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西百色市平果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1、2单元)。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孔子的教育哲学中,道德与音乐是相辅相成的,通过音乐建立和维护社会统一、宜人的法定秩序,最终实现社会的“大治”。古希
2、腊哲学家柏拉图也认为音乐教育承担着把人教育成美的人、完善的人的重要功能。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注重心与乐的相通相融,讲究韵味的深邃悠长。通过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是学生美育的重要途径。例如,箫、筝、笛等民族独奏乐器因其清丽婉转的音色特点,适于表现悠闲淡泊的审美情致。京剧、昆曲、越剧等戏曲剧种,其唱腔唱词、伴奏乐器、服饰舞美等都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这样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判断力形成的过程,也是审美修养提升的重要途径。早在春秋时期,子就提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好的音乐对社会精神风尚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传统音乐的学习,能让学生与优秀作品所展现出来的自然之美、艺
3、术之美、人文之美产生共鸣,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进而培养起对人类、自然以及一切美好事物的关爱之情,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最终达到理想人格的养成。然而,回顾我国百余年来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传统音乐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20世纪初,西方音乐对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形成了强烈冲击。后来许多学者接受并采纳了西方的音乐标准,忽视了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深入探讨挖掘。时至今日,历经数代音乐人的努力,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已积累了一定成果,但在学校音乐教育中重“西洋”、轻“民族”的现象仍然存在。此外,传统音乐教育功利性现象凸显。在追求奖项、等级等的“锦标主义”思想驱动下,民族器乐的学习开始更多地追求技术、速度,许多学习
4、民乐的学生,虽然拥有较好的技术,却缺乏神韵。传统音乐植根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应在充分了解其文化背景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功利性的学习很难真正继承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构适应当代的传统音乐教育体系已刻不容缓。只有立足于文化视角,充分认识我国传统音乐的价值,并选择反映中华民族精神风貌、音乐语言和音乐风格的优秀作品,并将其进行合理的教材化、课程化,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进行学校传承,才能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音乐,几千年来均以“口传心授”为主要传承方式,这种方式在近代则被学堂乐歌所取代,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几已销声匿迹。但事实上,“口传心授”不仅并不
5、落后,而且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开放性的传承方式。“口传心授”既强调直觉的整体把握,又强调传授者和继承者双方之间的心灵沟通,通过音乐的直接唱、奏以及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手段,使继承者能够直接感受音乐、体验音乐、领悟音乐,最终达到对音乐神韵的共鸣。因此,传统音乐教学方式的选择和采用,不应仅仅局限于引入学堂乐歌以来的方式方法,还应提倡将“口传心授”等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运用到音乐课堂中去。此外对于传统音乐教育而言,建设一支具有弘扬传统音乐文化使命感、全面的传统,音乐理论素养及较好的传统音乐技能技巧的高素质音乐教师队伍,亦是传统音乐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摘编自许冰传统音乐教育如何传承“乐感”文化)1.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人文之美能够引起人的情感共鸣,丰富人们的情感体验。B.我国近现代的音乐教育虽受西方音乐的影响很大,但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依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C.如果学习民族器乐更多地追求技术,则无法领会音乐的神韵,无法真正继承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D.传统音乐教育体系的建设,需要从课程建设、传承方式、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同时入手。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孔子和柏拉图两位先贤对音乐的看法,引出了后文对中国传统音乐重要作用的深入探讨。B.文章第二段运
7、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在提升审美修养、养成理想人格等方面的作用。C.文章第四段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传统音乐教育在当今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D.文章先阐述传统音乐教育的作用,再分析当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层层深入,结构严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习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京剧、昆曲、越剧等戏曲,能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B.采用西方音乐标准,学校音乐教育就会出现重“西洋”、轻“民族”的现象。C.学校音乐教育的传承应以进行合理教材化、课程化后的我国优秀音乐作品为主。D.与“学堂乐歌”相比,“口传心授”是一种更富有创造
8、性、开放性的传承方式。(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2020年七大领城“新基建”年内投资规模“新基建”领域投资内容预计新增规模(亿)5G基站建设三大运营商建设覆盖50个重点城市地区超55万座基站及资本开支,不包括各类5G应用的带动3000特高压今年在建和待核准高压工程共16条线路,具有明确投资规模的共7条1500高铁、城市轨道交通拟通车线路共14条,其中专线250和专线350各7条,通车有望为3696公里,对应投资规模为6207亿元6200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预计新增公共充电桩15万能,私人桩约为30万台,公共充电场站8000座300大数据中心IDC
9、业务发展(包括托管业务、CDN、公共云laaS/PaaS等业务)1200人工智能底层AI芯片等硬件发展,通用AI平台搭建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摘编自新基建5年,全面梳理细分领域新风向)材料二:新基建的“新”,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个相对概念。以往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铁路、公路、机场等建设项目,它们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新基建旨在以信息科技为支撑推动经济社会的教字化转型。在线教育远程会议、云买菜、到家服务、在线问诊一系列数字工具得到了广泛应用。从2020年春节到现在,以“宅经济”为代表的数字生活方式成了中国人的“标配”,人们只需点点手机,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生活中的
10、大部分问题。正是有了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的支撑,诸多数字化工具的服务能力才得以实现。新基建作为新兴产业,一端连接着巨大的投资与需求,另一端连接着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必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未来十年,智能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标签,而新基建则是让智能经济火箭加速升空的“燃料舱”。新基建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中国在新一波技术红利的全球格局中能否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摘编自“新基建”火热新动能强劲)材料三:面对新基建这个新概念,可能许多人觉得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但新基建与传统产业其实并不矛盾。新基建除了满足智能技术开发和智能产业发展、提高社会经
11、济运行智能化水平外,还肩负对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重任,助力实现传统基建转型升级,跟上并满足智能时代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大、周期长,而新基建与高新技术发展紧密相连,是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创造与满足新需求的重要保障。中国经济要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壮大新兴产业,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必然离不开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强力支撑。(摘编自数字科技助力养殖业复工京东数科AI养牛促安全生产)材料四:“新基建”着眼长远,但当前的疫情确实赋予其更多责任。要想尽快降低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推动经济恢复正常轨道,需通过狠抓以“新基建”为代表的领域
12、,给予总需求一个回弹力,进而通过需求端的幸先复苏,带动生产端走出困局。更要看到,今年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压力有可能进一步加大,外需增长有可能遇到更多困难。这样的背景下,更要依靠内需发力,推动经济平稳发展。一定意义上,“新基建”是为中国经济恢复打下的一针强心剂,更是未雨绸缪为未来发展铺下的一条路。科学研判、理性投资,切忌盲目跟风、脱离实际,是推动“新基建”应有的态度。虽然新基建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新基建整体进度的迈进,不仅仅是建设那么简单,需要与产业化应用协调推进。这样既能增强基建稳增长的传统属性,又可以助推创新和拓展新消费、新制造、新服务。新基建的价值不仅在“建”,更在“用”。与传统基础设施投
13、资相比,新基建不仅可以有效优化供给能力,也能够进一步引导和促进消费升级。只有与相关配套服务相结合,新基建才能更好地促进新业态、新产业、新服务发展。(摘编自加快“新基建”对中国经济有长远意义)4.下列不属于“新基建”领域的一项是(3分)( )A.京礼高速(延崇段)松山特长隧道左洞全线贯通。B.截至2020年6月底,北京建成5285个5G基站。C.陕北湖北800新供特高压直流工程宣布开工。D.河南省大数据中心于3月31日在郑州挂牌成立。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材料一可知,2020年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新基建”预计新增投资
14、规模约1.22万亿,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B.在线教育远程会议在线问诊等数字工具广泛应用,2020年春节以来,“宅经济”等数字生活方式成为国人的“标配”,这一切依赖于新型基础设施的支撑。C.作为新兴产业的新基建连接着巨大的投资与需求、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支撑着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标志着中国在新的全球格局中占据了更有利的位置。D.新基建的“新”是个相对概念,与传统产业并不矛盾,新基建肩负着对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重任,对传统基建转型升级的实现有推动作用。6.如何有效推动“新基建”?请结合材料四简要概括。(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79题。黄花绣刘庆邦庆婶子打着一把黑伞到格明家来了,推开院门就问格明在家不在。院里的积雪很厚,把庆婶子包了塑料袋的两只脚都抱住了。三大娘快不中了,叫格明去,是让格明给三大娘送终的鞋上绣花儿。格明的娘说:“格明这妮子手笨得像猪脚一样,哪里会绣什么花呀!你别看格明长了个傻大个子,她连虚岁还不到十四呢!”庆婶子说:绣花儿的事儿找的就是童女儿,超过十六岁就不用了,咱这儿的规矩你又不是不懂。”按当地的规矩,给将要远行的老奶奶鞋上绣花要用童女儿,而且指到谁就是谁,不许有半点推辞。让格明深感为难的是,长这么大,她从来没捏过绣花儿针,不知绣花针多轻多重,是横拿还是竖拿。娘呢,从来没教她绣过花儿。冷不丁地让她去
16、绣花儿,这不是要她出丑嘛!庆婶子说:“不会绣不要紧,一教就会了。人不管做啥事,都是先有第一回。”格明要绣的花儿并不复杂,一根花梗,四片花叶,一朵花儿。花梗绣褐色,花叶绣绿色,花朵绣黄色。格明认出来,她所绣的花儿应该是菊花。庆婶子把一根绣花针和缠了各色丝线的线轴给了格明,格明把黄丝线往针鼻子里纫时,手指哆嗦得怎么也纫不进去。从听说要她给三奶奶绣花儿,她的哆嗦一直都没止住,这会儿又加重了,她越用力,越着急,就哆嗦得越厉害。她在心里骂自己没用,眼泪几乎要落下来。庆婶子说,谁第一次绣花儿都这样,绣得多了,自然就熟练了。格明背过身子,把心稳了稳,果然把针纫上了。透过玻璃,她看见桃花雪仍在下。有一朵盛开的
17、雪花从窗口上方下来,眼看要飘进窗内。格明在记忆里寻找她所见过的菊花。在自家院子的东南角,一个用矮花墙围起来的小园子里,每年秋天,菊花都会不失时机地迎霜开放。菊丛高过了矮墙,数不清的黄色线菊的花朵簇拥在墙头上,让人欣赏不尽,怜惜不尽,感叹不尽。心中的菊花开了,格明手上的菊花就可以绣了。三奶奶不是格明的亲奶奶,是远门子奶奶,娘说三奶奶对格明不赖,是有一年,三奶奶见格明穿的裤子太短了,短得揪巴到膝盖那里,就送给格明一条长一些的裤子。天快晌午时,格明的娘踏着雪来了,喊格明回家吃午饭。一朵黄花才绣了半朵,格明对娘说:你先吃吧,我不饿。格明眼不离手,手不离针,针不离线,线不离花,两朵花儿格明绣了一整天。傍
18、晚娘接她回家时,她的腿都站硬了,脚也站麻了。但当晚格明睡得一点都不踏实,一会儿醒了,一会儿醒了。她每次醒来都以为天大亮了,抬头往窗口看看,映进屋的原来是雪光,不是天光。她梦见三奶奶对她绣的花儿很不满意,竟把绣花鞋从脚上脱下,扔到门外头去了。格明再次醒来时,隐约听见了三声炮响,她一惊,知道三奶奶这回真的不中了。来到三奶奶家,格明最注意三奶奶的脚,要看看三奶奶穿上她做的绣花鞋没有。还好,三奶奶脚上穿的正是她做的绣花鞋。花儿是两朵,左边鞋上一朵,右边鞋上一朵,两朵花朝里相对着。金黄色的花朵是那么亮眼,简直是光彩烁烁。看着看着,两朵花几仿佛升腾起来,升得满屋子都是花朵。天放晴后,雪很快融化。格明说:“
19、娘,你给我买丝线,我要绣一双花鞋,自己穿。”(有删节)7.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插叙三奶奶送裤子给格明的情节,仅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也使小说行文更富于变化。B.文中多次对雪的描写,不仅增添了阅读美感,渲染了环境,也很好地烘托了人物的心理。C.结尾写格明绣的花“是那么亮眼,简直是光彩烁烁”,说明格明绣花的水平进步快,水平高。D.本文文笔清新朴实,心理描写细腻,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闪耀着文学之美,体现了人文情怀。8.文中两处画线句子,表现了格明怎样的心理?(6分)9.小说以“黄花绣”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
20、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也。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或知非常人遂相亲附建武元年正月,禹自箕关将入河东,攻十日,破之。进国安邑,数月未能下。会日暮,战罢,军师韩歆及诸将见兵势已摧,皆劝禹夜去,禹不听。明日癸亥,王匡等以六甲穷日不出,禹因得更理兵勒众。明旦,匡悉军出攻禹,禹令军中无得妄动。既至营下,因传发诸将鼓而开进,大破之。遂定河东。承制拜李文为河东太守,悉更置属县令长以镇抚之。是月,光武即位于鄗,使使者持节拜禹为大司徒。策曰:“斩将破军,平定山西,功效尤著。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作司徒,敬敷五教,五教在宽。
21、今遣奉车都尉授印绶,封为酂侯,食邑万户。敬之哉!”禹时年二十四。时三辅连覆败,赤眉所过残贼,百姓不知所归。闻禹乘胜独克而师行有纪,皆望风相携负以迎军,降者日以千数,众号百万。禹所止辄停车住节,以劳来之,父老童稚,垂发戴白,满其车下,莫不感悦,于是名震关西。帝嘉之,数赐书褒美。诸将豪杰皆劝禹径攻长安。禹曰“不然。今吾众虽多,能战者少,前无可仰之积,后无转馈之资。赤眉新拔长安,财富充实,锋锐未可当也。夫盗贼群居,无终日之计,财谷虽多,变故万端,宁能坚守者也?”于是引军北至枸邑。禹所到,击破赤眉别将诸营保,郡邑皆开门归附。西河太守宗育遣子奉檄降,禹遣诣京师。禹内文明,笃行淳备,事母至孝。天下既定,常
22、欲远名势。有子十三人,各使守一艺。修整闺门,教养子孙,皆可以为后世法。显宗即位,以禹先帝元功,拜为太傅,进见东向,甚见尊宠。居岁余,寝疾。年五十七薨,谥曰元侯。(节选自后汉书邓禹传)注:五教:也称五常之教,指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其中尚书舜典中记载:“敬敷五教,在宽。”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B.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C.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
23、非常人/遂相亲附/D.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又称诗经,它与尚书礼记春秋周易合称“五经”,“五经”是儒家经典。B.节,指符节,古代朝廷派遣使者、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时做凭证的东西,用竹、木、铜等制成。C.大司徒,官名,周代掌管国家的土地与人民。汉时罢丞相之职,置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称三公。D.食邑,是古中国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不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邓禹审时度势,作战进退
24、有方。在安邑之战中,敌军全军出击时,他下令不妄动;敌军到达军营下时,他下令击鼓并进。B.邓禹深政治,注重时局调控。在平定河东后,他积极向朝廷荐举李文任河东太守,并委任各县官吏以稳定局面。C.邓禹德才兼备,深得百姓爱戴。听闻邓禹军队纪律严明,百姓都携老扶幼来归附,他所到之处,老人孩子都挤满了他的车下。D.邓禹崇尚文明,做好家庭示范。他侍奉母亲极其孝顺,教养子孙注重能力的培养,教育他们各自掌握一门技艺,他的做法可以成为后世楷模。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吾众虽多,能战者少,前无可仰之积,后无转馈之资。(2)显宗即位,以禹先帝元功,拜为太傅,进见东向,甚见尊宠。(二)
25、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小题。国风秦风无衣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B.诗歌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这正是秦人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C.诗歌属于现实主义风格,写出战场上士兵们不怕牺牲的战斗场面。D.诗歌采用问答式的句法和强烈动作性的语言,情感充沛激动人心。15.重章叠句是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结合这首诗分析其效果。(6分
26、)(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_,_。”(2)屈原在离骚中“_,_”抒发自己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多次也决不后悔。(3)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郑风中的诗句,“_,_”点明了“愁”的一个原因,即对人才的渴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一场_的疫情,让人们重温了很多概念,“公共卫生”就是其一。公共卫生,是关乎每个人的“第一闸门”。( )。但是疫情过后,如何继续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避免“病来重视,病去忽视”,值得深思。这需要从问题中出发、从短板处着手。不
27、可否认,这次疫情_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擦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需要_疫情防控机制、健全公共卫生管理体系,推动工作力量向一线下沉。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_的共同挑战,公共卫生事业是全球都要强化的健康板块。随着公共卫生体系和国际防疫合作的加强,未来全球必定能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从容面对可能出现的共同威胁和挑战。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期而遇暴露完善面对B.突如其来暴露完善面临C.突如其来显示完备面临D.不期而遇显示完备面对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28、.公共卫生工作的效果显著,在疫情发生后开展得如火如荼。B.公共卫生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疫情发生后,取得显著效果。C.疫情发生后,公共卫生工作效果显著,开展得如火如荼。D.疫情发生后,公共卫生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效果显著。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公共卫生体系和国际防疫合作的加强,未来全球必定能从容应对可能出现的共同威胁和挑战,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B.公共卫生体系和国际防疫合作的加强,使得未来全球必定能从容应对可能出现的共同威胁和挑战,保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C.随着公共卫生体系和国际防疫合作的加强,未来全球必定能从容应对可能出现的共同威胁和挑战,维护
29、全球公共卫生安全。D.未来全球必定能从容应对可能出现的共同威胁和挑战,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得益于公共卫生体系和国际防疫合作的加强。20.下面一段文字有几处表达不当,请找出三处来,并指出错误类型。(6分)羊城晚报、珠江日报都报道了市公交公司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在当今社会中,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但在危难中挺身而出舍已为人的勇士却是百里挑一,非常缺乏。媒体上经常报道有人遇难而众人旁观的事,人们已经觉得习以为常了。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力所能及地关心帮助他人,我们的社会就会永远阳光普照。别人遇到灾难时,我们应该急别人之所急,慷慨解囊。但
30、有些人十分吝啬,细大不捐。我们在此呼吁,希望广大市民向张师傅学习,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一定要鼎力相助。21.下图为烹制清蒸鱼的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含标点符号)。(5分)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随着各地新高考方案正式公布,高一的同学要选科了。是选物理还是选历史呢?同学们各抒己见。小赵说:“我决定选物理,我发现选物理可以选择的大学和专业比选历史的多。”小钱说:“我也选物理,我舅舅是核物理研究专家,我们都觉得国家发展很需要物理专业的人才。”小孙说:“我觉得物理太难学了,我选历史吧,学起来容易一些,说不
31、定高考分数能高些。”小李说:“我也选历史,纯粹是因为我真的喜欢历史,我想到大学研究中国历史。”小周说:“我妈说,选科一定要考虑以后的就业,别选了一个以后找不到工作的学科。”你作为高一的学生,将要面临选科,肯定也听了不少建议,有过很多体验,作过很多思考,形成了你的认识。请根据材料内容,或记叙你的经历和体验,或表达你的思考和心得,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平果二中2020年秋季学期高一12月月考语文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C(“无法领会”“无法真正继承”过于绝对)2.C(文章没有分析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3.A(B.表述过于绝对;C.文中
32、是“重要”而非以此为主;D.文中没有对二者进行比较。)4.A(贯通隧道属于“老基建”中的公路。)5.C(“支撑着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标志着中国在新的全球格局中占据了更有利的位置”将未然变已然;另外,“标志着中国在新的全球格局中占据了更有利的位置”说法错误,原文是“新基建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中国在新一波技术红利的全球格局中能否占据更有利的位置”。)6.坚持科学研判、理性投资的态度;与产业化应用协调推进。与相关配套服务相结合,实现其“用”的价值。(每点3分)7.C(这是格明的心理感受,不是她绣花的水平高。)8.处表现了格明内心趋于平稳。处表现了格明内心的担心。(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9.运用双关
33、手法。黄花既指菊花,又指童女儿。形象生动。“黄花绣”富有画面感。作为线索。以绣花这件事贯穿全文。揭示主题。通过绣花,揭示了少女格明从不自信到自信的成长主题。(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10.A(句子意思是:十三岁时,就能背通诗经,在长安从师学习。当时光武帝也到京师求学,邓禹虽然年纪小,但见到光武帝后就知道他不是普通人,就与他亲近交往。诗是“诵”的宾语,其后断开,“长安”是“受业”的状语,不能断开,排除C;“游学”是一个词,不能断开,排除D;“而”表转折,需在其前断开,排除B)11.D(“不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错误,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12.B(“他积极向朝廷荐举李文任河东太守”错误,原
34、文是说“承制拜李文为河东太守,悉置属县令长以镇抚之”,“承制”是秉承皇帝旨意行事的意思,并不是他积极向朝廷荐举。)13.(1)现在我们人数虽然多,但能打仗的人少,向前没有可供依赖的储粮,向后没有运送来的军粮。(“能战者”,能打仗的人;“仰”,依靠、依赖;“转馈”运送军粮。各1分,句意2分)(2)显宗即位,因为邓再是先帝的元勋,授任他做太傅,上朝见驾时允许他可以面向东站立,(邓禹)很受皇帝的尊敬与宠爱。(“以”,因为;“东向”,面向东;第二个“见”,被。各1分,句意2分)14.C(不是战场上,是出征前。)15.音节上,回环往复,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和节奏感,激情澎湃。内容上,复重叠中又富有变化层
35、层递进,从情绪到行动,起突出强调作用,写出军民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情感上,反复吟咏中,突出情感表达,表达了激昂慷慨、同仇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气概。(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16.(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17.B(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突如其来:突然发生。“疫情”本身并非人们所期遇见而要预定的,故应选择“突如其来”。暴露,意为隐蔽的事物、矛盾、缺陷、问题等显露出来。显示:明显地表现。此处主要是凸显问题,故而“暴露”更为合适。第三组,与机制搭配的,只能是“完善”而非“完备”。第四组,从此处语境的搭配来看,“面临挑战更好。
36、”18.D(此处主要是表达公共卫生工作所产生的作用,顺势再引后文阐述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所以落脚点该是其效果,排除A、C两项,“疫情”是背景,置于最前面更好,据此选择D项。)19.C(A选项是中途易辙;B项“保护安全”搭配不当。D选项逻辑错误,“得益于”一般是基于已经发生的事实,而此处使用不合语境,导致逻辑错误。)20.(1)“羊城晚报、珠江日报”中的顿号应该删去(2)“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成分残缺,缺主语。(3)满城风雨,褒贬不当。(4)百里挑一,不合语境。(5)习以为常,与前文“觉得”重复。或者说:应该删去“觉得”,(6)细大不捐,望文生义。(7)鼎力相助,言不得体。(
37、说清楚一处2分,共6分)21.示例:烹制清蒸鱼时,先用蒸锅烧水,(1分)烧水的同时把鱼洗净、腌制、装盘,(2分)水开后再把鱼放入蒸锅,蒸熟后起锅。(2分)22.略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参考译文:邓禹字仲华,是南阳新野人。十三岁时,就能背通诗经,在长安从师学习。当时光武帝也到京师求学,邓禹虽然年纪小,但见到光武帝后就知道他不是普通人,就与他亲近交往。建武元年正月,邓禹从箕关将要攻入河东,进攻了十天,终于攻破。进军围攻安邑,几个月没能攻下。正赶上天黑,战斗暂时停下来,军师韩歆及各位将领看到部队士气已受到摧残,都劝邓禹连夜带兵退,邓禹不听。第二天是癸亥日,王匡等人因为这一天是六甲穷日而不出兵,邓禹因此
38、得以再次整顿队伍。第二天天刚亮,王匡全军出动攻打邓禹,邓禹下令军中将士不得轻举妄动,王匡军队已经到达军营下,邓禹于是传令让各位将士一起击鼓进攻,大破王匡军队。于是平定了河东。又秉承皇帝的旨意,拜李文做了河东守,全部更换所属各县的官吏来镇守抚慰百姓这个月,光武帝在部地即位,派遣使者持符节拜邓禹做大司徒。策书上说:“(邓禹)杀敌破军,平定山西地区,功勋最为卓著。(如果)百姓不相亲友好,不遵循五常,你作为司徒,恭敬地施行五常,五常的教化在于宽厚。如今派遣奉车都尉授予你印级,封你为酂候,食邑万户。恭敬地对待它吧!”邓禹当时二十四岁。当时三辅接连倾覆败亡,赤眉军所过之处残暴掠夺,百姓不知道该归附谁。听说
39、邓禹乘胜克敌,且部队行动有明的纪律,于是都闻讯携扶老幼迎接邓禹军队,归附的人每天数以千计,号称有百万人。邓禹每到一处都停下车竖起符节,来慰劳前来归附的人,满头白发的老人和垂下头发的孩子,挤满了他的车下,没有人不感动和高兴,于是邓禹名震关西。光武帝嘉奖他,几次赐给他诏书加以赞扬。各位将领和豪杰都劝说邓禹直接攻打长安。邓禹说:“不行。现在我们人数虽然多,但能打仗的人少,向前没有可供依赖的储粮,向后没有运送来的军粮。赤眉军刚刚攻取长安,财富充足,士气旺盛,不可抵挡。然而盗贼成群居住,没有长久的打算,钱财粮食虽然多,变故也多种多样,哪能坚守下去呢?”于是率领军队北上到达枸邑。邓所到之处,攻破赤眉军其余各部将领的营垒,郡县都开门归附。西河太守宗育派遣儿子手捧文书归降,邓禹派遣他到京师。邓禹在内崇尚文明,行为忠厚淳朴而且周密,服侍母亲极其孝顺。天下已经平定,常常想远离名声和权力。有十三个儿子,让他们各自掌握一门技艺。整治家风,教养子孙,(他的做法)都可以成为后世的楷模。显宗即位,因为邓禹是先帝的元勋,授任他做太傅,上朝见驾时允许他可以面向东站立,(邓禹)很受皇帝的尊敬与宠爱。过了一年多,邓禹卧病在家。邓禹五十七岁时逝世,号为元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