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版《考前三个月》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考前回顾教案:微专题二十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含义.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56430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版《考前三个月》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考前回顾教案:微专题二十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含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4版《考前三个月》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考前回顾教案:微专题二十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含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4版《考前三个月》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考前回顾教案:微专题二十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含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八章论述类文本阅读核心题点训练微专题二十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含义(含意)一、读一读1.重要概念的含义所谓“重要概念”是就词语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概念”的表现形式是词或短语。一般来说,以下几种词语是文中的重要概念。(1)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在文中有的词语与全文的核心内容或局部的主要内容密切相关。若不能正确理解,就会影响对全文或某个局部的正确把握,对于这样的概念,我们要给以足够的关注。(2)表达功能特别强烈的词语有些词语在文中有高度的概括力,或者显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或者感情倾向特别强烈,这样的词语往往也需要准确理解。(3)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重要概念的含义概念内涵

2、解题要领语境义一些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产生了区别于词语本义的特殊意义在语境中产生临时义。答题要有语境意识,要结合全文(或上下文)分析语境,理解句子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所揭示的文章主题。指代义词语本身具有指代作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需要我们指出词语所指代的具体内容。代词非常灵活,指代的范围极为广泛,它既可以替代实词、短语、句子、语段,又可以替代动植物及天上地下的任何事物,还能替代复杂的概念。答题时,代词的指代内容要在代词的前文中筛选。在检验我们对代词所指代的具体内容的判断正确与否的时候,只要将所找出的具体指代内容代入原文,看是否合适即可。修辞义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象征和双关等。运用对

3、比喻的词语的理解,找出本体;运用对拟人的词语的理解,找出拟人的对象,寻找它的本体;运用对象征的词语的理解,找出词语的象征对象,阐释象征义即可。还有一种就是词语的反语义,只要将其褒贬互换即可。术语义在文章中出现的新词语、新概念,以及一些在新语境中有解释需要的名词术语。需要根据文本理解并说明。2.重要句子的含意一般论述类文本中的“重要句子”,多数是能够表达作者所持观点或者是概括文章某一局部内容要点的句子,以及结构上比较复杂的句子。它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重要句子的含意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从内容、作用上说)体现作品主要观点、情感倾向的关键句。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

4、)。句外意义(言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从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入手,就是解释句子所蕴含的意义,分析其在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揭示文章主题方面的作用,因此要注意对其“言外之意”的把握。富有表现力的句子。(从表达上说)表达含蓄,对增强文章表达效果有重要作用的句子。比喻、拟人、象征、双关、反语等等。从分析其表达意图入手,还要先还原修辞句的本义,再分析其深层意义,后分析其艺术效果。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从语句特点和结构上说)显示文章脉络层次,对理解文意有重要影响的句子。复杂单句,要特别注意显示信息功能的词语,如指示代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程度副词等修饰限制性词语。单句,要筛选其所表达的信息,

5、另外还要具有压缩句子主干的能力,删繁就简,迅速把握长句表达的主要意思。复句,一般来说,句子间的相互关系有:条件关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复指、总分(分总)、说明(含阐述、解说、指代)等。从辨析句间关系入手,看本句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如果是总领句,就要结合其领起的范围作答;如果是总结句,就要联系其承上启下的文字作分析。二、练一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什么是“讽刺”?答文学社问鲁迅我想: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的写出或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

6、品为“讽刺”。“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所以它不是“捏造”,也不是“诬蔑”;既不是“揭发阴私”,又不是专记骇人听闻的所谓“奇闻”或“怪现状”。它所写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平时是谁都不以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注意的。不过这事情在那时却已经是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至于可恶。但这么行下来了,习惯了,虽在大庭广众之间,谁也不觉得奇怪;现在给它特别一提,就动人。譬如罢,洋服青年拜佛,现在是平常事,道学先生发怒,更是平常事,只消几分钟,这事迹就过去,消灭了。但“讽刺”却是在这时候照下来的一张相,一个撅着屁股,一个皱着眉心,不但别人看起来有些不很雅观,连自己看见也

7、觉得不很雅观;而且流传开去,对于后日的大讲科学和高谈养性,也不免有些妨害。倘说,所照的并非真实,是不行的,因为这时有目共睹,谁也会觉得确有这等事;但又不好意思承认这是事实,失了自己的尊严。于是挖空心思,给起了一个名目,叫作“讽刺”。其意若曰:它偏要提出这等事,可见也不是好货。有意的偏要提出这等事,而且加以精炼,甚至于夸张,却确是“讽刺”的本领。同一事件,在拉杂的非艺术的记录中,是不成为讽刺,谁也不大会受感动的。例如新闻记事,就记忆所及,今年就见过两件事。其一,是一个青年,冒充了军官,到各处招摇撞骗,后来破获了,他就写忏悔书,说是不过借此谋生,并无他意。其二,是一个窃贼招引学生,教授偷窃之法,家

8、长知道,把自己的子弟禁在家里了,他还上门来逞凶。较可注意的事件,报上是往往有些特别的批评文字的,但对于这两件,却至今没有说过什么话,可见是看得很平常,以为不足介意的了。然而这材料,假如到了斯威夫特或果戈理的手里,我看是准可以成为出色的讽刺作品的。在或一时代的社会里,事情越平常,就越普遍,也就愈合于作讽刺。讽刺作者虽然大抵为被讽刺者所憎恨,但他却常常是善意的,他的讽刺,是希望他们改善,并非要捺这一群到水底里。然而待到同群中有讽刺作者出现的时候,这一群却已是不可收拾,更非笔墨所能救了,所以这努力大抵是徒劳的,而且还适得其反,实际上不过表现了这一群的缺点以至恶德,而对于敌对的别一群,倒反成为有益。我

9、想:从别一群看来,感受是和被讽刺的那一群不同的,他们会觉得“暴露”更多于“讽刺”。如果貌似讽刺的作品,而毫无善意,也毫无热情,只使读者觉得一切世事一无足取,也一无可为,那就并非讽刺了,这便是所谓“冷嘲”。(有删改)1.“讽刺”与“诬蔑”、“新闻”、“冷嘲”等相比,各有什么区别?答案“讽刺”是真实的,“诬蔑”是违背事实的。“讽刺”往往对事件加以精炼,并采用夸张的手法;“新闻”以记事为主,兼有评论。 “讽刺”是善意的、热情的,“冷嘲”是没有善意和热情的,甚至是有恶意的。解析文章中,“诬蔑”、“新闻”、“冷嘲”等都是以与“讽刺”对比的形式出现的,作者在这些对比中揭示了“讽刺”的特征。解答此题,首先要

10、找准答题区间,文章第二段阐述了“讽刺”与“诬蔑”的区别,第三段讲了“讽刺”与“新闻”的区别,第四、五段讲了“讽刺”与“冷嘲”的区别,从这几段中筛选出主要信息并加以整合即可。2.文中画线的“这一群”包含了哪两种人?作者为什么说“这努力大抵是徒劳的”?答案(1)包含了两种人:一种是无可救药者,另一种是觉醒的讽刺作者。(2)同群中出现讽刺作者,说明这个群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已非善意的讽刺所能解决的;此时作品显得“暴露”更多,缺少善意和热情,挽救效果就更差了。解析解答第(1)问,要善于结合画线部分的上下文进行分析,如可以从“这一群”前的句子“待到同群的时候”提取出“讽刺作者”这一关键信息。回答第(2)问,同样需要联系上下文。上文说,就连“讽刺作者”也出现在被讽刺之列,这说明“这一群”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下文说,很多讽刺在“别一群”看来是“暴露”,讽刺是善意的,而“暴露”显然不是,“暴露”太多就会成为“冷嘲”,挽救效果就更差了。如此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