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六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17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材料一:威廉斯是美国著名诗人,因其意象派诗风为人们所熟悉,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持有医学博士学位。1918年暴发的流行性肺炎给了医生威廉斯记录历史的机会。在他的作品中,去传染病院的路上就是他接触和诊治传染病的证据。这首诗收录于诗集春天与一切,正如题目所示,威廉斯描述了这条通向传染病院路上的荒凉景象,并以此抒发自己在自然法则和人类生存方面的反思。当威廉斯说“传染病医院”时,他指的是当时单独为传染病人准备出来的建筑,而这所传染病医院很可能
2、是现在新泽西州的圣玛丽教堂的前身,原本是安置和治疗患有传染病的病人的地方。谈及此次流感时,有学者在卡夫卡与西班牙大流感一文中猜测:“这次流感因为首先由西班牙媒体报道出来,因而被称为西班牙流感,其实流感最初是在美国军营中暴发的。”虽然这次席卷世界的流感在1920年逐渐退场,但它留下来的阴霾远未退去。在自传中,威廉斯这样记录这场毁灭性的流感:“流感袭来,我们医生每天出诊六十次。我们其中有人感染了病毒,有些年轻的医生去世了。我们没有有效的方法克制这种席卷世界的病毒。”由此可见,威廉斯是这次大规模流感的见证者。(摘编自陈浩然春天里的威廉斯:值得敬仰的医生)材料二:基辛格曾说过:“中国有几千年延绵不断的
3、文化,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战略和治国之策。”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伟大斗争中,中华文明展现出的不竭力量,印证了基辛格的睿智。回望来路,展望未来,指引中国在较快时间内走出困境,同时又苦人之苦、迈出国门扶危济困的,是千年文明滋养出的中国人克己复礼、坚韧不拔的品格,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民爱物、乐善好施的基因,是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民胞物与、天下一家的情怀。仁政爱民,以人为本。在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严重之时,是生命第一还是经济至上?中国先贤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疫情暴发之初,中国领导人就发出坚定而明确的指示,“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并将其贯穿于中国抗疫行动的全程。已经习惯了经济高速增长的
4、中国人,第一次看到季度经济较大幅度下滑,这背后是以人民生命安危为首要关切的决心。审时度势,灵活应变。遭受病毒突然侵袭的中国展现了让世界瞩目的决断力、行动力和灵活应变的能力。来中国考察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高度评价中国人因地制宜、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他感慨道,面对无药无疫苗的困境,中国人“有什么就用什么,能怎样调整就怎样调整,能怎样适应就怎样适应,能怎样去拯救生命就怎样去拯救生命。中国的方法被事实证明是成功的”。饮水思源,投桃报李。对于在中国困难时刻伸出援手的人,与中国“风月同天”的人,中国都回馈以“与子同袍”。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从困境中逐渐走出的中国,已经把援助物资送到了1
5、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感怀中国雪中送炭的恩情,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亲吻五星红旗;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以英、法、德三种语言录制视频讲话感谢中国帮助;柬埔寨网民用民歌刘三姐旋律配上柬语歌词,向中国医疗专家组表达谢意:“多谢了!多谢中国亲人们,就算没有好饭菜,却有一首家乡的歌送亲人。”义之所在,坚定前行。人不知而不愠。对诟病自己的人,中国也不吝伸出援手。美国医生通过视频会议从中国同行那里获得了宝贵的诊疗经验。中国捐助的一千台呼吸机等抗疫物资运抵纽约,州长科莫也在社交媒体上深情致谢。怀着人溺己溺、民胞物与之心,中国向许多遭疫情肆虐的国家伸出仁爱援手,却被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和媒体以政治化的眼光曲解
6、乃至诋毁。然而,中国没有因为种种杂音,就放弃对痛苦的悲悯、对生命的救助,没有放弃对人间大义的坚守。覆巢之下无完卵,小小的病毒以卷席之势不分国界夺去地球村里大量生命,肆虐的疫情前所未有地把所有国家锁定在一条“生命方舟”上,世界人民面临一损俱损的困境,从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命运与共的事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国先贤以“天下之目”洞悉了四海繁荣的秘密,与久远以来对“大同世界”的憧憬一脉相承,今天的中国人民以坚定信念,笃行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前路免不了荆棘,而中国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精神力量就是那道光,穿透阴霾,照亮前行的道路。(摘编自李蓉中华文明之光在抗疫中熠熠生辉)材料三:自尼克
7、松以来,尽管存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中国和美国还是进行了合作。当前的新冠疫情危机是一个考验。首先,双方应同意使宣传战降级。第二,人们应该认识到,如果说1918年流感大流行是一个先例,那么在第一波新冠病毒疫情消退之后,未来我们还将会看到几波疫情来袭,因此人们必须更好地做好合作的准备。第三,新一波的新冠病毒疫情将影响应对能力较差的穷国,中国和美国应该宣布慷慨捐款,让联合国设立新的基金来抗击新冠病毒疫情,该基金向所有国家开放。第四,鉴于人类对这种新病毒仍有很多需要相互学习借鉴的地方,应该恢复十年前就存在的科学家和医学专业人士之间的广泛联系。更好的做法是,增设两国应对新冠病毒疫情高级别委员会,以提供政治
8、保障,减少官僚机构的繁文缛节。(摘编自约瑟夫奈中美应“合作式竞争”对抗疫情)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美国著名诗人、医学博士威廉斯见证了1918年暴发于美国军营、由西班牙媒体首先报道、在1920年才逐渐退场的那场席卷全球的大规模流行性肺炎。B对1918年的那场毁灭性的流行性肺炎,威廉斯在其去传染病院的路上春天与一切卡夫卡与西班牙大流感自传等作品中都有记录。C对中国政府在2020年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所采取的抗疫行动,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所展现出的不竭力量,基辛格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D约瑟夫奈希望中美两国在应对当前的新冠疫情中开展“竞争中的合作”,并提出了四个方
9、面的建议,字里行间表现出了对美国错误做法的指责。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中华几千年文明中包含着克己复礼、坚韧不拔的品格,仁民爱物、乐善好施的基因,民胞物与、天下一家的情怀。B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中国领导人首先想到的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并迅速组织全民抗疫行动,成效显著。C流行性病毒不分国界,但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和媒体却对中国的做法曲解甚至诋毁,对此,我们不屑一顾。D中美虽然存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多年来还是进行了一些合作,在当前新冠疫情肆虐危急时刻,双方应更好地合作。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2分)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0、”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4.面对全球性疾病传染,国际社会应该如何更好地应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说明。(2分) (二)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好一朵木槿花宗璞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簪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一点不在乎秋的肃杀。以前我有“美人蕉不美”的说法,现在很想收回。接下来该是紫薇和木槿。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们是外来户。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来。紫薇似娇气些,始终未见花。
11、木槿则已两度花发了。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文革” 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得全性命,陪伴着显赫一时的文冠果,免得那钦定植物太孤单。据说原因是它的花可食用,大概总比草根树皮好些吧。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树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近两年木槿在这小园中两度花发,不同凡响。前年秋至,我家刚从死别的悲痛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了少年人的生之困惑。我们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陷入极端的惶恐中。我在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了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簪花之外,只有两树忍冬,结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挂着。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忽然在绿草间,闪
12、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拨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这是木槿。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作出一个浅坑,浇上水。水很快渗下去了。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色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泥
13、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没想到秋来时,-次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折,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
14、色的流光抛散开来,笼罩了凌乱的大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着明亮的紫霞,微笑地看着我。今年果然又有一个开始,小园经过整治后,不再以草为主,所以有了对美人蕉的新认识。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繁叶茂,但是重阳已届,仍不见花。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它不再来。即使再有花开,也不是去年的那一朵了。也许需要纪念碑,纪念那逝去了的,昔日的悲壮?5.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文章首段从玉簪花、美人蕉、紫薇等写起,在与后文木槿花的对比中,突出了前者的美艳与孤傲,后者的平凡与普通。B.“近两年木槿在这小园中两度花发,不同凡响”这句话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
15、衔接流畅自然。C.作者从对木槿花的不屑一顾到对木槿花的盛开满怀期待,欲扬先抑,情感的变化真挚自然,打动人心。D.木槿花两度盛开,作者不惜笔墨,写尽了木槿前年和去年带来的不同震撼;今年花未开,作者简笔略写遗憾,详略安排得当,层次井然。6.请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3分) 7. 本文标题是“好一朵木槿花”,联系全文,说说木槿花“好”在哪里。(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一)文言文阅读(本小题共5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
16、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馀,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於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灭襜褴
17、,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馀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暖破燕军,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於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於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8.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匈奴
18、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B.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C.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D.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莫府即幕府,“莫”通“幕”,旧时封建贵族和官僚的住宅,文中指古代军中将帅治事的地方。B.飨,用酒食招待客人,泛指请人受用 :会。宴。客。也可以指祭祀。在文中指祭祀。C.烽火,古代边防报警时所烧的烟火。也可以比喻战火或战争。在文中指烽火台。D.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此称号始创于
19、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李牧对待匈奴进犯的态度是防守不战,并“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原因是他明白攻打匈奴时机尚未成熟,不能够作无谓的牺牲,另一方面是为了消磨匈奴的斗志。B“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以及“赵王乃使赵某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这些事例充分表面了李牧坚持固执的一面。C李牧复职后,依照王令施行严守政策。匈奴仍认为他是胆怯,后他一战大败匈奴,使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的边境的城池。D李牧不仅能守,而且善战。大战匈奴,他采
20、取了一系列的准备措施,以充实强化自己,引诱麻痹敌人,最后战术得当,击败了入侵者。11.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 (2)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12.根据文章内容,请简要分析赵王再次起用李牧时,李牧为了打败匈奴在大战前采取了哪些准备措施。(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小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314题。月夜怀故人寇准清夜月初满,藓庭吟更幽。梧桐疏影老,蟋蟀乱声秋。旧国情何极,空江思欲流。故人今底处,危坐独凝愁。【注】旧国:故乡。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首联
21、通过写“清夜”“月”“藓庭”,交代了时间、地点和自然环境。B.颈联在前两联写景的基础上,通过“情何极”“思欲流”进行点题抒怀。C.尾联通过对故人“今底处”的发问和作者独处“凝愁”来间接抒情。D.本诗用简练朴实的语言,平淡自然地抒发了作者月下怀念故人的情感。14.“梧桐疏影老,蟋蟀乱声秋”两句十分精妙,请简要赏析。(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5.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短歌行中借用姑娘思念情人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的诗句是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表达诗人同友人的依依惜别,“_”则点明诗人
22、与友人都是离乡宦游之人,却又在客中分手,更加重了离别的伤感。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腊月的许多生机,是聚在菜园子里的。俗话说:“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天再冷,园子冻不死,那一园子的青葱总是鲜活着。“冰冻响,萝卜长”,萝卜坚决和严寒叫板,把自己往高处举,往土里深掘,最后,身板被锤炼得结结实实,而甜嫩脆的品质,更叫我们充满了期待萝卜炖羊肉,馋人哟。菠菜、包菜、黄心菜、芫荽、胡萝卜、大蒜、冬苋菜等等也都是勇敢地和季节抗衡的斗士,这些寻常的蔬菜,其实是腊月里蛰伏的许多小小的幸福,不惊天动地,却把每一个日子点缀得不凝滞、不呆板。当然,它们能够在腊月里天天向上,长得滋
23、润,还是农人们日常细心呵护照料的结果。每一户农家,对菜园子的拾掇,其实和对待四季里的每一项劳作是一样的,心底含了实在的念想,手里攥着绵韧的劲道。“腊七腊八,腌鱼腌鸭。”腊月一项要紧事,就是准备吃货。月初,鱼鸭就差不多腌透了,晴好的日子,每家每户的屋檐下,油汪汪晾着那一串一串的,受用着阳光温和的咂摸。整整一个月,农家的灶间难得消停,磨豆腐、蒸米酒、做糍粑,弥漫的香气,抵消了寒冷侵袭,人心,被烘得暖暖的。 陈爱民腊月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18日08 版)16文中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以下列举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比喻、对比、排比 B夸张、对比、对偶C比拟、比喻、对偶 D夸张、比拟、
24、排比17.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中有三处标点符号用错了,请找出来并修改。(3分) 改为 改为 改为 1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月初,有太阳的日子,每家每户都会把那一串串油汪汪的差不多腌透的鱼鸭挂到屋檐下晾着。”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19. 根据你读红楼梦的印象,在下面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6分)贾府“四春”分别是:孤独的 、懦弱的 、精明的 、孤僻的 ,取“原应叹惜”之意。红楼梦第六十六回,“情小妹痴情归地府,冷二郎一冷入空门”中,情小妹是 ,冷二郎是 。四、写作。(4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40分)中国早已成为竞技体育强国
25、。与之不相称的是:中小学体育课,经常被占用;强度稍高的运动项目,被移出了校运会;中国青少年的体质连续多年下降,力量、速度以及耐力等多项指标下滑这引起了人们的热议。电视台为此举办“体育强国:少年何以强”主题论坛,请嘉宾们各抒己见。应邀嘉宾有:朱女士(女排队员),林先生(体育专栏记者),方女士(学生家长),王老师(高中班主任),康同学(高三学生)。观众席上有学生、家长和其他感兴趣的市民。请你以其中一位嘉宾的身份,写一篇发言稿。要求:结合材料,切合身份,贴合情境;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 00字。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1.
26、(2分)A(B项,信息来源主要是材料一,其中卡夫卡与西班牙大流感一文的作者并未指明是威廉斯,原文说“有学者”。C项,信息来源在材料二第一段,从原文看,基辛格的话并不是“对中国政府在2020年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所采取的抗疫行动,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所展现出的不竭力量”而言,只是他的话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印证;另外“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也不符合文意。D项,信息来源在材料三,“字里行间表现出了对美国错误做法的指责”牵强附会。)2.(2分)C(“对此,我们不屑一顾”于文无据。)3.(2分)C(材料二的中心论点是在新冠疫情的伟大斗争中,中华文明孕育的精神品格所展现的不竭力量熠熠生辉。 A项,强调忧虑劳苦
27、才可以振兴国家,图享安逸必定祸害自身;B项,比喻新生势力锐不可当;D项,强调人格的高贵、志向的尊严。)4.(2分)国际社会应以人为本,灵活应对。国家之间要摒弃成见,加强科学家和医学专业人士之间的联系,相互借鉴学习,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联合国等国际社会组织要加强协调,采取措施,调动大国的力量支持应对能力较差的国家。(第一点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三点根据材料三概括。)(每点1分,任意答出其中两点即可)5.(2分)A(A 项中玉簪花、美人蕉与木槿花的对比是要表现前者的美艳与孤傲,后者的平凡与普通。紫薇与木槿花的对比是要表现前者的娇气。)6.(3分)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绿
28、草在风中起伏摇摆的动人姿态,(1 分)着重表现了紫色木槿花在绿草间如同孩童般的可爱调皮,让人忘记悲伤,满怀希望。(1分)7.(4分)生命力顽强。即使是偶然插入土中,也能生长起来。给人以希望。紫色给人以美好的憧憬,让人暂时忘却悲痛,心怀梦想。具有超越一切苦难的勇气。纵是在磨难中亦要绽放,哪怕是于重压中也能舒展。(答出任意两点得4分)8.(2分)B(句子的大意是:匈奴每次入侵,烽火传来警报,立即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不敢出战。像这样过了好几年,人马物资也没有什么损失。)9.(2分)B(“飨”指请人享用、犒赏,并非祭祀。)10.(2分)C(“如故令”是按照原来的法规、号令办事,而不是依照王令。)11
29、.(8分)(1)李牧来到边境,还按照原来的章程。匈奴好几年都一无所获,但又始终认为李牧胆怯。(如,按照;数岁,多年;以为,认为;省略句,终以(之)为怯。4个采分点共4分。)(2)又过三年,秦军进攻番吾,李牧击败秦军,又向南抵御韩国和魏国。(居,过了,经过;击破,击败;南,向南;距,抵御。4个采分点共4分。)12.(2分)准备了大量精选的战车、精选的战马、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善射的士兵。将全部战车、战马、士兵组织起来训练作战。(1分)让大批牲畜到处放牧,放牧的人民满山遍野。(1分)假装失败,故意丢弃几千人给匈奴(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13.(2分)C(“间接抒情”错,应为直接抒情。)14.(
30、4分)视听结合。月光下眼见“梧桐疏影”,耳边不时传来秋天蟋蟀乱鸣的声音,使诗句画面立体可感。(2分)以动衬静。以蟋蟀声乱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同时表现了作者的心绪不宁。(2分)借景抒情。作者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融入这凄清之景中,表达因思念而忧伤的情感。(2分)(手法1分,分析1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15.(6分)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为国以礼其言不让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16.(2分)C(文中多处使用比拟,如“园子冻不死”“萝卜坚决和严寒叫板,把自己往高处举”“受用着阳光温和的咂摸”;“菠菜、包菜、黄心菜、芫荽、胡萝卜、大蒜、冬苋菜也都是勇敢地的和季节抗衡的斗士”使用了比喻中的暗喻;“心底含了实在
31、的念想,手里攥着绵韧的劲道”使用了对偶。)17.(3分)将“,”改为“。”放在”前;删去“等等”或者“”;将“、”改成“,”。(1点1分)18.(4分)原句将阳光拟人化(1分),写出了鱼鸭在阳光下晾晒的油润感,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场景的喜爱。改句只是简单的陈述了晾晒鱼鸭这个行为。(2分)原句用短句,有强调作用,更口语化,显得亲切生动。(1分)19.(6分)贾元春 贾迎春 贾探春 贾惜春 尤三姐 柳湘莲20.(40分) 参照高考作文评价标准。参考译文:李牧是赵国北部边境的良将。长期驻守代地雁门郡,防备匈奴。他有权根据需要设置官吏,防地内城市的租税都送入李牧的幕府,作为军队的经费。他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
32、士兵,教士兵练习射箭骑马,小心看守烽火台,多派侦察敌情的人员,对战士待遇优厚。订出规章说:“匈奴如果入侵,要赶快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有胆敢去捕捉敌人的斩首。”匈奴每次入侵,烽火传来警报,立即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不敢出战。像这样过了好几年,人马物资也没有什么损失。可是匈奴却认为李牧是胆小,就连赵国守边的官兵也认为自己的主将胆小怯战。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依然如故。赵王发怒,把他召回,派别人代他领兵。此后一年多里,匈奴每次来侵犯,就出兵交战。出兵交战,屡次失利,损失伤亡很多,边境上无法耕田、放牧。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任。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有病。赵王就一再强使李牧出来,让他领兵。李牧说:“大王一定要
33、用我,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做,才敢奉命。”赵王答应他的要求。李牧来到边境,还按照原来的章程。匈奴好几年都一无所获,但又始终认为李牧胆怯。边境的官兵每天得到赏赐可是无用武之地,都愿意打一仗。于是李牧就准备了精选的战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五万人,善射的士兵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训练作战。同时让大批牲畜到处放牧,放牧的人民满山遍野。匈奴小股人马入侵,李牧就假装失败,故意把几千人丢弃给匈奴。单于听到这种情况,就率领大批人马入侵。李牧布下许多奇兵,张开左右两翼包抄反击敌军,大败匈奴,杀死十多万人马。灭了襜(dn,丹)褴(ln,兰),打败了东胡,收降了林胡,单于逃跑。此后十多年,
34、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镇。赵悼襄王元年(前244),廉颇已经逃到魏国之后,赵国派李牧进攻燕国,攻克了武遂、方城。过了两年,庞暖打败燕军,杀死剧辛。又过了七年,秦军在武遂打败并杀死赵将扈辄(zh,哲),斩杀赵军十万。赵国便派李牧为大将军,在宜安进攻秦军,大败秦军,赶走秦将桓齮。李牧被封为武安君。又过三年,秦军进攻番吾,李牧击败秦军,又向南抵御韩国和魏国。赵王迁七年(前229),秦国派王翦进攻赵国,赵国派李牧、司马尚抵御秦军。秦国向赵王的宠臣郭开贿赂很多金钱,让他施行反间计,造谣说李牧、司马尚要谋反。赵王便派赵葱和齐国将军颜聚接替李牧,李牧不接受命令。赵王派人暗中乘其不备逮捕了李牧,把他杀了,并撤了司马尚的官职。三个月之后,王翦趁机猛攻赵国,大败赵军,杀死赵葱,俘虏了赵王迁和他的将军颜聚,终于灭了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