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三历史自我检测(8)命题:沈中苏 分值:120分 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42小题,每题2分,共8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1.西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增置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前124年)开始创办太学,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宣帝时,五经博士增至十二人。弟子员也代有增加,到东汉质帝(公元146 年)时,太学已多至三万人。太学大量扩充的社会根源是( )A.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完善 B.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C.儒家政治势力日益膨胀 D.儒学教育取得发展进步2.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
2、宰,以期感动上苍,賜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A.先秦儒学 B.汉代儒学 C.宋明理学 D.佛教3.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从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这一现象表明( )A.皇权独尊观念受到儒学思想的冲击 B.孔子的思想对古代政治影响巨大C.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 D.皇帝借尊崇孔子来提高个人声望4.苏东坡曾这样评价王维与吴道子的作品:“吴生虽绝妙,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鬲谢龙樊。他极力推崇王维,誉之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3、”苏东坡对王、吴的评价 A.改变了王、吴二人在中国画坛的地位 B.彻底否定了写实、形似的主导思想C.有利于文人画体系的形成 D.开创了“以形写神”的画风5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6、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
4、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该书最有可能是()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天演论 D资政新篇7、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作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 C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8 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这主要是因为该书A确立了经济体
5、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C明确了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9北京时间2012年6月24日,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蛟龙”号首次突破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7020米,开创了世界同类型的科学作业类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这意味着“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自由行动。这说明()A中国已经是世界超级大国 B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C深海探测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 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10、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是()A伏尔泰的
6、天赋人权说 B达尔文的进化论C马丁路德的新教学说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1. “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大国崛起解说词)能破解这些“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问题的科学成就是()A爱因斯坦相对论 B牛顿的经典力学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普朗克的量子论12英文的“Communication”有多重译义,一般包括“传播和传达”“交通”和“交流”。有人说,从互联网迄今的发展过程看,网络就是传媒(Communication)。对互联网的这一理解旨在强调互联网()A. 推动了世界市场
7、的拓展 B最大的成功在于技术的不断更新C. 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 D作为人类交往方式而存在与发展13 “反对用具体形象反映现实,而主张用抽象的语言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体现该主张的美术流派属于()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14、“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高产卫星”折射“
8、大跃进”浮夸盛行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A B C D15、据史料记载,1909年,留日女学生张维英在南昌创设“自由婚姻演说会”,宣传婚姻自主。1911年,贵州一任姓女学生“醉心男女平权,婚姻自由”,反对父母包办婚姻,后被逐出家门,甚至遭到官府拘押,但仍不肯屈服,宣称“誓不受男子压制,媒妁结婚之野蛮拘束”。上述材料反映出()A民国初年婚礼仪式日趋简化 B主张婚姻自由的思想开始出现C人们婚俗观念已受西方影响 D自古以来人们就追求男女平等16、上海社会现象记载:“自脚踏车风行沪地,初唯一二矫健男子取其便捷,互相乘坐,近则闺阁中人,亦有酷喜乘此者。每当那个马路
9、人迹略稀之地,时有女郎三五,试车飞行,燕掠莺梢,钗飞鬓颤,颇堪入画。”从这段材料不能得出的信息是()A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 B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 C. 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消除 D近代上海女性追求时尚1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18、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
10、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19、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实行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
11、治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20、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写道:“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 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观点与该句最为契合的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社会秩序建立在约定上 C美德即知识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21、周恩来1958年在青岛民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中国适宜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不适宜于建立也无法建立民族共和国。历史发展没有给我们造成这样的条件,我们就不能采取这样的办法。”这一论述()A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缺乏历史基础 B要求给予民族区域自治地区自主自治 C旨在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合理性 D表明建立民族共和国的时机尚不成熟22、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
12、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A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 B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 D使“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23、有学者认为:“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 D参加日内瓦会议 24.朱熹说:“以唐太宗之聪明英特,号为身兼将相,然犹必使天下之事关由宰相,审熟便安,然后施行,该谓
13、理、势之当然,有不得而易者。”材料认为( )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B.唐代三省制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C.唐太宗加大宰相的权力 D.唐太宗通过分割相权来加强君权25.史载唐朝驸马(公主夫婿)选取注重门第出身,多出自勋贵名臣,而明朝严令皇室与大臣联姻, 故驸马多出自寒门。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科举制度的成熟C.贵族制度的衰落 D.专制皇权的强化26.著名学者赵汀阳说:“对于任何统治来说,智力精英都是最危险的潜在反叛力量(科举制)利用人性弱点而成功地摆平了智力精英集团。”可见,科举制度( )A.确立了皇权的统治地位 B.根除了潜在的反叛力量C.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D.有利于促进
14、社会公平27.贞观政要载:“岷州都督高甑生,坐违李靖节度,又诬告靖谋逆,减死徙边。时有上言者曰:甑生旧秦府功臣,请宽其过。太宗曰:虽是藩邸旧劳,诚不可忘,然理国守法,事须画一 若甑生获免,谁不觊觎?我必不赦者,正为此也。”材料表明A.唐朝君主权力明显加强 B.太宗注重维护司法公正C.唐朝政权内部斗争激烈 D.太宗坚持法家思想治国28.据旧唐书.韦温传载,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任用盐铁判官姚勗(姚勗,唐朝名相姚崇五世孙,又写作“姚勖”。编者注)权知职方员外郎,制出,尚书右丞韦温执奏任用不当,文宗令中使宣谕韦温奉诏,韦温坚决不奉诏书,文宗只得改任勗检校礼部郎中。这反映出唐代( )A.政令
15、执行机关对决策的监督 B.决策中枢系统的相互牵制C.政令执行机关向决策机关转化 D.君权在决策机制中的日益弱化29、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30、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写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对材料中
16、“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准确理解是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相结合,避免出现贫富不均B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相结合,追求政治民主C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的统治相结合,避免出现贫富不均D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的统治相结合,追求政治民主31红歌是当代对革命年代或者新中国成立后对党和社会主义歌颂的歌曲代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价值。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十送红军就是一首典型的红歌,其中歌词中有“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上野鹿声声哀叫,树树梧桐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这首歌所反映的相关历史事件应是:A国共
17、合作进行的国民大革命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红军长征C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建设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收复长江以南地区3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到“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源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下列各项制度的发展演变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有( )中国的丞相制度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新中国政治协商制度雅典的公民大会制度ABCD33、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
18、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34、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其主要表现为:非洲发展中国家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是中国50年代初主要建交对象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A B C D35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台湾问题是一大障碍,在扫除这一障碍的过程中,取得
19、突破性进展的事件包括 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 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邓小平访问美国A B C D36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 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 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37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 B促成了“ 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 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38 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
20、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39 “我们亚非国家所需要的是和平和独立,我们并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这段话出自 A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B乔冠华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的讲话C邓小平出席中美建交招待会时的谈话 D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讲话40、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某中学团委举行“光辉历程”党史知识展览,同学们列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大成就如下: C中美建交 粉碎“四人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香港回
21、归。以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 B C D41 1931年初,红一方面军开始侦察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1932年,红军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码,这一成功 A确保了红军对敌处于军事优势地位 B为红军取得战场主动权创造了条件C加强了革命根据地间的协调作战能力 D有利于红军实现战略方针的转变42、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22、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二、非选择题(共三题,43题13分,44题13分,45题10分,共36分)43.(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在西方某些政治学和历史学的著作中,总是津津乐道地称颂伯利克里时代的所谓民主政治,并以它的“优越性”来贬抑所谓的东方君主专制。在此,我们很有必要剖析一下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刘自成伯利克里时代新解材料二据哈蒙德的希腊史估计,公元前431年,雅典的全部人口约40万人,其中奴隶约20万人,自由民16.8万人,其余为外邦人。潘桂仙试析伯利克里时代民主政治局限性材料三美国宪法在特殊的年代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它保留了
23、奴隶制,给美国留下了史上最大的隐患内战。曲超一本书看透美国材料四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1)据材料一,以古代中国为例,证明某些西方学者贬抑“东方君主专制”是片面的。据材料二,概括说明材料一中“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并非十全十美”的观点。 (2)材料四所涉及的宪法与材料三提及的宪法相比,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哪里?这两部宪法规定的政治制度与雅典民主政治有何异同? (3)从以上不同制度的利弊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认识?44、阅读下列材料: 1885年早期维新志士王韬主掌上海格致书院,延请洋务大员,命
24、题考士,士子们应时而对,颇多新见。从主考人员、考核内容和考核结果来看,王韬课士的整个过程体现出新旧杂糅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上海格致书院课士题表类别命题者试题格致(自然科学)类龚照瑗泰西格致之学与近刻翻译诸书,详略得失,何者为最要论。教育类刘坤一中国一乡一邑,皆有书院,大率工文章以求科举。而泰西艺学,亦各有书院,中西书院不同,其为育才一也。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第中西之载籍极繁,一人之材力有限,果何道而使兼综条贯,各尽所长欤?试互证而详论之。治术类周馥中国近日讲求富强之术,富以何者为先论。 据王尔敏王韬课士及其新思潮之启发相关表格简编材料二 此编所命
25、诸题,巨细精粗,无乎不贯。诸生所对,皆能荦荦举其大端,集思广益,萃众长而备一得。咸有裨于国家大计。盖诸生讲求西学,揣摩时局,日就月将,进而益上。较之前时,已大相径庭矣。 王韬格致书院课艺请答题:(1) 材料一中哪句表述典型地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什么指导思想?该表述内容的传统性体现在哪里?(3分)(2) 与传统性相对应的是近代性。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王韬课士的近代性”为主题进行论证。(10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50字左右)45.(10分)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
26、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马非百秦集史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材料三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
27、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白寿彝中国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3分)(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4分)(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3分)、高三历史自我检测8答题纸二、材料题(共3小题,共36分)434445.高三历史自我检测答案81-5:CBCCD 6-10:BDDBB 11-15:BDDBC 16-
28、20:CADBC21-25:CAABD 26-30:CBABA 31-35:BACAC 36-40:AACAC 41-42:AA (1)古代中国(东方国家)的君主专制也有客观的进步作用: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和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一。不足:古代雅典对公民的身份作了严格限制,公民只占城邦人口的极少数,奴隶、外邦人、妇女和未成年人没有公民权,不能享受民主,其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少数人的民主,维护奴隶主的统治。(2)进步表现:材料四所涉及的宪法是社会主义宪法,体现了人民
29、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它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群众享有更广泛的民主权利。异同:同都体现主权在民;异雅典民主政治是直接民主,中美政治制度实行的是间接民主或代议制民主。(3)认识:无论民主制度还是专制制度都有其优缺点,要不断改革完善,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解析】(1)先回答出第二小问即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然后结合这一思想回看材料一,能够体现这种思想的是“(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第三小问结合“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作答。(2)结合19世纪末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把握住“课士”和
30、“近代性”这两个要素,从考试选拔的形式、命题内容、考试结果和导向等角度将“王韬课士”与“古代课士”进行比较,进而论证出“王韬课士”所具有的中西并存和顺应时代及世界发展潮流的近代性特征。【答案】(1)表述:(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 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体现:坚持纲常政教。(2)略45、 (1)条件: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特点:注重创建新制度;变法彻底,功效明显。(2)作用: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原因: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3)问题: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因素: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 - 11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