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效作业12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一、选择题1北宋程颐认为,秦失政于暴,西汉“宽德崇经”,东汉尚“名节”,却不知道表现“名节”的礼,魏晋“尚浮虚而亡礼法”,唐“伦理不正”,宋“则大纲甚正”。程颐意在()A借古讽今 B取法汉唐C重建纲常D贬抑佛道C【解析】A项表述与题目中“宋则大纲甚正”不符,故A项错误;B项表述与题目中“东汉尚名节,却不知道表现名节的礼”“唐伦理不正”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可知,程颐对于前代弊端的批判意在重建纲常,故C项正确;题目中并未牵涉佛道,故D项错误。2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因朱熹等在此讲学、辩论,成为理学传播的中心。朱熹不可能提到的是()A“天地之间,一理而已
2、”B“存天理,灭人欲”C“格物致知”D“三教合归儒”【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朱熹作为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宣传“格物致知”的认识论。A、B、C三项表述都可能提到。D项是隋唐时期出现的现象,不是朱熹的观点,故选D。D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下表所列中国古代文明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ABCD【解析】是宋代,是魏晋南北朝,是汉代,是唐代,因此排序为,A项正确。A4宋代话本小说打破了长期以来以文言文为文学语言的传统,首次将民间的语言(白话)作为小说的语言进行创作,体现了一种“亲民化”倾向。这说明话本小说()A体现了文学的平民化发展B加速了
3、传统文学的衰落C旨在向民众宣扬理学思想D开创了章回体小说先河A【解析】话本“亲民化”符合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体现文学平民化趋向,故选A项;话本小说是对传统文学的发展,排除B项;话本小说宣传的是民间喜闻乐见的价值观,排除C项;三国志通俗演义开创章回体小说的先河,排除D项。5在书法艺术方面,“宋四家”各有千秋。下列图片()A反映了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B体现作者个性和多样的社会生活C表现封建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D标志宋代达到书法艺术的最高峰B【解析】材料中各种书法的“趣”“韵”“姿”“度”并非社会矛盾的反映,而是个性的表现,故A项错误,B项正确;从书法中无法看出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故C项错误;不能因为
4、书法风格多样就判定其书法艺术达到最高峰,故D项错误。6右图为南宋手持罗盘的陶俑。这一实物可用于研究()A造纸术的改进 B印刷术的进步C方向测定技术 D天文仪器的发展【解析】罗盘属于方向测定工具,故选C项。C7月球上有些环形山以中国历史人物的名字命名,其中包括石申、张衡、祖冲之和郭守敬。以下对他们取得的成就表述正确的是()A战国石申测算出地球子午线长度B东汉张衡撰写了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C南朝祖冲之所著九章算术在当时领先世界D元代郭守敬发明了天文观测仪器简仪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代郭守敬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简仪是其创制的天文观测仪器,D项正确;测算出地球子午线长度的是僧一行,而不是
5、石申,A项错误;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张仲景的著作,而不是张衡撰写,B项错误;九章算术是东汉的数学巨著,而不是祖冲之所著,C项错误。8从夏小正到唐代的大衍历再到郭守敬的授时历体现了我国历代王朝对历法编订的重视。从主观目的考虑,主要是()A发展我国的天文事业B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C指导农业生产D提升天文学家的政治地位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统治者重视历法编订是为巩固其统治这一根本目的服务的。由于历法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它对指导农业生产大有帮助,因此,要保护其经济基础必须重视农业,要促进农业发展也必然会重视历法的编订,故C项正确。9对下图文字解读正确的是()A是金朝的民族文字B曾被用以刻
6、石立碑C是汉字的简易写法D广泛适用于7世纪初【解析】契丹文字是辽朝契丹人的民族文字,它曾被用以刻石立碑,故选B项。金朝的民族文字是女真文字,故排除A项。契丹文字是仿照汉字字形创造,并非简易写法,故排除C项。7世纪初期契丹政权尚未建立,故排除D项。B10宋词从开始的以男女之情、离别之恨、羁旅之愁等为主要题材,发展到后来的苏轼“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即无事不可入词、无物不可入词的境地。这反映了宋词()A文学的功能非常强大B社会化的发展趋势C浓厚的儒家人文情怀D适应市民阶层需要【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宋词题材广泛,不再局限于男女之情、离别之恨、羁旅之愁等,表现出强烈的社会化、世俗化趋势,故B项正
7、确。A、C、D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B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 将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锯板刨平,在薄而透明的绵纸上写上文字,字面向下对贴到木板上,用刻刀按反面的字形将字刻出,即成为书板。在书板上刷墨,然后以纸覆盖匀拭,使文字印到纸上成为正字,揭下来,就成为印刷品。用胶泥制坯,一坯刻一字,用火烧硬,成为字印。在铁板上敷设松脂、腊、纸灰合成的黏合剂,上置铁框,将字印排列镶嵌于铁板之上、铁框之内。用火烘烤铁板,使黏合剂稍微熔化,然后以一平板覆压字面,使其平整,即可印刷。摘自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第三卷)材料二 印刷术发明后,逐渐向海外传播。印刷术的西传是通过陆、海丝绸之
8、路逐步推进的。蒙元帝国统治时期,中西往来畅通,旅行家马可波罗等人在游记中介绍了中国的印刷术,在欧洲引起很大的反响。据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第三卷)整理(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古代发明的两项印刷技术。与前项印刷技术相比,后项印刷技术的进步有何重大意义?(9分)(2)指出材料二中“印刷术的西传”的途径。结合所学,概述印刷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意义。(8分)【答案】(1)技术: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3分)意义:节省了雕版的费用,提高了印制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6分)(2)途径:陆、海丝绸之路;蒙元时期对外战争;马可波罗向西方介绍。(4分)意义:印刷术为知识广
9、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4分)一、选择题1下图为宋代霜筱寒雏图(局部)。该画呈现出“重形似,尚理法,精密不苟”的特点。该作品体现了当时()A文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B艺术趋向平民化的取向C绘画写意传神的总特征D理学对审美旨趣的影响D【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理学对文艺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这幅绘画为工笔花鸟画,注重细节呈现,“尚理法,精密不苟”,体现了当时理学发展对整个社会审美旨趣的影响,故选D项;材料信息不能表明“文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故排除A项;这幅画所体现的旨趣是文人阶层的,不是世俗平民的,故排除B项;这幅画不属于传统意义
10、上强调神似不求形似的写意山水画,故排除C项。2由于礼记中的大学和中庸两篇都是讲程序,强调按部就班、依序进展的修身功夫,所以朱熹将它们抽出,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这体现了程朱理学()A对个人修养的强调B改变了科举考试的内容C哲学化的发展趋向D以重建礼乐制度为中心A【解析】依据材料中“强调按部就班、依序进展的修身功夫”的信息可知,这体现了程朱理学对个人修养的强调,因此A项正确;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之后程朱理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依据材料无法得出此时程朱理学改变了科举考试的内容;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程朱理学对个人修养的重视,不是哲学化的发展趋向;D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程朱理学对个人修养
11、的重视,并未涉及重建礼乐制度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A项。3后世将元曲与唐诗、宋词并称,充分肯定了元曲的艺术风格,称其“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种风格反映了元代()A城镇经济的繁荣B统治者政治清明C戏曲创作者文化水平不高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解析】“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体现其通俗易懂的特征,适应市民阶层需要,与城镇经济繁荣有关。A二、非选择题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二 不返本开新,
12、不接续源头活水,综合创新便会食多不化,推陈出新就会迷失方向;不综合创新,不引进众家异说和外来文明,返本开新便会泥古不化,推陈出新就会乏力苍白;不推陈出新,不致力于内部创造,返本开新就会徒说空话,综合创新也会主体不明。因此,“三新”之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则儒学的继承与创新庶几可以顺利进行。牟钟鉴儒学继承与创新的三种途径(1)“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具体表现。(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北宋前期儒学面临的危机。宋代理学家为重振儒学,“推陈出新”的表现有哪些?(12分)【答案】(1)表现: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以及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6分)(2)危机:儒家学说日益僵化;佛教和道教的冲击。(4分)推陈出新:形成一套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以理为核心的理论体系;认为理(天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倡导“存天理,灭人欲”;提出“格物致知”。(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