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课时:第二部分【教学目标】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养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拥有,学习体谅父母进而宽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观。【教学难点】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一、细读课文,整体感知二、互动研讨、合作探究1请概括文中母亲的形象。母亲的形象命运艰难、意志坚忍、爱步张扬。(1)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2)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3)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透彻。(4)他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2.为何题目是“我与地坛”,文章第二部分却写了自己的母亲呢?从内容上来看,
2、前者写“我”与地坛的故事,后者地坛成为背景,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之下,“我”与母亲的故事;也可以说,地坛是史铁生获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他感受母爱最多的地方,“车辙”和“脚印”的重合就是一个证据。 从主题思想上来说,地坛帮“我”解决了要不要生的问题;母亲帮“我”解决了怎么生的问题。他们都给“我”生的启示。 从构思上来讲,地坛是“物”对作者的启示,而母亲是“人”对作者的启示。我们甚至可以说,地坛是我虚化了的母亲,而母亲是我心目中的地坛。3.课文最后写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里的“车辙”和“脚印”的交织,有什么深刻的含义?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总结暗示了“我”的成长时时处处离不开母亲的启发, “车辙”是作者在地坛里走过的“路”,是作者的心灵求索的轨迹。这轨迹密密麻麻,错杂纵横。“车辙”和“脚印”的交织,说明作者每一次精神跋涉,都有母亲的伴行,都含有母亲的忧虑和哀伤!而且“车辙”和“脚印”的交织,还象征着母亲和地坛的重合地坛是我再生的母亲,而母亲的博大是虚化的地坛。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已与“我”融为一体。三、拓展延伸讲述一件留在自己记忆里的有关于母亲的故事。学校名录参见: aspx? ClassID=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