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 血红蛋白、神经递质、激素、葡萄糖和CO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C.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D.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2.如图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丁表示细胞内液,约占体液的2/3B. 甲渗入乙中的量少于渗入丙中的量C. 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丙中,也可以存在于乙中D. 丁中的CO2浓度比甲中
2、的高3.下列有关人体稳态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A. 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等多种激素,所以它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B. 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C.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 下丘脑中具有渗透压感受器,还能合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4.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 若为肌肉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C. 稳态意味着固定不变的状态D.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5.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表述,正
3、确的有( )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发烧时采用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通来辅助降低体温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人体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状态人体对花粉等产生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组织液增多A. 二项B. 三项C. 四项D. 五项6.如图为哺乳动物下丘脑与垂体调节活动的示意图,、均为下丘脑中的神经元,A、B、C均为血管。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兴奋在与之间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单向传递B. 图中“某内分泌腺”和分泌的激素都可能调节垂体的生命活动C. 分泌的激素在垂体释放进入血管,定向运输至肾脏促进对水的
4、重吸收D. 机体失水过多,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能将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7.图为神经肌肉接头结构(类似突触结构)示意图。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Ca2+经Ca2+通道内流,引起Ach(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图中突触小泡来自于高尔基体B. Ach发挥作用后,会被相应酶降解失活C. 肌膜上实现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 若抑制Ca2+通道的活性,可能会导致肌无力8.某人腰椎部受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 )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感受器 神经中枢 效应器A. B. C. D. 9.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
5、示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C段Na+内流和CD段的K+内流均不需要消耗能量B. 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 AB段的Na+内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 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10.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肌肉、肝脏细胞中,过程均可发生B. 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过程C. 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过程D. 胰岛素促进、等过程11.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生理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激素调节12.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
6、的是(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e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并分泌e激素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A. B. C. D. 13.下丘脑是重要的生命活动调节中枢,下列各项中属于下丘脑功能的一组是()分泌抗利尿激素 调控促激素的分泌 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产生冷觉 渗透压感受器 调节机体活动最高级中枢ABCD14.在人体内,下列都是因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糖尿病白化病夜盲症侏儒症呆小症镰刀型细胞贫血症A. B. C. D. 15.甲同学吃了某种海鲜会
7、腹痛、腹泻、呕吐,乙同学吸人某种花的花粉便会打喷嚏、发生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的症状。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过敏反应消退较快,没有明显遗传倾向B. 甲同学第一次吃这种海鲜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C. 乙同学的发病原理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同D. 给甲乙同学的建议是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16.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液中可检测出抗甲状腺细胞的抗体,随病情发展许多患者会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称为桥本氏甲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病B. 桥本氏甲减出现原因是甲状腺细胞受损C. 桥本氏甲减患者会表现出体温偏高的症状D. 桥本氏甲减可通过补
8、充甲状腺激素减轻症状17.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异反应,主要是因为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B. 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C. 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本人的干细胞D. 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18.生长素是人们发现和研究较早的植物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图示某植物地上部分,下
9、列有关生长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长迅速而生长受抑制是由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B. 生长受抑制而生长较快,是由于合成的生长素无法运输到部位C. 该植物体地上部分生长素不都是由、所示结构合成D. 由于结构能够生长,因此该植物的生长没有体现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19.对胚芽鞘进行如图的甲丁实验,其中旋转均为快递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停止旋转,实验甲、乙装置仍停止在如图位置,则四个胚芽鞘的生长方向依次是( )A. B. C. D. 20.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多种多样,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种群密度可采用黑光灯诱捕法B. 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可精确计算出种群
10、密度的真实值C. 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都不属于随机取样D. 调查某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时,宜采用标志重捕法,不适宜用样方法21.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 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 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D.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调查方法只有标志重捕法22.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2 hm2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
11、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7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密度为( )A. 300只/hm2 B. 8只/hm2 C. 90只/hm2 D. 150只/hm223.如图为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模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种群呈现“J”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B. 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加大C. 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一般是“S”型曲线D.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有K值,只是K值较大,图中没有表示出来24.如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a到b点种群增长速
12、率减小,c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B. 为了可持续发展,最好将池塘中的鱼捕捞到b点C. cd段波动的直接原因是迁入和迁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D.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来源于种群的年龄组成25.右图表示在鱼塘中饲养鲤鱼时,鲤鱼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在t2时鲤鱼的数量为k,则在t1时鲤鱼的数量为k/2B. 在t0t2时间内,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C. t0和t2时间时的鲤鱼数量相同D. 在t1t2时,该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26.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变化”的实验,不正确的叙述是( )A. 可以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来估算试管中酵母菌总数B. 从试管中吸出培
13、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C. 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细胞D. 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27.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环境容纳量是种群的最大数量,种群数量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超过环境容纳量B. 人为地一次性捕杀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C. 草原上放养的牲畜过多,部分会饿死,但牲畜的环境容纳量不会改变D. 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28.蚜虫是棉田中的常见害虫,引入瓢虫能有效的治理蚜虫。研究人员对棉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为kJ/(cm2a)。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棉花
14、同化的能量蚜虫摄入的能量蚜虫粪便中的能量蚜虫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蚜虫流入瓢虫的能量150.647.825.415.23.36A. 蚜虫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7.2kJ/(cm2a)B. 蚜虫和瓢虫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C. 蚜虫粪便中的能量属于蚜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D. 流经棉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150.6kJ/(cm2a)29.如下图为非洲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B. 狮子在这个食物网中占据三个营养级C. 狮子和野狗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D. 蛇的数量减少,狮子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3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15、()A. 兔子吃了1kg的草,则这1kg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B. 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的能量一定有1020流入狼的体内C.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 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被循环利用的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31.(7分)图甲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若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称为_。(2)若刺激图甲中b点,则除b点外图中_ 点可产生兴奋。(3)图乙中突触后膜属于下一神经元的 _部分。(4)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
16、的传导是_ (填“单向的”或“双向的”);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_(“单向的”或“双向的”),原因是_。(5)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相应的 _结合,会引起图乙中B细胞产生兴奋,使突触后膜上的膜电位发生变化。32.(9分)如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回答:(1)图中所示的是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_道防线。(2)图甲中a细胞摄取病原体的方式是_,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称为_。(3)与e细胞分泌抗体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_。(4)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填图中字母),抗原是引起机体产生_的物质。(5)预防接种后,当病原体侵入时,免疫的主要途径是_(用图甲中数字表示)。
17、(6)图乙中g是_细胞,与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以_的方式裂解死亡。33.(9分)下面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 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1)由甲图可知,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_;对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是:低浓度_生长,高浓度_ 生长。(2)乙图中a侧生长素浓度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侧生长素浓度。a侧 生长速度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侧生长速度,b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填“促进”或“抑制”) 。(3)为验证在单侧光照下,丙图燕麦
18、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 B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I 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下图表示的是该实验过程。实验结果:装置內胚芽鞘_生长;装置内胚芽鞘_生长:装置内胚芽鞘_牛长。34.(9分)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1)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图(如图1)上图显示,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叫做_。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2)东部群落在空间结构上具有_、_结构。在人工干预下,该生态系统的生物
19、种类逐渐增多,这属于群落的_演替。(3)上图3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开始于第_年,第1520年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_,第2030间种群的增长率为_。35.(6分)某城市河流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入,水质逐渐恶化。经过治理后,河水又恢复了清澈。如图表示该河流的能量金字塔(甲、乙、丙为3种鱼,丁为1种水鸟,甲不摄食藻类,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如图表示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图中数字表示同化的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所示食物网中,遗漏了一条能量流动途径,该条途径是_。(2)图1所示食物网中,次级消费者是_,丁与丙之间的
20、种间关系是_。(3)根据图1分析,除了图2中已经标出的能量去向之外,乙的能量去向还有_。(4)结合图2分析,图1所示食物网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7.6%。(5)经检测,水体中含有某种可被生物富集的农药,推测此农药含量最高的物种是_。高二生物参考答案1.A 2.B 3.D 4.B 5.B 6.C 7.C 8.A 9.C 10.C 11.C 12.B 13.A 14.C 15.D 16.C 17.A 18.C 19.D 20.A 21.B 22.D 23.D 24.A 25.A 26.C 27.D 28.C 29.A 30.C 31. (1
21、). 神经中枢 (2). a、c、d、e (3). 树突或胞体 (4). 双向的 . 单向的 .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至突触间隙并作用于突触后膜 (5). (特异性)受体32. (1). 三 (2). 胞吞 淋巴因子 (3).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4)bcdg . 特异性免疫反应 (5). (6) 效应T 凋亡33. (1). 不同 促进 . 抑制 (2). 大于 小于 . 促进 (3). 直立 . 弯向光源(或向左) . 弯向光源(或向左)34. (1). S0 丰富度 群落的物种组成 (2). 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 次生 (3). 20 衰退型 035. (1). 水草甲丁 (2). 丙和丁 捕食和竞争 (3). 传递给丙、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4). 大于 (5). 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