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寻乌一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高 二 历 史 命题人:李春梅 时间:2012年3月9日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公元前7世纪雅典贵族政治面临挑战,其主要威胁来自于( )。A奴隶的反抗斗争 B奴隶主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C工商业奴隶主的挑战 D公民内部不同阶层的压力2(2011年4月潍坊四县高二质检2题)为纪念在塞浦路斯举行的国际会议而发行的梭伦纪念邮票,上面有梭伦的名言“避免极端”(Nothing in excess)。梭伦改革的措施最能体现他这一主高考#资*源#网张的是( )A. 颁布“解负令” B. 鼓励发展工商业C. 建立“五百
2、人会议” D.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3(2011年4月潍坊四县高二质检1题)梭伦把“好的政府”解释为“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后来的哲学家叔本华把它归纳为“不要伤害别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在梭伦改革中充分体现这一点的是( )A.帮助工商业奴隶主获得更多的权利 B.帮助平民避免沦为奴隶的可能C.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避免冲突 D.为所有的雅典居民谋福利4(2011年4月潍坊四县高二质检3题)根据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状况的了解,A处应填( )A铁器牛耕的使用 B“相地而衰征”的实行 C各诸侯国的变法 D宗法分封制解体5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春秋时期的改革相比,主要的不同点是( )A是否加速井田制瓦解
3、 B是否涉及赋税制度C是否涉及军事制度 D是否触及上层建筑6(2011年4月潍坊四县高二质检6题)公元前338年,刚继位的秦惠文王听信谗言下令逮捕商鞅。史记商鞅列传中记载: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 。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最后无处可去的商鞅被逮捕处死。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当时的秦国( )A变法深入贯彻 B变法违背民意 C变法阻力重重 D变法最终失败7战国时期,无论强国或弱国往往采取结盟的方式进行对抗,“合纵”、 “连横”策略就此产生。所谓“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战国末期的“一强”主要是指( )。A魏国
4、B齐国 C楚国 D秦国8(2010年9月吉林市普通中学高三摸底5题)白居易的朱陈村说:“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是城,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不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该诗反映的是古代中国( )A不受政府管辖的自耕农经济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C和谐美好的封建经济D丰裕富足的商品经济9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10公元前340年,秦国都城咸阳某客舍的老板收留了一位没有官府凭证的旅
5、客住宿,结果两人都被以“奸人”罪论处。实施这种惩罚的主要依据是( )。A什伍制 B连坐制 C分异令 D塞私门之请11(2009年高考宁夏文综26题)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12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A整顿吏治 B实行均田制 C迁都洛阳 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13(2010年9月山东省潍坊市高三摸底18题)北魏统治者为解决“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问题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迁都洛阳 B实行三长制 C移风易俗 D实行均田制14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
6、,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15下列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促进了民族融合B北魏宗主督护制促使民族矛盾激化C接受中原先进文化推动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D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巩固北魏的统治16(2011年5月北京朝阳区二模13题)“正当五胡乱华(少数民族南迁),中原鼎沸之际,这一新兴王朝,利用作战所俘虏的人口,拓展农业基础;并解除胡汉豪族的威权,直接向农户征税,扭转后汉以来地方割据的趋势,而
7、逐渐推广其统治权,开启了中国长期分裂后再统一的契机。”这一王朝是( )A东汉 B北魏 C隋朝 D唐朝17(2011年1月北京丰台区高三期末10题)右图中E处应填写( ) A秦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18“将兵法”的推行( )A.形成了“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的局面B.造成了兵丁数额的年年剧增 C.彻底扭转了西北边防的被动局势 D.改变了兵将脱节、战斗力薄弱的局面19(2011年4月潍坊四县高二质检12题)从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 A. 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 B. 选拔人才更注意实用性C. 否定了科举制度 D
8、. 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20(2010年9月山东省潍坊市高三摸底19题)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改革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以断定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宋神宗A急功近利 B动摇不定 C反对变法 D软弱无能21中世纪欧洲人民一生中不可能经历的是A出生时由牧师实行洗礼B在学校中学习哥白尼的日心说,进行相关的科学观测和实验C到教堂举行结婚仪式,由神职人员主持D每周都到教堂参加宗教仪式22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免除封建地租 B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教会C取消什一税 D反对出售赎罪券23(2011年4月潍坊四县高二质检13题)16世纪欧
9、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新教各派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得斗争 C早期资产阶级得反封建斗争 D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得斗争24(2011年4月宣城二模19题)加尔文曾说:“有两种力量管理着人,其一主管他的灵魂和永生,其二主管他的肉体和人生。同样世上有两种权力机构:国家与教会。二者不应混同因为是上帝自己把二者分开的。”为此,加尔文主张( )A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B没收教会的财产 C反对基督教的权威 D确定公民的等级25(2011年5月北京海淀区二模19题)宗教改革进一步发扬了人文主义精神,其表现为( )A教会服从世俗君主的权力 B加强对“异端”思想的打击 C肯定人的努力和
10、现世成功 D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王安石与司马光在理财问题上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 司马光:善理财之人,不过是会敛钱,把百姓的财富搜刮尽了。这样的话,百姓困穷,变成盗贼,难道对国家有好处吗? 王安石:这可不是善理财。善理财的人,能不增加农民的负担却增加国家的收入。 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对理财问题的争论,其实质是什么? (2分)(2)王安石的理财观,在其变法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的?(6分)(3)王安石推行利国利民的改革措施,结果却失败了。这是为什么?(4分)27阅读材料(18分)材料一:时民饥困,豪右多有占夺,(李)安
11、世乃上书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高祖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兴。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 魏书献文六王传咸阳王禧传材料三: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回答:(1)材料一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2分)援引材料说明孝文帝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和
12、影响。(4分)你对这一措施的影响还有哪些补充阐述?(2分)(2)材料二中提到的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名称叫什么(援引材料说明)?(2分)指出孝文帝推行这一措施的目的有哪些?(2分)(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据此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社会的影响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4分)28(2011年4月河南平顶山调研44题)(11分)材料一: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材料二: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
13、,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桑蚕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魏书请回答:(1)材料一中对商鞅变法持何种态度?依据是什么?(3分)(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始实行的一种什么土地制度?其主要影响是什么?(4分)(3)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两次重大改革或变法的共同点是什么?(4分)29(2007年高考广东单科31题)(9分)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以其世俗主义标志着近代的开端。据(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在欧洲以德意志、瑞士和英国的宗教改革为典型。三国宗教改革的发动者分别是谁?(3分)
14、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何历史意义?(6分)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3月9日)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DDCADADBDBCBD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B BC DBBBBCAC二、非选择题26(1)实质是要不要变法。(2分)(2)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既保障了政府财政收入,又减轻了农民负担。市易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列出具体措施但没回答作用只得1分,共6分) (3)守旧派的反对和阻挠;执行不善。(4分)27(1)均田制;(2分)“时民饥困,豪右多有占夺”;(2分)“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或海内安之)
15、。(2分)均田制限制了土地兼并,利于调动农民的产生积极性;吸引农民农耕定居(加速封建化进程);促进北魏经济的恢复发展。(三点中任答一点即给分,但是答国家收入的增加和社会安定不得给分,因为,材料里已经有了)(2分)(2)“断北语,从正音”。促进鲜卑族积极接收汉文化。(4分)(3)民族间的服饰相互影响(民族融合)。(2分)孝文帝改革使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或“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为国家重新走向国家统一(或“为隋唐大一统”)奠定了基础。(融合和国家统一两方面赋分)(4分)28(1)否定态度。(1分)依据:“王制遂灭,僭差亡度”;贫富差距拉大;弱肉强食。(答出2点即可,2分)(2)均田制。(2分)影响: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分)(3)共同点: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都获得了成功;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都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 (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29马丁路德、加尔文、亨利八世。打击了欧洲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为确立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奠定了基础;新教登上历史舞台;增强了欧洲民族意识,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使语言、文学、艺术、音乐、教育等诸多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