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建互动探究的课堂氛围 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萧山区第四职业高级中学 边宇鹏 (311217) 内容提要: 笔者通过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精心设计导言和提问、善待错误、呵护质疑、增加分组实验等来增强课堂气氛的互动性,通过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来实现教学过程的探究性,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 键 词: 教学环境 课堂氛围 互动性 探究性 教学效率 著名的教学环境问题专家、澳大利亚学者弗雷泽提出教学环境的概念。他认为,教学环境是由课堂空间、课堂师生人际关系、课堂生活质量和课堂社会气氛等因素构成的课堂生活环境。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可
2、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甚至有时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调控教学环境中的诸因素,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情感处于积极、自由、宽松、安全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学生思维进入一个自由驰骋的心理空间。学生敢想、敢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1构建互动式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学习可分为两种,即接受性学习和感受性学习。接受性学习学习的是可表达性知识,这种学习必须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系统来实现;学习的是前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描述解释和经验,是人类经验科学的成果,所以不需要学习者事事亲身经历。除
3、表达性知识外,另一种只能意会的知识往往隐含于社会、生活实践中,无法形成像书本一样的格式化知识,只能通过实践活动或具体案例分析在感受中习得,对这种只能意会的知识的学习是感受性学习,它又可分为体验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是学习者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或具体案例的分析中通过学习者亲身参与和互动,对情感、行为、事物和策略的内省体察,掌握某些技能、策略,形成能力和某些行为习惯,建立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体验性学习的关键是体验和反思。体验是对知识的理解和情感共鸣,反思是个构建和深化的过程。而发现性学习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它是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事实或材料的收集、整理以及科学实验等科学研究的手段
4、,获得问题的解决,并且进行交流、检验和评价的过程。如果我们把科学研究活动也视为一种实践活动的话,那么发现性学习实质上就是体验性学习。而现今的教学要使学生“会学”,要使学生更加注重“感受性学习”。通过课堂上的师生和生生互动,创建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提高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而懒散沉闷、师生之间缺乏交流甚至严重对立的课堂气氛则会抑制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学习兴趣,严重的还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为了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可能和加强师生互动的过程,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条途径
5、来实现:1.1. 及时转变角色,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教学。“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理解的关系。当前师生关系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中心主义”倾向,即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指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这不仅严重地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性,而且还摧残了学
6、生的自信性,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怨恨和抵触情绪,师生关系经常处于冲突和对立之中。由此,改变师生关系应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应该通过交往重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能体验到尊重、信任和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很多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转换教师的角色定位,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和参与者,不再仅仅是传递知识,而是注重激励思考。如在复习高中生物实验时,我们为学生准备了培养出根尖的洋葱,二人一组,用同一材料在先后三节课的时间里做四个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植物
7、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时学生会提出很多问题,如: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可以做有丝分裂实验吗?洋葱根尖可以做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吗?这四个分组实验最佳的先后顺序是什么?等等问题,然后教师适时引导就能让学生明白其中深奥的生物学原理。1.2. 巧妙处理导言,激发学生课堂热情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导言处理上,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别致的提问、一组逼真的数据、新的科研成果、一个小实验、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事例,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在极短的时间内,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如“DNA的结构和复制”内容的引言中,以“
8、人类基因组计划”为例,我国完成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1%和水稻基因测序的10%。那么“测序”是测什么“序”呢?我国科学家测得的是哪一部分呢?再如在“生命起源”课的导言中,引用了在十七世纪初盛行的“自然发生论”范赫耳蒙特开出制造老鼠的处方:即把小麦和污湿人汗的衣服都放进容器,以人的蒸汽为能源进行“发酵”,经过21天就会长出活的老鼠。这样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听课的兴趣,为学生愿意积极探索与教师互动提供了可能。1.3. 精心设计问题,构建可行思维平台只有学生可能思考的问题才有利于师生交流,唤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新陈代谢概述”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概念
9、及其相互关系,提出问题:“根据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原理,设计减肥瘦身的最佳方案”。大多数学生能得出“节食+运动”的减肥方案。再如“杂交育种”中,问:“现有一株梨树结的梨口感好但是果实很小,还有一株梨树上的梨口感不好但是果实很大,如果有这么一株梨树,结的梨又大又好吃,那该多好啊!你有什么方法得到这样一棵梨树呢?”,从而学生不仅弄清了“杂交育种”,进一步弄清了概念;不仅知道有“杂种优势”,还有“杂种弱势”的现象。然后进一步提问:如何保持这种梨树的“杂种优势”,同学们有什么最佳方法?学生通过思维,大部分马上会想到用“营养生殖”的方法又快又好。1.4. 善待学生疑问,创设安全心理环境爱因斯坦曾说,提出
10、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答对,显然这个问题是毫无意义的;如果学生头脑中没有问题,那绝对是教育的悲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虽然学生自身的知识与经验有限,提出的问题质量难以保证,但是学生质疑是对教师讲述内容、书本知识和课外阅读接触的知识提出疑问,并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这是学生难能可贵的一种品质创新精神。对于学生的质疑要呵护、要鼓励、更要认真对待。此时教师尤其要注意发挥好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如能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层层设问,抽丝剥茧,这样不仅能启迪学生思维,也给学生提供问题的典范,使学生受益匪浅
11、。学生的质疑问题与教师的问题设计有机结合,才可能让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双丰收。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了不少有意义的学生质疑,如一位同学读到生物教学与实验中一篇遗传与变异教学中课外素材的引入一文的举例提出疑问,即用牛满江教授在70年代末做的金鱼实验来说明细胞质遗传,该学生认为本实验不能用来说明细胞质遗传。因为此时起作用的是鲫鱼的mRNA,而不是线粒体DNA,其中mRNA是鲫鱼核DNA转录形成的,仍属于细胞核遗传范畴。作为高中学生能对刊物上的文章提出质疑,并且作出合乎理论、思维严密的解释,确实可贵。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接受信息的快慢、思维角度的不同等,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回答会与“标准答案”不一样,
12、甚至是错误的,这些现象都是客观、正常的。教师不要急于否定,甚至批评,否则学生会形成听到问题就紧张害怕,心理感觉不安全,于是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无益于学习活动。同时学生错误的回答正好是教学的一个很好的素材,教师应当敏感地捕捉这一反馈信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励,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1.5. 增加分组训练,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生物学属科学领域,是一门实验科学,教师除了开足用好高中教材中规定实验,还要寻找教材中包含的实验,如与“蒸腾作用”有关的观察植物的气孔、酶的作用与温度和
13、PH值的关系、渗透作用实验、观察蛙受精卵发育各时期的切片、观察植物花、果实、种子的结构、观察植物的根及根尖的横切纵切装片、观察动物精巢卵巢切片等等。在实验过程中,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有足够的时间与每位学生进行交流。而且教师走下讲台,在实验桌前与学生一起交流仪器的使用、实验因素的控制、实验现象的观察和问题的发现,这时教师更象是学生实验的一个合作者、助手。这种经常性的活动强化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合作关系,实验室中稳定的互动合作关系将进一步迁移到其他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在非实验课上同样产生良好的互动效果。立足于教学生“会学”的基本思想,适当进行实验训练,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的能力。如(1)、当皮肤上出现伤口
14、,用双氧水消毒后,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能解释其原因吗?(2)、设计一个实验,反映酶浓度与酶促反应速度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实验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初步研究能力,并从中获得生物学习方法,同时师生间、学生间交流讨论学习表达方法,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合作素质。2. 构建探究式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运用探究教学方法,能更好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2.1 呈现材料,激发探究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萌生创新意识、展开创新思维和探究最原始、最直接、最强劲的动力。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学习与实践的热情才被充分
15、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应当从具体的、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事物开始,给学生足够的材料,让学生进行各种尝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开动脑筋,因材施教,寻找材料和挖掘教材中的素材,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如在课堂上教“植物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与纵向运输”时,关于横向运输部位的研究,学生通过改变云母片插入部位的不同来设计实验;关于纵向运输方向,学生设计了好几种实验方案,其中一种是: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燕麦胚芽鞘下面,空白的琼脂块放在胚芽鞘上面,把这种实验方案交给学生点评,学生经讨论分析出了“地心引力”的作用因素,在两组对照实验中出现了除单因子以外的其他因素,违背了对照实验的要求。还有像朊病毒的自我复制为材料进一步
16、探究“中心法则”、过氧化氢酶的实验探究。“酶活性与温度关系”,在实验室里通过学生自己设计探究实验,找到最佳温度,制作酶活性温度的相关曲线。“环境污染”内容让学生观察周围生活中的污染源与污染程度,思考学生自己又对环境造成了哪些污染?进而让学生写出小的调查报告,等等。2.2. 创设疑境,培养探究精神 教学中的程式化、满堂灌是束缚学生思维的桎梏。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学生认识过程和思维的一般规律,广泛地联系实际、联系旧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学,随着问题深入学。探究从问题开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不论课上、课下都要创设民主、和谐、平等和宽松的氛围与情境,自始至终鼓励学生不断发
17、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宽松的情境中敢疑,并引导学生会疑、善疑和释疑。例如:在研究玉米幼苗的向光性实验中,观察到幼苗向单侧光源弯曲的现象给学生创设了如下疑境、疑点:究竟是因为幼苗内部的胚芽在向光弯曲,还是因为幼苗外部的胚芽鞘在向光弯曲?或者是因为幼苗内部的胚芽和外部的胚芽鞘同时向光弯曲呢?如何解决这些疑点,学生经过讨论,采取了在玉米幼苗早期环割掉外部的胚芽鞘,只留胚芽,放在单侧光下实验观察。结果发现:环割后一定时间内胚芽既无明显的生长又不向光源弯曲。由此推论:幼苗的向光性与胚芽鞘有直接的关系。2.3. 训练能力,提高科学素养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有助于学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自己思考
18、问题,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而不是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建造一个活的小型藏书库.即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举正反例、有步骤变换因素、举反例、提出假设案例、构建假设、验证假设、考虑不同可能性、诱陷等技术来实施探究教学。可以通过简单的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探究”,如某学生晚上在家温习功课,突然灯不亮了。那他会怎么办呢?他会看看其他房间的灯是否亮着。如果是亮着的,则可能是自己房间的灯丝爆了。若全家灯都不亮了,他会看看别人家的是否亮着,若别人家灯亮着,则可能是自家保险丝熔断了。若别人家灯也不亮,则可能是供电所因故停电或线路故障,则要打电话查询.上述
19、实际上就是一个探究过程:发现问题灯不亮了;作出假设可能是灯丝爆了或保险丝熔断或停电故障;实验验证查看其他灯亮否和保险丝状况及打电话查询;得出结论灯丝爆了或保险丝熔断或停电;解决问题换灯或保险丝或于供电部门协商。等等诸如此类实例,用以强化对“探究”的认识及探究一般过程的掌握。除了探究基本过程的掌握还可以细化目标要求,对子目标进行训练。如,分析变量的能力:分析因果关系、变量关系及掌握分析变量方法;提出假设能力;提出假设的要求和方法、理解假设与探究活动的关系;设计实验能力;控制变量、实验设计依据和方法、写出实验方案;数据处理和得出结论能力;收集相关证据和数据、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通过上述实施课堂互
20、动性和探究性来实现对课堂生活质量、课堂人际关系和课堂社会气氛的改善,进而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施加潜在而有力的影响,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可贵的是它影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尝试、热爱科学的情感、勇于探索和追求科学的态度,并愿为科学而付出的价值观。因此,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应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使各种环境因素都成为积极推进学生学习活动的有利条件。3思考在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方面,多媒体设备有着较明显的优势,它运用声音、图象、动画等效果积极调动起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之展开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但是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设备时不
21、能喧宾夺主,决不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因为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在互动探究式教学氛围中,教师应有开放、民主、宽容的心态,最大限度的调动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教师不能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要善待学生的质疑问难,不能摆架子,训斥那些善于钻问题的学生,也不能不懂装懂,敷衍了事。对于那些具有创新思维的思想火花,教师应积极肯定,认真引导,采用多元评价,让学生敢于尝试并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课堂教学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总之,教师应抱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吸取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库。只有这样,才能紧跟教学的最新潮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个人简历:边宇鹏,男,中学高级教师,杭州师范学院生物系本科毕业,现任萧山四职办公室副主任。多年来一直从事生物学教学工作,所教班级成绩较好,92、93连续两年省生物证书会考合格率均100%,优秀率名列前茅;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能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已有多篇论文获奖,曾获杭州市二、三等奖各一次和萧山区三等奖二次。参考文献:(1)生物学学习论 叶佩珉主编 广西教育出版社(2)学习动力 李洪玉 何一粟著 湖北教育出版社(3)在生物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段崇伟 天津五十七中学(4)教学论 李秉德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5)心理学理论与教育 文萍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