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空观念线索特征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从先秦到清代,不同历史时期均有各具特色的文学成就,出现了不同的文学流派,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独具东方神韵,在艺术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且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很大影响。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相互渗透,形成了鲜明的民族艺术特征。中国古代的戏曲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活需要而逐步发展,京剧形成并逐渐走向成熟。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 7 课 汉字与书法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课程标准素养解读 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从时空观念角度,概述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运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理解中国书法艺
2、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从唯物史观角度阐释书法风格与时代特征的关系。从比较角度掌握各种书法的艺术特征。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汉字起到了增进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凝聚力的重大作用,汉字与书法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中的璀璨明珠。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1汉字起源:早在_时代,陶器上出现的刻画符号。2汉字成熟(1)距今约 3 000 多年的商代_,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2)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_”。新石器甲骨文金文3汉字统一(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文字不统一的混乱状况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生产的进步。(2)概况:秦始皇推行“_”,以秦国的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
3、后来隶书也得到推广。(3)意义: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书同文字 书艺历程1.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条件(1)材料: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材料。(2)动力:魏晋南北朝时期,_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3)文具: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技巧的创新提供了条件。士人群体2主要历程(1)秦汉:秦_和汉隶已具有书法的美感,但大多还是实用性文字。(2)魏晋:书法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东晋王羲之成为“书圣”,名作是_。(3)隋唐:书法艺术达到新高峰,草书有“颠张(旭)狂(怀)素”,
4、楷书有_和“颜(真卿)筋柳(公权)骨”。(4)宋代: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宋四家”(苏轼、_、米芾、蔡襄),倡导“有意无法”。(5)明代:随着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小篆兰亭序欧阳询黄庭坚3基本特征:通过自由变化的线条和疏密得宜的布局,同时将绘画艺术的情境美和书法的内容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表现_追求自我理想和个性的独特的艺术。士人【误区警示】我们平时所说的甲骨文是商代的文字,它是我国目前所知道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但不能说是最早的文字。【易混辨析】书法艺术是汉字的书写艺术,与单纯的文字书写有本质的区别:从书法中可以体现出书法家内心
5、的精神世界,而单纯的文字书写则不能;从二者的功能看,单纯的文字书写以实用价值为主,书法以审美价值为主。【图解识记】【教材知识补遗】五种主要字体比较字体发展时期特点小篆秦朝时通用于全国字体略长,笔画圆润,富于图案美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楷书形成于汉末字形方正,规矩严整草书始于汉初,东晋成熟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行书始于东汉,晋代盛行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 汉字的发展演变与中华文明的地位史料一 我国文字产生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这不仅妨碍了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给初建的秦皇朝的各种文书、档
6、案的书写、阅览和传播造成巨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文字的紊乱状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接受李斯的建议,立即采取了“书同文字”的措施。它(小篆)字体整齐划一,布局紧凑,笔划匀称,明显改变了六国文字那种构造繁杂,难写难认的弱点。在秦代由于隶书笔划平正,结构趋于合理,便于书写辨认,因此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并成为全国常用的通行字体。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史料二 中国之所以在许多世纪中一直是个勤劳的但缺乏进取心的广袤地区,而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大概就是由于它的语言和文字的复杂,而不是由于任何别的可以想象到的原因。(英)乔韦尔斯世界史纲(1)史料一是后世史学专著,主要论述了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指“书同文字”改变
7、了由于各诸侯国对汉字任意减省笔画,紊乱偏旁等造成的异体杂出、一字多形等混乱状况。(2)史料二是后世史学专著,主要论述了作者认为中国不能成为世界强国的原因。表明其原因是语言和文字的复杂,缺乏改变。(1)据史料一分析,促使秦统一后实行“书同文字”措施的因素有哪些?秦代文字由篆书向隶书的演进反映了文字演变的什么特点?提示 因素:便于文化交流、传播;巩固国家统一。特点:由繁到简。(2)史料二作者对中国文字的看法,你认同吗?从秦始皇“书同文字”的意义和古代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两个角度谈谈你对韦尔斯观点的认识。提示 不认同。认识: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各地文化交流和国家统一;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代,中华文明一直
8、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正确理解文字发明与统一的意义(1)文字克服了口语转瞬即逝的缺陷,能够把信息长久保留下来。(2)文字能够把信息传播到遥远的地方,扩大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3)在政治上,文字使大规模的行政统治成为可能,法律政令、官僚系统都可以有效地组织起来。(4)在经济上,文字促进了社会生产和经济交往,商品经济因此而获得较大发展。(5)在文化上,人类的精神遗产得以保存和延续,文明因此而得到持续性的发展。(6)秦始皇实行的“书同文字”制度,大大推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史料一 史料二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
9、、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史料三 明代,同时生活于苏州的祝枝山、文征明虽为好友,但书法情态迥然有别,祝枝山书法潇洒风流,如斜雨疾风;文征明书法则温柔婉约,如春日柳莺。(1)史料一是实物史料,是唐代张旭和颜真卿的书法名作。二人书法风格迥异。(2)史料二是后世史学评述。和说明中国古代书法艺术追求意境。(3)史料三是后世史学评述。和说明了以祝枝山书法和文征明书法为代表的明代书法艺术的两种风格。(1)史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哪一时期的书法艺术?结合图片分析这一时期书法艺术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提示 时期:盛唐时期。特点:风格多样
10、,既有张旭狂放不羁的草书,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也日趋成熟。原因:盛唐时期,社会政治、经济高度繁荣,文化发展,知识文人队伍发展壮大。(2)请根据史料二回答宋代书法的特点。提示 特点: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3)请根据史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书法发展的趋势。提示 明代书法随着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特色与时代特征之间的联系(1)魏晋时期,汉字的书写艺术形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书写潇洒、行云流水的行书和讲究规范、法度的楷书成为主要的书体。士人阶层追求意趣和法度为当时书法
11、艺术的成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隋唐时期,封建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盛世局面,恢宏的气势和开明开放的社会风气,都使士人阶层备受鼓舞。他们以各种形式来表达对盛世的欢欣之情,颜真卿和柳公权等人的楷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使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再次达到新的高峰。(3)宋元时期,人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束缚,开始追求各种风格的艺术表现形式,于是出现了以北宋四大书法家为代表的不以法度为核心、重点追求个人意趣的新流派。(4)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统治者对文化和思想的专制加强,商品经济的发展日益冲击着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士人阶层在对书法的追求上进一步突破前人的法度约束,更加注重书法的个性化创造,使之趋于平
12、民化和世俗化。一、书法艺术产生的原因1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汉字作为文化传播交流工具的功能在发生变化,以适应人们和社会对精神生活的需求。2汉字作为一种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方块字,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材料。3随着文化的发展,知识群体的形成成为书法艺术产生、发展的动力。4笔墨纸张等文化用品的改进,也为书法技巧的创新提供了条件。5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书法艺术在这一时期最终形成。【对点演练】1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们开始
13、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袤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其意在说明()A社会进步推动了古代人文意识的发展B古代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内涵C三种字体演变是古人对科学发展的认识D楷书演绎了古人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解析:选 A。“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对大地广袤的思考”“人类自身开始觉醒”这一历程说明人对于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故 A 项正确。二、汉字的演变与书艺历程1汉字的演变:从汉字的实用性来看,经历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到楷书的演变,其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2书艺历程: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变化,尤其是宋代以后随着市民阶层的兴起,书
14、法呈现个性化、世俗化的特点。【对点演练】2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结合汉字“龙”的四种字体的演变过程(如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B汉字“龙”的演变为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C与书法相伴而生D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解析:选 B。汉字“龙”的演变顺序是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1鲁迅在门外文谈中指出:“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出这个例子。”这里鲁迅告诉我们()A汉字是史官胡乱创造的B
15、汉字是口口相传的文字C汉字是仓颉创造的D汉字是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的解析:选 D。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材料指出“仓颉也不止一个”,创造文字的人很多,创造文字的方式很多,故 D 项正确。2秦王嬴政一统海内,“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解析:选 A。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该字体笔画圆匀,具有图案美,故 A 项正确;B 项是楷书字体;C 项是行书;D 项是草书。3秦始皇能“书同文字”的根本条件是()A小农经济的发展B国家的统一C文字的多样性D小篆体适合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解析:选 B。秦始皇能够统一文字的前提
16、是国家的大一统的实现,和该字体没有多大关系。4中国书法是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绵延了三千多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行书变化较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B王献之擅长草书和行书,被称为“书圣”C张旭和怀素的草书作品有极高审美价值D秦汉以后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解析:选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的是草书,不是行书,故 A 项错误;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不是王献之,故 B 项错误;张旭和怀素是草书的代表书法家,其作品有极高审美价值,故 C 项正确;魏晋以后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故 D 项错误。5明代书法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从根本上反映了()A明代商品经济发展B人们对书法
17、欣赏水平提高C君主专制的强化D人们的文化素质有较大提高解析:选 A。本题主要考查文化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世俗化、平民化是指书法艺术的普及,书法与生活的联系日益密切。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使书法艺术拥有了深厚的社会基础。本题选 A 项。6汉字独特的象形、表意等功能,使它可以成为各方言区的人群及各民族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汉字把广大地域内的居民拉近,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主要体现了()A汉字重意境的特征B各地文字完全一致C中国语言的多样性D中华文化的内聚性解析:选 D。题干强调的是汉字的作用而不是特点,排除 A、C 两项;B 项“完全一致”说法太绝对;根据“汉字把广大地域内
18、的居民拉近,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可知汉字促进了民族的团结,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内聚性,D 项正确。教材答疑名师指津一、阅读与思考(教材 P33)怎样理解“汉字文化是中华儿女永远的精神家园”?提示 秦汉推行的文字统一,克服了许多地区的方言隔阻,把各民族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汉字在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凝聚方面,在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统一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二、自我测评(教材 P33)1概述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演变过程。提示 汉字起源: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劳动实践中群体创造的成果,如结绳记事是促使文字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仓颉将这些散乱的文字加以整理。发展演变过程: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出
19、现的刻画符号是汉字的雏形。商周时期甲骨文和金文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重要内容,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到秦朝时汉字发展出现了巨大飞跃,秦始皇的“书同文字”措施克服了文化交流中的文字障碍,用秦国通行的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接着又用书写更为简便的隶书作为新的标准。2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提示 汉末社会危机严重,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隋唐一统,一展盛世气象,书法既有狂放不羁的草书,也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宋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四大家”和“瘦金体”,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明代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书法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清代世运转衰,士人趋时应试而兴“馆阁体”,抱残守缺,毫无生气。三、活动建议(教材 P33)谈一谈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设计的艺术门类和艺术风格,试一试能否运用中国传统书法、篆刻的艺术风格,为班级、学校设计徽标。提示 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以印章作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会徽的字体设计采用了中国毛笔字汉简的风格,设计独特。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