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答题答题策略【考纲解读】1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2.解答题包含的知识容量大、解题方法多、综合能力要求高,突出了中学数学的主要思想和方法,考查学生的能力与意识.【考点预测】预测今年各省市高考数学解答题,有以下几个特点:1.和前几年一样,虽略有差别,但总体上高考五至六个解答题的模式基本不变,分别为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概率统计、立体几何、数列与不等式、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及不等式.2.一般来说,前三题属于中低档题,第四题属中档偏难题,后两题属难题.其中,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概率统计、立体几何在前三题中出现的概率较高,掌握这几类题的解法是大多数学生成功的关键。【要点梳理】1.解答题
2、主要内容有: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概率统计、立体几何、数列与不等式、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及不等式.2.解答策略:(1)审题要慢,解答要快.审题时,必须充分搞清题意,综合所有条件,提炼全部线索,形成整体认识;(2)确保运算准确,立足一次成功;(3)讲究书写规范,力争既对又全,这就要求考生在面对试题时, 要会而对,对而全,全而规范.(4)面对难题,讲究策略,争取多得分.解题过程在其中某一环节上卡住时,可以承接这一结论,往下推,或直接利用前面的结论做下面的(2)(3)问.总之,对高三学子来说:准确、规范、速度,高考必胜;刻苦、坚韧、自信,势必成功!【考点在线】考点一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三角函数的解答题
3、是每年的必考题目,主要通过三角恒等变换考查三角函数的求值、三角函数的性质及解三角形,可能与平面向量结合在一起命题。试题呈现以下特点:(1)利用三角函数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等)求值;(2)通过升、降幂等恒等变形,将所给三角函数化为只含一种函数名的三角函数,然后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最值等;(3)利用正、余弦定理及恒等变换解三角形;(4)与平面向量结合,利用向量的运算,将向量式转化为代数式,再进行有关的三角恒等变换。例1. (2011年高考安徽卷文科16)在ABC中,a,b,c分别为内角A,B,C所对的边长,a=,b=,求边
4、BC上的高.【解析】ABC180,所以BCA,又,即,又0A1时,,所以.综上,数列的前n项和为.考点五 解析几何解析几何解答题主要考查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等基础知识和处理有关问题的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主要考查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例5. (2011年高考安徽卷理科21)设,点的坐标为(1,1),点在抛物线上运动,点满足,经过点与轴垂直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点满足,求点的轨迹方程. 【解析】由知Q,M,P三点在同一条垂直于x轴的直线上,故可设,则,即 再设,由,即,解得 将代入式,消去得 又点B在抛物线上,所以,再将式代入得 ,即,即,因为,等式两边
5、同时约去得,这就是所求的点的轨迹方程。【名师点睛】本小题考查直线和抛物线的方程,平面向量的概念,性质与运算,动点轨迹方程等基本知识,考查灵活运用知识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考核综合数学素养.【备考提示】:解决好本类题目的关键在于熟练直线、圆、圆锥的基础知识,充分运用二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韦达定理,注意运用“设而不求”的思想方法,灵活运用“点差法”解题,要善于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问题.练习5:(2011年高考江西卷文科19) 已知过抛物线的焦点,斜率为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且(1)求该抛物线的方程;(2)为坐标原点,为抛物线上一点,若,求的值【解析】(1)直线AB的方程是 所以:,由
6、抛物线定义得:,所以p=4,抛物线方程为:(2) 由p=4,化简得,从而,从而A:(1,),B(4,)设=,又,即8(4),即,解得.考点六 函数与导数、不等式例6. (2011年高考福建卷文科22)已知a,b为常数,且a0,函数(e=2.71828是自然对数的底数).(I) 求实数b的值;(II)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III)当a=1时,是否同时存在实数m和M(mM),使得对每一个tm,M,直线y=t与曲线都有公共点?若存在,求出最小的实数m和最大的实数M;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析】(1)由得.(2)由(1)可得从而,因为a0,故有:当时,由得;由得;当时,由得;由得.综上所述, 当
7、时,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0,1);当时, 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1),单调递减区间为.(3)当时, .由(2)可得,当在区间内变化时,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1-0+单调递减极小值1单调递增2又0,因为直线OD的方程为,所以由得交点G的纵坐标为,又因为,且,所以,又由()知: ,所以解得,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即有,令得,y=0,与实数k无关,所以直线过定点(-1,0).(ii)假设点,关于轴对称,则有的外接圆的圆心在x轴上,又在线段AB的中垂线上,由(i)知点G(,所以点B(,又因为直线过定点(-1,0),所以直线的斜率为,又因为,所以解得或6,又因为,所以舍去,即,此时k=
8、1,m=1,E,AB的中垂线为2x+2y+1=0,圆心坐标为,G(,圆半径为,圆的方程为.综上所述, 点,关于轴对称,此时的外接圆的方程为.6. (理科)(2011年高考山东卷理科22)已知动直线与椭圆C: 交于P、Q两不同点,且OPQ的面积=,其中O为坐标原点.()证明和均为定值;()设线段PQ的中点为M,求的最大值;()椭圆C上是否存在点D,E,G,使得?若存在,判断DEG的形状;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I)解:(1)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P,Q两点关于x轴对称,所以因为在椭圆上,因此又因为所以由、得此时 (2)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的方程为由题意知m,将其代入,得,其中即(*)又所以因为点O到直线的距离为所以又整理得且符合(*)式,此时综上所述,结论成立。 (II)解法一: (1)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由(I)知因此 (2)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由(I)知所以 所以,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综合(1)(2)得|OM|PQ|的最大值为解法二:因为 所以即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因此 |OM|PQ|的最大值为 (III)椭圆C上不存在三点D,E,G,使得证明:假设存在,由(I)得因此D,E,G只能在这四点中选取三个不同点,而这三点的两两连线中必有一条过原点,与矛盾,所以椭圆C上不存在满足条件的三点D,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