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篇目2 怜悯是人的天性基础运用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与前面两种一文一武、亦静亦动的方式不同,在文艺复兴之后,还有一些文人向儿童投去了更为温和的目光。卢梭当然是一个典型。他所倡导的自然主义式的儿童教育,()。成人不再仅仅是执迷于展现自己在智力、体力、权力方面的至高无上的优越感,而是开始将孩子作为自己的朋友,开始倾听孩子的声音。成人和孩子,似乎终于成为平等对话的伙伴。除了爱弥儿这本_的名作之外,其实卢梭的另一本小书植物学通信更富有童心和童趣,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纯真质朴的感情甚至令它超越了时下绝大多数忸怩作态的所谓“童书”。读着读着,一幅_的画面就跃然纸上:卢梭正拉着表妹的小手,跟她一起穿
2、行、徜徉于_的植物世界,仔细辨认花朵和茎叶的形与色。读着读着,似乎两个人的角色正在发生逆转:这个美好的、未受人间染污的自然世界,又是多么酷似儿童那_的心灵世界呢?当我们引领着孩子去探索自然的时候,是不是同时也在重新唤醒着自己内心深处那个久已逝去的童年呢?西语之中,自然与本性皆“nature”,这也并非偶然。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脍炙人口 活灵活现琳琅满目 一尘不染B喜闻乐见 活灵活现丰富多彩 冰清玉洁C脍炙人口 栩栩如生丰富多彩 一尘不染D喜闻乐见 栩栩如生琳琅满目 冰清玉洁C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被众人所称赞。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结合语境
3、内容分析,选用“脍炙人口”。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或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结合“的画面就跃然纸上”分析,选用“栩栩如生”。丰富多彩:内容丰富,种类多样。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或工艺品)。结合语境分析,选用“丰富多彩”。一尘不染: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冰清玉洁:比喻人的行为高尚,操行清白。结合“儿童”“心灵世界”分析,选用“一尘不染”。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似乎让孩子面对成人时的立场终于开始发生了逆转B似乎让成人在创作包含童趣的书时,有了不
4、同的立场C似乎让人体会到成人面对孩子的立场终于开始发生了逆转D似乎让人体会到孩子在面对成人时有了不同的立场C根据后面的内容体现的是成人立场的转变,故排除强调孩子立场转变的A、D两项。而B项内容关涉的是“除了爱弥儿这本”之后的内容,与上文内容关联不够紧密。故选C。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是不是同时也正在唤醒了自己内心深处那段久已逝去的童年记忆呢?B是不是同时也正在唤醒自己内心深处那段久已逝去的童年记忆呢?C是不是同时也正在唤醒自己内心深处那个久已逝去的童年呢?D是不是同时也正在唤醒了自己内心深处那段久已逝去的童年呢?B“正在”和“了”自相矛盾,排除A、D两项。结合“
5、唤醒”与“童年”、“那个”与“童年”的搭配问题分析,排除C项。故选B。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世间事物有真善美三种不同的价值,_。这三种心理活动恰和三种事物价值相应。真关于知,善关于意,美关于情。人能知,就有好奇心,就要求知,辨别真伪,寻求真理。人能发意志,就要想好,就要趋善避恶,造就人生幸福。_,就爱美,就喜欢创造艺术,欣赏人生自然中的美妙境界。_,三者都是人类天性;人生来就有真善美的需要,真善美俱备,人生才完美。_答案人类心理有知意情三种不同的活动人能动情感求真、向善、爱美5某校举行辩论会,请根据正方的说法,写出
6、反方的观点和理由。正方:善意的谎言有碍诚信。善意的谎言归根结底还是谎言,就像褪去乞丐服穿上名牌西装仍然改变不了乞丐的身份一样,善意的谎言也不会因为戴上桂冠就摆脱了谎言的本质。谎言就意味着欺骗,欺骗就有碍诚信,这是铁的逻辑。善意的谎言的出发点是善良的,但是这种谎言一旦被戳穿,往往对对方的伤害会更深。无论何种谎言,都是与诚信相悖的。反方:_ 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观点要明确,其次要针对正方辩词进行反驳。正方的观点是“善意的谎言有碍诚信”,并主要运用逻辑分析和举例论证的方法来说明反驳理由。那么,反方的观点应为“善意的谎言无碍诚信”,然后围绕这一观点选择合适的理由即可。答案反方:善意的谎言无碍诚信。贫穷的
7、母亲把仅有的饭菜留给儿女,同时隐瞒了自己还饿着肚子的事实,难道你能指责这位母亲“不诚信”吗?生活中善意的谎言随处可见,这种“谎言”是美丽的,它不是欺骗,不是居心叵测。当我们为了他人的幸福撒一些小谎的时候,谎言即变为理解、尊重和宽容,而且具有神奇的力量。这样的“谎言”让世界更有爱、更有感动、更有希望,怎么会与诚信相悖呢?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儒家对道德情感的培养有很多深刻的论述,孟子便对道德情感,尤其是恻隐之心做了细致的阐述。他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并以“孺子将入于井”为例,说明任何一个路遇此事的人都会对将要掉入井里的孩子产生同情,这种同情并非为了结交孩子父母,也
8、不是为了邀誉于乡党朋友。由此看来,恻隐之心是纯然的善,是无条件地具有道德价值的。这意味着,儒家学者不会同意卢梭认为的同情心源于自爱的观点。根据儒家的观点可以推知恻隐与自爱截然不同,两者之间没有因果或源流的关系。恻隐固然也需要对自身感受的关切,因为恻隐是经由自身的痛苦感知他人的痛苦,但用自爱却无法解释一个人为什么一定要从自己推及他人,同情他人的痛苦,更无法解释那种自我奉献的意愿和行为。那么,恻隐是人类道德的源头吗?概括地讲,可以这么说,但还需要做些具体分析。完整意义上的道德包括三种现象道德心理、道德行为、道德知识。对道德心理而言,恻隐之心无疑是其原始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推动着其扩展和深化;对道
9、德行为而言,恻隐只是一种最初的动力,且不一定是最主要的动力;对道德知识来说,恻隐则是形成它们的最原始也最微弱的动力,必须经过理性的中介才能起作用。恻隐之心是道德最初的涓涓细流,虽不汹涌澎湃,但却源源不断。人类历史上虽不乏以所谓“原则”“主义”扼制甚至消灭恻隐之心的企图,但最终都归于失败。当然,从另一方面看,孟子的恻隐之心是从政治角度立论的。恻隐之心还有必要发展,它不能满足和停留于自身。它最主要的发展当然是和理性结合,使单纯个人主观的恻隐之心转向普遍客观的道德理性,使人治转向法治。在当今的社会,理性规则、道德义务都是必要的,但规则和义务并不是道德的全部,道德并不仅仅是规则和义务的普遍履行,我们还
10、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深厚同情。它会让规则与义务不至于硬化干枯,会提醒我们道德与生命的深刻联系。道德也会与时俱进,只要人类还有恻隐之心,我们就可以对它的变化基本放心。(选自何怀宏道德情感,有删改)材料二:人为什么要有道德?利益或互利虽然可以普遍解释人类一般道德行为和道德现象,却并不能解释人类道德现象和道德行为的全部。无论是在人类的道德生活史上,还是现实道德实践中,都可以发现大量而非偶然的非功利道德行为,它们并不是出自某种求利、互利动机。人类对老弱病残的天然同情感,个体对某种价值理念或信念的绝对忠诚和无条件的道德奉献与道德牺牲,出自公益精神的无报酬社区服务,都不是求利或互利的动机理论所能解释的道德
11、现象。为什么人类会做出这类无私无利的道德行为?人类的道德显然还有非功利或超功利的根源,这一根源在于人性。中外伦理学史上有过各种不同的人性理论,但归结起来无外乎性善、性恶、性无善无恶、性善恶混说四种类型。总体上,西方伦理学家对人性大都采取了比较消极的理解。与之相比,中国传统伦理学对人性的看法总体上较为积极,以儒家主流为代表的传统伦理学基本上是持性善论的,这其中尤以孟子为最。出于对人的美德伦理的高度关切,设定人天性善良,通过既定严格的人伦秩序,以积极担负自身所承诺的人伦角色为基点,尽力实现其善良人性的道德潜能。孟子云:“人有四端。”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12、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四端”乃人性善之种子,若人尽心养性,既能秉持人伦物理,又能存心养气,励精磨炼,终究可以养成“浩然之气”,成为顶天立地的仁义“大丈夫”。在孟子等性善论者的道德推理逻辑中,人性本善的预设是绝对必要的,人若无性善之“端”,将难以解释人如何达至道德仁义和圣贤境界。(选自人为什么要有道德,有删改)材料三:“善”与神学中的德行、“仁爱”相符合,并且不会过度,只能有错误。过度的求权力的欲望使天神堕落,过度的求知识的欲望使人类堕落;但是在“仁爱”之中却是没有过度的情形的,无论是神或人,也都不会因它而受危险。在这种“善”与“仁爱”的德行
13、中,错误有时是不免的。意大利人有一句骂人的话:“他太老好,好得简直成了废物。”我们要努力利人,但是不要做人们的面貌或妄想的奴隶;因为若是那样,就是易欺或柔懦了,易欺或柔懦是拘囚诚实的人的。世间不仅有一种受正道指挥的为善的习惯,并且有些人在本性之中,也是有一种向善的心理趋向的,如同在另一方面是有一种天生的恶性一样。因为也有些人天生不关心他人。恶性中较轻的一种趋向于暴躁、不逊、喜争或顽固,等等;而较深的一种则趋向于嫉妒或纯粹的毒害,这样的人可说是靠别人的灾难而繁荣的,并且是落井下石的。这样的心性正是人性的溃疡,它们就如同曲木一样,造船最好,船是天生要颠簸的,但是这种木材却不适于造房屋,房屋是要站得
14、牢的。性“善”的特质和特征是很多的。一个人对待异乡人温和而有礼,那就足见他是个“世界的公民”,他的心不是一个与别的陆地隔绝的岛屿,而是一个与那些陆地接连的大洲。一个人对别人的痛苦灾难是同情的,那就表明他的心有如那疗他人之伤而自己受割的珍贵的树木。一个人对于别人的过恶很容易宽宥不究,那就足见他的心智是种植在超越伤害的地方的,所以他是伤害所不能及的。一个人对于小惠很感谢,那就表明他重视人们的心而不重视他们的钱。(选自培根论善与性善,有删改)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说儒家认为恻隐与自爱不同,两者虽都关注自身感受,但它们之间并无因果联系。B材料一谈到恻隐对道德心理、
15、道德行为、道德知识的推动作用呈逐渐增强的趋势。C材料二谈到利益或互利是人类道德行为和现象的客观基础。因而,人的道德行为源于人们追求利益或互利的动机。D材料二谈到,儒家学者的代表孟子认为,凡持有“四端”者,懂得扩大并充实它们,“四端”就会像火燃起来和泉水涌出一样不可遏止。DA项,张冠李戴,这不是儒家的观点,而是作者依据儒家观点提出来的看法。B项,“呈逐渐增强的趋势”错误,由材料一第二段可知,恻隐对道德心理、道德行为、道德知识的推动作用是呈逐渐减弱的趋势的。C项,材料二第一段指出:“利益或互利虽然可以普遍解释人类一般道德行为和道德现象,却并不能解释人类道德现象和道德行为的全部它们并不是出自某种求利
16、、互利动机”。7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谈到只有保持恻隐之心,道德规范才会具有人性的温度,道德的演化才不会违背人性。B材料一谈到恻隐是经由自身的痛苦感知他人的痛苦,因此它会推己及人,完全认同他人的痛苦。C材料二首段列举了非功利道德的诸多行为,意在引出论述重点:人的无私无利的道德行为源自人性。D材料二认为中国传统伦理学对人性的看法虽有不同,但总体上是积极的,基本持性善论的观点,这与西方伦理学的认识有所区别。B“完全认同他人的痛苦”说法错误,由材料一中的“恻隐固然也需要对自身感受的关切更无法解释那种自我奉献的意愿和行为”可推知,恻隐只是“同情他人的痛苦”。8下列说法
17、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的观点的一项是()A母亲哺育自己的孩子,无私地爱他们,无论他们是听话的、聪明的,还是淘气的、智力低下的。B方志敏、江姐等无数共产党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殒身不恤。C古罗马帝国思想家奥古斯丁认为人生而有罪,提出了“原罪论”。D古代儒家代表人物荀子在劝学一文中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的观点。D荀子是中国古代“性恶论”思想的代表,正是由于这一观点,荀子在劝学中反复强调应通过后天的学习改变、提升自己。9材料三末段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_解析解答此题,可以从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从论证结构来讲,本段采用了总分式的论证结构。从论证方法来讲,可结合文中具体语
18、句进行分析,并简要说明其论证效果。如“他的心不是一个与别的陆地隔绝的岛屿,而是一个与那些陆地接连的大洲”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生动形象,具有说服力。再如“一个人对别人的痛苦灾难是同情的”等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地论证了“性善的特质和特征是很多的”的观点。答案本段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先总说“性善的特质和特征是很多的”,然后从不同角度列举了性“善”的特质和特征,论证了其特质、特征的多样性。采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将“世界的公民”的心比喻成“大洲”,使论证生动形象,深入浅出;依次列举了几种不同的“善”行,具体地论证了“善”的特质、特征。10培根的观点与孟子的“性善论”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_解析解答此题,可先从材料三中提炼出培根的观点,由材料三第一段第一句话可知,培根认为善不会过度,但是会犯错误。由材料三第二段中的“本性之中,也是有一种向善的心理趋向的,如同在另一方面是有一种天生的恶性一样”可知,培根认为有人性本善,也有人性本恶。由材料三的第一段来看,培根的性善论是从宗教层面来谈的。然后再与第二则材料中孟子的“性善论”观点进行比较即可。答案培根认为性善不会过度,但会犯错误,孟子没有提出这种看法;培根认为有人性本善,有人性本恶,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培根提出性“善”是着眼于宗教,孟子提出“性善论”是着眼于政治,是为了推行“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