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什么试题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
2、”,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一、基础知识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zo co)。我做过许多好事,灌(gun hun)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m mi)庄稼,冲毁(hu hi) 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
3、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1、给( )里正确的读音下画“”。2、这个自然段共有 句话。3、从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 ) ( )( )4、“我”做过许多好事,_,_,帮助人们_。我也做过许多坏事,_,_,给人们带来_。5、想一想,人们会想出哪些方法管住“我”?试题剖析:本题通过按选读音,找反义词、按短文内容填空的形式考察学生对课文重点段落的背诵的能力。二、阅
4、读拓展: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猫是捉老鼠的能手。它的耳朵很灵敏,能转来转去,哪怕是极小的声音,它也能及时辨出。猫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狡猾的老鼠逃不过它的眼睛。猫的胡须像把尺,能测出鼠洞的大小。猫的脚趾上有锋利的爪子,能爬树、跳墙、追捕老鼠。 1、用这个自然段一共有 句话。这段话是围绕第 句来写的。2、短文依次写了猫的 、 、 和 。3、 请用“”画出描写猫的耳朵的句子。4、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画出来。我是什么试题答案一、基础知识( 共5分;1-5题分别是2、1、2、3、2)1、zo、gun、m、hu2、1句话。3、温和暴躁 好事坏事4、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工作、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灾害。5、学生说的合理就行。二、阅读拓展(共10分:1-4题分别是2、4、2、2)1、5、12、耳朵、眼睛、胡须、爪子 3、它的耳朵很灵敏,能转来转去,哪怕是极小的声音,它也能及时辨出。4、猫的胡须像把尺,能测出鼠洞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