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跟踪训练(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面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破坏脊髓只破坏了中间神经元的细胞体C图中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若从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处,效应器不能产生反应解析:A、B、C、D、E所示为神经系统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所示结构是两个神经元之间形成的突触结构,在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是单方向的。破坏脊髓后,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的细胞体均受到破坏。答案:
2、B2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B最简单的反射弧至少由两个神经元组成C神经递质的释放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D植物性神经的活动一般不受意识支配解析:神经递质的释放是通过胞吐作用完成的,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答案:C3上海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沉默之谜。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请你推测上海科学家对此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可能是()突触小泡内没有细胞核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突触小泡不能释放相应的递质A BC D解析:“沉默突触”是指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
3、能的突触,意味着突触小泡不能释放相应的递质或突触后膜上缺乏识别信息的受体蛋白。答案:D4(广东高考)现象: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选项比较项目现象现象A.反射弧的完整性不完整完整B.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可以不要一定需要C.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少D.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多少解析:现象的反射中枢在脊髓,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现象是人类特有的对语言文字的反应,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答案:B5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C
4、ATP的合成和水解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解析: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通过细胞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激活突触后膜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引起或抑制下一个神经元神经冲动的产生,这个过程消耗能量,发生ATP的合成和水解。答案:D6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A刺激强度的大小 B感受器的兴奋性C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 D效应器的兴奋性解析:反射时间的长短是由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速度决定的。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速度较快;二是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由于这个过程需要经过突触
5、小体中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扩散,所以速度较慢。因此,反射弧中突触越少,反射所用时间越短,而突触主要集中在神经中枢内。答案:C7某人右侧下肢因受外伤造成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A BC D解析:下肢受外伤,说明神经中枢没有受到损伤,有感觉说明感受器和传入神经没有受到损伤。运动有障碍,说明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可能受到损伤。答案:D8(北京高考)以下依据神经细胞功能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B膝跳反射弧中传入(感觉)神经元的树突较多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如乙酰胆碱)始终不被酶分解D分泌肽类激素旺盛
6、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较多解析:膝跳反射中传出神经元和传入神经元属典型神经元,典型神经元具有一条长而分枝少的轴突和多条短而分枝多的树突;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后,递质即被分解;核糖体是合成多肽和蛋白质的场所。答案:C9右图为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a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检测到c、d点有神经冲动,说明神经冲动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B神经冲动由d传导到e时,需要组织液为传导媒介Cb处检测不到神经冲动,是由于上个神经元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b处于抑制状态D如果d、e之间的距离等于c、d之间的距离,
7、在刺激d点时,c处先测到电位变化,这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耗时较长有关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刺激a点,c、d或e处均可测到电位的变化,但b处测不到电位变化。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较快,而在突触间的传递较慢。答案:C10乙酰胆碱的主要功能是从神经细胞携带信号到肌肉。一旦信号通过,立即发生乙酰胆碱乙酸胆碱。分解后的胆碱在Na协同下运入细胞重新合成乙酰胆碱,关于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防止递质长时间起作用B该酶是生物体内催化效率较低的酶之一C胆碱被运入细胞可再次利用D神经毒气与该酶结合可扰乱心肌信息传递解析:乙酰胆碱到肌肉后就分解,可以防止递质长时
8、间起作用。分解后的胆碱在Na协同下运入细胞重新合成乙酰胆碱,说明胆碱被运入细胞可再次利用。神经毒气与该酶结合会抑制乙酰胆碱的分解,扰乱心肌信息传递。无法看出该酶在生物体内催化效率较低。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20分)11(10分)下面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的N是_。(2)图乙中的表示_,物质对突触后膜的作用效果是_。(3)请在乙图的长方框中用箭头画出兴奋传导的方向,并简述理由。解析:(1)依据脊髓灰质的形状前大后小、前传出(神经)后传入(神经),不难推断出N是传入神经的末梢和相应的附属结构,为感受器。(2)是突触小泡,物质是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
9、的作用效果是兴奋或抑制。(3)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传导方向只能是单向的,即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答案:(1)感受器(2)突触小泡兴奋或抑制(3)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12(10分)如图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膝跳反射发生时,伸肌收缩而屈肌舒张。标号是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标号A、B、C为突触,标号D是放置于神经纤维上的电位计,请据图回答:(1)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结构基础是_。(2)给处一个适宜的刺激,_(“能”或“不能”)引起伸肌收缩和屈肌舒张。(3)给处一个适宜的刺激,_(“能”或“不能”)在D处记录到电位,该实验结果说明兴奋在_(
10、填标号)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即只能从_传向_。(4)将某药物放于B处,刺激,伸肌收缩;将药物放于处,刺激,伸肌不收缩。该实验结果说明该药物能够阻断兴奋在_上的传导。解析: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在图示完整反射弧中,伸肌和屈肌属于效应器,刺激感觉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又称为传入神经元,给处一个适宜刺激),可以引起效应器发生相应反应。由于反射弧中兴奋传导在突触部位只能由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递(单向传递),因此,给处一个适宜刺激,兴奋不能传递到感觉神经元上,即D处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药物置于B处(突触部位)伸肌收缩不受影响,而置于处(传出神经纤维)有抑制现象发生,说明药物的作用是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答案:(1)反射弧(2)能(3)不能B突触前膜突触后膜(4)神经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