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七次周考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56124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七次周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七次周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七次周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七次周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七次周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七次周考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七次周考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七次周考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七次周考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七次周考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七次周考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七次周考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七次周考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七次周考试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七次周考试题.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七次周考试题.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七次周考试题.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七次周考试题.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七次周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细胞结构,不具有生命特征B能在不含细胞的血浆中生活和增殖C组成元素一定有C、H、O、N、PD不仅能感染动物细胞也能感染植物细胞2、下列生命活动中,不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AHIV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B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C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它有纤毛可以运动D父母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

2、传物质传给下一代3、下图是细菌的结构模式图,甲戊是细胞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戊是细胞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将其破坏B丙是质粒,可以作为运载目的基因的载体蛋白C甲是核糖体,是蛋白质和其他有机物合成的部位D乙是细菌基因的主要存在部位,叫拟核4、在细胞学说创立过程中,有很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红细胞、精子和细菌等B马尔比基第一次观察到活细胞并为之命名C施莱登和施旺共同证明了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魏尔肖的著名论断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5、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包括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两大类B具有贮存遗传信息的功

3、能C五碳糖有两种,即核糖和脱氧核糖D承载生命活动的大分子物质6、如图是核苷酸分子的组成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是DNA的组成单位,则五碳糖是脱氧核糖B若是RNA的组成单位,则嘧啶碱基是胸腺嘧啶C核苷酸的种类是由碱基决定的,与五碳糖无关D该核苷酸分子的碱基是尿嘧啶或胸腺嘧啶7、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组成DNA、ATP和磷脂分子的元素种类相同B由A、T、G三种碱基组成的核苷酸在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有五种C存在某些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D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和嘧啶数相等8、下列关于细胞膜功能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由于细胞膜能严格地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因而能保证生物体的健康

4、B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隔开的结构是细胞壁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信息交流D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需要靠激素随血液传递9、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A突触传递,血液运输B间隙连接,细胞间直接接触C突触传递,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10、研究发现新型肺炎冠状病毒(COVID19)外有包膜,这层包膜主要来源于宿主细胞膜。包膜还含有病毒自身的糖蛋白,其中糖蛋白S可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ACE2结合,从而使病毒识别并侵入其宿主细胞。下列相关说法

5、不正确的是( )ACOVID19的糖蛋白S存在于细胞膜上B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ACE2可能是糖蛋白C糖蛋白S与受体蛋白ACE2结合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可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高温使COVID19的蛋白质变性,变性后的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11、如图表示质膜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 A 为蛋白质、B 为磷脂分子B质膜的控制物质进出功能只与图中的 A 有关C构成质膜的B与大多数A可以运动D适当提高温度,能使 A 和 B 的相对运动加快,透性增加,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12、 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的是()A. 水分子通过细胞壁B. 蔗糖分子通过细胞壁C. 水分子通过原生

6、质层D. 蔗糖分子通过原生质层13、 细胞吸收物质的方式之一是胞吞,其具体过程是当物质吸附在细胞膜上时,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内后溶解消失,把物质留在细胞质内。以下对胞吞的理解正确的是( )A. 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 该过程一般用于吸收小分子物质C. 该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 该过程离不开膜上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性14、. 协助扩散需要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协助。图甲、乙分别表示载体介导和通道介导的两种协助扩散方式,其中通道介导的扩散比载体介导快1000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转运过程中,载体蛋白要结合溶质分子,通道蛋白不需要结合溶质分子B. 载体蛋白构象发生改变

7、、通道的开闭需要消耗细胞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C. 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均具有一定的专一性D. 载体蛋白转运具有饱和性、通道蛋白转运不具有饱和性15、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鱼鳔膜的通透性。实验开始时漏斗内外液面等高,实验中观察到漏斗内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再上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漏斗中液面上升速率逐渐减小B. 达到新的平衡时,水分子进出半透膜的速率相等C. 液面静止时,鱼鳔膜内外溶液浓度相等D. 实验结果表明鱼鳔膜是一种半透膜16、 科学家发现某植物根毛细胞液泡的pH显著低于细胞溶胶,且液泡膜上存在Na+/H+反向转运蛋白,能够将H+转运出液泡的同时将细胞溶胶中的Na+转

8、运到液泡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H+运出液泡是协助扩散,Na+进入液泡是主动转运B. 提高该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能提高植物的耐盐碱能力C. 推测液泡膜上存在一种将H+主动转运进液泡的蛋白质D. 该转运蛋白将Na+积累在液泡中降低了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17、如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一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细胞膜的化学元素是C、H、O、NB细胞膜结构特点是选择透过性C细胞识别与物质有关D由可知细胞膜是双层膜18、如图所示为某生理活动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体现出细胞膜的哪一项功能(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C具有选择透过性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

9、流19、下图为人体内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几种方式,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A信号分子都需要经过血液的传送B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多种多样C接受信号分子的物质位于靶细胞内D相邻细胞间都是通过细胞膜的接触传递信息20、使用洋葱进行的生物实验,取材部位与实验匹配最佳的是( )A取紫色鳞片叶,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B取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C取鳞片叶外表皮,观察细胞的线粒体D取鳞片叶内表皮,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21、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糖都能为细胞直接供能B低温会破坏蛋白质的肽键,导致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人体肌细胞的细胞核内存在5

10、种碱基、8种脱氧核苷酸D吡罗红染液对RNA的亲和力大于对DNA的亲和力22、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B检测蛋白质时,需要先将NaOH和CuSO4等量混合后再用于检测实验材料C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时,可用甲基绿染液将其染成蓝绿色D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可以用叶肉细胞作为实验材料23、DNA和RNA是不同的核酸分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DNA含脱氧核糖,RNA含核糖BDNA是大分子物质,RNA是小分子物质CDNA是细胞遗传物质,RNA不是细胞遗传物质DDNA含鸟嘌呤脱氧核苷酸,RNA

11、含尿嘧啶核糖核苷酸24、下列有关教材实验或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恩格尔曼的实验探明了捕获光能的结构是叶绿体B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可追踪抗体的合成和运输过程C细胞核被甲基绿吡罗红染成绿色,说明其不含RNAD酵母菌为兼性厌氧菌,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25、 细胞是个复杂而且精巧的生命系统。某同学对细胞的认识,不合理的是( )A. 细胞体积不能过大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B. 细胞膜外覆盖糖蛋白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相适应C. 叶绿体内部堆叠大量基粒集中分布着的酶系催化光反应和暗反应进行D. 细胞分裂过程中形成纺锤体牵引并平均分配染色体26、. 研究人员从菠菜中分

12、离类囊体,将其与16种酶等物质一起用单层脂质分子包裹成油包水液滴,从而构建半人工光合作用反应体系。该反应体系在光照条件下可实现连续的CO2固定与还原,并不断产生有机物乙醇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产生乙醇酸的场所相当于叶绿体基质B. 该反应体系不断消耗的物质仅是CO2C. 类囊体产生的ATP和O2参与CO2固定与还原D. 与叶绿体相比,该反应体系不含光合作用色素27、图表示人体内主要能源物质氧化分解的部分途径,其中X、Y、M、N 代表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X是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形成B. Y是三碳化合物,在线粒体基质中形成C. M是乳酸和CO2,在细胞质基质中形成D. N是H2O

13、,在线粒体内膜上形成28、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 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B. 利用过氧化氢和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C. 利用过氧化氢、鲜肝匀浆和二氧化锰研究酶的高效性D. 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5、7、9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29、关于酶的性质,下列表达中错误的一项是( )A. 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B. 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了催化能力C.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D. 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30、如图表示氧浓度对呼吸作用(底物为葡萄糖)的

14、影响,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氧浓度为a时只进行无氧呼吸,呼吸产物中有乳酸或酒精B. 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值为3:1C. 氧浓度为c或d时都适用于储存种子或水果D. 氧浓度为d时生成物水中的氢都来自线粒体丙酮酸的分解31、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下图中c-f所示装置,判断不合理的是( )A. 连接edcd,从e侧通气,d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B. 连接fd,d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C. 连接edcd,第一个d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d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D. 结果表明,酵母菌进行有氧

15、呼吸和无氧呼吸都生成了CO2 32、生物实验中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可以让实验事半功倍,下列实验中材料选择合适的是A西瓜中含糖多且易榨汁,是用来鉴定还原糖的好材料B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易取材,可用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C藓类叶片薄,易透光,可用于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D根尖伸长区细胞体积大,可以用于有丝分裂实验33、下列实验中的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目的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8%的HCl处理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B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研磨时加入层析液分离绿叶中的色素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观察石灰水是否混浊判断酵母细胞细胞呼吸方式D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

16、裂把制成的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进行分裂的分生区细胞AABBCCDD34、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高等植物细胞中都同时存在叶绿体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B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多数细胞中同时存在多种细胞器C细胞内的生物膜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35、某细胞呼吸抑制剂只抑制线粒体内膜上由ADP变为ATP的过程,不影响其他反应,该抑制剂处理动物细胞后,线粒体会A继续分解葡萄糖B继续消耗02C停止产生ATPD停止产生H二、非选择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30分)36、将某植物置于密闭玻璃罩内,在25 恒温条件下,测定该植物对某气体的吸收或释放量随

17、光照强度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所测的气体应为_。曲线a点发生与该气体有关的生理过程的总反应式为 _。(2分)(2)b点时罩内该气体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其叶肉细胞中该气体的产生量_(大于/等于/小于)(2分)消耗量。(3)光照条件下若玻璃罩内低氧高二氧化碳时,细胞内的Rubisco酶催化C5与CO2反应,完成光合作用;当高氧低二氧化碳情况下,该酶却催化C5与O2反应,经一系列变化后生成CO2,这种植物在光下吸收O2产生CO2的现象称为光呼吸。在低氧高二氧化碳条件下,Rubisco酶所催化反应的具体场所是_。在北方夏季晴朗的中午,细胞内O2/CO2值_(升高/降低

18、)(2分),此时有利于_(光呼吸/光合作用)(2分)过程。37、图一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部分生理过程的图解,其中a、b、c表示物质,甲、乙表示细胞器;图二和图三对应的温度恒定、相同且适宜,图二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定该植物叶片重量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单位:g)的操作流程及结果,图三表示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器甲是_。图一中c物质是_,a是在甲中的_产生的。(2)如果某叶肉细胞处于图三B点的状态,则甲吸收的CO2_(填大于、等于、小于、不能确定)乙产生的CO2影响CD段不再增加的外界因素是_。(3)由图二可知,光照下的总光合速率为_ g/h。

19、(2分)38、图为呼吸作用装置示意图,在A瓶中放一些湿棉花,上面放数粒已萌发的花生种子;在B瓶中放一些干棉花,上面放等量干的花生种子。瓶内各吊等量一小杯NaOH溶液,瓶口塞上带温度计的软木塞。避光实验时间为48小时。请根据图回答问题:(1)48小时后,两温度计中,温度相对较高的是_瓶。(2)观察导管中的液面,明显上升的是连接A瓶的,这是因为_。(3)如预先在两锥形瓶内放入等量的一小杯鲜奶(内混有少量的乳酸菌),则先变酸的应该是_瓶中的。(4)呼吸作用释放的CO和吸收的O的体积之比(CO/O)称为呼吸商(简称RQ)。某同学将m克萌发的花生种子放入氧气充足的某密闭装置中,保持装置内气体的温度和压强

20、不变,经t小时后测定装置中的气体体积,变化了A毫升(规定:增加体积为负值,减少体积为正值)。若在另一相同装置中放入少量NaOH溶液(体积忽略不计),经t小时后,测定气体体积,与实验开始时相比减少了B毫升。该同学测定的萌发中的种子RQ=_。(3分)3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车辆驾驶员血液酒精浓度(单位:mg/100 mL)在2080(不含80)属于饮酒后驾车,而80则属于醉酒驾车行为。于是有人大做买卖所谓“解酒药”的生意。酒精对人体细胞有毒害作用,肝脏就具有解毒功能,乙醇能在肝脏中发生氧化分解。其过程如下:CH3CH2OHCH3CHOCH3COOHCO2H2O(1)由以上反应式

21、可以看出,乙醇彻底分解的阶段是_(编号),该过程类似于有氧呼吸最终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其分解的实质为_。“进口”的酒首先通过_方式进入消化道上皮细胞,然后通过血液运输至肝脏发生分解(解酒)。(2)据专家分析指出目前所谓的“解酒药”只是普通的化学药剂。试用小白鼠进行实验探究某种“解酒药”X是否具有解酒功效。(观察方法和指标:交管部门提供的吹气式微电脑数控酒精测试仪,显示酒精含量值)实验组和对照组服用的不同物质分别是_(2分),一段时间后,收集两组小鼠呼出的气体进行检测。预期结果及结论:只有出现何种情况才能证实“解酒药”X具解酒功效?_。(2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答案】C解答:A、埃博拉病毒

22、无细胞结构,但是具有生命特征,A错误;B、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都营寄生生活,B错误;C、病毒只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核心组成,蛋白质中含有C、H、O、N元素,核酸中含有C、H、O、N、P元素,因此组成元素一定有C、H、O、N、P,C正确;D、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属于动物病毒,不能感染植物细胞,D错误。故选C。2、【答案】A【解析】 选A蛋白质和核酸是病毒的化学组成成分,但并不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在宿主细胞中代谢和繁殖,如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因此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可以逃避有害刺激能

23、说明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人的生殖通过细胞的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人的发育从受精卵开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器官和系统,所以说明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3、【答案】D【解析】:选D分析题图可知,戊是细胞壁,由于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非纤维素和果胶,所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不能将其破坏,A错误;丙是质粒,可以作为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载体,但质粒是DNA,不是蛋白质,B错误;甲是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部位,C错误;乙是拟核,细菌的基因主要存在于拟核中,D正确。4、【答案】B【解析】:选B在17世纪,荷兰著名磨镜师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红细胞、精子

24、和细菌等,A项正确;马尔比基用显微镜广泛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但没有用“细胞”来描述其发现,第一个用“细胞”命名的是英国科学家虎克,B项错误;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立了细胞学说,这个学说的基本论点是: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项正确;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这个著名论断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D项正确。5、【答案】D【解析】核酸属于大分子物质,其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其中的DNA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A、核酸分为两种,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A正确;B、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具有贮

25、存遗传信息的功能,B正确;C、五碳糖有两种,核糖和脱氧核糖,C正确;D、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是蛋白质,D错误。故选D。6、【答案】A核苷酸是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一分子的核苷酸由一分子的磷酸、一分子的五糖糖和一分子的含氮碱基构成。图中若为DNA的组成单位,则五碳糖为脱氧核糖,碱基为A、T、C、G,核苷酸为脱氧核苷酸;图中若为RNA的组成单位,则五碳糖为核糖,碱基为A、U、C、G,核苷酸为核糖核苷酸。解答: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DNA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A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若是RNA的组成单位,则嘧啶碱基是胞嘧啶或尿嘧啶,而胸腺嘧啶嘧啶是DNA的组成单位中的碱基,B错误;C.核苷酸的种类是由

26、碱基和五碳糖共同决定的,C错误;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核苷酸分子若为核糖核苷酸,则碱基为胞嘧啶或尿嘧啶,若为脱氧核糖核苷酸,则碱基为胸腺嘧啶或胞嘧啶,D错误。故选A。7、【答案】C【解析】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包括DNA和RNA两大类,其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DNA含有的碱基是A、T、C、G,RNA含有的碱基是A、U、C、G;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解答:A、组成DNA、ATP和磷脂分子的元素种类相同,均是C、H、O、N、P,A正确;B、含A的核苷酸有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含T的核苷酸只有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含G的核

27、苷酸有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和鸟嘌呤核糖核苷酸,因此由A、T、G三种碱基组成的核苷酸共5种,均存在于根尖分生区细胞中,B正确;C、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只有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错误;D、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总是与嘧啶碱基互补配对,因此其嘌呤数和嘧啶数相等,D正确。故选C。8、【答案】C【解析】解答:A、细胞膜能严格地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但是控制物质进出功能具有一定的限度,因此不能保证生物体健康,A错误;B、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隔开的结构是细胞膜,B错误;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信息交流,C正确;D、精子和卵细胞的信息交流通过细

28、胞膜直接接触,D错误。故选C。9、【答案】D【解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三种:1、以化学信息形式通过血液运输完成,如激素;2、通过细胞之间的直接相互接触,如精子、卵细胞的识别;3、通过通道如胞间连丝完成,如植物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解答: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如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信号由分泌细胞通过血液循环运输传递到靶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两者细胞膜表面直接相互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D正确,ABC错误。故选D。10、【答案】A试题分析: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

29、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解答: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膜,A错误;B、体细胞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可起识别作用,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ACE2可能是糖蛋白,B正确;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糖蛋白S与受体蛋白ACE2结合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可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正确;D、蛋白质变性后,肽键未被破坏,变性后的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D正确。故选A。11、【答案】B试题分析:由图可知,A是蛋白质,B是磷脂分子。解答: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A是膜上的蛋白质,B为磷脂分子,A正确;B、质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与图中的A、B均有关,B错误;C、构成质膜的B磷脂分子和大多数

30、A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使得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D、适当提高温度,能使A和B的相对运动加快,透性增加,促进膜的流动性,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D正确。故选B。12、【答案】C【解析】A、细胞壁是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具有全透性,不属于半透膜,A错误;B、细胞壁不属于半透膜,具有全透性,蔗糖溶液通过细胞壁属于扩散,B错误;C、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组成原生质层,而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半透膜,水分子可以通过渗透作用通过原生质层,C正确;D、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原生质层,D错误。故选C。13、【答案】D【解析】A、胞吞过程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B、胞吞一般用于吸收大分子物质,B错

31、误;C、胞吞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C错误;D、胞吞过程涉及膜的内陷以及形成小囊泡,这需要依赖膜上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性,D正确。故选D。14、【答案】B【解析】A、从图中可以看出,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的结合,A正确;B、载体蛋白构象发生改变、通道的开闭不需要消耗细胞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B错误;C、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均具有一定的专一性,只能转运特定的物质,C正确;D、载体蛋白转运物质时具有饱和性,而通道蛋白转运物质时不具有饱和性,D正确。故选B。15、【答案】C【解析】A、鱼鳔膜是一种半透膜,水分子能自由通过,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当鱼鳔膜袋里面装蔗糖溶液,外面是清水时,水分子进

32、入鱼鳔膜的速度比出来的速度快,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会上升。随着液面的上升,蔗糖溶液对鱼鳔膜的压力增大,会阻止水分子进入,液面上升的速度会逐渐下降,直至不再上升,A正确;B、达到新的平衡时,单位时间内水分子进出半透膜的速率相等,B正确;C、当长颈漏斗内液面最高时,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但是此时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并不相等,漏斗内是稀释了的蔗糖溶液,烧杯内是清水,所以液面静止时鱼鳔膜内溶液浓度膜外,C错误;D、鱼鳔膜能让水分子通过,不允许蔗糖分子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实验结果表明鱼鳔膜是一种半透膜,D正确。故选C。16、【答案】D【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根毛细胞液泡的pH显著低于细胞溶胶,则液

33、泡内的细胞液中H+浓度大于细胞溶胶,说明H+运出液泡是顺浓度梯度,因此方式是易化扩散;液泡膜上的Na+/H+反向转运蛋白能将H+转运出液泡的同时将细胞溶胶中的Na+转运到液泡内,说明Na+进入液泡的直接驱动力是液泡膜两侧的H+电化学梯度,因此该过程Na+的转运方式为主动转运。A、由以上分析可知,Na+/H+反向转运蛋白将H+运出液泡是易化扩散,Na+运进液泡是主动转运,A正确;B、由于该转运蛋白的作用,能使液泡内Na+浓度增大,有利于根毛细胞吸水,因此提高该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能提高植物的耐盐碱能力,B正确;C、液泡膜上可能存在一种将H+主动转运进液泡的蛋白质,以维持细胞液与细胞溶胶之间的H+浓

34、度差,利于Na+转运进液泡,C正确;D、该转运蛋白将Na+积累在液泡中会使细胞液渗透压增大,提高了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D错误。故选D。17、【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糖蛋白,为蛋白质,为磷脂双分子层。解答:A、细胞膜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化学元素为C、H、O、N、P,可能还有S元素,A错误;B、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为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错误;C、糖蛋白的作用有识别、保护等,参与细胞间的识别和信息交流,C正确;D、细胞膜只有一层膜,其是由两层磷脂分子层构成的,D错误;故选C。18、【答案】D试题分析: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D

35、正确故选D19、【答案】B试题分析:从左往右,图示的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依次为:通过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进行信息交流;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运到全身各处,再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神经递质)通过组织液运到靶细胞,再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解答:A、综上分析,左图所示的信号分子位于细胞膜上,没有经过体液的传送,A错误;B、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B正确;C、图中所示的接受信号分子的物质均位于靶细胞膜上,C错误;D、相邻细胞间,有的是通过细胞膜的接触传递信息,有的不是,D错误。故选B。20、【答案】D紫色洋葱的

36、叶片分两种,一种是管状叶,绿色。这种叶片可用于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紫色洋葱的另一种叶片是鳞片叶,其内外表皮都由一层细胞构成,适于显微镜观察。其中外表皮紫色,适于观察质壁分离复原;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浅色,适于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观察有丝分裂的最佳材料是根尖,一是色浅,无其他色素干扰;二是此处细胞处于分裂周期中,能找到进行分裂的细胞。解答:A、洋葱紫色鳞片叶不含叶绿体,不能用于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A错误;B、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紫色的大液泡,也没有绿色的叶绿体,不便于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B错误;C、健那绿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紫色鳞片叶外表皮呈现紫色,会干扰实验结果的

37、观察,C错误;D、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是白色的,可用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没有颜色干扰,D正确。故选D。21、【答案】D解答:A、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但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A错误;B、低温会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但是不会破坏蛋白质的肽键,B错误;C、人体肌细胞的细胞核内存在两种核酸,5种碱基8种核苷酸,其中4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C错误;D、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D正确。故选D。22、【答案】D【解析】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

38、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线粒体能在健那绿染液中维持活性数小时,通过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解答:A、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A错误;B、检测蛋白质时,需

39、要先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加硫酸铜溶液,B错误;C、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C错误;D、叶肉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可作为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实验材料,D正确。故选D。23、【答案】B核酸有两种,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前者含有的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后者含有的五碳糖是核糖;DNA含有的碱基是A、C、G、T,RNA含有的碱基是A、C、G、U,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解答:A、DNA和RNA含有的五碳糖不同,DNA含脱氧核糖,RNA含核糖,A正确;B、DNA和RNA都是大分子物质,B错误;C、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不是RNA,C正确;D、组成D

40、NA的核苷酸有四种,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是其中的一种;组成RNA的核糖核苷酸有四种,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其中的一种,D正确。故选B。24、【答案】C本道题考查的是生物实验综合,其中由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内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观察DNA与RNA在细胞间的分布以及探究酵母菌呼吸的方式。解答:A、恩格尔曼用极细的光束和好氧菌做实验,证明捕获光能的结构是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A正确;B、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采用的是同位素标记法,B正确;C、细胞核区域能被甲基绿一吡罗红染成绿色,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但不能说明细胞核内不含有RNA,C错误;D、酵母菌为兼性厌氧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

41、无氧呼吸,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D正确。故选C。25、【答案】C【解析】A、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效率越低,故细胞不能无限长大,A正确;B、细胞膜外覆盖大量糖蛋白,与细胞控制物质进出和细胞信息传递功能相适应,B正确;C、叶绿体的内膜是光滑的,叶绿体内的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基粒上有与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和酶,C错误;D、细胞分裂过程中形成纺锤体,纺锤体内排列和平均分配染色体,决定胞质分裂的分裂面,D正确。故选C。26、【答案】A【解析】A、乙醇酸是在光合作用暗反应产生的,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基质中,所以产生乙醇酸的场所相当于叶绿体基质,A正确;B、该反应体系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整

42、个过程,不断消耗的物质有CO2和H2O,B错误;C、类囊体产生的ATP参与C3的还原,产生的O2用于呼吸作用或释放到周围环境中,C错误;D、该体系含有类囊体,而类囊体的薄膜上含有光合作用色素,D错误。故选A。27、【答案】D【解析】粒体内膜发生有氧呼吸第三阶段: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详解】A、糖原彻底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即 X为葡萄糖,发生在肝脏细胞中,A错误;B、XY过程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Y最可能是丙酮酸,B错误;C、根据图示最终有CO2生成,该总过程只能表示有氧呼吸,M不能为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 C错误;D、N 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水

43、,在线粒体内膜上形成,D正确。故选D。28、【答案】C【解析】解:A、淀粉酶能催化淀粉的分解,但不能催化蔗糖的分解,若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结果加碘液都不会变蓝色,A错误; B、过氧化氢在没有酶的情况下也能分解,而且温度不同,分解速率不同,因此不能利用过氧化氢和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错误; C、鲜肝匀浆含过氧化氢酶可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二氧化锰作为无机催化剂也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但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因此可以利用过氧化氢、鲜肝匀浆和二氧化锰研究酶的高效性,C正确; D、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2.0,因此不能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5、7、9的缓冲液验证pH对

44、酶活性的影响,D错误 故选:C 29、【答案】B【解析】解:A、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A正确; B、酶催化能力的实现不需要完整的细胞结构,只要有适宜的温度和PH即可,B错误;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C正确; 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D正确。 故选:B。30、【答案】B【解析】解:A、氧浓度为a时,O2吸收量为0,说明此时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呼吸产物中有乳酸或酒精、二氧化碳,A错误;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为(8-4)2=2,而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为46=,可见该浓度下,无氧

45、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值为3:1,B正确;C、氧浓度为c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最低,适用于储存种子或水果;而d时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不适于储存种子或水果,C错误;D、氧浓度为d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等于氧气的吸收量,此时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生成物水中的氢都来自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的分解和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D错误。故选:B。31、【答案】C【解析】解:A、连接edcd,并从e左侧通气,d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A正确; B、连接fd,d中石灰水变浑浊,由于没有通气装置,所以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B正确; C、连接edcd,第一个d的作用是检验控制的二氧化碳是否被除净

46、,且d中石灰水变浑浊只能说明有二氧化碳产生,这不能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C错误; D、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生成了CO2,D正确。 故选:C。32、【答案】C【解析】1、做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实验,经试验比较,颜色反应的明显程度依次为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若选用植物细胞,应该选用无色的材料,不宜用叶肉细胞,防止光合色素的干扰。3、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4、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细胞逐渐成熟,不能进行细胞分裂。

47、解答:A、西瓜汁红色干扰结果颜色的鉴定,A错误;B、紫色洋葱鱗片叶外表皮细胞为紫色,干扰染色后的颜色,B错误;C、藓类叶片薄,易透光,可用于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 C正确;D、根尖伸长区细胞不分裂,不能用于观察有丝分裂实验,D错误。故选C。33、【答案】D【解析】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原理: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盐酸(HCl)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

48、2色素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1)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2)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3)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4)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解答: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验中,8%的HC1处理的目的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A错误;B、“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

49、分离”实验中,层析液的作用是分离色素,因此,研磨时应加入提取液溶解色素,通常加入无水乙醇,B错误;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观察石灰水是否混浊,不能判断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只能推断酵母菌进行了细胞呼吸,C错误;D、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把制成的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D正确。故选D。34、【答案】A试题分析:糖被(糖蛋白):位置:细胞膜的外表;本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作用: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在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还有保护和润滑作用。解答:A、高等植物的根细胞中不存在叶绿体,A错误;B、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多数细胞中同

50、时存在多种细胞器,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B正确;C、生物膜都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D、细胞膜外表的糖蛋白对于动物有保护润滑的作用,动物细胞间的粘着性也和其有关,比如癌细胞易扩散主要就是其表面的糖蛋白减少,D正确。故选A。35、【答案】B试题分析: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进行。各阶段的反应式如下:第一阶段:(1)C6H12O6酶2丙酮酸+4H+少量能量.第二阶段:(2)2丙酮酸+6H2O酶20H+6CO2+少量能量.第三阶段:(3)24H+6O2酶12H2O+大量能量.解答:葡萄

51、糖需要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线粒体内没有葡萄糖的分解,A错误。细胞呼吸抑制剂只抑制线粒体内膜上由ADP变为ATP的过程,不影响其他反应,因此第三阶段的氧气继续会与H反应生成水,B正确。线粒体内膜上发生的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细胞呼吸抑制剂只抑制线粒体内膜上由ADP变为ATP的过程,不影响其他反应,因此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正常进行,仍可发生ADP变为ATP的过程以及产生H,C、D错误。二、非选择题(必修)36、【答案】 (1). O2 (2). (3). 大于 (3). 叶绿体基质 升高 光呼吸【解析】(1)据图分析,光照强度增加时,光合作用速率增强,气体的释放量增加,因此实验所

52、测的气体应为氧气;a点光照强度为0,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有氧呼吸反应式为:C6H12O6+6O2+6H2O 6 CO2+12H2O+能量 。(2)b点时罩内该气体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整个植株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此时还有许多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但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所以叶肉细胞中该气体的产生量大于消耗量;(3)在低氧、高二氧化碳条件下,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能够顺利进行,Rubisco酶所催化反应的具体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北方夏季晴朗的中午,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导致细胞内O2/CO2值升高,此时有利于光呼吸过程。37、【答案】叶绿体 丙酮酸 类囊体薄膜 等于 CO2浓度和

53、温度 M1+M3-2M2 【解析】解:(1)据图1分析,甲消耗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甲表示叶绿体;乙表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甲的产物主要有氧气和葡萄糖,b若代表葡萄糖,c直接进入线粒体,一定是丙酮酸,其在线粒体基质中被彻底分解。氧气在 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产生的。 (2)图中b点CO2吸收量为0,表示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即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CD段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故限制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不再上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CO2浓度和温度。 (3)无光时单位时间内叶片重量的减少量等于呼吸强度,故1小时呼吸消耗的有机物为M2-M

54、1,而单位时间光照下叶片重量的增加量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故光照一小时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M1+M3-2M2,实际光合速率可表示为M1+M3-2M2。 38、【答案】A 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O2,放出的CO2被瓶内的NaOH溶液吸收,使瓶内气压下降 A (B-A)/B【解析】据图分析可知,A瓶内放的是湿棉花和已萌发的种子,呼吸强度较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但生成的二氧化碳会被NaOH溶液吸收,会导致锥形瓶内气压降低;B瓶内放的是干棉花和干种子,呼吸强度较A瓶弱,消耗的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均较A少,释放的热量亦较A少,故锥形瓶内气压降低程度较A弱。解答:(1)

55、A瓶内放的是湿棉花,湿棉花可以促进种子萌发,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较强,释放较多热量,因此A比B的温度高。(2)种子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瓶内的NaOH溶液吸收,导致瓶内气压下降,因此,A瓶液面明显上升。(3)A瓶内氧气含量少,乳酸菌是厌氧微生物,发酵速度较快,因此,产生的乳酸的量较多,先变酸。(4)由题意可知,装置内放置碱液,二氧化碳被碱液全部吸收,测得的B毫升为小麦呼吸作用所吸收的氧气量;装置内不放置碱液,测得的A毫升为小麦种子呼吸作用所吸收的氧气量与放出的二氧化碳量的差值,则小麦种子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量B-A;据题干所提供呼吸商(RQ)呼吸作用释放的CO2/呼吸

56、作用吸收的O2,可得呼吸熵(RQ)=(B-A)/B。39、【答案】 有机物(乙酸)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自由扩散 “解酒药”X和等量的清水 实验组(酒精测试仪显示)的酒精含量值低于对照组【解析】试题分析:实验设计主要遵循对照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性原则。1、对照性原则是实验设计的最基本的原则。对照有多种形式:空白对照、条件对照 、自身对照、相互对照。2、单一变量原则是在一组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只能有一个反应变量,其它无关变量都相同。3、等量性原则是指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一个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无关变量要全部相同,以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解答:(1)由反应式可以看出,乙醇彻底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阶段是阶段。有氧呼吸的实质是有机物(乙酸)氧化分解,释放能量;酒精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消化道上皮细胞,然后通过血液运输至肝脏发生分解(解酒)。(2)为探究某种“解酒药”X是否具有解酒功效,依据实验设计的对照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性原则可知:实验组应服用适量的酒精和解酒药X,对照组应服用等量的同种酒精和清水,实验组和对照组服用的不同物质分别是“解酒药”X和等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收集两组小鼠呼出的气体进行检测。预期结果及结论:只有出现实验组(酒精测试仪显示)的酒精含量值低于对照组情况才能证实“解酒药”X具解酒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