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篇目1 纪念刘和珍君基础运用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很多时候,许多年轻作家在文学中的血气方刚不是才华的体现,而是_、急于求成的轻率和傲慢;那种所谓“高产”,其实是主观急躁的任性产物,与触动灵魂的文学完全是_的两码事。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更需要饱含深意的沉着淡定与执着坚守。对潜藏在生活深处的文学宝藏的开掘,更需要平静与坚守,以使其在不急不缓中默默地延续。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绝不是猎奇,更不是狂欢。如果作品脱离文化品格,就算个性再突兀,风格再独特,也只能成为搞笑的“三俗产品”,难以表现出国家和民族的本质需求。当然,置身于“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新时代,作家、艺术家面对_、不断变化的时代,如果依
2、然稳坐书斋、不出斗室、不问世事,也是与时代和人民的殷切期待相龃龉的。换言之,新时代的文学,需要的是快速反应的速度,热火般充沛的激情。撇开浮躁和急于求成的心境,让自己的心沉入文学创作中,把生活中的体验和自我的心境结合起来,让情感激越起来、涌动起来、亢奋起来,才能_创作的前沿,抒发一腔豪情,写出传世之作。不同于其他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后者对于风云激荡的社会现实更能快速做出反应,其内容更有针对性和时代性。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初露锋芒南辕北辙翻天覆地献身B初出茅庐风马牛不相及日新月异跻身C初露锋芒风马牛不相及翻天覆地跻身D初出茅庐南辕北辙日新月异献身B初露锋芒:
3、指刚显露出某种力量或才能。初出茅庐: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刚到工作岗位上来,缺乏经验。前者侧重强调刚显露才干,后者侧重强调人缺乏经验。此处形容这些年轻作家缺乏经验,因此应该用“初出茅庐”。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风马牛不相及:比喻两者全不相干。该语境中的“高产”与“触动灵魂的文学”不存在目标与行动的关系,因此应该用“风马牛不相及”。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指闹得很凶。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前者强调变化的程度深,后者强调变化的速度快。根据语境,横线后面有“不断变化”等内容,此处强调的是变化之快,因此应该用“日新月异”。献身:把自己
4、的全部精力或生命献给祖国、人民或事业。跻身:使自己上升到(某种行列、位置等);置身。语境说的是作家只有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才能让自己上升到创作的前沿,因此应该用“跻身”。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作品脱离文化品格,就算个性再突出,风格再独特,也只能成为搞笑的“三俗产品”,难以表现出国家和民族的本质需求。B那种脱离文化品格的作品,就算个性再突兀,风格再独特,也只能成为搞笑的“三俗产品”,难以表现出国家和民族的本质需求。C作品如果脱离文化品格,就算个性再突出,风格再独特,也只能成为搞笑的“三俗产品”,很难表现出国家和民族的本质需求。D作品如果脱离文化品格,个性再突兀
5、,风格再独特,也只能成为搞笑的“三俗产品”,国家和民族的本质需求很难表现出来。C画波浪线句主要存在语序不当和搭配不当的语病。其一,根据复句前后主语一致时,关联词应放到主语之后的原则,“如果”应该放到“作品”之后。其二,根据语境,“个性”和“突兀”搭配不当,可将“突兀”改为“突出”。只有C项完全修改正确。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长篇小说不被鲁迅先生喜爱而短篇小说和杂文却被他青睐B短篇小说和杂文被鲁迅先生热衷而长篇小说却不被他看好C鲁迅先生当年热衷于短篇小说和杂文写作而不写长篇小说D鲁迅先生当年不写长篇小说而热衷于短篇小说和杂文写作D括号后面有个“后者”,根据常识,“后者
6、”应该是指“短篇小说和杂文”,由此排除B、C两项。由“不同于其他人”可知,所填语句主语应为“鲁迅先生”,据此排除A项。所以选D项。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通感,将无法看到的东西,用“浓黑”一词视觉化,突出悲凉之深。B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设问,表现了作者对反动派虐杀青年学生的愤怒。C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反复,突出了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怒控诉。D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反语,“伟绩”“武功”正话反说,揭露了杀人者的罪恶行径,
7、表达了作者的万分悲痛。BB项运用的是反问。5下面的挽联是当年刘和珍的未婚夫方其道写的,请从备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句子,将序号填到横线上。上联:生未同衾,_,_,_。下联:外抗强权,_,_,_。备选:疆场空有约死难同穴劳燕惜分飞六载订婚成一梦白宫溅血泣黄泉内除国贼解析例句中的对联属于悼联。答题时主要注意上下联字数相同,结构相似,内容相对(相关),仄起平收。答案(上联)(下联)6下面是清明节祭拜缅怀烈士的活动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_解析解答这道题,一要审清试题要求,即根据构思框架写一段话;二要充分利用构思框架中的文字,将其体现在语段中;三
8、要注意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的要求。 图片中的清明节祭拜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去之前的“准备”工作查阅资料、准备鲜花和书写缅怀文章;二是到达之后的“实施”过程敬献花篮、宣誓、朗读缅怀文章。将这些信息有条理地连贯起来即可。答案本次清明节祭拜烈士活动要求参加人员事先查阅资料,书写缅怀文章,备好鲜花;祭拜期间的主要活动有敬献花篮、宣誓以及朗读缅怀文章。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周作人一我是极缺少热狂的人,但同时也颇缺少冷静,这大约是神经衰弱的缘故,一遇见什么刺激,便心思纷乱,不能思索,更不必说要写东西了。三月十八日下午我往燕大上课,到了第四院时知道因外交
9、请愿停课,正想回家,就碰见许家鹏君受了伤逃回来,听他报告执政府卫兵枪击民众的情形,自此以后,每天从记载谈话中听到的悲惨事实逐日增加,堆积在心上再也摆脱不开,简直什么事都不能做。到了现在已是残杀后的第五日,大家切责段祺瑞、贾德耀,期望国民军的话都已说尽,且已觉得都是无用的了,这倒使我能够把心思收束一下,认定这五十多个被害的人都是白死,这在所谓国家主义流行的时代或许是当然的,所以我可以把彻底查办这句梦话抛开,单独关于这回遭难的死者说几句感想到的话。在首都大残杀的后五日,能够说这样平心静气的话了,可见我的冷静也还有一点哩。二我们对于死者的感想第一件自然是哀悼。对于无论什么死者我们都应当如此,何况是无
10、辜被戕的青年男女,有的还是我教过的学生。我的哀感是从这三点出来,熟识与否还在其外,即一是死者之惨苦与恐怖,二是未完成的生活之破坏,三是遗族之哀痛与损失。这回的死者在这三点上都可以说是极重的,所以我们哀悼之意也特别重于平常的吊唁。第二件则是惋惜。凡青年夭折无不是可惜的,不过这回特别可惜,因为现在的戕害乃是人功。我常常独自心里这样痴想:“倘若他们不死”我实在几次感到对于奇迹的希望与要求,但是不幸在这个明亮的世界里我们早知道奇迹是不会出来的了。三这回执政府的大残杀,不幸女师大的学生有两个当场被害。一位杨德群女士的尸首是在医院里,所以就搬回了;刘和珍女士是在执政府门口往外逃走的时候被卫兵从后面用枪打死
11、的,所以尸首是在执政府,而执政府不知怎地把这二三十个亲手打死的尸体当作宝贝,轻易不肯给人拿去,女师大的职教员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到十九日晚才算好客易运回校里,安放在大礼堂中。第二天上午十时棺殓,我也去一看;真真万幸我没有见到伤痕或血衣,我只见用衾包裹好了的两个人,只余脸上用一层薄纱蒙着,隐约可以望见面貌,似乎都很安闲而庄严地沉睡着。我见了她们两位并排睡着,不禁觉得十分可哀,好像是看见我的妹子不,我的妹子如活着已是四十岁了,好像是我的现在的两个女儿的姊姊死了似的,虽然她们没有真的姊姊。当封棺的时候,在女同学出声哭泣之中,我陡然觉得空气非常沉重,使大家呼吸有点困难四二十五日女师大开追悼会,我胡乱做了
12、一副挽联送去,文曰:死了倒也罢了,若不想到二位有老母倚闾,亲朋盼信。活着又怎么着,无非多经几番的枪声惊耳,弹雨淋头。殉难者全体追悼会是在二十三日,我在傍晚才知道,也做了一联:赤化赤化,有些学界名流和新闻记者还在那里诬陷。白死白死,所谓革命政府与帝国主义原是一样东西。惭愧我总是“文字之国”的国民,只会以文字来纪念死者。(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三一八”惨案发生后,“我”之所以冷静,是因为相信政府能够彻底查办凶手。B“我”对政府的凶残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常常有“倘若他们不死”的痴想。C“似乎都很安闲而庄严地沉睡着”一句写出了烈士英勇抗争、视死如归的精神。D作者在文
13、章结尾重点阐述对自己只是“文字之国”的国民的惭愧之情,表达了不能以武力反抗反动者的无奈和痛苦。DA项,“相信政府能够彻底查办凶手”错,原文是说“我可以把彻底查办这句梦话抛开”;B项,“对政府的凶残并没有深刻的认识”错,“我”已充分认识到了政府的凶残,知道奇迹并不会发生;C项,“写出了烈士英勇抗争、视死如归的精神”错,作者写这句话的目的是渲染悲痛的情感。8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写自己“极缺少热狂”“颇缺少冷静”,连用两个表程度的副词“极”“颇”,突出了“三一八”惨案带给作者的心理震撼之强烈。B“把这二三十个亲手打死的尸体当作宝贝”中的“宝贝”运用了反讽的修辞手
14、法,写出了作者对执政府试图掩藏自己卑劣行径的嘲讽。C“好像是看见我的妹子”“好像是我的现在的两个女儿的姊姊死了似的”两句皆运用类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两个女师大学生的哀怜。D在作者二十三日做的挽联中,上联的“赤化赤化”、下联的“白死白死”皆将词语重叠使用,既使上下联和谐对称,又使作者的愤怒之情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达了出来。CC项,“皆运用类比的修辞手法”错。这两处没有使用修辞手法。9文章结尾作者写了两副挽联,有什么作用?_解析这道题可从内容和结构等方面解答。从对联“死了倒也罢了”“活着又怎么着”“还在那里诬陷”“原是一样东西”等内容上来看,挽联蕴含着作者的强烈愤怒之情;从结构上来看,挽联是全文
15、的总结和升华,突出了文章批判反动政府和反动文人的主旨。答案在内容上,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了高度概括,揭露了所谓革命政府的反动本质,表达了作者对反动当局杀害学生、反动文人诬陷学生的强烈愤怒。在结构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突出了文章的主旨。10这篇文章和记念刘和珍君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请举例探究。_解析语言风格有热烈和冷峻、活泼和典雅、质朴和华丽等。这篇文章运用了比较客观的叙述,语言冷峻;记念刘和珍君则运用了较多的抒情,感情浓烈。然后再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举例分析即可。答案这篇文章语言冷峻,侧重于客观叙述,且在客观叙述中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如第三部分写刘和珍牺牲及入殓的一段文字,作者并没有特别描写段祺瑞政府的暴行,但读者从“刘和珍女士是在执政府门口往外逃走的时候被卫兵从后面用枪打死的轻易不肯给人拿去”的客观叙述中不难体会杀人者的凶残与卑鄙。记念刘和珍君语言热烈,表现了作者的怒火及对烈士的崇敬之情。如作者写“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将愤怒的感情倾泻而出,有极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