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爬天都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课文中以吐泡泡的形式对“终于”一词的理解作了提示,目的是让学生读到这里,能联系上文理解“终于” 的意思,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克服了种种困难爬上天都峰的。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勇气、决心、居然、力量”等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
2、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 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教学重点:1.学会生字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教学难点: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 、预习探究谈话导入,交流资料。1、同学们去过天都峰吗?谁能介绍一下有关天都峰的资料?(去过天都峰的同学可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没去过的同学可介绍一下自己从网上或其它地方所查找到的资料。)2、板书课题(齐读) 二、合作交流围绕课题,质疑:1谁爬天都峰?2怎样爬天都峰?3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4写这篇文
3、章的目的是什么?三 、品读感悟 1了解大意: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写谁爬天都峰? 2理清思路:小组讨论,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前的情景?(1-5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是写爬天都峰之中的事?(6-7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后的对话(8-10自然段)3抓住山峰险势,通过朗读,理解“我”的心理。在朗读时一是读出山势的险峻、陡峭;二是读出来作者心理的紧张与担心。4抓住“奋力而攀”,通过朗读体会登峰之艰难。 把重点词的语气读出来,从而体会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5抓住“互相道谢”,通过讨论,明白登山成功之理。通过交流,由此得出他们都是在对方的鼓舞下,爬上顶峰的。四 、巩固延伸(1)自己动手画出爸爸说的话,认真读一读,“汲取”是什么意思?(吸取)(2)爸爸说的话“真有意思”你怎么理解?(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相互鼓励,相互学习。)(3)爸爸为什么说这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取得进步。)五、总结全文在日常生活中,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要善于从别人身上获取力量,增添勇气,把事情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