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八周测试题一、 选择题1. 17,18世纪中西文明有较大规模的交流,西方的宗教、哲学、科学知识和器物文明传播到中国,同时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制度也传到西方。这表明当时( ) A.中国文明处于优势地位 B.中国文明跟上时代发展潮流 C.文明交流具有对等特点 D.文明交流推动双方社会转型 2. 民国时期某教科书写道:“第一本用活版印出的重要书本,则是在一四五四年出版的圣经。后来中国的棉纸,被阿拉伯人引入了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各处把文艺复兴的种子,散遍于穷乡僻壤了。”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为( ) A.知
2、识工具的进步有利于欧洲思想解放 B.民国时期对西方的认识浅陋且不科学 C.印刷术发展是造纸术革新的必要前提 D.中华文明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 3. 培根曾针对推动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的三项中国古代发明予以高度评价:“这三项发明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事物的状态。第一项发明表现在学术方面(这里特指文字方面),第二项在战争方面,第三项在航海方面,由此产生无数变化,以至似乎没有任何帝国、任何派别、任何伟人,能比这些技术发明对人类事务产生更大的动力和影响。”材料中的“第一项发明”最有可能是指()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4. 下面是部分国家1993-2003年科技论文每篇平均
3、被引用次数比较图。此图揭示的实质问题是(次)( ) A.中国的现代科技落后于发达国家 B.美国的科技水平一直领先世界 C.亚洲国家的科技论文数少于欧美 D.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薄弱 5. 有学者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文化现象是() A.印刷术的改进便利了书籍普及B.词成为当时文学领域的主流形式 C.京剧成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D.清明上河图等风俗画的出现 6.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者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以下能佐证其观点的是( ) A.火药最早用于军
4、事 B.指南针用于航海 C.出现雕版印刷术 D.烧制出秘色瓷 7.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生活在宋朝的人们可能见到()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毕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关汉卿的窦娥冤曹雪芹的红楼梦 A. B. C. D. 8. 下图是一套以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为内容的纪念币,涉及马镫、阴阳八卦,算盘,伞、兵马俑。我国古代科技发明() A.涉及领域有限 B.均以服务于农业生产为目的 C.注重理论探索 D.受益于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 9. 阅读齐民要术一书,可以了解() A.5-6世纪江淮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 B.5-6世纪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 C.6-8世纪北方农业生产工具
5、的改进 D.6-8世纪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经验 10. 管子心术篇:“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黄帝内经也有这样的记载:“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二者思想体现的共同点是( ) A.以预防为主的医学理念 B.天人合一的政治观念 C.用治身之理论治国之道 D.明道救世的士人情怀 11. 1899年初,中国进口了几部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威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军事指挥。要知道,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讯业务方才起步。这反
6、映了( ) 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 中国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仍处于学习器物阶段 世界市场的发展 A. B. C. D. 12. 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黄色的矿物颜料“雌黄”涂抹后重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篇有“以雌黄改宵为苜”的记载。后人把那些不问事实,妄论一番,轻易下结论的情况,称为“信口雌黄”“口中雌黄”。这一现象说明( ) A.纸的应用带动了相关技术及文化发展 B.古代科学与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C.古人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D.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13. 元代农学家王祯曾说:“言农夫之耕,当先利其器”他还认为任何器具的制作都是出于人的需要,是为人服务的
7、。其意在说明我国古代科技发展( ) A.注重实用性 B.优先服务于农业 C.满足了社会生产 D.讲究“天人合一” 14. 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出现了福建等三大印刷中心。这种状况表明( ) A.经济重心南移到珠江流域 B.政治制度取得突破性进展 C.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 D.手工行业分工呈现精细化趋势 15. 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这一倾向导致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 A.缺失探究天体运行规律的科学精神
8、B.专注于对“天时”“农时”的关注 C.崇拜上天忽视自然而极具神秘色彩 D.为专制政治服务与生产实际相脱离 16. 根据下边两幅图片,可以得知( ) A.古代科技主要服务于生产和贸易 B.古代政治制度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C.古代中国科技的传统性和落后性 D.闭关锁国政策遏制了科技的进步 17. 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进无迹,甲铁皆透”。该科技成就( ) A.由少数民族带到中原 B.由阿拉伯人传到中国 C.金朝开始应用于军事 D.助推了世界文明的转型 18. 宋代苏颂受皇命研制新浑天仪,召集翰林院天文院、太史局等各研究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并调用在政府内任职的数学、军械、
9、机械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组建元佑浑天仪象所,历时三年研制成功,铸铜水运仪象台。这反映了宋朝( ) A.国家力量推动科研项目实施 B.发展科技服务于农牧业生产 C.科研机构设置日渐完备 D.注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19. 唐代对御医的管理很严格,唐律中明确规定,制作御药如果跟处方不相符,包括药量不符、合成方法不对、服药说明书写错误等,依律可处以绞刑。据此可推( ) A.理学观念主导古代司法 B.传统科技遵循自然和谐 C.中医临床固守辨证施治 D.专制体制影响医学发展 20. 明朝末年,钦天监依据大统历推算日食多次出现错误。1610年再次在推算日外生日食,有官员认为“天人感应”“灾异尤甚”,有官员认为
10、是钦天监推测日食方法有误,还有官员提出利用西洋历法补充改革传统历法。这表明当时( ) A.天人感应的思想被否定 B.经世致用成为社会思潮 C.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D.西方科学技术传入中国 二、 问答题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
11、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2. 在某校高一开展的关于孔子的研究性活动中,有一个班级的学生排演了题为孔子名垂千古的圣师的历史剧,其中一幕剧情如下: 孔子的两旁分别站着颜渊、仲弓、子贡等几位学生。在孔子面前的书案上堆放着一叠讲义纸和印刷精美的书籍,在他身后的墙上用工整的楷书写着“仁者爱人”四个字。 孔子的学生颜渊、仲弓和子贡对“仁”的涵义不太理解。先后向孔子请教。 先是颜渊问孔子:“何为仁?”孔子回
12、答说:“克己复礼为仁。” 再是仲弓问孔子:“何为仁?”孔子回答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后是子贡问孔子:“何为仁?”孔子回答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认真阅读上述剧情,结合你所学的历史知识,指出该剧中编排有误之处,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D4、D5、C6、B7、A8、A 9、B10、C 11、C 12、A 13、A14、C 15、A 16、B 17、D18、A 19、D 20、D 二、问答题21、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
13、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 22、 答案 错误一:书案上的讲义纸和印刷精美的书籍。孔子生活于春秋时期,当时主要书写材料为竹简,唐朝才有印刷精美的书籍。(造纸术和印刷术讲出一点即可)错误二:墙上“仁者爱人”的字体楷书。楷书字体形成于汉末。错误三:孔子对子贡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的思想主张。 、 答案 错误一:书案上的讲义纸和印刷精美的书籍。孔子生活于春秋时期,当时主要书写材料为竹简,唐朝才有印刷精美的书籍。(造纸术和印刷术讲出一点即可)错误二:墙上“仁者爱人”的字体楷书。楷书字体形成于汉末。错误三:孔子对子贡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的思想主张。 、答案、错误一:书案上的讲义纸和印刷精美的书籍。孔子生活于春秋时期,当时主要书写材料为竹简,唐朝才有印刷精美的书籍。(造纸术和印刷术讲出一点即可)错误二:墙上“仁者爱人”的字体楷书。楷书字体形成于汉末。错误三:孔子对子贡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的思想主张。- 6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