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专题22 人口变化和人口问题单元结构:一、人口的增长和分布(1)世界人口增长时间差异:时期增长状况原因备注产业革命前人口增长速度极其缓慢社会生产力落后世界人口压力产生原因:庞大的人口压力;较高的人口增长率。产业革命后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人口倍增时间不断缩短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二战后人口迅猛增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过快20世纪70年代后人口增长速度出现下降趋势很多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地区差异:地区增长状况原因备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猛广大发展中国家二战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的进步,使死亡率大幅下降。世界人口超1亿的国家:中国、印度、俄罗斯、美国、印尼、巴西
2、、日本、孟加拉、尼日利亚、巴基斯坦欧洲、北美发达地区人口增长缓慢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完善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使人们的世界观和生育观的改变。(2)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地区:东亚、南亚 西欧 美国东北部影响因 素社会因素 社会经济条件:资源、交通、科技;政治、军事、历史因素自然因素 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稀少地 区北美、亚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带;撒哈拉、中亚、澳大利亚沙漠地带;亚马孙河、刚果河流域的热带雨林地带;南极洲至今无人定居二、人口再生产:1.构成标准: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2.类型、特征及转变例1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
3、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图上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读图回答1-2题。1.甲市可能是A 西宁B.延安C.上海D. 广州2.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AB. C. D. 三、人口构成及人口问题职业构成:发展中国家一般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大,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人口比重大,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很小。性别构成:性别比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出生性别比正常值为106(由于男性死亡率高,女性平均寿命长,最终男女两性基本上保持平衡)。我国近年来出生性别比偏高,由于性别比失衡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从而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年龄构成:某一时
4、间各个年龄组人口在其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人口年龄构成不同,对人口再生产、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负担以及军事力量等都有不同的影响。人口年龄构成的直观表现形式是人口年龄金字塔,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比例,纵坐标表示各年龄组。 总负担系数被抚养人口(幼年人口老年人口)成年人口100。一般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和随之而来的高龄化社会之前,会形成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年龄结构,社会负担系数较低,使得劳动力供给充足(就业压力增大),而且社会负担相对较轻,人口学者称这段时期为发展社会经济的“黄金时期”或“机会窗口”。我国目前正处于这一时期,必须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发展经济和积累财富。人口老龄化:60岁以
5、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和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是出生率降低和人口平均寿命延长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体现。人口问题:1. 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其人口再生产已进入现代型。产生的原因: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晚婚晚育和小家庭,甚至不愿生育,使得出生率不断降低,少年儿童的比重也逐渐下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死亡率低,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重相应地上升。(关键是分析生育率、死亡率为什么
6、都降低)产生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用于老人退休、养老费用增加,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精神上孤单等。解决措施:鼓励生育、吸引移民、建全社会保障体系、鼓励老有所为。2. 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原因:在人口再生产还处于过渡型的国家,出生率仍然较高,但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导致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中国不是因为出生率高,而是因为人口基数大。带来的问题:可能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甚至过度开发利用资源,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可能造成粮食等生活用品短缺,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条件改善困难等社会经济问题;甚至造成社
7、会、经济、环境的恶性循环。(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是相伴发生的,分析时需注意他们之间的联系。)解决的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促进人口再生产向现代型转变。(政策强制见效快,但治标不治本,如想从根本上解决还是要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3. 我国人口性别比偏高人口性别比,指的是男性人口对女性人口的百分比,通常情况下男女比例为105:100左右,2000年我国第5次人口普查公布人口性别比高达116,人口性别比已严重失调。产生原因: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养老保障机制不建全,生育观念落后,男女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人为的技术干预因素等。
8、(另外,战争可使人口性别比变小,重工业发展可使其增高,轻工业可使其降低等)对策:加强非法性别选择的监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妇女地位,建立建全养老保障体系;加强宣传教育,转变群众的婚育观念等。4. 我国人口问题问题有:人口多,增长量大;科学文化素质低;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较大;城市化水平低;解决方法: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同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改善老人精神生活质量的措施。通过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区分人口增长类型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能生动、形象地表明人口增长类型,具体如下表所示:例2(2010哈尔滨木兰高级中学高三月考)下图为中国、法国和肯尼亚三国人口增长模式
9、图(1990年)读图回答完成第26题。26图中,自左向右国家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肯尼亚、中国和法国 B中国、肯尼亚和法国 C法国、中国和肯尼亚 D肯尼亚、法国和中国例3(2010济宁实验中学高三月考)读山东省2003年与2030年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完成12题。12030年与2003年相比,下列说法中最可能出现的是A.出生率上升 B.死亡率上升C人口总数下降 D.自然增长率上升2今后,山东省人口及社会状况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就业压力大养老负担重适龄儿童入学困难人力资源数量短缺A. B. C. D.例42007届广东省实验中学月考卷读某三国人口年龄及性别构成示意图(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 据上图,
10、三国人口性别构成所表现出的共同特点是。2. A、B、C三国,人口出生率最高的是,判断依据是。3. 三国中育龄妇女(1549岁)的比重最大的是 国;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每个育龄妇女生育的子女数将 。4. 假设三国的人口总数相等,国内所需劳动力也相同,根据现有资料推断,近年来可能有较多劳动力输出的国家是 ;答案:1. 各年龄段男女人口所占比重基本平衡2. A新出生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3. B减少4. B四、人口迁移1.定义: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2.人口迁移的分类(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 国际口人迁移: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国内人口
11、迁移: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自然环境因素:地形、土壤、气候、淡水、矿产等社会经济因素:主要的因素政治因素:是特殊因素,政策战争影响较大3.影响因素. 图解 A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1、 自秦汉时期开始,我国人口频繁地迁移,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特别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 2、 由“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超过了北方地区,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长江流域。 3、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最直接的原因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B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由于实行计划经
12、济、严格的户籍管理和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多为政策性迁移,有少量的自发迁移。C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特点:规模扩大,流动人口数量逐年增加;主要属自发性迁移。迁移方向:农村城市;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迁移原因:国家政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 城乡收入差距大。目的:务工和经商;学习、培训、分配工作迁移的人数也增多。变化:原先有些人口迁移的净迁出地区,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如上海市。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有
13、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问题1:美国东北部的人口为什么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问题2:人口数量变化原因有哪些?五、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可能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但决不能说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理解深化: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不合理经济行为,如不重视生态环保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人口数量只是其中之一;但也不能忽视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恶化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社会时期影响因素原因或表现采猎文明猎物和果实原始的狩猎生活使人类的生存
14、和发展直接受到环境的制约农业文明土地土地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对象,其不可移动性决定了农业人口的相对稳定性工业文明最优经济区位现代工业要求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力以及市场各生产要素之间形成良好的配合,而生产条件本身又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劳动力不断进行迁移,以达到上述优化配置例5(2010浙江省长征中学高三阶段检测)表中反映了2001年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1718题。迁出国数量(万人/年)迁入国数量(万人/年)中国30.3美国110.0墨西哥26.7德国21.2印度22.2加拿大17.3印度尼西亚18.0英国13.6菲律宾14.4澳大利亚8.317.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
15、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 B.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C.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 D.主要由亚洲国家迁往拉丁美洲国家18.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 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例6(2010泉州七中高三上学期月考)18与20世纪50年与80年代中期相比,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流动主要表现为( )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 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A B C D例7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
16、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回答12题。1. 该市迁入的人口特征有()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以青壮年人口为主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A. B. C. D. 2. 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的局面制约了该市经济发展增加了该市被抚养人口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A. B. C. D. 例8(2007年山东卷)下图是我国第五此人口普查中四个省份的有关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图。读图判断、所代表的省份依次是A辽宁、江苏、湖北、贵州B贵州、湖北、江苏、辽宁C江苏、辽宁、贵州、湖北D湖北、江苏、辽宁、贵州例9(2007年广东卷)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
17、(图8)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9),回答题。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总量呈下降态势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A1990年以前B19902000年之间C20002004年之间D2004年以后例10(2007年上海卷)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该国人口变化趋热的一个突出特征是A年轻劳动力过剩B老龄化趋势显著C自然增长率上升D人口出生率较高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
18、长于女性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国,最可能是A中国B日本C印度D泰国例11图1-16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图1-16 1、1992年至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A16.7 B14.3 C0.9 D1.22、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迁入 D原有人口基数小3、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突出 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C社会劳动力不足 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六、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基本
19、概念环境承载力: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下,在一定范围内,环境能容纳人口数量的能力和净化污染物的能力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合理环境容量:指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即在不产生环境问题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产的人口容量特性不确定性;(现有资源总数并不确定,科技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及消费水平等不断变化,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相对确定性(在假定的相关条件下,可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相对估计)影响因素 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获得的资源数量,与科技水平密切相关;地区的开放程度有利于外部资源的利用;人口的文化和生活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较大。(负相关)环境人口容量估计世界悲观者:世界人口太多,已超出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乐观者:未来世界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极限;(基于科技进步)理性者:未来世界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合理人口容量为60亿。中国最高人口容量:16亿左右;合理人口容量:89亿中国人口与资源矛盾(尖锐):耕地紧缺,不足世界人均的1/3;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的1/4。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