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西崇左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将光学显微镜的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并观察物像的过程中,一般不应出现的操作是( )A. 转动转换器B. 调节光圈C. 调节反光镜D. 调节粗准焦螺旋【答案】D【解析】【分析】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详解】A、在低倍镜换用高倍镜时,需要转动转换器,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A正确;BC、换上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因此需要调节光圈、反光镜增加进光量,BC正确;D、在调焦
2、过程中,需要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粗准焦螺旋调节的幅度太大,因此高倍镜使用过程中,千万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以防止压坏装片,D错误。故选D。【点睛】2. 蓝藻(蓝细菌)细胞具有的结构或物质有A. DNA和RNAB. 染色体和染色质C. 叶绿素和叶绿体D. 细胞壁和线粒体【答案】A【解析】【分析】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无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它们的共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详解】A、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同时含有DNA和RNA,DNA作遗传物质,A正确;BCD、蓝藻(蓝细菌
3、)是原核生物无染色体、染色质、叶绿体和线粒体,B、C、D错误。故选A。3.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碳元素B. 微量元素含量低,无重要作用C. 蛋白质和核酸都以碳链为骨架D. 组成淀粉和淀粉酶的单体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1、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每一个单体都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支架。2、组成活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 O 元素,组成细胞干重的主要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 C 元素。【详解】A、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A错误;B、微量元素是维持生物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其
4、在细胞中具有重要作用,B错误;C、蛋白质和核酸都以碳链为骨架,C正确;D、组成淀粉的单体是葡萄糖,组成淀粉酶的单体是氨基酸,D错误。故选C。4. 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B. 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C. 斐林试剂是含有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D. 鉴定花生种子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一定要用显微镜观察【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
5、、果糖)的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蔗糖、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V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详解】A、双缩脲试剂不能用于检测氨基酸含量,A错误;B、斐林试剂乙液与双缩脲试剂的B液浓度不同,不能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错误;C、斐林试剂是由NaOH与CuSO4混合配制而成,其中的Cu2+可与还原糖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C正确;D、鉴定花生种子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不一定要用显微镜观察,D错误。故选C。5.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和无机盐。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水既可能是化学反应的原料也可能
6、是生成物B. 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会影响植物的抗逆性C. 、和是某些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D. 哺乳动物的血液中含量过高会发生抽搐【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中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是细胞内许多物质的良好溶剂,是化学反应的介质,水还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产物或反应物,自由水能自由移动,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因此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详解】A、水既可能是化学反应的原料也可能是生成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既有水参与反应,也有水的生成,A正确;B、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越高,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弱,自由水和结
7、合水的比值会影响植物的抗逆性, B正确;C、I-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C正确;D、哺乳动物的血液中钙含量过低会发生抽搐,D错误。故选D。6. 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乳糖和蔗糖的水解产物完全相同B. 所有的多糖都是重要的储能物质C. 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D. 一些脂质具有催化作用,如性激素【答案】C【解析】【分析】1.二糖的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2.脂质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主要由C、H、O元素组成,包括脂肪,磷脂和
8、固醇。脂肪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细胞中,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高等动物和人体内的脂肪还有减少体内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减少器官之间摩擦和缓冲外界压力的作用。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固醇类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在细胞的营养、代谢中具有重要功能。【详解】A、乳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半乳糖,蔗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A错误;B、纤维素是植物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不属于储能物质,B错误;C、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C正确;D、脂质不具有催化作用,性激素具有调节作用,D错误。故选C。7. 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和念珠藻细胞内的核酸所含的碱基种类数分
9、别为( )A. 4、4B. 4、5C. 5、5D. 4、8【答案】B【解析】【分析】核酸包括DNA和RNA,DNA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四种碱基分别是A、T、C、G。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四种碱基分别是A、U、C、G。【详解】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分子是RNA含有A、U、C、G四种碱基,念珠藻细胞内的核酸是DNA和RNA,含有A、T、C、G、U5种碱基,B正确。故选B。8. 下列依次为丙氨酸、丝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结构简式图。某链状7肽分子中含有2个丙氨酸、1个丝氨酸和
10、4个天门冬氨酸,则该7肽分子中的肽键、羧基和氧原子的数目分别是( )A. 6、5、17B. 6、4、16C. 7、5、14D. 7、4、8【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丙氨酸的R基为-CH3,丝氨酸的R基为 -CH2-OH,天门冬氨酸的R基为-CH2-COOH ,据此分析作答。【详解】链状7肽分子中含有的肽键数为氨基酸数-肽链数=71=6个;由分析可知丙氨酸的R基为-CH3,丝氨酸的R基为 -CH2-OH,天门冬氨酸的R基为-CH2-COOH ,该链状7肽分子含有4个天门冬氨酸,故羧基数目为肽链数R基中的数目=14=5个;该链状7肽的氧原子数为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中的数目=62241=17
11、个。A正确,BCD错误。故选A。9. 当细胞内外严重缺乏营养物质时,细胞可水解自身生物大分子,产生营养成分,供细胞利用。在此过程中,起水解作用的细胞器是( )A. 线粒体B. 溶酶体C. 核糖体D. 中心体【答案】B【解析】【分析】溶酶体是分解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细胞器。溶酶体内含许多水解酶。溶酶体在细胞中的功能,是分解从外界进入到细胞内的物质,也可消化细胞自身的局部细胞质或细胞器,当细胞衰老时,其溶酶体破裂,释放出水解酶,消化整个细胞而使其死亡。【详解】A、线粒体是“能量工厂”,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A错误;B、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水解自身大分子物
12、质和自身结构,B正确;C、核糖体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C错误;D、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与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D错误;故选 B。10. 下图为某细胞中分离得到的几种细胞器模式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动物细胞中都含甲,植物细胞中都含丙B. 乙和丁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密切相关C. 甲、乙、丙、丁膜上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D. 脂质分子在丁中合成,需要甲提供能量【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器:细胞器是悬浮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具有特定结构功能的微小构造。细胞器分为: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液泡、核糖体、中心体。其中,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细胞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只存
13、在于植物细胞和低等动物,中心体只存在于低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线粒体是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主要产生场所。分析题图可知:甲是线粒体,乙是高尔基体,丙是叶绿体,丁是内质网。【详解】A、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不含甲(线粒体),植物的根细胞中不含丙(叶绿体),A错误;B、乙高尔基体和丁内质网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密切相关,B正确;C、甲线粒体、乙高尔基体、丙叶绿体、丁内质网膜上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C正确;D、脂质分子在丁滑面内质网中合成,需要甲线粒体提供能量,D正确。故选A。【点睛】11. 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酶都分布在生物膜上,无生物膜系统的生物无法进行代谢活动B. 不同
14、生物膜的成分和结构相同,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C. 白细胞能吞噬病原微生物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 细胞间的识别是通过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相互融合实现的【答案】C【解析】【分析】1、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生物膜系统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联系,生物膜系统使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2、在细胞中,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构成的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形成的结构体系,叫做生物膜系统。其重要的作用有:一、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同时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二、细胞
15、的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三、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的小区室,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详解】A、不是所有的酶都分布在生物膜上,原核生物无生物膜系统,但能进行代谢活动,A错误;B、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基本相同,但存在一定差异,B错误;C、由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故白细胞能够吞噬病原微生物,C正确;D、细胞间的识别是通过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分子相互识别实现的,D错误。故选C。12. 细胞核是细胞中的重要结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B. 小分子能进入细胞核,大分子不能进入C. 核膜是双层膜,参与生物膜系统的组成D. 染色质和染色体
16、的成分相同、形态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2、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详解】A、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A正确;B、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B错误;C、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核膜、细胞膜和细胞器膜,而核膜是双层膜,C正确;D、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细胞的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化学成分相同
17、,形态不同, D正确。故选B。13. 蛋白质分子释放到细胞外和细胞吸收氨基酸分子的方式分别是( )A. 主动运输、被动运输B.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C 胞吐作用、被动运输D. 胞吐作用、主动运输【答案】D【解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主要包括两种方式: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又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动运输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扩散,而主动运输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其中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需要消耗能量;而主动运输既需要消耗能量,也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胞吐。【详解】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释放到细胞外的方式是胞吐;氨基酸是小分子有机物,是一种营养物
18、质,细胞吸收氨基酸分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正确。故选D。【点睛】14. 将人体红细胞分别置于下列4种液体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会吸水膨胀甚至破裂的是A. 09%的生理盐水B. 浓盐水C. 蒸馏水D. 10%葡萄糖溶液【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09%的生理盐水属于等渗溶液,将人体红细胞置于09%的生理盐水中,细胞形态保持不变;浓盐水和10%葡萄糖溶液都是高渗溶液,将人体红细胞置于这些溶液中,细胞会失水皱缩;蒸馏水是低渗溶液,将人体红细胞置于其中,细胞会吸水膨胀甚至破裂。故选C。【点睛】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当外界溶液浓
19、度等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形态保持正常。15. 某同学以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为材料将其放入质量浓度为的蔗糖溶液中,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蔗糖分子不能通过表皮细胞的原生质层B. 低倍镜下观察到不同的细胞质壁分离程度都相同C. 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D. 将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清水中可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答案】B【解析】【分析】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原理: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详解】A、蔗糖是二
20、糖,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蔗糖分子不能通过表皮细胞的原生质层,A正确;B、低倍镜下观察到不同的细胞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B错误;C、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C正确;D、将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清水中,若细胞存货则可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若细胞死亡则不能复原,D正确。故选B。16. 下列物质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不需要载体的是( )A. 氧气进入肺泡细胞B. 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C. 碘进入海藻细胞D. 进入人体神经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主要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方式不需要消耗能量,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而不需要能
21、量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详解】A、氧气进入肺泡细胞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A正确;B、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是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B错误;C、碘进入海藻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C错误;D、K+被吸收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D错误。故选A。17. 下列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温度对维生素D通过生物膜的速率无影响B. 乙醇和氧气进出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不同C. 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需载体协助D. 不含线粒体的细胞不能进行主动运输过程【答案】C【解析】【分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小分子物质)运输方式运输方向是否需
22、要载体是否消耗能量示例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否否水、气体、脂类(因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如甘油)协助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是否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运输低浓度到高浓度是几乎所有离子、氨基酸、葡萄糖等【详解】A、温度影响膜的流动性,进而影响维生素D通过生物膜的速率,A错误;B、乙醇和氧气进出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相同,都属于被动运输(或自由扩散),B错误;C、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需要载体协助,C正确;D、不含线粒体的细胞,如原核细胞能进行主动运输过程,D错误。故选C。18. 下图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是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B. 膜蛋白决定了细胞膜功能的
23、复杂程度C. 是磷脂分子的尾部,是亲水的D.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图示分别代表糖蛋白、贯穿型蛋白质、磷脂分子头部、尾部和嵌入型蛋白质。【详解】A、是糖蛋白,具有识别、润滑、保护作用,A正确; B、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B正确;C、是磷脂分子的尾部,是疏水的 ,C错误;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镶嵌其中的蛋白质有关,D正确。故选C。19. 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进入细胞,若用蛋白质变性剂处理细胞膜,其他条件不变,则( )A. 甲的运输被促进B. 甲的运输被抑制C. 乙的运输被促进D. 乙的运输被抑制【答案】B【解析】【分析
24、】自由扩散的特点是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影响自由扩散的速率的因素为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影响协助扩散速率的因素为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和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详解】用蛋白质变性剂处理细胞膜,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失活,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扩散的速率受到抑制,但自由扩散的速率不受影响,故甲的运输被抑制,乙的运输不受影响,正确。故选B。20. 酶作为催化剂可催化化学反应。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催化作用B. 酶在化学反应中会被逐渐消耗C. 酶也可以是其他酶促反应的底物D. 酶应在酶活性最高的温
25、度下保存【答案】C【解析】【分析】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进而对相应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因此酶具有高效性;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低温会使酶的活性降低,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酶发生不可逆转地失去活性;酶作为一种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相同,在反应前后其本身性质不发生改变。【详解】A、酶在细胞外和细胞内都能发挥催化作用,A错误;B、酶是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自身性质和数量不会发生改变,B错误;C、酶也可以是其他酶促反应的底物,如脂肪酶可以被蛋白酶催化分解,C正确;D、酶应在低温下保存,D
26、错误。故选C。21. 溶液甲中有某种沉淀,加入一定量的蛋白酶可使沉淀快速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则无济于事。以上事实最能说明A. 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B. 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D.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答案】C【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2、酶的特性:高效性,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例如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详解】分析题干“加
27、入一定量的蛋白酶可使沉淀快速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则无济于事”可知,则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蛋白酶可以催化蛋白质的分解,而其他种类的酶不能催化蛋白质的分解,这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C正确,ABD错误。故选C22.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TP与DNA的组成元素相同B. 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名称缩写C. ATP的化学性质较稳定D. ATP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
28、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详解】A、ATP与DNA的组成元素相同,都是C、H、O、N、P,A正确;B、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名称缩写,B正确;C、ATP的化学性质较活泼,C错误; D、ATP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其供能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D正确。故选C。【点睛】23. 下图是ATP和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表示相关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TP分子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B. 和需要的酶是同一种酶C. 过程在活细胞内时刻不停地发生D. 人体肌细胞中
29、储存着大量的ATP【答案】C【解析】【分析】该反应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反应向右进行,ATP水解,释放能量,通常伴随吸能反应;反应向左进行,ADP转化成ATP,通常伴随放能反应。【详解】A、ATP分子中的五碳糖是核糖,A错误;B、需要ATP水解酶,需要ATP合成酶,B错误;C、ATP与 ADP的转化在细胞中一刻不停地转化,才能够满足细胞对ATP的大量需求,C正确;D、人体细胞中ATP的含量是一定的,不会大量储存ATP,D错误。故选C。24. 现有甲、乙、丙三支试管,先向各试管内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图中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甲、乙试
30、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B. 甲、丙试管对照,说明酶活性受温度影响C. 3支试管中,只有甲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D. 若实验结束后向丙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不会变紫色【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和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底物不同和温度不同,实验的因变量是加入菲林试剂后呈现的颜色反应,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酶的专一性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详解】A、甲试管与乙试管对照,其单一变量是酶的种类不同,说明酶具有专一性,A正确;B、甲试管与丙试管对照,单一变量是温度不同,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B正确;C、甲试管是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唾液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还原性糖,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时在水浴
31、加热能看到砖红色沉淀,乙试管的胃蛋白酶不会水解淀粉,试管中不会产生还原糖,丙试管保持100,唾液淀粉酶失活,试管中的淀粉不会被水解,乙丙两支试管中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C正确;D、双缩脲试剂用于检测蛋白质,酶在酶促反应中作为催化剂不会被消耗,故三支试管中都会出现紫色,D错误。故选D。25. 甲、乙两图表示酶H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的关系。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甲中反应物浓度为a时,增加酶H浓度能提高反应速率B. 甲中反应物浓度为b时,增加酶H浓度能提高该酶活性C. 乙中酶H的最适温度为35,高于该温度酶H将失活D. 乙中50时,增加酶H浓度,反应速率不会升高【答案】D【解析
32、】【分析】1、分析甲图:表示反应速度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曲线,反应物浓度小于b时,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升高,反应速率逐渐升高;反应物浓度大于b时,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反应速度不再加快。2、分析乙图:表示反应速度随着温度的变化曲线,在最适温度e之前,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在最适温度e时,反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温度e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逐渐减慢。【详解】A、甲中反应物浓度为a时,限制因素为反应物浓度,故增加酶H浓度不能提高反应速率,A错误;B、甲中反应物浓度为b时,增加酶浓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酶H浓度不会改变酶活性,B错误;C、据图可知:酶H在3545仍具有活性,C错误;D、乙中
33、50时,酶已变性失活,故增加酶H浓度,反应速率不会升高,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26. 图甲表示人体内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某种化合物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的4种物质中,组成元素相同的是_。等质量的糖原和脂肪,_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更多。(2)图甲中,通过b过程产生的氨基酸一定是_(填“必需氨基酸”或“非必需氨基酸”),f过程主要在_(填细胞名称)内进行。(3)图乙所示的化合物是由_种氨基酸分子构成的,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_。(4)在由多个单体形成图乙化合物的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若图乙化合物水解,形成的单体分子与图乙化合物相比会增加_个氢原子。【答
34、案】 (1). 葡萄糖、糖原、脂肪 (2). 脂肪 (3). 非必需氨基酸 (4). 肌细胞、肝细胞 (5). 4 (6). R基不同 (7). 72 (8). 8【解析】【分析】由图甲可知:此图是三大营养物质的转化,d表示糖类大量转化成脂肪、e表示脂肪转化成糖类、ab表示氨基酸和葡萄糖之间的转化,fg表示葡萄糖与糖原之间的转化,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它们之间可以转化,但是有条件,而且转化程度有明显差异。由图乙可知:图乙所示的化合物是一种多肽,由5个氨基酸共4种氨基酸构成。【详解】(1)图甲中的4种物质中,氨基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葡萄糖、糖原、脂
35、肪组成元素相同,都是C、H、O。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含C、H 多、能量多,等质量的糖原和脂肪,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更多。(2)图甲中,通过b过程产生的氨基酸一定是能自身合成的非必需氨基酸;f过程是葡萄糖转化为糖原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肌细胞、肝细胞内进行。(3)分析图乙可知,图中所示的化合物中第2个氨基酸和第3个氨基酸的R基相同,由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但共由4种氨基酸分子构成的;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R基不同。(4)在由图示5个氨基酸形成图乙多肽的过程中,需要脱去4分子水,故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418=72。若图乙化合物水解,形成的氨基酸分子时,需要4分子水参与,故与图乙化合物相比会增
36、加8个氢原子。【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脂肪、蛋白质之间的相互转化,血糖平衡调节,蛋白质的脱水缩合反应,对于糖类、脂肪、蛋白质之间的相互转化,血糖平衡调节,蛋白质的脱水缩合反应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27. 甲、乙两图是两种细胞的结构或部分结构示意图,图甲中的编号19表示细胞中不同的细胞结构。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种细胞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甲、乙细胞都具有的细胞器是_。(2)图甲中,参与构成生物膜的结构有_(填编号),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有_(填编号)。(3)若甲细胞中的2功能异常,可能是6_功能发生障碍。(4)若甲细胞是高等植物根部成熟区的细胞,则图中不应出现的细胞结构有_(填编号
37、)。【答案】 (1). 乙(细胞) (2). 核糖体 (3). 3、4、5、8 (4). 3、5 (5). 核仁 (6). 3、9【解析】【分析】分析甲、乙图,甲表示低等植物细胞,乙表示原核细胞(细菌),1表示染色质,2表示核糖体,3表示叶绿体,4表示高尔基体,5表示线粒体,6表示核仁,7表示核孔,8表示内质网,9表示中心体。【详解】(1)甲、乙两种细胞中,乙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的是乙。甲、乙细胞都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2)图甲中,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等构成生物膜系统,参与构成生物膜的结构有3叶绿体、4高尔基体、5线粒体、8内质网;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有3叶绿体和5线粒体。(3)
38、核仁与rRNA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若甲细胞中的2核糖体功能异常,可能是6核仁功能发生障碍。(4)若甲细胞是高等植物根部成熟区的细胞,植物根不含叶绿体,高等植物不含中心体,则图中不应出现的细胞结构有3叶绿体、9中心体。【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原核细胞的区别等相关知识,知识点较多,难度不大,意在提升学生理解和分析图形的能力。28. 下图为某植物体中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B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属于_,判断依据是_;C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与自由扩散的共同点是_、_(答出两点)。(2)图中,P侧是_(填“细胞外侧”或“细胞内侧”),理由是_。(3)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
39、毒素,结果的吸收显著减少,而、等物质的吸收不受影响,其可能的原因是_。【答案】 (1). 主动运输 (2). 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消耗能量(或ATP) (3). 顺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4). 不需要消耗能量(或ATP) (5). 细胞外侧 (6). P侧有糖蛋白分子,糖蛋白分子位于细胞外侧 (7). 该毒素抑制了载体蛋白的活性【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中可以看出,A、B都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方式属于主动运输;C、D需要载体蛋白协助,顺浓度梯度进行,方式是协助扩散。【详解】(1)图中,B种物质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消耗能量(或ATP),故方式属于主动运输;C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
40、散,与自由扩散的共同点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物质、不需要消耗能量(或ATP)。(2)图中,P侧有糖蛋白分子,糖蛋白分子位于细胞外侧,故P侧是细胞外侧。(3)Ca2+ 、 K+ 、 C6H12O6 等营养物质的运输方式一般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并消耗能量,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结果 Ca2+ 的吸收显著减少,而 K+ 、 C6H12O6 等物质的吸收不受影响,其原因可能是该毒素抑制了 Ca2+ 载体蛋白的活性。【点睛】本题考查细胞主动运输的条件和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主动运输条件和影响因素的识记和理解能力。29. 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图为ATPADP的
41、循环图解,为相关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其分子结构式可以简写成_。(2)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与图中过程_(填“”或“”)相联系,如蛋白质的合成等。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图中过程中,所需的能量可来自于_(填生理作用)。(3)活细胞中ATP与ADP相互转化速率会受到温度和pH的影响,原因是_。(4)某同学进行一项实验,目的是观察ATP可使离体的,刚刚丧失收缩功能的新鲜骨骼肌产生收缩这一现象,说明ATP是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该同学待离体肌肉自身的ATP消耗后进行实验。在程序上,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最合适的实验操作是先滴加_(填“葡萄糖溶液”或“ATP溶液”),观察肌肉收缩与否以后,再滴加_(填
42、“葡萄糖溶液”或“ATP溶液”),观察肌肉收缩与否。【答案】 (1). AP (2). (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4). ATP与ADP相互转化需要酶的催化,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 (5). 葡萄糖溶液 (6). ATP溶液【解析】【分析】1、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线断裂。作用: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在细胞内的转化速度很快。2、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1)ADP和ATP的关系:ADP是二磷酸腺苷的英文名称缩写,分子式可简写成A-PP。从分子简式中可以看出
43、。ADP比ATP少了一个磷酸基团和个高能磷酸键。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对细胞的正常生活来说。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2)ATP的水解: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TP分子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水解。于是远离A的那个P就脱离开来。形成游离的Pi(磷酸)。(3)ATP的合成:在另一种酶的作用下,ADP接受能量与一个Pi结合转化成ATP。ATP与ADP相互转变的反应是不可逆的,反应式中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ADP和Pi可以循环利用,所以物质可逆;但是形成ATP时所需能量绝不是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所以能量不可逆。【详解】(1)ATP中A代表腺苷,P代
44、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其分子结构式可以简写成AP。(2)图中为ATP合成,为ATP水解,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与图中过程ATP水解相联系,如蛋白质的合成等。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图中ATP合成过程中,所需的能量可来自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3)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需要酶的催化,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故活细胞中ATP与ADP相互转化速率会受到温度和pH的影响。(4)分析某同学进行的实验可知,实验目的是观察ATP可使离体的,刚刚丧失收缩功能的新鲜骨骼肌产生收缩这一现象,说明ATP是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故该同学应将待离体肌肉自身的ATP消耗后进行实验,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最合适
45、的实验操作是先滴加葡萄糖溶液,观察肌肉收缩与否以后,再滴加ATP溶液,观察肌肉收缩与否。【点睛】本题考查ATP的结构、作用、意义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另外需要注意ATP和ADP的相互转化。30. 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几种酶的活性与pH关系的曲线。请据图回答:(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和_。(2)从图中可知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_,pH48范围内,木瓜蛋白酶的活性_。(3)下图实线表示酶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虚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增加一倍,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_。【答案】 (1). pH (2). 酶的种类 (3). 2、8 (4). 不变 (5). A【解析】【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有pH和酶的种类,因变量是酶的活性。【详解】(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pH和酶的种类。(2)从图中可知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2、8,pH48范围内,木瓜蛋白酶的活性不变。(3)在反应速度达到稳定之前,酶促反应速率的限制因素是酶的浓度,达到稳定后,受底物浓度限制;故底物增加一倍,改变应在稳定点后开始,速度较之前会增加,故选A。【点睛】酶促反应速率在达到最大前受横坐标所示因素限制,达到最大后,受其他因素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