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阶段质量检测(四)细胞的生命历程(B卷能力素养提升)(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的原因是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遗传信息不同B正常细胞不含自动结束生命的基因,所以不发生凋亡C人体细胞的染色体上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D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导致物质运输功能提高解析:选C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相同,细胞分化是由于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凋亡是细胞的正常生命现象,是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过程。人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癌变的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2、突变。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进而导致物质运输功能下降。2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确切的是()A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条件C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是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D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不死性癌细胞,证明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解析:选D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细胞株或细胞系仍然是细胞,而不是个体,所以没有体现动物细胞的全能性。360年代,有人用实验手段破坏蛙卵的细胞核,再把蛙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核植入这个卵细胞中,结果这个细胞经过一系列变化最后形成一只蝌蚪。这一系列变化指的是()
3、A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和细胞生长B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C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的不同和细胞生长D细胞分化和细胞生长解析:选A该重组细胞要进行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进行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器官,进行细胞生长,使组织、器官生长,故A正确。4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花药离体培养形成植株的过程中只发生了细胞分化B衰老细胞中染色质固缩C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D癌变的细胞不受基因控制,细胞周期变短解析:选B花药离体培养是将配子培育成具有根、茎、叶植株的过程,既有细胞的分化,也有细胞的分裂、衰老等生理过程。衰老细胞中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凋亡是细胞编程性死
4、亡;癌变的细胞仍然受基因控制,细胞周期变短。5根据每个细胞中DNA相对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动物细胞归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如图1所示。根据细胞中的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图的分析,错误的是()A图1中的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AB段B图1中的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BC段C图1中的甲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D点D用药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会导致丙组细胞数增多解析:选C图1中的乙组细胞是在DNA复制的时期,应是间期,对应图2中斜线部分AB段即DNA的复制。图1中的丙组细胞是分裂期的细胞,图2中的BC段是分裂期的细胞。图1中的甲组细胞是DNA未复制时的细胞
5、,在图2中的D点或A点之前。用药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会形成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即导致丙组细胞数增多。6下面是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是甲丁乙丙B显微镜下观察到最多的细胞处于甲时期C开始出现染色体的时期是丁;染色体开始转变成染色质形态的时期是丙D若某药物可抑制纺锤体形成,则它极可能是作用于丙图解析:选D图中甲为间期,乙为后期,丙为末期,丁为前期,故图中细胞有丝分裂顺序为甲丁乙丙;细胞周期中,间期历时最长,显微镜观察连续分裂的动物组织细胞处于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出现在前期,消失转变为染色质在末期;纺锤体的形成是在前期。7某同学观
6、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若看到的细胞体积较大,呈长方形,排列整齐,但不够紧密,找不到发生分裂的细胞,则最可能的原因是()A装片未制作好,细胞重叠在一起B染色体着色不深,不便于观察C不是分生区的细胞,细胞已经分化D细准焦螺旋没调好,物像不清晰解析:选C观察到的为分生区以上部位的细胞,可能为伸长区或成熟区细胞,C正确。8甲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乙图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假设甲图代表的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中,则甲图代表的细胞相当于乙图的cd区间B在细胞分裂周期中,既可消失又可重建的结构是甲图中的4、5,其消失时间是乙图的de区间C
7、在细胞分裂周期中,可重建与消失的结构应为3,其重建时间为Ob或fh,其余时间消失D甲图所示结构不可能代表细菌,但细菌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DNA复制解析:选D甲图含有核膜和核仁,若甲图代表的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中,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相当于乙图的ab区间或fg区间;细胞周期中既可消失又可重建的结构是甲图中的4、5,消失时间是乙图的bc和gh区间、重建的时间是de和ij区间;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核仁,而甲图细胞含有核膜、核仁,所以甲图所示结构不可能代表细菌,但细菌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DNA复制。9如图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由甲细胞形成的乙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
8、能力,所以乙细胞与甲细胞一样能无限增殖B若丁细胞是胰腺细胞,则结构所起的作用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C一般情况下甲、乙、丁、丙等细胞的细胞核中的DNA相同D甲细胞分化成丁细胞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解析:选A由甲干细胞形成的乙干细胞虽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但其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为高尔基体,其作用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由于甲、乙、丁、丙是由同一细胞(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其细胞核内的DNA相同。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10.如图表示根尖的结构及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a和b区细胞B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b区细
9、胞C过程所经历的时间明显比过程短D和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解析:选B题图中,a是根冠、b是分生区、c是伸长区、d是成熟(根毛)区,过程分别为分裂间期、分裂期、伸长区的分化和成熟区细胞的形成(细胞分化)。只有根尖成熟区细胞(有大液泡)才可以发生质壁分离,分生区细胞没有大液泡,不具备质壁分离的条件;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应选用分生区细胞(b);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经历的时间长于分裂期();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但没有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11分别用珠蛋白基因、卵清蛋白基因和丙酮酸激酶(与细胞呼吸相关的酶)基因的片段为探针,与鸡的成红细胞、输卵管细胞和胰岛细胞中提取的总R
10、NA进行分子杂交,结果见下表(注:“”表示阳性,“”表示阴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探针细胞总RNA珠蛋白基因卵清蛋白基因丙酮酸激酶基因成红细胞输卵管细胞胰岛细胞A.在成红细胞中,珠蛋白基因处于活动状态,卵清蛋白基因处于关闭状态B输卵管细胞的基因组DNA中存在卵清蛋白基因,缺少珠蛋白基因C丙酮酸激酶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维持鸡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很重要D上述不同类型细胞的生理功能差异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解析:选B依题意,以基因的片段为探针,可以检测不同细胞中基因的表达情况。依表格信息,在成红细胞中,珠蛋白基因获得表达,而卵清蛋白基因未表达;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组织细胞中具有相同的基因;丙酮酸激酶基因在三种细
11、胞中都表达,说明其表达产物对细胞生命活动很重要;不同细胞功能的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12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了过量的运动神经元,它们竞争肌细胞所分泌的神经生长因子,只有接受了足够量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才能生存,并与靶细胞建立连接,其他的则发生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脊椎动物细胞凋亡仅发生在胚胎发育时期B一个存活的神经元只与一个靶细胞建立连接C神经元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自动的细胞死亡D神经元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解析:选C脊椎动物细胞凋亡发生在整个个体发育过程中,A错误;一个存活的神经元可以与一个或多个靶细胞建立连接,B错误;神经元等各种细胞的凋亡
12、都是由基因控制的、自动的细胞死亡,C正确;神经元凋亡是受基因控制和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D错误。13如图为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ab、lm、pq的变化原因均为DNA分子复制B图中gh、no、rs变化的原因均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C图中cd、ij、rs变化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是时期完全相同D染色单体在细胞周期中起点为O,终点也为O解析:选C从图中信息可知cd变化的原因是细胞分裂,时期为后期结束末期开始,而ij、rs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时期为后期开始,C错误。14如图表示动物细胞
13、有丝分裂时的染色体(a)、染色单体(b)和DNA分子(c)的数量关系。下列解释肯定错误的是 ()A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中期,此时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B整个间期用表示不恰当,因为DNA复制之后其数量要加倍且要出现染色单体C可以表示细胞分裂的后期,此时的主要特征是着丝点断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D可以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此时期在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染色单体解析:选A由图可知,中DNA分子数是染色体数的2倍,但是没有染色单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中无染色单体且DNA分子数与正常体细胞一致,因此不能代表完整的间期;中无染色单体,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是正常体细胞的2倍,可以表示细胞分裂的
14、后期;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122,可以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二、非选择题(共58分)15(8分)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分化潜能变窄,它的全能性受到限制,但它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请利用性成熟的青蛙作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上述说法。(1)实验的大体思路是:先把完整的体细胞单独培养,证明_;再将_植入_,看能否表现出全能性。(2)根据上述思路设计的实验步骤是:第一步:取正常的雄性青蛙的体细胞直接进行细胞培养,观察其能否发育成一只完整的青蛙。第二步:准备若干个正常雄性青蛙的体细胞和雌性青蛙的卵细胞。第三步:_。第四步:将第三步形成的重组细胞进行细胞培养,观察能否发育成完整的青蛙。(3
15、)实验结果:_。(4)结论:_。(5)有人推测,卵细胞细胞质中的物质X是促进体细胞的细胞核全能性发挥的物质,若要证明这一推断,请写出简单的设计思路:_。解析:(1)要证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分化潜能变窄,全能性受到限制,而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可先直接单独培养青蛙的成熟体细胞,再将体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卵细胞内进行培养,比较其培养结果。(2)核移植就是将体细胞的细胞核取出后,移入去核的卵细胞内。(3)(4)本实验是验证性实验,结果和结论已经知道: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分化潜能变窄,它的全能性受到限制,但它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5)若要进一步证明物质X的作用,可将物质X注入正常青蛙的体细胞的细胞质中
16、,离体状态下,再给予适宜的条件进行培养,看其能否发育成一只完整的青蛙。答案:(1)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体细胞的细胞核去核的卵细胞中(2)将卵细胞的细胞核去除,取体细胞的细胞核导入去核的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3)单独培养完整的青蛙体细胞不能发育成完整的青蛙,培养重组细胞,则能发育成完整的青蛙(4)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其全能性受到限制,但其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5)将物质X注入正常青蛙体细胞的细胞质中,离体状态下,给予适宜条件培养,观察其能否发育成一只完整的青蛙16(10分)如图表示连续分裂的细胞在不同时期核DNA含量的测定结果,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从_点开始
17、到_点为止。(2)ab段细胞内核DNA含量变化的原因是_。该时间段细胞内核DNA含量是不是始终大于2n,小于4n?_。(3)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好选择_段的细胞作为观察对象。(4)如果该细胞为人体皮肤生发层细胞(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或豌豆幼茎的形成层细胞(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则两者在bc段的主要区别是_,kl段的主要区别是_。解析:细胞周期指的是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f点)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l点)为止。ab段存在DNA完成复制的时段,此时核DNA含量等于4n。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图中cd段(或ij段)表示中期。人(动物)的细胞与豌豆(高等植物
18、)的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前期和末期。答案:(1)fl(2)DNA的复制不是(3)cd(或ij)(4)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或动物细胞的纺锤体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的,植物细胞的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或动物细胞向中央凹陷,缢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而植物细胞通过在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将原细胞分成两个子细胞)17(10分)下图为某学生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请回答以下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_。(2)该同学的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_,取洋葱根尖23 mm的原因是_。(3)F步骤在临时装片上再加一块载玻片的目的是_。(4)该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各
19、时期细胞的顺序是:首先找出分裂_期的细胞,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最后观察分裂_期的细胞。解析:在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是中期,故先观察中期的细胞,然后再找前期、后期、末期的细胞,最后观察分裂间期的细胞。答案:(1)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2)解离后要先用清水漂洗,再染色该部位为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3)用拇指按压载玻片使细胞分散开,避免压破盖玻片(4)中间18(10分)甲图表示处于某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乙图表示该细胞在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关系,丙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的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所示细胞发
20、生的主要变化是_,甲图所示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数量关系对应于乙图的_段,对应于丙图的_。(2)乙图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CD段形成的原因是_。(3)甲图中所示细胞分裂的前一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排列的特点是_,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目符合乙图中的_段。解析:(1)甲图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图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甲图所示细胞中染色体与DNA的数量关系为11,对应于乙图中的DE段,对应于丙图中的A。(2)乙图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的复制,CD段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3)甲图中所示细胞分裂的前一阶段为有丝分
21、裂中期,其细胞中染色体的主要特点: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且一个着丝点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对应于乙图中的BC段。答案:(1)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相互分离的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DEA(2)DNA分子复制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3)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上BC19(10分)下表数据为实验测得的体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周期G1SG2M合计时长(h)1073.51.522(1)在图中绘出该种细胞的细胞周期曲线图并注明各期名称(假设体细胞DNA相对含量为2C)。 (2)若在上述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处于_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再培养_ h,则其余细胞都将被
22、抑制在G1/S期交界处;去除抑制剂,更换新鲜培养液,细胞将继续沿细胞周期运行,在所有细胞达到_期终点前,再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全部细胞都被阻断在G1/S期交界处,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3)S期的启动需要一种蛋白质分子作为启动信号,这种蛋白质在S期之前合成并存在于S期全过程中。若将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则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时间将_。(4)在电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细胞,可见纺锤体由细胞两极的_发出。在M期中消失又出现的细胞结构是_。答案:(1)如图(2)S15G1(3)提前(4)中心体核仁(或核膜、或细胞核)20(10分)目前临床上癌症治疗的一般方法是通过手术切除肿瘤,为防止体内残留癌细胞,
23、在手术后进行化疗,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资料上获知: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他们推测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能作为一种癌症的化疗药物,并就此问题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实验材料: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二氯二乙胺溶液,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试管,吸管等。 (1)其中某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如下(请将实验内容补充完整):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的培养液,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剪碎,并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置于培养皿中培养。取洁净的试管5支,分别加入等量的培养液,编号为1、 2、3、4、5,并在14号试管中依次加入等量的不
24、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_。从培养皿中吸取等量的培养液置于15号试管中,振荡后,在冰箱中培养一段时间。从静置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置于_内,在显微镜下计数,记录数据。(2)请你纠正上面这位同学操作上的错误:a_;b_。(3)另一位同学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实验组别12345二氯二乙胺浓度(mg/mL)0.10.20.30.40细胞数目(个/mL)32027518696560在该实验中,遵循了实验设计的_原则和_原则。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解析:在解答本题时,应先分析实验的类型,从资料中可知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即
25、能抑制细胞增殖,应可以作为抗癌药物,因此本题可认定为验证性实验。本题的实验组,可设立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对照组为生理盐水;观察对象是适宜温度下培养的肿瘤细胞,观察其增殖的细胞数目。在实验中应注意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在总结得出结论时,一定要明确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然后还要分析出随浓度的不断增大,其抑制作用不断增强。答案:(1)等量的生理盐水血细胞计数板(2)a.“冰箱中”应改为“适宜温度下”或“恒温箱中”b“从静置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应改为“振荡摇匀后,从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3)对照单一变量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二氯二乙胺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