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45506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综合测评第卷(选择题,共45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如图为动物的某组织示意图。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细胞,2是成熟红细胞,3是血浆,4是细胞内液,5是组织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D)A1的直接生活环境是3B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C葡萄糖由3进入2的过程是主动运输D3的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解析:1为毛细血管壁细胞,它的直接生活环境是3血浆和5组织液,A错误;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循环系统排出体外,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4细胞内液,B错误;葡萄糖由3血浆进入2成熟红细胞的过程是协助扩散,C错误;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

2、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正确。2研究人员对某运动员训练过程中血糖、体温、酸碱度等指标进行了测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血浆pH的稳定与HCO、HPO等离子有关B三项生理指标的调控不都与下丘脑直接相关C训练开始后,运动员散热量会有所增加D三项生理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恒定不变解析:HCO、HPO为血浆中的缓冲物质,故血浆pH的稳定与HCO、HPO等离子有关,A正确;渗透压和体温的调节与下丘脑直接相关,而酸碱度的调节与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直接相关,血糖的调节主要与激素有关,也受神经调节,B正确;训练开始后,运动员散热量和产热量都会有所增加,C正确;内环境的稳态随着外界环境等的变化而变化,在一定程

3、度内处于动态平衡,因此三项生理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而不是恒定不变的,D错误。3对下列图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B)A甲图若在c点切断,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B乙图人体物质交换中,体内细胞与B间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体内细胞与A之间也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C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D丁图中靶细胞裂解与细胞毒性T细胞内的溶酶体有关解析:甲图所示的反射弧中,a、b、c、d均位于传出神经上,若在c点切断,刺激b点后,产生的兴奋能够传到a点,但不能传到肌肉,所以a点会兴奋,但肌肉不会收缩,A错误。乙图中的A为组织液,

4、B为淋巴液,C是血浆,D为细胞内液;组织液可与组织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淋巴液可与淋巴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血浆可与血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B正确。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是:单侧光使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导致背光一侧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使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快,植物表现向光弯曲,据此可推知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C错误。丁图中,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裂解,D错误。4如图所示,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刺激

5、C处,A、D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C兴奋性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即可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D的内容物释放到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速度快于在神经元间传递的速度,所以刺激C处,A点先于D点检测到膜电位变化,A项错误;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所以刺激D处,F和肌肉内的线粒体不会活动,B项错误;兴奋性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时才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C项错误;的内容物释放到的方式是胞吐,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D项正确。5鸢尾素是一种蛋白类激素。运动时血液中鸢尾素含量会上升,它对突触结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还能促进大

6、脑中与记忆有关的海马区神经细胞的生长。研究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C)A鸢尾素主要影响的是神经元之间的传递B鸢尾素是在核糖体上形成的C施加了鸢尾素阻断剂的小鼠记忆能力提高D体育锻炼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记忆衰退解析:鸢尾素对突触结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突触主要影响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所以推测鸢尾素主要影响的是神经元之间的传递,A正确;鸢尾素是一种蛋白类激素,其本质是蛋白质,故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正确;鸢尾素能促进大脑中与记忆有关的海马区神经细胞的生长,故施加了鸢尾素阻断剂的小鼠记忆能力会降低,C错误;运动时血液中鸢尾素含量会上升,结合鸢尾素的作用可知,体育锻炼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记

7、忆衰退,D正确。6(2020北京高三一模)5羟色胺是一种与睡眠调控有关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它还与人的多种情绪状态有关。如果神经元释放5羟色胺数量不足,将会引起抑郁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A5羟色胺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B5羟色胺是小分子有机物,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C氯西汀可以减缓突触间隙5羟色胺的清除,故可用于治疗抑郁症D麦角酸二乙酰胺特异性阻断5羟色胺与其受体结合,故会加重抑郁症解析:5羟色胺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膜Na内流,而使其膜电位发生改变,A正确;5羟色胺是小分子有机物,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B错误;如果神经元释

8、放5羟色胺数量不足,将会引起抑郁症,氯西汀可以减缓突触间隙5羟色胺的清除,则其可缓解5羟色胺数量不足,可用于治疗抑郁症,C正确;麦角酸二乙酰胺特异性阻断5羟色胺与其受体结合,则5羟色胺不能发挥作用,发生类似于5羟色胺数量不足的效应,故会加重抑郁症,D正确。7(2020安徽芜湖高二上期末)选取同种且年龄与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若干只,对其实施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等分成四组,分别注射激素及生理盐水30天,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该实验需要切除大鼠的胰腺和下丘脑以排除内源性激素的干扰B该实验中大鼠的性别、年龄、初始体重是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C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与生长激素相

9、互拮抗的效应大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D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均能促进大鼠的生长解析:分析题图可知,本实验中给大鼠注射的激素有胰岛素和生长激素,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故该实验需要切除大鼠的胰腺和垂体以排除内源性激素的干扰,A错误;该实验中大鼠的性别、年龄、初始体重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若无关变量不统一,会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B错误;据实验结果分析可知,与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相比,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均能促进大鼠的生长,且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同时使用的效应大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两者之间的关系应为协同作用,C错误,D正确。8(2020山东高二上期末)如图为人的体温与人

10、体内水盐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A下丘脑能够合成和释放eB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Cc、d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D上图表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甲状腺均为效应器解析:据题图分析,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d是肾上腺素,e是抗利尿激素。下丘脑能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但是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释放的,A错误;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而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B错误;在体温调节过程中,c、d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C正确;题图表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

11、,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以及肾上腺、皮肤,D错误。9(2020广西南宁三中高二上期末)研究人员构建了用特定光束激活X神经元的小鼠模型,用以研究X神经元对水平衡的调节作用。用三组模型小鼠进行了实验,开始光刺激后,测量15分钟内小鼠的饮水量,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B)AX神经元应位于下丘脑的水平衡调节中枢B实验中的A组比B组小鼠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少CA组实验小鼠的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导致饮水增加DC组小鼠水摄入量比B组多是光激活X神经元导致的解析:若X神经元对水平衡有调节作用,则X神经元应位于下丘脑的水平衡调节中枢,A正确;实验中的A组在光刺激前48 h限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

12、增多,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B错误;A组实验小鼠光刺激前48 h限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导致主动饮水,C正确;根据B组和C组的结果可知,C组饮水增加是由光激活X神经元导致的,D正确。10(2020辽宁高三上期末改编)下图表示抗原初次侵入机体时,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图中的免疫细胞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相同器官中成熟B与浆细胞相比,细胞毒性T细胞具有更多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图中的甲细胞能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D细胞毒性T细胞引起靶细胞死亡并不能直接消灭清除其中的抗原解析:题图表示抗原初次侵入机体时,

13、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则甲细胞表示B细胞,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而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A错误;浆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且抗体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所以与细胞毒性T细胞相比,浆细胞具有更多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错误;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记忆细胞能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而甲细胞为B细胞,C错误;细胞毒性T细胞引起靶细胞裂解,抗原释放后与抗体结合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D正确。11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B)A过敏反应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使浆细胞产生组织胺引起一系列反应B艾滋病、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都属于免疫失调病C过敏反应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

14、不危及生命D艾滋病患者比健康人更不容易被细菌和病毒感染解析: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起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过敏反应中,第一次产生的抗体会吸附在某些细胞(如肥大细胞)表面,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这些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引起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会危及生命,A、C错误;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属于自身免疫病,都是免疫失调引起的,B正确;HIV感染人群的免疫系统功能减退甚至瘫痪,因此比健康人更容易被细菌和病毒感染,D错误。12(2020河北唐山二中高二上

15、月考)“神舟七号”上的三位宇航员在太空时有非常明显的失重感,失重时人体的液体静压丧失。人体的感受器感到体液增加,机体通过体液调节系统减少体液,出现体液转移反射性多尿,导致水盐从尿中排出。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水盐从尿中排出使渗透压的稳态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B液体静压丧失,导致腿部体液转移到人的身体上部,出现鸟腿(腿部变细)现象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解析:稳态遭到破坏后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A正确;液体静压丧失,导致腿部体液转移到人的身体上部,出现鸟腿(腿

16、部变细)现象,B正确;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C正确;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D错误。13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乙图中的位置是(D)AaBbCc Dd解析:将植物横放,受重力作用,生长素在靠地一侧分布较多。根对生长素较为敏感,较高浓度会抑制根的生长。曲线上P点在较高的生长素浓度下,生长1 cm所需的时间较长,符合根的靠地一侧生长情况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D正确。14种子萌发过程中,由于受到土壤的机械压力,幼苗的下

17、胚轴顶端会产生曲折,形成如图甲所示的“顶端弯钩”。科学家为研究该现象产生的机理,在无土、黑暗条件下,给予黄化幼苗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处理,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B)A“顶端弯钩”的形成减小了子叶在出土过程中的机械伤害B“顶端弯钩”的形成与生长素无关C茉莉素抑制乙烯在“顶端弯钩”形成中的作用D土壤压力、光照等环境因子会引起植物体内激素含量的变化解析:种子萌发过程中,由于受到土壤的机械压力,幼苗的下胚轴顶端会产生曲折,减小子叶在出土过程中的机械伤害,A正确;图乙的实验中没有给予黄化幼苗外源生长素处理,无法得出“顶端弯钩”的形成与生长素无关的结论,B错误;茉莉素和乙烯联合处理组的“顶端

18、弯钩”程度小于乙烯单独处理组,说明茉莉素抑制乙烯在“顶端弯钩”形成中的作用,C正确;土壤压力、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激素含量的变化,D正确。15如图是某光照条件下促进与抑制拟南芥种子萌发的作用光谱,有关说法错误的是(C)A不同波长的光照对拟南芥种子萌发所起的调控作用不同B波长I和区域的光照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作用显著不同C图中显示蓝光比红光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显著D随着波长的增加,光照对拟南芥种子萌发表现出两重性解析:分析曲线图可知实线区域的波长促进种子萌发,虚线区域的波长抑制种子萌发,即不同波长的光照对拟南芥种子萌发所起的调控作用不同,A正确;波长I促进种子萌发的效果较显著

19、,波长抑制种子萌发的效果较显著,B正确;波长大于700 nm的为红外光,即图中显示红外光比红光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显著,C错误;曲线表明,随着波长的增加,光照对拟南芥种子萌发表现出两重性,D正确。二、不定项选择(每题3分,共15分)16如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CD)A图中甲、乙、丙、丁、戊、己细胞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与细胞甲相比,细胞丙中内质网、高尔基体更发达C过程的完成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DHIV侵入人体后,图1和图2所示的两个过程都会发生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图中甲、乙、丙、丁、戊、己分别为B细胞、记忆B细胞、浆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

20、T细胞、记忆T细胞,其中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错误;细胞甲是B细胞,细胞丙是浆细胞,浆细胞可以分泌抗体,其细胞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更发达,B正确;过程是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C正确;HIV侵入人体后,图示两个过程即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会发生,D正确。17(2020山东寿光现代中学高二月考)如图是食物促进胃上皮细胞分泌胃酸的过程。胃酸除了具有辅助消化功能之外,还能导致胃灼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AH/KATP酶将H泵到内环境中会增加胃液酸性B食物和组织胺作为信号促进胃上皮细胞分泌胃酸C胃酸分泌时上皮细胞朝向胃腔的膜面积有所增大D组织胺抑制物和H/KATP酶抑

21、制物均可减轻胃灼热解析:分析示意图可知,受到食物刺激后,无活性的H/KATP酶变成有活性的H/KATP酶,ATP分解提供能量,胃上皮细胞排出H,吸收K,使胃液呈酸性,组织胺的作用和食物刺激类似。H/KATP酶将H泵到胃液中,胃液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食物和组织胺作为信号促进胃上皮细胞分泌胃酸,B正确;胃酸分泌时上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嵴,朝向胃腔的膜面积有所增大,C正确;组织胺抑制物和H/KATP酶抑制物均可抑制胃酸的分泌,减轻胃灼热,D正确。18(2020山东济宁高三上期末)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与人体肥胖有关的蛋白质类激素。图1表示瘦素通过下丘脑发挥作用的过程,已知瘦素可使

22、神经元A兴奋、神经元B抑制;图2为图1中某局部模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CD)A瘦素合成后,以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下丘脑B当图2中神经元B释放物质甲,并引起的抑制时,处的膜电位无变化C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神经元A兴奋、神经元B抑制,可能与其膜上瘦素的受体不同有关D若人体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降低,但神经元B上缺少相应受体,仍可能导致肥胖解析:分析题意和图示可知,当机体脂肪含量过高时,脂肪细胞分泌瘦素,可分别引起神经元A兴奋、神经元B抑制,从而使饱中枢兴奋,饥中枢抑制,降低人的食欲,机体进食减少。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以胞吐作用分泌出细胞,通过体液运输至下丘脑,

23、没有进行定向运输,A错误;当图2中神经元B释放物质甲,并引起的抑制时,处的膜电位发生变化,静息电位差增大,B错误;瘦素可分别引起神经元A兴奋、神经元B抑制,可能与其膜上瘦素的受体不同有关,C正确;若人体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降低,但神经元B上缺少相应受体,那么,饥中枢不会被抑制,机体仍然可以大量进食,仍可能导致肥胖,D正确。19如图表示人胃部活动的有关调节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BC)A神经冲动在与之间双向传递B释放的神经递质均作用于神经元C胃泌素与胃黏膜壁细胞的结合不具有特异性D图中促进胃幽门黏膜细胞分泌胃泌素的调节是神经调节解析: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图中与之间有突触,故神经冲动

24、的传递是单向的,A错误;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B错误;胃泌素是一种激素,胃泌素与胃黏膜壁细胞的结合具有特异性,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题图中促进胃幽门黏膜细胞分泌胃泌素的调节是神经调节,D正确。20如表所示为五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促进作用;:抑制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C)种子发芽顶端优势果实生长器官脱落插条生根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A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引起的生理效应不同B在果实生长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C表中结果说明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D解除植物顶端优势只能采取去

25、除顶芽的方法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不同的器官起的生理作用不同,如赤霉素可促进种子发芽、引起顶端优势、促进果实生长,也能抑制器官脱落和插条生根,A正确;在果实生长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B正确;在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作用下,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发育,C正确;解除植物顶端优势还可以施加细胞分裂素,D错误。第卷三、非选择题(共55分)21(10分)回答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问题。下图为人体内肝细胞及其内环境示意图,a、b、c、d表示不同的液体。(1)图中箭头表示内环境中各种物质的移动方向,其中箭头指向有科学性错误的是_D_。A BC D(2)下

26、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单位:mmol/L):成分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14252.51.2103.361614741.2511147.51101402.510.352547上图中c与上表中_(填“”“”“”或“”)物质组成与含量相同,判断的依据是c中_AC_多选。AK比a中少BNa比b中多C蛋白质含量比b中高D蛋白质含量比a中高(3)下列物质中可按上图中箭头方向移动的物质有_;按箭头方向移动的物质有_。糖原葡萄糖尿素CO2O2(4)目前普遍认为,_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_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解析:(1)内环境主要由b组织液、c血浆和d淋巴液组

27、成,它们之间的关系为:上图中箭头表示内环境中各种物质的移动方向,据此可知,题图中箭头指向有科学性错误的是。(2)题图中c是血浆,与表中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相同,因为c中K比a中少,蛋白质含量比b中高。(3)表示物质从细胞中出来,因此可按箭头方向移动的物质有。表示物质进入细胞,因此可按箭头方向移动的物质有。(4)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22(12分)(2020山东日照高三期末)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AD患者的神经细胞外淀粉样蛋白(A)沉积,会损坏周围神经细胞膜和线粒体膜,从而导致神经元发生“过劳死”。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

28、酶切片段被分泌到细胞外发挥功能,其中一段会形成A,因此以往研究更多关注在A上,然而针对A研发的药物在近年均被证明无效。为寻找阿尔茨海默病的新治疗途径,研究者希望通过实验了解APP其他酶切片段(比如sAPP)的生理功能。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APP集中表达于神经元突触部位,研究者推测,分泌的sAPP可能与突触部位细胞表面的_受体_结合,进而影响神经调节。(2)为研究sAPP神经元电信号的影响,将体外培养的自身不表达APP的神经元分成两组,实验组细胞的培养基中加入sAPP,对照组细胞的培养基中不加sAPP,两组神经元电信号的变化如图1所示,分析可知,sAPP_抑制_(填“促进”或“抑制”)了神经

29、元电信号频率。进一步研究显示,sAPP通过图2所示途径影响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分析图2可知,sAPP的作用机理是_sAPP与GABABR1a结合,导致GABABR1a蛋白空间结构改变,抑制囊泡运输,进而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导致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被抑制_。(3)研究发现,sAPP中一个由1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片段(APP17mer)就具有sAPP的生理功能。为验证该多肽片段在生物个体水平是否有效,有人利用同一批正常小鼠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组别实验处理检测实验组给小鼠注射一定量的人工合成的多肽片段(APP17mer)溶液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海马神经元的电信号对照组给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30、该实验方案存在的缺陷是_对照组不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_;对本实验方案的改进是_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氨基酸种类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的多肽溶液_。解析:由题图1可知,sAPP与受体结合抑制了神经元电信号频率。由题图2可知,sAPP能与GABABR1a蛋白结合,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影响兴奋的传递。(1)作为信号分子的sAPP,可能通过与突触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进而影响神经调节。(2)由图1神经元电信号的变化可知,sAPP与受体结合抑制了神经元电信号频率。由图2可知,sAPP蛋白片段与GABABR1a结合,导致GABABR1a蛋白空间结构改变,抑制囊泡运输,进而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导致神经元之间的信

31、号传递被抑制。(3)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对照组不应该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而应该注射等量的氨基酸种类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的多肽溶液,然后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海马神经元的电信号变化。23(10分)甲状腺激素有T4和T3两种形式,在脱碘酶的作用下T4转变为T3并发挥生理作用。碘摄入过多可造成高碘性甲状腺肿,通常认为是由碘阻断效应导致的,长期摄入高碘对T4转化为T3有抑制作用。科研人员为探究硒对长期摄入高碘造成的危害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若干,随机分为3组,进行不同的处理,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饲养4个月后,测定的T4、T3和TSH(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如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

32、题:组别_高碘组高碘加硒组T4(nmol/L)95.8790.5691.15T3(nmol/L)94.8965.0789.09TSH(nmol/L)400.08500.08401.66(1)表中横线处为_正常组_,实验过程中应分别取各组小鼠的_血液(血清、血浆)_,测定T4、T3和TSH的浓度。(2)由表中数据分析,高碘摄入导致甲状腺肿发生的原因是_高碘摄入导致T3合成减少,通过反馈调节使垂体分泌TSH增多,导致甲状腺肿的发生_。(3)据表分析,补硒对长期摄入高碘危害的影响是_能缓解高碘导致的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减少_,结合题干信息,推测硒的主要作用机理是_提高脱碘酶的活性_。(4)甲状腺激素能够

33、通过促进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合成,影响学习记忆能力。研究表明神经营养因子BDNF能够增强兴奋,请从突触的结构和兴奋传递过程推测,神经营养因子BDNF可能的作用途径是_BDNF可引起突触后膜Na通道开放、促进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_(请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解析:(1)本实验探究硒对长期摄入高碘造成的危害的影响,所以自变量是有无硒,高碘作为无关变量,表格中的横线处为正常组,作为空白对照,由于各种激素都主要通过血液运输,所以实验过程中应分别取各组小鼠的血液(血浆),测定T4、T3和TSH的浓度。(2)从表中数据看出,高碘组的T浓度低于正常组,由此可推测高碘摄入导致T3合成减少,通过反馈调节使垂体分

34、泌TSH增多,导致甲状腺肿的发生。(3)高碘组的T3和T4浓度均低于正常组,而加入硒后,二者含量上升,所以补硒能缓解高碘导致的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减少;根据题干信息“在脱碘酶的作用下T4转变为T3并发挥生理作用”,硒的功能可能是提高脱碘酶的活性,促进T4转变为T3。(4)根据题干中的“神经营养因子BDNF能够增强兴奋”,推测BDNF可引起突触后膜Na通道开放、促进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24(12分)(2020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上改编)2019年末,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经科学检测,导致此次传染病的病原体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COVID19”。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

35、难、肺炎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病毒侵入人体后,免疫细胞靠细胞表面的_受体_来辨别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寄生在宿主细胞中,_细胞毒性T细胞_能识别被寄生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会被_体液_(填“细胞”或“体液”)免疫产生的_抗体_所凝集,使之失去侵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2)快速检测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一种方法称为间接免疫荧光法,即把受感染的细胞固定在一个小玻片上,这个玻片上有新型冠状病毒,然后把病人的血清滴在小玻片上,若血清中有跟这个病毒反应的抗体,二者就可以结合,然后滴上另外一种带有荧光的试剂,在荧光显微镜下,玻片会

36、有荧光显现。新型冠状病毒是通过_基因突变_这一可遗传变异产生的新品种。上述检测方法是利用了_抗原抗体_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如果病人血清中有跟这个病毒反应的抗体,说明病人体内发生了_体液_免疫,通过_浆_细胞产生了特异性抗体。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时,在荧光显微镜下,玻片有荧光显现,说明_病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_。(3)疫区的人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_b、d_。a隔离病人b使用一次性口罩、手套和防护服c接种疫苗d用紫外线、福尔马林等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武汉紧急启动封城措施,限制人员进出武汉,对感染者进行隔离治疗。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说,这种措施属于_控制传染源_。(4)在对抗病毒

37、的过程中,体液免疫需要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某同学为验证“体液免疫需要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共同参与”这一结论,利用给定的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材料:未受感染的状态相同的小白鼠若干只,X射线照射仪,新鲜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毒性极低的霍乱弧菌疫苗,血清抗体测定仪以及其他必要的工具。实验原理: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有无能影响抗体的产生量,通过测定血清中抗体的数量可判断体液免疫的强弱。()方法步骤:第一步:取未受感染的状态相同的小白鼠3只,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摘除胸腺,并用大剂量的X射线照射。第二步:向第一组小白鼠体内注射T淋巴细胞;向第二组小白鼠体内注射B淋巴细胞

38、;向第三组小白鼠体内注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第三步:分别在上述3只小白鼠体内接种霍乱弧菌疫苗。第四步:饲养1520天后,分别测定3只小白鼠体内血清中抗体的数量。()预期结果: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以下问题:上述实验步骤中存在不严谨之处,请指出并更正。a_第一步小白鼠数量太少_;b_第一步处理小白鼠后,应分别接种疫苗,然后测定有无抗体产生_;c_第二步向小白鼠体内注射的淋巴细胞应该等量_;d_第三步接种的疫苗都应该等量_;预期实验结果:_第一组、第二组小白鼠体内不产生抗体,第三组小白鼠体内产生抗体_。实验结论:_体液免疫需要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共同参与_。解析:(1)病毒侵入人体后,免疫细胞

39、靠细胞表面的受体来辨别病毒。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寄生在宿主细胞中,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被寄生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释放出来后会被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所凝集,使之失去侵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2)病毒没有染色体,只能通过基因突变产生可遗传的变异。根据题干信息“把受感染的细胞固定在一个小玻片上,这个玻片上有新型冠状病毒,然后把病人的血清滴在小玻片上,若血清中有跟这个病毒反应的抗体,二者就可以结合”可知,题述检测方法采用了抗原一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抗体由体液免疫中的浆细胞产生。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时,在荧光显微镜下,玻片有荧光显现,说明病人已感染新型冠状病

40、毒。(3)隔离病人属于控制传染源;使用一次性口罩、手套和防护服和用紫外线、福尔马林等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都是防止病原体接触健康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启动封城措施,限制人员进出武汉,对感染者进行隔离治疗等都是控制传染源的措施。(4)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分析,该实验中存在四处明显的错误:第一步取3只小白鼠,平均分为三组,小白鼠的数量太少,应该取未受感染的状态相同的小白鼠若干只,随机分为三组;第一步处理小鼠后,应该分别接种等量的霍乱弧菌疫苗,测定并确定小白鼠有无免疫力(有无抗体产生);第二步向三组小白鼠体内注射的淋巴细胞应该等量;第三步应该接种等量的霍乱弧菌疫苗

41、。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体液免疫需要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共同参与,则第一组、第二组小鼠体内应该不产生抗体,而第三组小鼠体内应该产生抗体。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实验的结论应该是体液免疫需要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共同参与。25(11分)(2020湖北大冶一中高二上月考)回答下列有关生长素的问题:(1)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如图为实验示意图。的范围为_900_(填“1800”“18090”或“900”)。如果其中两组实验的相同,则这两块琼脂块中的

42、生长素浓度_不一定_(填“一定”或“不一定”)相同。(2)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有人做了这样的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物质。他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生长素浓度_,因变量是_乙烯浓度和根尖的生长长度_。为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_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_,作为对照组。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_高浓度生长素诱导根细胞合成了乙烯,乙烯抑

43、制了根近地侧的生长_。解析:(1)由于琼脂块中生长素向下运输,促进去顶胚芽鞘左侧生长,使胚芽鞘向右弯曲,的范围为900。由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在最适生长素浓度的两侧,存在两个促进作用相同的生长素浓度,因此在两组实验中若相同,则琼脂块中含有生长素的浓度不一定相同。(2)从题干“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可以看出,自变量为生长素浓度;实验结果是“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故因变量是乙烯浓度及根尖的生长长度。为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作为对照组。由“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高浓度生长素诱导根细胞合成了乙烯,乙烯抑制了根近地侧的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