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江苏常州中考语文模拟卷(二)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一(27分)1选出对有关名著的内容表述错误的两项( )( )(4分)A武松是打虎英雄,他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在快活林里智
2、取生辰纲。B李逵号称黑旋风,他的武器是两把板斧,他力大如牛,险些被李鬼所害。C林冲绰号豹子头,原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后被高俅设计陷害,刺配沧州。D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她既踩死过鲁迅喜爱的隐鼠,又送给鲁迅喜爱的荡寇志。E藤野先生是一位良师,他不修边幅,正直热忱;他治学严谨,非常关心鲁迅的学习。2把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填在指定方格内。(5分)秋雨,是上天有意的安排,还是前世承诺的兑现,与你xi逅,是我生命中最感动的一次,是岁月中最温暖的一次。树木仍旧cng翠,只是静默,像在等待一个遥远的思念姗姗而来,野草还是高树,只是lng听,像在倾听一声急切的呼唤。(出自眷恋一场秋雨)填字注音3观
3、察下面漫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题。(4分)4阅读清朝诗人郑燮的绝句,完成填空与简答。(4分)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注释):龙孙:竹笋的别称。凤池:凤凰池,这里指周围生长竹子的池塘。(1)从内容看,这首诗的题目应该为“ ”。(2分)(2)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两代人之间怎样的关系?(2分)5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4分)材料一潜水艇的发明者之一西蒙在自传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现代直升飞机发明者西科斯基的灵感源于年轻时读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云的快船,他经常引用凡尔纳的话“一个人可以想象任何东西,另一个人可以使之变成现实”。
4、材料二1914年,威尔斯出版了一本名为世界释放的科幻小说。该小说想象1933年出现“人造”原子能,接下来发生一场灾难性的世界大战,最后出现一个全球性的和平政府。物理学家齐拉特于1932年阅读了这部小说,该书启发他于1933年解决了核键式反应出现的一个问题,也启发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起了在国际上控制军备、和平利用核能的运动。从以上材料中你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示例: _6默写。(6分)(1)_,井上生旅葵。(汉乐府十五从军征)(2)念天地之悠悠,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_,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4)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5)李白行路难(其一)中表达
5、自己对理想充满信心的诗句是:“_,_。”二(43分)(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15分)甲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6、。(选自曹刿论战)乙文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选自子鱼论战)(注释)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名。成列:指摆好阵势。既:尽,全部。司马:官名,这里指子鱼。陈:通“阵”,指摆好阵势。门官:国君的卫士。重(chn):重复,再次。二毛:头发斑白的人。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7解释下列加点部分。(4分)(1)衣食所安_(2)弗敢加也_(3)公将驰之_(
7、4)公伤股_(5)国人皆咎公_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2)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9用文中原句回答下面问题。(3分)(1)甲文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_。(2)乙文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_。10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产生不同结局的原因是什么?(4分)(二)阅读议论文,完成下列小题。(14分)停止与开始在这个人人争先恐后日夜兼程的时代,有谁肯逆风而行,想一想有关停止的话题么?停止,和躲避、放弃、失败等字眼一样,在通常的理解中,似乎总带有某种消极、贬抑的色彩,不怎么讨人喜欢。然而停止却是宇宙间的节奏。在宽泛的意义上,停止包
8、含了拒绝、关闭等涵义,是当下生活的中止,同时也潜伏了新生的可能性。停止每每意味着变化,至少是变化的前夕。停止的落脚点是在新与旧的结合处,充满了辩证法的精神。想一想夏天骤雨前的天气吧!树叶忽然纹丝不动,万籁俱寂,安静得古怪,然而即刻就会电闪雷鸣,将世界重新安排。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视听关闭时,内心生活的生动活跃才有可能,那是外界声色形相在灵魂之门前的停止。去一趟新疆西藏,置身高天远地的风景和善良淳朴的人们中,会有一种生命更新的感觉。那是拥挤喧嚣冷漠狭隘的都市生活的暂时停止。当追名逐利的脚步停歇时,才有心境欣赏大自然的美,体会月色溶溶,杨柳依依,微风燕子斜,细雨鱼儿出。停下来也才能返归内心,与
9、真实的自我对话,才能重建与大自然的和谐。在歌德笔下,一生求索的浮士德博士最后喊道:美呵,请为我停留!对于今天的我们,一种加以改动的表述也许更为恰当:美呵,请让我为你停留!大人格、大人物无不自不间断的停止中生长出来,印度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倘不是弃绝了宫廷生活外出苦行,便不会有菩提树下的觉悟,自然也诞生不出大慈大悲以众生为怀的佛教。法国画家高更毅然中止了巴黎证券商的富裕生活,远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在炽热的热带阳光下,一支画笔点燃了张张画布,也烧旺了当时尚属寂寂无名的象征画派的声誉。一个时代如果总是让人眼花缭乱,一个人如果永远有做不完的事情,那个时代可能罹患了病症,而那个人所忙碌的事情的价值大可怀
10、疑。何以匡正?把脚步放慢,直到能听到心跳的声音。在高速路上驾车飞驰的感觉固然刺激,然而不能指望看清两边的东西。现代生活的一大弊端是匆促。欲望太多,同时又太急切。日子仿佛一辆狂奔的马车,然而驾车人在哪里?快并不是唯一目的。如果方向错误,越快只能是越远。“梯子应该搭对墙壁”,西方一位管理学大师这样比喻。我国一位诗人说过一句话:一个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要给这件事定位,找到它的坐标,算出其半径和周长,停下来是必不可少的。此时,停止是一种调整和校正。在新世纪的喧嚣纷乱中,守护什么?放弃什么?我需要和众人一样么?即便没有资格谈论对时代负责,总该对自己负责吧。不再有救世主和导师,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立法者。试一
11、试停止吧,停止是为了重新上路。在现状与超越之间,停止是一座桥梁的名字。据说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口立着这样的标牌,提醒人们留意两侧的风景:“慢慢走,欣赏呵!”慢慢,也就接近停止了。只有停下来才能欣赏到、读懂一些好的东西,试一试停止吧!如果我们瞩望于新的开始的话。(作者:彭程,选自中华读书报有删改)11联系全文,说说作者呼吁人们试一试停止的理由。(4分)12请指出第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13你同意文章第段划线句子的观点吗?试简要阐述。(2分)14“美啊,请让我为你停留!”和“美呵,请为我停留!”表达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2分)15下面对文来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本文
12、开篇引出论题,提出观点,然后阐述停止的人生意义,结尾两段立足现实,劝导人们尝试停止。B按常规表述是“开始与停止”,但本文的标题是“停止与开始”,是为了强调停止的意义,是为了表达“停止是为了重新开始,为了更好地开始”的哲理。C第段中,作者以夏天暴雨前的天气为例,既生动形象地证明了观点,又增强了文章的现实针对性。D第段中引用西方管理大师和我国诗人的话,意在建议人们应找准人生的方向,重新上路。(三)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14分)野菊花之恋刘文方秋风古道,碎了满地的记忆。沧桑的老树搀扶着颤巍巍的枯藤,伴着几声乌鸦的哀鸣。枝叶褪尽了青春的容颜,和着秋风的舞曲摇荡。清幽的小草用心蘸满金黄的汁水,把端庄
13、的俊秀的正楷瞬间换成了龙飞凤舞的狂草。灰黄的夕阳,寂寥的心情秋天是荒凉寂寞无聊至极的。在这天地为之变色的季节里,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平添了几分生动,点缀着肃杀的秋。遍地暖暖的金黄,不由得让人心头为之感动。它是贫贱但不卑贱的花。它绝不择地而生,枯草丛中,田间地头,高山土坡,悬崖峭壁,无论贫瘠,还是肥沃。它无处不在,质朴而又自然。秋风吹过,此起彼伏的浓郁而又微苦的香甜味经久不绝。给它一点阳光,它就灿烂,给它一点阳光,它就洒下满地的金黄。它没有“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的闲适,有的是“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倔强和孤傲。越是悬崖峭壁之上,它越是努力开放,鲜艳而丰满。它从不后悔把自己逼
14、上绝地,它完成了绝处逢生自我的超越,闪亮发光,香溢四射。它蓄势而动,厚积薄发。初春,它悄悄地发芽,从不与百花争艳,从不在春风醉人的季节里过早地展露花枝招展的外衣。外表看来它就是草芥中的草芥,只有走近它,细细地品味,才知道它散发着与草芥不同的气息。它只是默默无闻地、努力地生长着,长好了茎叶,长好了身体,等待着秋风起,昂首怒放,花香四溢。它是王者之花。千年以前,夕阳西下的深秋,西风凛冽的古道旁,那个落第秀才黄巢,策马古道内心彷徨之际,忽然阵阵野菊花的幽香扑鼻而来,猛然间激发了他的豪情壮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几年后揭竿而起,把偌大的唐王朝搅得天翻地覆
15、。它是雅致之花和悲情之花。那个大才女易安居士深有感触。靖康之变后,国破,家亡,夫死。其词风由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连时间也觉得开始变慢起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它是越老越有用的花。即使是花儿开败了,它也是自始至终透着清凉的、浓郁的花香。本草纲目中对野菊花的药效有详细的记载: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野菊花还可广泛用于治疗疔疮痈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等病症,同时又有很好的降压作用,可用于
16、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因此人们还经常把菊花采撷晾晒后,精选装入枕头,嗅着花香入梦,又在花香之中醒来,神清气爽,美不胜收。它还可以盛开在沸腾的茶水中:一股暖流冲进干涸的心扉沸水中尽力舒展僵枯的四肢她再一次尽力绽放赏心悦目的美丽。立冬之后,风霜雪雨使野菊花鲜艳的色彩逐渐黯淡下来。它义无反顾地融入大地的虚怀,等待中的一场野火,把腐朽的旧皮囊在“噼啪”中化为灰烬。涅槃的根在坚硬的石缝或者如石的冻土中潜滋暗长,有些许已经迫不及待地破土而出,那毛茸茸的小耳朵,仿佛等待倾听春雷隆隆的声音,等待下一个春的来临,等待下一个秋的金黄。(选自新民晚报2018年5月11日,略有改动)16请填写出“遍地暖暖的金黄,不由得
17、让人心头为之感动”中“为之感动”的原因。(3分)贫贱但不卑贱_越老越有用。17品析下列句中加点字的作用。(4分)它从不后悔把自己逼上绝地,它完成了绝处逢生自我的超越,闪亮发光,香溢四射。18请写出你对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3分)19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三(50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生活、学习、阅读过程中,常常会有很多“味道”给你很大的触动与很深的感悟。请以“余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2020年江苏常州中考语文模拟卷(二)全解全析1【答案】AD(4分)【解析】A项中
18、“智取生辰纲”应为“醉打蒋门神”,D项中“荡寇志”应为“山海经”。2【答案】邂,苍,聆,nu,du(5分)【解析】这里的三个字的字形书写时都需要注意,识记时结合意思区分偏旁。注音注意“兑”的读音。3【答案】示例:(1)面对失败,能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是另一种胜利。(2)要让失败或遭遇的挫折有价值,从失败或挫折中寻找到新的希望。(4分)【解析】如何解答漫画类试题:看清漫画的标题。标题往往具有导向作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读懂漫画的意思。仔细观察画面,注意每一要素所提供的信息。留心画面文字。漫画中的文字往往隐含着作者的观点或有言外之意。注意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往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
19、的寓意所在。本题注意结合漫画中的主体特点(人跌倒后看到顽强生长的小苗);夸张(眼镜飞上天,说明摔得很重)。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可得寓意:即使遭遇严重的挫折,也应该看到希望,要用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意对即可。4【答案】(1)新竹。(2分)(2)在老一代的积极扶持下,新一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2分)【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拟写诗歌的标题。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们发现诗中描写的是新长的竹子,所以可以把题目定为“新竹”。据此作答。(2)此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理解。这首诗运用比喻证明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前两句是回顾,既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又表达了
20、后辈不忘前辈扶持教导之恩;后两句是展望,用以表达新生力量将更好更强大。据此理解作答。译文: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5【答案】科幻小说能给科学家很多启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的发展。科幻小说为科学的启蒙和文明的传播作出了贡献。科幻小说能激发科学的灵感,促进他们把幻想变成现实。(4分)【解析】从材料中得出结论,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题目的要求,根据材料中的事例或是数据,简要作答即可。根据材料一可知,科幻小说给了科学家很大的启发,从而有了新的发明。根据材料二可知,科幻小说启发科学家把幻想变成了现实。6【答案】(1)中庭生旅谷 (2)独怆
21、然而涕下 (3)蓬山此去无多路 (4)芳草萋萋鹦鹉洲 (5)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6分) 【解析】本题考查诗词默写,难度不大,注意不要多字、漏字、错字,书写工整。在本题中,需要注意“怆”“蓬”“萋萋”等字。7【答案】(1)养生的东西 (2)虚夸,这里是说以少报多 (3)驱车追赶 (4)大腿 (5)责备、责怪(4分)【解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考试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加”:虚夸,虚报
22、。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咎”在现代汉语中也有“责备、责怪”之意。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8【答案】(1)小信用未能使神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2)我虽然是已经亡了国的商朝的后代,却不去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孚”:信任。“福”:赐福,保佑。“馀”:后代。“鼓”:击鼓攻击。9【答案】(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
23、以情 (2)楚人未既济(及其未既济) (3分) 【解析】文言文要点信息的提取。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如(1)甲文曹刿“请见”的原因可直接提取“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作为答案。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可直接提取“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作为答案。(2)乙文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可直接提取“楚人未既济”或“及其未既济”作为答案。10【答案】长勺之战鲁庄公取信于民且善于听取曹刿的建议,战争中善于抓住战机,因此取胜;泓水之战宋公不能听取子鱼的意见,固执己见,不能抓住战机,因此失败。(4分)【解析】比较阅读。题干要求答出长勺之战和泓水
24、之战产生不同结局的原因。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如长勺之战鲁庄公用曹刿的计谋,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鲁军先不与齐军交战,等到齐军三次击鼓进军、士气低落后,才发动反攻,打败齐军,取得胜利。而泓水之战宋公不能听取子鱼的意见,刚愎自用,大谈仁义,不肯袭击半渡的楚军,结果大败,以致本人受伤,不久丧命。【点睛】推断实词意思有下列方法:1、联想推断法。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联想有关成语中词语的含义来推断。2、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短
25、语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词组短语也是如此。3、语法推断法。要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4、音形推断法。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会意字。从形旁可推知字义。5、邻词推断法。运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知识,借助邻近词语含义推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甲文)翻译: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
26、,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
27、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乙文)翻译:宋襄公与楚军在泓水作战。宋军已摆好了阵势,楚军
28、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担任司马的子鱼对宋襄公说:“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国的军队已经全部渡过泓水还没有摆好阵势,子鱼又建议宋襄公下令进攻。宋襄公还是回答说:“不行。”等楚军摆好了阵势以后,宋军才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了伤,他的护卫官也被杀死了。宋国人都责备宋襄公。宋襄公说:“有道德的人在战斗中,只要敌人已经负伤就不再去杀伤他,也不俘虏头发斑白的敌人。古时候指挥战斗,是不凭借地势险要的。我虽然是已经亡了国的商朝的后代,却不去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11【答案】(1)停止潜伏了新生的可能性;(2)停止每每意味着变化
29、,至少是变化的前夕;(3)停止才能重建与大自然的和谐;(4)停止才能生长出大格局、大成就;(5)停止是一种调整和校正;(6)停止是为了重新上路;(7)停止才能连接现状与超越;(8)停止才能欣赏到、读到一些好的东西。(4分)【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本题可依据“停止包含了拒绝、关闭等涵义,是当下生活的中止,同时也潜伏了新生的可能性”“停止每每意味着变化,至少是变化的前夕”“停下来也才能返归内心,与真实的自我对话,才能重建与大自然的和谐”“停止是一种调整和校正”“试一试停止吧,
30、停止是为了重新上路。在现状与超越之间,停止是一座桥梁的名字”“只有停下来才能欣赏到、读懂一些好的东西”等语句概括作答。12【答案】举例论证。列举印度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弃绝了宫廷生活出外苦行在菩提树下觉悟和法国画家高更中止了巴黎证券商的富裕生活用一支画笔点燃了张张画布的例子论证了大人格、大成就无不从不间断的停止中生长出来(停止可以产生成就)的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4分)【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文章第6段列举印度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和法国的事例,运用了举例论证方法,其作用
31、可结合文章的分论点和中心论点大人格、大成就无不从不间断的停止中生长出来分析作答即可。13【答案】同意。这句话以高速公路行车来类比,强调忙忙碌碌的生活固然给我们带来一些东西,但在忙碌的同时,可能会忽视生活的美,无暇认真思索生活,审视自我等带来的美好。(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中重点语句的理解与分析。文章第7段的语句“在高速路上驾车飞驰的感觉固然刺激,然而不能指望看清两边的东西”,以高速公路行车来类比生活,现代生活的一大弊端是匆促。欲望太多,同时又太急切。匆忙的生活虽然能带来一些东西,但往往会忽视生活的“美好”,也就不能认真思索和享受生活。据此理解分析作答。14【答案】“美呵,请为我停留!”是
32、浮士德体验到生活的美之后说的,重点在表现“美”,赞叹美;而“美啊,请让我为你停留!”是指今天忙忙碌碌的我们顾不上为美而停留,突出了作者对不懂得欣赏美的人们的不满以及对人们的劝告。(2分)【解析】本题考查句式的表达作用。文章第5段“美啊,请让我为你停留!”是浮士德体验到生活的美之后说的,重点在表现“美”和赞叹“美”,是对“美”的讴歌;“美呵,请为我停留!”是指今天人们生活的匆促,顾不上停下脚步来欣赏“美”和感受“美”,表达了作者告诫人们要停下来,学会欣赏美。据此理解分析作答。15【答案】C(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需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注意分析细节。C项,文章的第3段
33、中,作者以夏天暴雨前的天气为例,主要是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证明了 “停止每每意味着变化,至少是变化的前夕”这一观点,并没有 “增强文章的现实针对性”。故答案为C。16【答案】蓄势而动,厚积薄发(默默无闻、努力生长) 王者 雅致和悲情 (3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情节的梳理概括能力。要回归原文,理清层次,简要概括。根据题意可在文中找到答题区间,“遍地暖暖的金黄,不由得让人心头为之感动”中 “为之感动”的原因,在第37自然段,把握每一段的中心,结合中心句或关键句子回答即可。其中心句分别是:它是贫贱但不卑贱的花;它蓄势而动,厚积薄发;它是王者之花;它是雅致之花和悲情之花;它是越老越有用的
34、花。其次把给出的提示语“贫贱但不卑贱”“越老越有用”定位到具体的段落中,找出剩余的原因“蓄势而动,厚积薄发”“王者”“雅致和悲情”即可。17【答案】“逼”是威胁、强迫的意思,用在这里写出了野菊花勇于面对绝境,突出了野菊花的倔强和孤傲,表达了“我”内心对野菊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炼字的能力。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逼”是威胁、强迫的意思,内容和情感要联系上下文作答,“绝不择地而生”“无论贫瘠,还是肥沃”“倔强和孤傲”,写出了野菊花勇于面对绝境的倔强和孤傲,从本段“我”对它野菊花的评价性语言“它是贫贱但不卑贱的花”“它绝不”“质朴而又自然”“倔强和孤傲”等词句可看
35、出“我”对野菊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答题模式:“”(词)的意思是,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18【答案】通过野菊花在冬日里的涅槃和等待,深化了文章主题,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生生不息,给人以无限的期待和希望。 (3分)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首先确定句子在文中的位置,本句出现在原文的结尾,散文结尾往往有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的作用。由野菊花在冬日里的涅槃和等待,上升到对生命的顽强与生生不息的感慨,是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等待,等待,等待”给人无限的期待与希望。19【答案】通过描写老树、乌鸦、枝叶、秋风等特定秋景,寓情于景,渲染了秋天荒凉寂寞无聊至极的特点,与下文写
36、野菊花带来的生动和暖意形成对比,为下文赞美野菊花做好了铺垫。 (3分)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景物描写作用的能力。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是交代季节或天气情况,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或生存状况、与下文形成对比,为下文作铺垫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章语言环境分析,此处环境描写,描写老树、乌鸦、枝叶、秋风,结合上下文中“乌鸦的哀鸣”“褪尽了青春的容颜”“荒凉寂寞无聊至”,可知渲染了秋天荒凉寂寞无聊至极的氛围,下文写“在这天地为之变色的季节里,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平添了几分生动,点缀着肃杀的秋。遍地暖暖的金黄,不由得让人心头为之感动”,写出了野菊花带来的生动和暖意,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下文赞美野菊花贫贱但不卑
37、贱,蓄势而动,厚积薄发,具有王者之风,雅致且悲情,越老越有用的美好品质做好了铺垫。20【答案】范文:余味小时候喜欢吃糖果,当糖果在整个口腔里滚动一遍,渐渐消融殆尽的时候,口中总还会留下淡淡的或酸或甜的味道,让人忍不住吧唧两下,回味无穷。过往留下的记忆也带着些似糖果余味的色彩,在心里愈演愈浓,总忍不住回头、咂舌,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童年的记忆是深刻的,那片草地或许就是童年的象征吧,无论春冬,那里总有我和伙伴嬉闹的影子。儿时的我们,以为那里什么都有,因为那片草地上的几棵矮树,一堆细沙和一座隆起的土丘,便是那时我们的整个世界。我们会把鞋子脱在草地一旁,然后或攀着矮树、或爬上沙堆,尽情地玩乐。那一双双
38、红红绿绿的鞋儿,偶尔也会和我们调皮的躲猫猫,让我们着急寻找。有时在土里轻描淡写地扒拉几下就出现了,有时“踏破铁鞋无觅处”,找不到了就只好光着两个脏兮兮的脚丫回家,让家长训斥一顿,但隔一段时间,总还能再回到这片诱人的草地上来。草地上的那几棵树,因无人照理、修剪而长得异常低矮、弯曲,但是却很繁茂,可能也是因为有我们这群可爱的孩子作伴吧。个子高的孩子总能拉到树枝荡悠悠,那种惬意劲儿,简直神气极了,总令人很羡慕。如果和他们玩的要好,他或许就会帮你拉下一只柔软而坚韧的枝条,给你得意一会儿。夏天的时候,总有几个孩子会向树上爬去,而这时学大哥哥们爬树也极盛行,他们总说树上特别凉快,能爬上树的孩子也让我们唏嘘
39、惊叹。后来,因学爬树硬磨坏了几条裤子,裤子一烂,怕大人知道就想方设法的捂好,大人是不许我们爬上爬下的,怕磕着碰着,也怕把衣服弄破。纸保不住火,更何况姜还是老的辣,我们的小伎俩无论如何也瞒不住大人的眼睛。虽然裤子还没捂一天就被发现几个洞,但也终于学了会爬树。爬上树,那种特有的成功与兴奋,是无法言喻的。冬天一到,我们的草地阵营就要把有沙的那块割给大人们用来生火取暖。一到晚上,这片草地总会很热闹,村里的人都会不约而同的来到这里唠家常,而我们总不怕冷,依恋于沙地上的雪,或堆个雪球,或打个雪仗,别提有多开心了。至于夏天,这里的有几颗杨槐树开花的时候,大人就会用长长的竹竿带着钩子拉下开着许多花的树枝,一串
40、串地捋下来,然后洗净,做成美食。而我们就会摘下枝叶编着花环,带在头上、手上,我们的笑声在这片草地上也会传得很远当再次想起时,场景又在脑海里浮现,一幕又一幕,便情不自禁的绽开了笑脸,童年的草地留下余味反复琢磨,更觉意味深长,仿佛又吃到那时的糖。只是,那余味寄给了现在的我,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曾经担心会成为一个问题少年,却还是循规蹈矩的活了这么多年,愿余味能好好保存,寄于心底,不再变质。阳光下的孩子一直最美。【解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首先审题。“余味”中的“味”即“味道”,本义是“滋味”,比喻义是“某种感受”。即可以理解为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一些人和事所给你的真切、深刻、难忘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启发你在某方面的认识和收获。就其滋味写滋味,必然俗气浅薄。如果能扣住“味”的深刻内涵,掘而深之,那文章的立意就会高人一筹。“余”意思是“剩余”,看来这种感受是过后才有的,也就是之后的体验和感受。确定好方向之后,选材,安排文章结构。选材要结合自身经历,因为这篇文章重在写感受,所以要是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可先“事”后“感”,随着故事内容的展开而生发,借助情感抒发来使情感得到升华;也可以将两者融合在一起。让情感“生发”于无痕之处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