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则刑罚措 措:搁置B圣人之制作尽坏制作:创设的教育制度C故其材不赋而羡羡:(令人)羡慕D而无教养之渐渐:熏陶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至于修身为国家天下之大体輮以为轮B.盖以不学未成之材赵王岂以璧之故欺秦邪?C.何其周且速也穷且益坚D.唯其令之一唱师道之不传也久矣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仁政之
9、所以不行,贼盗刑罚之所以积,其不以此也欤!(4分)(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4分)9.本文中,曾巩认为教育的功能有哪些?请概括说明。(4分)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1011题。野人送朱樱杜甫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忆昨赐霑门下省,早朝擎出大明宫。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注】写:这里指将樱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赐霑:即霑赐,受到赏赐之意。门下省,杜甫当年任左拾遗,属门下省。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西蜀樱桃也自红”的
10、意思是西蜀的樱桃也自然地垂下鲜红的果实,其中的“也”字暗示出作者所经历的时空变化。B “数回细写愁仍破”是说尽管作者十分细心倾倒樱桃,但仍恐碰破,樱桃如此娇嫩的弱点,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C “万颗匀圆讶许同”一句中“万”字写出了樱桃数量之多;“讶许同”是说这么多樱桃大小如此相同,让人惊叹。D以时间词为标识,全诗可分作三层:前两联“今日”,第三联“昨日”,第四联“今日”。11.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此日尝新任转蓬”一句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6分)四、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2.(1)心非木石岂无感?。(鲍照拟行路难),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11、李密陈情表) 昆山玉碎凤凰叫,(李贺李凭箜篌引) (3)垆边人似月,。(韦庄菩萨蛮 ) 策扶老以流憩,。(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鹿门月照开烟树,。(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熊咆龙吟殷岩泉,。(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卧龙跃马终黄土, 。(杜甫阁夜2020年高三语文每日小练八参考答案1D碧波荡漾:青绿色的波浪,起伏不定。烟波浩渺: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辽阔无边。根据语境,应选“烟波浩渺”。不远千里: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顾路途遥远。天马行空:神马在空中奔腾飞驰,多形容诗文、书法、言行等气势豪放,不受拘束。形容说话做事不着边际。根据语境,应选“不远千里”。遮天蔽日:遮住了太阳和天空。形容权势、数量等
12、非常大。铺天盖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到处都是。根据语境,应选“铺天盖地”。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绝于耳:声音不断地在耳边回响。根据语境,应选“不绝于耳”。2BA项偷换主语,第一句话中的主语“天台山”还没被陈述完毕,下一句又换成另一主语“大森林”。C项成分赘余,“长年累月”与“终年”语意重复。D项“大森林有一片莽莽苍苍”不合逻辑。3C“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强调秋天并不总是死气沉沉的,而是富有生机的,不合语境,而且“一鹤”与文中“一只衔接一只,一群簇拥一群”矛盾,据此排除A、D两项。是“壮观的场面”应得名句描绘的画面,而不是名句应
13、得“壮观的场面”,据此排除B项。4(示例)学校对外卖进校园忧心忡忡影响了校内食堂的正常运转也增加了校园的卫生清洁压力5放下身段,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这是我们应该发扬的扎实作风。孟母三迁,近朱者赤,接孟氏之芳邻,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环境选择。谦谦君子,光明磊落,出淤泥而不染,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美好品行。6.C 羡,多余。7.D(A.“为”,治理/成为;B.“以”,用/因为;C.“且”,并且、又/却D,“之”,助词,主谓间取独)8. (1)译文:进行教化(教育)的极限达到这样的地步,鼓舞天下人,但人们却意识不到(不知道)自己跟着它走,哪里用得着用强制手段(强力)啊!(“为教”“极”“其”“用力”
14、各1分)(2)译文:仁政不能推行的原因,贼寇强盗案件累积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这些吗?(“所以”“刑罚”“以”各1分,判断句式1分)9曾巩认为教育的功能:小可以影响人的行为举止,修身齐家;大可以改善社会风气,推行仁政。(1点1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大凡人的起居、饮食、动作这一类的小事,直至修身养性、管理国家的本领,都从学习中得来,而且片刻也离不开学习。那些耳目和四肢要做的事情,一定要让它和内心协调一致;在开始就谨慎对待的地方,必然要把它贯彻到底。根据习性使他们循序渐进,用日积月累的良好习惯促使他们成功。哎呀,这是多么周到啊!所以良好的风气形成之后,刑法就搁置不用了;那样的人才培养成功,三公、百官
15、就有了可用的文人;把它作为法式坚持不懈,中等资质的人就可以做到安分守己;它深入人心,即使经历衰败的年代,人们也不会动乱。进行教化(教育)的极限达到这样的地步,鼓舞天下人,但人们却意识不到(不知道)自己跟着它走,哪里用得着用强制手段(强力)啊!等到夏商周三代衰落之后,圣人创设的教育制度全部被破坏。一千多年之间,虽然教育有存留的,但也不是古代的方法了。人们的本性举止,只管随心所欲。当官治理民众的方法,本来就一向没有研讨练习。读书人具备聪明厚道的资质,如果没有受到教育的熏陶,那么他们就不能成才,确实如此。用那些尚未成就的人才去做天下的官吏,又处在世道哀微凋敝之后!去治理没有受过教化的百姓。哎呀!仁政
16、不能推行的原因,贼寇强盗案件累积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这些吗?宋朝建立几百年了。庆历三年,天子考虑当世的事情,把振兴教育当做首要事务,因此天下各地的学校才得以设立。但这个时候,抚州的宜黄县仍然没有学校。那些读书的学子们都一起寄居在州府的学校里,聚集在一起,讲论演习。第二年,天下各地的学校再次废止,学子们也就离散而去。皇佑元年,适逢县令李详到任,才商量设立学校,而县中读书人某某和他的追随者(门徒),都以为在这件事情上要发奋努力,没有人不互相勉励,争着去做兴办学校这件事。所以所需建材不摊派还有剩余,工匠不征调却有超额。它选地址,并行施工,从头到尾,一共采用若干天。这是多么周到又迅速的啊!当各地学校刚
17、刚废弃,官员在讨论兴办学校的时候,坚定地认为读书人从内心是不想学习。等到看这所学校的创办,在它被废弃多年之后,只是它的县令一个倡议,全县内的百姓就立即响应,而且付诸实施都像是害怕来不及。那么那些说人们不想学习的话,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宜黄县求学的人中本来就有很多优秀的学子。而李君担任该县县令,威望得到树立,仁爱得到彰显,诉讼平息,政事大有起色,他的管理又好。趁着好县令在任的时候,如果随着当地向往习、发奋读书的风气,那么,建成的房屋校舍这些场所,以至图书、器物、用具这些必需品,没有不是用来培养据有良好资质的学予的。尽管古代距离现在很遥远了,但是圣人的典籍依然存世,他们的言论还可以考据,他们制定的
18、那些法则已然可以求取,让学子们共同学习并理解它。如果使内心纯正,修养好自身,推广到一家;一家的品行得到修明,再推广到乡里邻里、同一族的亲戚中去。这样,整个县里的风俗就会形成了,人才就涌现出来。教化的推行,道德的归属,并不远离人世啊。能够不勉励吗?宜黄县的学子来请求说:“希望有一篇记。”我于是就记写下这篇记。10.解析B项,“愁”乃为樱桃碰破而担心,表现西蜀樱桃的鲜嫩,“弱点”一说无从谈起;而且,对此诗人内心是喜悦的,而非“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答案B11.答案“尝新”(村民赠樱桃一事),既有尝樱的喜悦又有由此产生的对村民的感激之情。“此日”一词,暗含对往昔生活的追念,对长安朝廷的思念,有抚今追昔之感。“任”字表明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可奈何之情(若理解成洒脱之情也可以)。12.(1)吞声踯躅不敢言 三顾频烦天下计(2)报养刘之日短也 芙蓉泣露香兰笑(3)皓腕凝霜雪 时矫首而遐观(4)忽到庞公栖隐处 栗深林兮惊层巅(5)人事音书漫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