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
2、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要求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书写的良好习惯。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
3、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2.完成本次练习的各项要求,熟练运用所学知识。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课时两课时1.完成“学用字词句、写好铅笔字”两项练习。2.培养学生观察、表达的能力。3.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实物投影。一学用字词句1.读第一部分的要求,说说题目要求我们干什么。(读资料内容,如果有生字,就查查字典。)2.自由读,在生字上做好标记。3.查字典解决生字的音,再来读资料的内容。来源:学_科_网Z_X_X_K4.读第二部分的要求。5.回答问题。两个“中”字的读音一样吗?(不一样,第一个念
4、“zhn”,当内里来讲;第二个念“zhn”,当正对上目标来讲。)6.读第三部分的要求。来源:ZXXK(1)仔细观察这幅有趣的漫画,看懂图意。(2)小组讨论:图上的内容说明了什么道理?你有什么感想?学生甲:青蛙是“庄稼的保护神”,它不光吃蚊子、苍蝇,还大量捕食蛾、稻飞虱等农业害虫。可是有人在扮演着“捕捉青蛙能手”的角色,而可怜的青蛙在消灭了无数农业害虫之后,也被人们消灭在了餐桌上。学生乙:为失去“庄稼的保护神”痛心,更为人类这种滥捕食有益动物的行为悲愤!学生丙:这些捕食青蛙的人应该受到良心的谴责!二写好铅笔字1.读一读“丽、言、互”这三个字。2.读读书中的“小窍门”。来源:ZXXK3.描书中的范字。4.在书上练习书写。1.完成“读读背背、说说写写”两项练习。来源:ZXXK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物投影。一读读背背1.借助拼音,读准词语的字音。2.理解词义。披星戴月: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昼夜赶路,旅途劳顿。众星捧月:比喻许多人簇拥着一个人,或许多个体拥戴一个核心。流星赶月:形容速度很快。烘云托月:比喻从侧面加以点染以突出所描绘的事物。3.你愿意背一背这四个词语吗?二说说写写1.读题目要求,这道题有几项要求?(两项要求:一是画,二是写。)2.动脑想一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一画。3.再把自己画的内容用几句话写下来。来源:学&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