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17课 魏公子列传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64852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17课 魏公子列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17课 魏公子列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17课 魏公子列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17课 魏公子列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17课 魏公子列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17课 魏公子列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17课 魏公子列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17课 魏公子列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17课 魏公子列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17课 魏公子列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17课 魏公子列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17课 魏公子列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17课 魏公子列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17课 魏公子列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17课 魏公子列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17课 魏公子列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17课 魏公子列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17课 魏公子列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17课 魏公子列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17课 魏公子列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17课 魏公子列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17课 魏公子列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7课魏公子列传 学生用书P88)一钱不值灌夫,字仲孺,西汉时代人。他性情刚直,讲究信义,说出的话一定做到。他常侮慢地位比他高的官员,而对地位比他低的,越是贫贱,他越敬重。因此,当时很多有才能而无地位的人都喜欢接近他。灌夫喜欢喝酒,并且常因喝醉了使性子。有一天,丞相田蚡结婚,他喝了不少酒。一会儿,他走到田蚡的面前敬酒,田蚡说:“我不能喝满杯。”灌夫见他不肯痛快喝酒,便语带讽刺地说:“你虽是一个贵人,但也应喝完我敬的这杯酒。”田蚡还是没有干杯。灌夫讨了一顿没趣,就走到临汝侯灌贤面前敬酒。这时,灌贤正对着程不识(曾任边境太守,后改任大中大夫)的耳朵说话,没有对他表示出欢迎的样子。灌夫心里本来有气

2、,看见这情形,再也忍不住了,立即骂灌贤说:“我一向就说程不识不值一钱,今天在这里你竟和他学妇人们的样子咬耳根子!”自此以后,人们对于别人有轻视鄙弃的意思,而要说这人一无长处,或是一无是处,就说“一钱不值”或“不值一钱”,亦即是毫无价值之意。(出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信陵君救赵存魏战国末期,即公元前260年,在长平之战中,秦国大破赵军,坑杀赵降卒40万。秦又乘胜进攻赵国首都邯郸,企图一举灭赵,再进一步吞并韩、魏、楚、燕、齐等国,完成统一的计划。当时的形势十分紧张,特别是赵国首都被围甚急,诸侯都为秦国的兵威所慑,不敢援助。魏国是赵国的近邻,又是姻亲之国,所以赵国只得向魏国求援。就魏国来说,唇亡齿寒

3、,救邻即自救,存赵就是存魏,赵亡,魏也将随之灭亡。信陵君认识到了这一点,才不惜冒险犯难,窃符救赵,抗击秦兵,保障了两国的安全。战国四公子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因其四人都是王公贵族(一般是国家君王的后代),时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魏公子”即战国时魏公子无忌,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县西北),故称信陵君,与楚国春申君、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一起合称“

4、战国四公子”。信陵君有极高的军事才能,但并未得到发挥。窃符救赵,又是违背魏王意愿的,虽然取得很大胜利,但公子仍不敢回来。留赵十年,秦军“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才迫不得已请他回来,做了上将军;可是击败秦军后信陵君因小人谗言而再次被免职,于是他称病不去上朝,整天喝酒作乐,最终饮酒生病而死。他死后,过了十八年魏国就灭亡了。一、字音厚遗(wi)昭王薨(hn)执辔(pi)譬若(p)馁虎(ni)车百乘(shn)游说(shu)矫杀(jio)骄矜(jn)嚄唶(hu)(z)椎杀(chu)自刭(jn)屏人间语(jin)冠盖相属(zh)二、通假字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俾倪,同“睥睨”,眼睛斜着看,含有高傲之意。以至晋

5、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乡,同“向”,面向。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同“锤”,古代一种形状如瓜,带柄的击杀武器。直上载公子上坐坐,同“座”,座位。三、一词多义(1)故(2)过(3)数(4)乃 四、词类活用仁而下士名词作动词,谦逊地对待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词作动词,原意为“营垒”,此为“驻扎”朱亥袖四十斤铁椎名词作动词,藏在袖中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名词作动词,感激椎杀晋鄙名词作状语,用锤皆谦而礼交之名词作状语,按礼节北救赵而西却秦北,名词作状语,向北;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却,使动用法,使退却臣修身洁行数十年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洁公子从车骑,虚左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

6、空着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立,使停留侯生乃屏人间语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避公子怪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公子乃自骄而功之名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有功劳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发怒,为生气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动词作名词,救兵_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形容词作名词,急事五、古今异义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古义:有德行的人。今义:指年纪和辈分都高的人。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古义:姻亲。今义: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公子颜色愈和古义:脸色。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过客以观公子古义:拜访客人。今义:过路的客人;旅客。以公子退让也古义:谦让。今义

7、:向后退,让开路;让步。六、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判断句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省略句请救于魏状语后置句何功之有哉宾语前置句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宾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句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被动句而如姬最幸被动句晋鄙嚄唶宿将判断句此五霸之伐也判断句七、成语积累1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为尊;待,等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2一言半语:指很少的一两句话。3修身洁行:修养品性,保持洁白的德行。 学生用书P90)1“窃符救赵”这段故事,波澜壮阔,险象环生。作者在情节设置上是如何做到的?渲染紧张气氛邯郸被围,赵国多次送信给魏王和公子求救,魏王惧秦威胁,“使人止晋鄙”

8、,渲染了紧张的气氛设置悬念公子力劝魏王不成,决心“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读者不禁为之担心。出人意料的是,对公子以卵击石的方法侯生并不阻拦,辞行时只是说“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情节发展到这里为之一顿,读者心中充满了悬念续表蓄势侯生比读者更了解公子:“吾固知公子之还也。”原来侯生使用这种特殊的方法锻炼公子的性格,使其冷静思考。这一波折为下文侯生献计蓄势结局当侯生推荐朱亥同行时,读者已预感到故事前景:为了救赵却秦,老将军晋鄙将不得不被杀。真令人惊心动魄,公子也为之落泪。更令人荡气回肠的是,侯生以死来激励公子痛下决心完成大业。这层层波澜让读者目不暇接,感慨万千2.关于侯嬴在信陵君到达晋鄙军之日

9、北向自刎一事,如何理解?答:明确首先,可以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去理解。战国时,士人交往的一条重要准则是“士为知己者死”,信陵君能“仁而下士”,且“待侯生者备矣”,侯生就会成为“为知己者死”的士。侯嬴身上寄托着司马迁为人处世的一种道德观念,这就是“士为知己者死”。文中朱亥说“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就是当时这一道德观念的反映。其次,可以看作是侯生为激励信陵君,坚定他的意志而为。因为当初侯生一讲出“夺晋鄙军”的计策,信陵君就哭了。晋鄙是为国领兵在外的大将,下决心杀了他是要有大决心支持的。侯生可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坚定信陵君的夺军信心。这里侯生的死,不是无谓的,与刺客列传中田光的死意义相同,是有重

10、要价值的,都是为了借以激励、坚定当事人的信念与决心。他的死是促成信陵君救赵安魏这一历史壮举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也有人认为侯生为信陵君出谋窃兵符杀晋鄙救赵国,此计客观上救了赵国,也保住了魏国,但对魏王毕竟是欺君之举。欺君是不忠的,作为洁身自好的侯生,为保住自己的声誉,也会自刎的。3阅读全文,分析作者描写了信陵君哪些高尚品格?品格解析礼贤下士作品一开始,首先用简洁洗练的语言,概括地介绍了信陵君的身份地位,接着突出他的性格特点,“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接着作者通过“自迎侯生”的典型例子,形象地写出了信陵君“仁而下士”“谦而礼交之”的具体情况急人之难救人之危当

11、邯郸被围,赵求救于魏,而魏王畏秦不救时,信陵君“计不独生而令赵亡”,决心“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这一切把信陵君急人之难、救人之危的品质写了出来仁爱思想当侯嬴为他策划“窃符救赵”,估计老将军晋鄙“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时,信陵君难过地掉下了眼泪;矫杀晋鄙后,他下令“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这些充分表现了信陵君的仁爱之心4.本篇在着力刻画信陵君形象时,也以点睛之笔,描绘了侯生、朱亥、如姬、晋鄙等生动形象。请说说这些形象对集中刻画传主形象的作用。答:明确侯生的忠诚和智慧,朱亥的骨气和义勇,都是传主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结果,所以这几个人物对表现传主起到了烘托映衬的

12、作用,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传主礼贤下士、知人善任、信守诺言、急人之困、仁慈惜才等美好品质。5司马迁为何着重表现信陵君仁而下士的高尚品德?答:明确(1)从信陵君角度看:信陵君靠着贤士们的帮助建立了他的功业。“窃符救赵”是在宾客们的帮助下完成的;信陵君在魏国,就是由于他的“贤,多客”而使得别国“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2)从作者自身角度看:通过这些事来反映他的一种社会理想,表明他的一种政治见解。他认为,作为一个国家的执政者,必须要礼贤下士,广开才路,要让天下的贤士都到自己这个国家来,要让他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只有这样,才有希望使自己国家的政治进一步达到像五霸、像三皇五帝那样的境界。 帅,调兵时由使臣

13、持右半虎符前往传达命令,左右验合后生效。 学生用书P94)【课内挖掘】贤能的信陵君史记中的信陵君“窃兵符,夺晋鄙军,却秦救赵,成五霸之伐”,难怪后来赵王深情地拜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事实确实如此,信陵君在秦攻赵、赵“旦暮且下”的情况下,毅然矫魏王令杀晋鄙,夺军救赵。既救了赵,又避免了魏唇亡齿寒的命运。这是多么伟大的功绩!又需要有多大的胆量啊!这种不畏强敌、勇往直前的精神,正是信陵君千百年来被人称颂的原因。激活这则材料可以运用到与“贤能”“果断”“眼光”“勇敢”等内容有关的作文中。【运用范例】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敬仰英雄的民族,也历来不缺乏英雄。从贩夫走卒到

14、帝王将相,灿若群星。然信陵君文不足以扬名天下,武不足以定国安邦,官位不高,却能世世代代留下礼贤下士的美名,人们一旦谈论起他,无不肃然起敬。后世百姓为了表示对他的敬意和对他一生忧国忧民的崇拜,将其安息之地“信陵”改称“宁陵”,以使这位贤达之士永远安宁地躺在这块土地上。时至今日,宁陵县县城的西北角,依然可以看到信陵君曾经开荒种田的那块土地、信陵君行宫后边的那条小河及贯穿宁陵县城十里长的东西大街“信陵路”,听到在“信陵路”上流淌着的关于信陵君的故事和歌谣为何?谦虚谨慎,礼贤下士,救危济困。信陵君正是这些精神的寄托者,理当被我们仰慕与学习。关于魏公子无忌魏公子无忌一向是被人们誉为“战国四公子”之首,他

15、礼贤下士与“博徒卖浆者游”,他武功赫赫屡次击败当时最强大的秦国,回望他的一生,我们发现魏公子的一生大多时间都很失意,颠沛流离,客居他乡达十年之久,后来魏国危难时他挺身而出,最后却在大胜秦国之后被魏王削了兵权,归国郁郁而终,这是为什么呢?无非缘于以下三个事件。1赵王田猎事件: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且入界”。魏王释博,欲召大臣谋。公子止王曰:“赵王田猎耳,非为寇也。”复博如故。王恐,心不在博。居顷,复从北方来传言曰:“赵王猎耳,非为寇也。”魏王大惊,曰:“公子何以知之?”公子曰:“臣之客有能深得赵王阴事者,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此知之。”是后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

16、。(史记魏公子列传第十七)应该说公子身为“魏安釐王异母弟”,刚开始还是很受到魏王的赏识和亲近的,公子素有贤名,大家又是兄弟,有这么一个好帮手辅佐,魏王也坐得很安稳。“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赵王田猎事件其实是公子的一片好心,然而却办了坏事。倘若公子不告诉魏王,大不了也就是两个人不“博”,虚惊一场,让大臣白跑一趟而已,但是公子多了一句嘴,从此“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我们注意到史记上用了魏王“大惊”,从这件事情上魏王大概也看出了平常他没有看到的信息:(1)自己身为一国之主所占有的信息资源还不如公子,这就不能不让魏王心里不舒服了。(2)田猎事件中透露出的信息也可以看

17、出公子是一个好兵之人,如果说以前公子帮他料理朝政是政治上的一把好手的话,那么这件事情也暗示了公子在军事上的才能,这也是他比其他三大公子高的地方!(3)在大敌当前的时候,两人的表现又显出了高下,公子“复博如故”。而魏王却“恐,心不在博”。以前魏王也知道公子的贤能,但是我猜想也只是埋藏到心里,隐而未发,这次事件使他在潜意识里感觉到的东西清晰起来。不过魏王也是蛮厚道的,虽然让公子下野了,但是依然让他享受荣华富贵,要不然他养的那些士肯定一哄而散!2杀晋鄙救赵事件:有人评价公子此举够义气,重亲情,抬高了可以说救了赵国其实也是救了魏国,唇亡则齿寒么!但是我们又不能不看到公子因此而客居赵国十年,有家不能回的

18、滋味,空有壮志而不能酬的滋味应该很不好受吧!此事公子也有失策之处:(1)和平原君结秦晋之好。想来公子将自己的姊嫁给平原君,有两层意思:大家都是好客喜士之人,英雄惜英雄,而且也只有平原君这样的豪杰才配得上公子之姊,但是后来的事实表明平原君是个庸俗平常之人,他的好客也只是停留在表面。魏赵结盟,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公子将自己的姊嫁给平原君也算是两家结成了联盟,这个婚姻联盟看似不错,但是也有弊端,因为他看轻了魏王,魏赵两个国家的联盟本来是两国国君的事情,现在你平原君不是和我魏王套近乎,反而去拉拢我的臣下,这不是看轻我魏王吗?倘若当时平原君娶了魏王的同母姐妹,或者平原君将自己的姐妹嫁给魏王,我想两国存亡的

19、利害关系再加上枕边风一定可以促使魏王发兵救赵。也是这种不明智的婚姻结盟导致了公子不得不为了一个看错的英雄出兵救赵,从而背井离乡。(2)“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我想魏王在公子做的盗其兵符、矫杀晋鄙这两件事情中,最让他愤怒的应该是“盗其兵符”了。我们知道公子的兵符是通过魏王的爱妾如姬得到的,人们都说一日夫妻百日恩,连魏王最亲近最爱的人都是公子的人,魏王真成了孤家寡人,而且如姬为了别的男人背叛魏王,身为一国之王,一个男子汉,焉能不怒?3归魏伐秦:公子听从门客的建议从赵国回到魏国,和魏王捐弃前嫌被授予上将军印率兵出征,“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

20、不敢出。”此时公子的声名可谓达到了顶峰,但是大胜之后却因秦国的反间计而被魏王夺去了兵权。“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我猜想魏王听到秦军被打退的消息是既忧且喜的,心里想:此时公子为魏国立下了大功,正所谓“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公子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魏王我也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赏赐给他的了,他贤名早已播于四海,此时又手握兵权在外,而他的那些三千食客在内,要是里应外合,魏王的位置就要不保了,公子的杀伐决断也在前面杀晋鄙时表现了出来,既然敢杀我的大将,又何尝不敢杀我?于是就将公子兵权夺掉,公子肯定应该是没有夺位之心的!不过回国后魏王倒也比较厚道,没有加害公子,公子也自暴自弃,“公子自知再以毁

21、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 学生用书P143(单独成册)(时间:45分钟分值:55分)一、积累运用(25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致食客三千人致:招来B乃谢客就车 谢:辞别C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 赞:介绍,引见D此五霸之伐也 伐:讨伐解析:选D。伐:功劳,功绩。2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3分)谦而礼交之驱而之薛然嬴欲就公子之名公子勉之矣之二虫又何知吾固知公子之还也公子往数请之愿枉车骑过之A/B/C/D/解析:选A。第三人称代词/动词,到/助词,的/音节助词/指示代词/助词,放在

22、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公子从车骑,虚左A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B为能急人之困C北救赵而西却秦D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解析:选C。C项与例句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A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B项,动词的为动用法;D项,名词活用作动词。 4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A欲以观公子B请救于魏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解析:选C。C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A项,省略句;B项,状语后置句;D项,被动句。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信陵

23、君无法说服魏王出兵,便决计率门客战死沙场,这种行为于事无补,但“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的想法,表现了他能“急人之困”的品格。B信陵君挺身救赵,固然有其扶危济困的性格作用,主要还是平原君的激将法起了关键作用。C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不仅表现了侯生丰富的经验和谋略,尤其表现了信陵君的知人之明和礼贤下士之功。D如姬愿意为信陵君冒死而窃虎符,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信陵君能够“急人之困”的品格所带来的回报。解析:选B。B项,关键还是信陵君扶危济困的性格作用。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4分)译文:(2)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

24、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3分)译文:(3)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3分)译文:答案:(1)公子为人仁爱而谦逊地结交士人,士人无论是才能高的还是才能低的,都谦逊而按礼节结交他们,不敢因为自己的富贵(身份)而慢待士人。(2)现在邯郸城早晚之间就要臣服秦国,而魏国的救兵却没有到达,公子解救别人危难的精神体现在哪里呢!(3)如姬愿意为了公子去死,没有什么推辞的,只是没有机会罢了。二、类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

25、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

26、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魏王见公子,相与泣,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公子遂将。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诸侯。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 秦王患之,乃行金万斤于魏,求晋鄙客,令毁公子于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为魏将,诸侯将皆属,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数使反间,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将。(节选自史记

27、魏公子列传)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子妄人耳妄:无知妄为B乃装为去 装:穿上衣服C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 走:跑D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 信:诚实解析:选A。B.收敛行装;C.使败逃;D.相信。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解析:选D。助词,的。A项,副词,竟然/副词,就,于是;B项,表目的关系的连词,来/介词,把;C项,名词,使者/表假设的连词,假使,假如。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和“名冠诸侯不虚”的一组是()(3分)A.B.C.D.解析:选B。B项前者为公子之言,表明公子“为人仁

28、而下士”;后者为公子“名冠诸侯不虚”的具体情景的叙述。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公子听说有两个隐士分别躲在赌博馆和卖酒的店铺里,就想见见他们;可这两个人瞧不起公子,不愿见面。但公子还是找到其中一人,两人一见如故。B面对平原君的鄙视,魏公子用假装要离开赵国的办法迫使平原君很快向他道歉并坚决挽留;除此之外,魏公子还特别能借题发挥,善于宣传自己,以至天下有本事的人都纷纷前去投奔。C毛公、薛公的成功劝谏,最终成就了魏公子忠君报国的美名,同时也充分说明魏公子“仁而下士”赢得了人才的忠诚。D魏公子之所以最后被免去上将军一职,从根本上讲是秦国的反间计太厉害、太巧妙,以致

29、“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解析:选C。A项“有两个隐士分别躲在赌博馆和卖酒的店铺里”“这两个人瞧不起公子”“公子还是找到其中一人,两人一见如故”均与原文不符。B项“假装”理解错误,应是“整理行装”;“特别能借题发挥,善于宣传自己”也无文字依据。D项“从根本上讲是秦国的反间计太厉害”认识错误。1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4分)译文:(2)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4分)译文:答案:(1)凭我这么个人跟他们交往,还害怕他们不想见我呢,现在平原君竟然把跟他们交往看作是羞辱,平原君这个人不值得结交。(2)

30、公子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军队在黄河以西、以南地区把秦军打得大败,使秦将蒙骜败逃。参考译文:公子听说赵国有两个有才有德而没有从政的人,一个是毛公藏身于赌徒中,一个是薛公藏身在卖酒的店铺里。公子很想见见这两个人,可是这两个人躲了起来不肯见公子。公子打听到他们的藏身地址,就悄悄地步行前往(两人处),从这以后就和两人交往,很是高兴。平原君知道了这个情况,就对他的夫人说:“当初我听说夫人的弟弟魏公子是个举世无双的大贤人,如今我听说他竟然胡来,跟那伙赌徒、酒店伙计交往,公子只是个无知妄为的人罢了。”平原君的夫人把这些话告诉了公子。公子听后就向夫人告辞准备离开这里,说:“以前我听说平原君贤德,所以背弃魏王而救赵

31、国,满足了平原君的要求。现在才知道平原君与人交往,只是豪侠之士相互称举以矜夸罢了,他不是求取贤士人才啊。我从在大梁时,就常常听说这两个人贤能有才,到了赵国,我唯恐不能见到他们。凭我这么个人跟他们交往,还害怕他们不想见我呢,现在平原君竟然把跟他们交往看作是羞辱,平原君这个人不值得结交。”于是就整理行装准备离去。夫人把公子的话全都告诉了平原君,平原君听了(自感惭愧)便去向公子脱帽谢罪,坚决挽留公子。平原君门下的宾客们听到这件事,有一半人离开了平原君归附于公子,天下的士人也都去投靠公子,归附在他的门下,公子的门客数量胜过了平原君。公子留在赵国十年不回魏国。秦国听说公子留在赵国,就日夜不停地发兵向东讨

32、伐魏国。魏王为此事焦虑万分,就派使臣去请公子回国。公子担心魏王恼怒自己,就告诫门下宾客说:“有敢替魏王使臣通报传达的,处死。”由于宾客们都是背弃魏国来到赵国的,所以没谁敢劝公子回魏国。(这时)毛公和薛公两人去见公子说:“公子之所以在赵国受到尊重,名扬诸侯,只是因为有魏国的存在啊。现在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危急而公子毫不顾念,假使秦国攻破大梁而把您先祖的宗庙夷平,公子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呢?”话还没说完,公子脸色立即变了,嘱咐车夫赶快驱车回去救魏国。 魏王见到公子,两人不禁相对落泪,魏王把上将军大印授给公子,公子便正式担任了上将军这个统帅军队的最高职务。魏安釐王三十年(前247),公子派使臣把自己担

33、任上将军职务一事通报给各个诸侯国。诸侯们得知公子担任了上将军,都各自调兵遣将救援魏国。公子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军队在黄河以西、以南地区把秦军打得大败,使秦将蒙骜败逃。进而乘胜追击秦军直到函谷关,把秦军压制在函谷关内,使他们不敢再出关。 秦王担忧公子将进一步威胁秦国,就使用了万斤黄金到魏行贿,寻找晋鄙原来的那些门客,让他们在魏王面前进谗言说:“公子流亡在外十年了,现在担任魏国大将,诸侯国的将领都归他指挥,诸侯们只知道魏国有个魏公子,不知道还有个魏王。公子也要乘这个时机决定称王,诸侯们害怕公子的权势声威,正打算共同出面拥立他为王呢。”秦国又多次实行反间,假装不知情地请他们向公子祝贺问是否已经立为魏王了

34、。魏王天天听到这些毁谤公子的话,不能不信以为真,后来果然派人代替公子担任上将军。三、语言表达(10分)12语文课上,就信陵君窃符救赵一事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正方的观点是“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值得肯定”,反方的观点是“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必须否定”。请你选择一方的观点参与辩论,准确鲜明地阐述理由。(不超过80字)(5分)答:答案:(示例1)正方:信陵君窃符救赵是约纵离横败暴秦。赵存,使魏不孤立而有屏障。救赵的成功,消除了魏王尊秦为帝的幻想,减少了魏对秦的畏惧, 提高了魏在东方各国的威信。(示例2) 反方: 信陵君窃虎符杀晋鄙, 只为怜姊救赵求虚名, 而置魏国安危于不顾。他已经走了,留给魏王一个烂摊子,还杀了魏王大将,这无疑是将一个人的大动脉剪断后又往心脏上戳了一刀。 13下面是某中学暑期志愿者行动实施方案,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5分)答:答案:这次志愿者活动,分为三个小组,各小组分别先查清到景区及敬老院的路线,准备好行装,7月15日早上6点出发,一组到敬老院整理内务和演出,一组到景区捡拾垃圾,一组到景区维持景区秩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