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课标解读1.通过学习当代中国民族政策的概况,让学生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的角度了解其形成过程。2.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认识当代中国实施中国民族政策的意义。时空坐标 素养奠基 教 材 细 研 知识点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背景(1)中国是统一国家。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逐渐形成格局。(2)在旧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几乎完全被排除在国家政治生活之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多元一体多民族(3)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问题,逐步明确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4)194
2、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实行团结互助”。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2标志:1954 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内容各民族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自治机关都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依法行使规定的自治权。自治地方(2)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政治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先后成立。此外,还成立了一批自治州、自治县(旗)。基本知识点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1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全面恢复和落实党的民族政策。2表现(1)1984 年,中华人
3、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以基本法律的形式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固定下来,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此被纳入轨道。法制(2)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自治地方进行了有关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工作。(3)1990 年,中共中央提出“”,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4)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5)1997 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政治制度之一。基本三个离不开3作用(1)维护国家的。(2)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
4、会主义民族关系,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3)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集中统一知识点三 中共十八大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1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2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同体中国共产党3铸牢中华民族意识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赋予民族工作新的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4党和国家
5、努力创造各族人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共同体1阅读教材 P73 右上角插图“2015 年 8 月 9 日,56 个民族火炬手共同点燃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主火炬”思考:这幅插图主要说明了什么?提示:说明了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2.阅读教材P74“思考点”,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示:(1)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以来就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境内各民族逐步汇合成了中华民族。(2)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
6、居、小聚居为主。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于分离的民族关系。(3)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4)自1840年以来,中国各民族都面临着反帝反封建、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和命运。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长期斗争中,中国各民族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互相离不开的政治认同。这就为建立一个统一的新中国,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3.阅读教材P75“学思之窗”,结合材料,阐述国家大力支持和帮扶民族自治地方的原因和相关举措。提示:原因:民族自
7、治地方的特点和需要;加快西部地区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措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的自治州还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思维导图 素养提升 主 题 拓 展 民族区域自治材料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材料二 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把雄伟辽阔的青藏高原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安定祥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胡锦涛在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规定的,概括其主
8、要内容。提示:时间:1949年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规定的。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由各民族代表组成的自治机关。(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积极作用。提示: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1)特点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2)优越性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既维护了国
9、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A 由所学知识可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最后成立的是西藏自治区,故A项符合题意。2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在谈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说:“中国如果采取联
10、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所以我们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联邦制不利于各个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 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A BCDC 材料仅表明联邦制不适合我国国情,并没有说它不利于各个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故不正确;材料只是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并未说明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故不正确。立足
11、家国情怀,认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大意义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3列宁说:“一个民主国家必须承认各地区的自治权,特别是居民的民族成分复杂的地区和
12、专区的自治权,这种自治权同民主集中制一点也不矛盾;相反地,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大国只有通过地区的自治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民主集中制。”据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实现了民族平等 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A BCD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让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使少数民族充分享有民主权利的制度,是新中国的三大政治制度之一。这一制度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有利于实现民族的平等和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分析选项,均符合题意,故选D项。41953年,一位美国记者记述:在(中国)东北的工业区,少数民族的人民在各种工业部门里工作,他们担任着经理、管理员以及技术人员或者一般的职务。在大规模的训练班里,少数民族工人被培养成熟练的技工,劳动模范之中有许多人来自少数民族。这表明()A民族平等政策得到较好贯彻B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取得成效C东北老工业基地得到复兴D少数民族地区向工业化迈进A 由本题信息可知,少数民族的人民在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这是民族平等政策得以贯彻落实的结果,故A项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形成于1954年,故B项错误;C、D两项与材料不符,排除。点击右图进入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Thank you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