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西专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4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43433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专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4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西专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4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西专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4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西专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4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西专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4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考点规范练4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1.(2021山东聊城二模)1919年,李大钊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中指出:“那共同感觉生活上不满意的事实,才能一个一个的成了社会问题,才有解决的希望。不然,你尽管研究你的社会问题,社会上多数人,却一点不生关系。那个社会问题,是仍然永没有解决的希望;那个社会问题的研究,也仍然是不能影响于实际。所以我们的社会运动,一方面固然要研究实际的问题,一方面也要宣传理想的主义。”这一主张()A.强调对具体问题的研究B.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否定了新文化运动成果D.脱离了中国社会的实际2.(2021山东泰安二模)19151918年,新青年杂志共发表各类文章770篇,其中“革

2、命”一词的出现频率为0.78%。19231926年,共发表各类文章128篇,其中“革命”一词的出现频率为25.14%。材料反映了()A.新文化运动影响的减弱B.工人暴力革命的兴起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D.救国的主流思想变化3.(2021西南名校联考)五四运动后,邵力子、陈望道等人从追求民主主义革命向马克思主义转变;俞秀松、施存统等人从倾向无政府主义向马克思主义转变;宣中华、叶天底等人从爱国主义向马克思主义转变,他们还创办、主编报刊去宣扬马克思主义。这反映出五四运动后()A.出版业繁荣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传播B.马克思主义被民众普遍接受C.知识分子自觉坚持无产阶级的立场D.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

3、形成4.(2021四川泸州二模)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分子及时指出,“两个和会(巴黎和会与国内的南北议和)都无用”;要人民“用强力拥护公理,用平民征服政府”;号召“学生、商人、劳工、军人等,唯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这反映了()A.民族意识的新觉醒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C.革命任务发生变化D.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5.(2021四川德阳一模)1919年,胡适提出“整理国故”,偏重于对国学的批判;但到1923年前后,学界新旧人物纷纷追随、模仿胡适整理古书的作风,国学魅力大增。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学界()A.秉承“夷夏之辨”观念B.反思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C.否定西方近代民主思想D.致力于中西方

4、文化的融合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孙中山)的政治主张是共和主义。单以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就有责任从事革命。”“而且共和政治不仅因为它是政治的根本原则,适合于中国国民的需要,并且在进行革命上也是有利的。”日宫崎滔天三十三年之梦材料二“农村包围城市”表面看起来很怪异,实际上却有很多精妙之处,它在当时促使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在当今社会同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摘编自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等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材料三他和同事们找到了一条富民强国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的根本转型,不论在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的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

5、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称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摘编自傅高义邓小平时代(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从事革命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思想成果。(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包围城市”的实践成果。如何理解其“在当今社会同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富民强国”道路和“根本转型”的内涵。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共同目标。考点规范练4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1.B解析根据材料时间“1919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并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所以

6、此时不仅要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还要宣传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故选B项;材料强调不仅要研究具体问题,还要宣传理想的主义,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没有否定新文化运动的成果,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和文化上的准备,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因此宣传理想的主义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排除D项。2.D解析19151918年,新青年杂志主张通过改变国人的思想来救国。19231926年国共开始合作,掀起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这时救国的主流思想发生了变化,所以文章中的“革命”词汇大

7、大增加,故选D项;新文化运动是以新青年作为主要阵地的,题干材料中的变化是新青年文章主流思想的变化,并不是说新青年的影响力减弱,排除A项;工人暴力革命在此前就已经兴起,而题干材料中的“革命”也不仅指工人暴力革命,排除B项;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在1924年实现的,题干材料反映的新青年发表文章的主要词汇的变化,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无关,排除C项。3.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原来有不同信仰主张的知识分子都转变为学习宣扬马克思主义,这反映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群体出现,故选D项;材料仅体现了不同主张的知识分子都转向宣传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涉及出版业的发展状况,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了有救国主张的知识分子转向

8、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没有涉及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等广大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与认同情况,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部分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但不能表明整个知识分子阶层都自觉坚持无产阶级的立场,排除C项。4.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五四运动时期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呼吁人民直接行动改造政府,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还没有实现中国化,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840年开始中国的革命任务一直是反帝反封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并没有发生变化,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1949年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D项。5.B解析根据材

9、料,可知1919年“整理国故”运动批判国学,1923年前后学界推崇国学,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中国学界对新文化运动进行反思,反思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故选B项;“整理国故”运动是对国学精华的整理,与“夷夏之辨”无关,排除A项;推崇国学不等于否定西方近代民主思想,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排除D项。6.参考答案(1)主要原因:孙中山反对封建专制,崇尚共和。思想成果: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2)实践成果:指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理解:从本国国情出发;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关注“三农”问题,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3)内

10、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共同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题干材料“我(孙中山)的政治主张是共和主义。单以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就有责任从事革命”来归纳;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思想成果为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农村包围城市”指导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二小问,从“农村包围城市”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重视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等方面归纳。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中“邓小平”可知“富民强国”道路是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本转型”是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小问,从中国近现代的时代主题角度归纳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