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学案导学【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理论的过程及其主要内容。了解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家为实现三民主义而领导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推行有利于发展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政策和法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史实。了解新三民主义提出的时代背景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2)、过程与方法:教师应精选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了解19051925年20年间孙中山提出、发展三民主义理论,为实现三民主义而不懈努力奋斗的历史轮廓;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表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民主义是
2、孙中山在研究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并实地考察了西方社会后,提出了“振兴中华”的蓝图,它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理论作用。 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家高举“三民主义”旗帜,组织、发动和领导了一系列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斗争。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重点难点】1、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临时约法的内容。2、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学法建议】 比较法、资料收集法【课时安排】1课时【思考感悟】1、单元引言:投影三次历史巨变2、出示图片,缅怀孙中山。阅读理解引言内容。3、图片为我们展示了孙中山先生的一生主要活动,你知道孙中山在民主革命过程中领导的重大革
3、命运动是什么? 4、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你知道孙中山先生为什么要创立三民主义的理论?【知识梳理】问题探究一、三民主义的提出背景和基本内容分别是什么?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起了什么作用?1、背景: 19世纪末,中国 程度加深, 加剧 许多仁人志士提出的各种 均失败 的初步发展 孙中山上书改革碰壁,走上了用暴力推翻清朝反动统治的道路2、提出 3、内容:“民族主义” (民族革命) “民权主义” (政治革命) “民生主义” (社会革命)4、作用:积极: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 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 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和 的共同愿望,推动了 运动的发展局限: 三民主义
4、没有明确提出 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 ,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 的民主革命任务。二、从思想论战到“临时约法”1、 思想论战背景 内容 影响 2、 临时约法(1) 颁布: 年春(2) 内容: (3) 性质: (4) 意义:对建立 、反对 具有进步意义3、 捍卫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问题探究三、新三民主义提出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分别是什么?如何评价其历史作用?背景: 孙中山的挫折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孙中山看到了希望 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改组国民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5、内容:“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作用: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 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知识整合】新旧三民主义的联系和区别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提出背景:社会状况(半殖半封)、阶级基础(资产阶级)、思想转变(由改良转向用暴力手段反清)背景: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孙中山先生的伟大转变提出时间: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内容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核心)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即“平均地权”民族主义:中
6、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凡反帝之个人和团体享有民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实践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论基础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评价积极: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进步性: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是国共合作的基础;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解决了革命的依靠力量问题),推动了大革命的高涨局限性: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联系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扬弃和发展。【重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