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I卷)2021届高考历史考前提分仿真卷(三)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战国时期,各国都实行封君制。战国历史上有几位著名的封君,如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申
2、君等,都有较大面积的封地,但在其封地内,只有衣食租税之权,而非有土有民。这反映了( )A封建宗法观念不断增强 B国家形态处于转型时期C各国变法下的自我调节 D布衣卿相时代逐渐到来25董仲舒在给汉武帝的天人三策中说:“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可见董仲舒( )A提倡君权神授的思想 B批判汉承秦制的做法C肯定有为的治国策略 D背离先秦儒学的传统26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取消了长官辟署佐官的制度及九品中正制。同时诏令“外官九品以上,父母及子年十五已(以)上,不得将之官”“州县佐吏,三年一代,不得重任”。这些举措( )A完成了察举制到科举制的过渡 B规范了地方官
3、员的升迁机制C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D基于推进国家廉政建设考量27下表是关于明朝某地区土地交易活动中主要交易手段所占比重统计表(单位:)。该表说明( )交易手段白银谷物等实物1450(英宗正统年间)6483521460(代宗年间)90101470(英宗天顺年间)939611480(宪宗年间)1000A明朝土地兼并非常严重 B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土地交易C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D赋税政策决定土地交易手段28李鸿章于1878年创办的开平矿务局,从英国购入机器设备,以“重价延聘”英国矿师监督生产,雇用工人3000名。该局的创办( )A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 B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C加快了政府经济转型
4、D旨在辅助发展军事工业291919年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出版的数理杂志上刊载了一-篇论文三从义,该文章引用易经来解释“三从”,其认为“一”“二”“三”分别代表丈夫、妻子、儿子,奇数是阳,偶数是阴,结论是女人服从男人是天经地义。该现象( )A反映儒家传统道德与时俱进 B说明科学思想影响传统伦理C一定程度上与时代精神契合 D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艰巨性30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提出:“关门主义”是党内的主要危险。而国民党营垒中在民族危机到了严重的时候,也要发生分裂。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对抗日形势的估计偏离实际 B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C基于社会主要矛盾调整政策
5、 D与国民党争夺抗战领导权311949年,可口可乐被视为“资本主义”离开中国;1978年12月13日,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市场;但1982年1月30日,商业部通电全国,立即停止内销可口可乐;1983年,卫生部门又提出:“可口可乐含有咖啡因,不符合卫生要求”。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质疑 B国家制定政策保护本国汽水产品C受国内外因素影响下的传统认知 D中美关系恶化加深中美贸易矛盾32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里有一尊青铜雕塑海神波塞冬(如下图所示),雕塑大约铸造于公元前460年。这是一位全身赤裸的美男子,颔下有须,身材极为强健俊美,全身暴露着锻炼后形成的肌肉。这表明,雅典(
6、)A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B青铜制造业已经世界领先C成年男性公民主权 D人文主义观念渗透于艺术33有学者指出,近代英国宪政体制规定议会在所有的事项中具有最高权威的地位,特别在下院多数党领袖出任首相成为惯例之后,英国政府的行政分支成为议会意志的实际执行者。此规定( )A实现了分权制衡 B提高了行政效率C消弭了政党分歧 D削弱了内阁权力34美苏贸易公司是苏联设立的一-家位于纽约的交易机构。1932年,公司贴出广告要招募6000名技术工人,却有10万美国人前往应聘。造成这一情景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罗斯福政府对外贸政策的干预 B苏联工矿业向美国资本的开放C美国工业技术对苏联保持优势 D美国社会经济形势
7、的持续恶化35书院是中国古代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宋代书院空前活跃并形成教育制度。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理学备受统治者推崇 B中央集权空前加强C以文治国策略的影响 D经济文化长期繁荣第卷(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计52分。第41题、第42题为必考题,第41题25分,第42题12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5题第47题为选考题,每题均为15分,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一题进行作答。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1931年,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院长梁耀祖解释,该院之所以用“乡村建设”一词,是因为他们认为,当时乡村遭到持续破坏,而全国80%以上的人
8、口住在乡村,因此,“欲谈建设,必须注重乡村建设”。据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的调查,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全国从事乡村建设工作的团体和机构有600多个,先后设立各种实验区1000多处然而,乡村建设运动的结果却出现了梁漱溟称之为“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的难局。对此,他认为是由于“农民偏乎静偏乎旧”。中共领导的农村运动的成功已经证明,农民中间蕴藏着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后,梁漱溟对这一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认为只要抓住农民的痛痒而启发之,“他还是要动的”。摘编自 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材料二 1996年,我国农业生产在取得丰收之后又出现了农产品供给
9、相对过剩、市场粮价持续下降,农民收入徘徊不前的局面为解决农产品相对过剩的问题,中央及时提出对农业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各地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为此,着重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积极发展畜牧水产业,优化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同时,积极发展小城镇和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城乡市场。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成效,并简析其原因。(
10、13分)(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末我国农业政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意义。(12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从夏后氏比较笼统的霸权,经过商人同心圓布局的统治机制,最后到西周的封建网络,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促使“中原”成为中央政权的基地,而又以同心圆的方式扩散其势力于各处。整个中国是一个“天下”。“天下”没有边。也没有界线,有向远处扩散而逐渐淡化的影响力。而且,这种影响力不一定是统治的权力,而是通过文化交融而构成的一个新文化,其中包含了各种地方文化。将各种地方文化吸纳入中原文化,“天下”的文化多元而渐变,共存而不排他。这样一个核心,加上其放射的影响力,终于形成了后
11、世的“中国。摘编自许倬云说中国根据材料,提取一个观点,自拟论题并结合史实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鲜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4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清政府传统的中央权力机构主要是军机处和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庚子事变之后,随着政治形势的新变化,在新政开展的过程中,从督办政务处的设立到1906年全面的官制改革之前,清政府陆续设立了外务部、商部、巡警部、学部以及练兵处、财政处等几个新机构,并裁撤了一些旧衙门,与此同时,地方行政机构改革也在相应地进行。1901年7月
12、,清政府按照在辛丑议和过程中西方列强的要求,谕令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在六部之前,设总理大臣一名,会办大臣及会办大臣兼尚书各一人,内设各司分别执外交、通商、路矿、关税、邮政、海防等事务。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清末行政体制改革的因素。(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清末行政体制改革对当今社会的启示。(7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 日俄战争以后,日美矛盾成了远东太平洋地区的主要矛盾。此后美国主导的华盛顿会议进一步加深了日美在亚太地区的矛盾,美国作为日本战略敌国的形象日益清晰。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
13、爆发以后,日本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扩张严重侵犯美、英、法等西方大国的利益,进而日本开始实施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亚太目标,美国被迫改变传统的孤立主义和“先欧后亚”的外交政策,对日本采取以经济制裁为主的措施,意图遏制日本的扩张,使日美之间的矛盾趋于激化。二战爆发和1941年日苏中立条约的签订,更加有利于日本南下东南亚和太平洋区域的扩张。随着东条英机上台组阁,日美之间进行了一系列谈判,最后以失败告终。当日本军事准备完成后,东条首相立即召开联席会议,决定对美国立即开战,这一决定在12月1日得到了天皇的批准。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摘编自王储、邓永发珍珠港事件
14、之前的日美关系(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珍珠港事件爆发的背景。(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珍珠港事件发生的影响。(6分)4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文天祥(12361283年),江西吉州吉水人。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倾尽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遣将援常州,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据理力争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5月,在福州与张世杰、陆秀夫、陈宜中等拥立益王赵罡为帝,建策取海道北复江浙,为陈宜中所阻,遂赴南剑州聚兵抗元。1277年5月,再攻江通终因势孤力单,
15、败退广东。1278年12月,在五坡岭被俘,元将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后被解至元大都,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文天祥在狱中写作了大量诗句,过零丁洋正气歌等作品成为千古绝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摘编自元脱脱宋史文天祥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天祥抗元斗争失利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文天祥的抗元斗争。(8分)绝密 启用前 2021年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历 史 答 案(三)第卷(选择题)24【答案】B【解析】据所学知识,西周时期宗法制下的卿
16、大夫在其封地内享有经济、政治及征兵的权力,有土有民,且可以世袭,而材料中的封君“在其封地内,只有衣食租税之权,而非有土有民”,表明这时国家机构正在从部族向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演进,意味着国家形态处于一个大转型时期,故选B项;据所学战国时期封建宗法观念不断弱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变法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据所学布衣卿相发生在西汉初期,排除D项。25【答案】C【解析】据材料“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可知董仲舒认为用温和的方式管理国家但有不能,过错在更化,即用法律王道来管理人民,故选C项;材料只提到要有为,并不是君权神授,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汉代治理天下的变
17、化,并没有提到对汉承秦制的态度,排除B项;董仲舒新儒学只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发展,并不是背离,排除D项。26【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隋文帝将州郡僚佐的任命权收归中央,取消世家大族把控的选官制九品中正制,同时下令外地官员九品以上,其父母及十五岁以上的子女不能带到官任上去,以及规定县佐任期等,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官员的控制,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选C项;结合所学,促进的是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过渡,排除A项;这些措施仅仅是对官员的限制和要求,未涉及升迁机制,排除B项;这些措施是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未对官员的廉政提出要求,因此与廉政建设无关,排除D项。27【答案】B【解析】据表格
18、信息“交易手段中白银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谷物等实物的交易手段呈下降趋势,直至白银取代谷物等实物的交易手段”可知货币经济已经发展到土地贸易活动中,说明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土地交易手段,故选B项;材料主旨是交易手段的所占比重变化,没有土地买卖的数量和程度的数据统计,虽然明朝土地兼并非常严重,但是和题意无关,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国内土地的交易手段,无从得知对外贸易情况,排除C项;1581年“一条鞭法”才开始赋役征银,赋税政策才决定土地交易手段,排除D项。28【答案】D【解析】据材料“李鸿章于1878年创办的开平矿务局”可知该局是洋务企业中的民用工业,其目的是为军事工业提供资金、原料等,故选D项;据所学培养
19、实用人才是新式学堂的目的,排除A项;据所学洋务企业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与洋人分利的效果,但无法抵制,排除B项;据所学当时中国的经济以小农经济为主,排除C项。29【答案】D【解析】该论文核心内容仍然在论证旧伦理道德的正当性,反映了在新文化运动下,旧道德被换了新外衣,进一步表明扫除旧文化的艰巨性,故选D项;易经与数学结合,论证的核心却是旧道德,并没有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也不体现科学思想,排除AB两项;时代精神是以民主、科学来启蒙人民,是思想解放,排除C项。30【答案】C【解析】据材料“关门主义是党内的主要危险。而国民党营垒中在民族危机到了严重的时候,也要发生分裂”可知中共中央反对“关门主义”,指出在民族
20、危机严重的情况下,团结国民党中进步分子的可能性,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基于社会主要矛盾调整政策,故选C项;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对抗日形势的估计没有偏离实际,排除A项;1927年八七会议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排除B项;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排除D项。31【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建国初期反对资本主义,所以“1949年,可口可乐被视为资本主义”离开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反倾销和抵制咖啡因,所以“停止内销可口可乐不符合卫生要求”,综上,受国内外因素影响下的传统认知导致可口可乐数次被勒令退出中国市场,故选C项;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才正式
21、启动,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可口可乐数次被勒令退出中国市场,没有提及保护本国汽水产品,主体不一致,排除B项;中美关系恶化是加深中美贸易矛盾的因素之一,但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排除D项。32【答案】D【解析】由材料“身材极为强健俊美,全身暴露着锻炼后形成的肌肉”可知雕塑凸显人性之美,是人文观念的体现,故选D项;民主政治最终确立的标志是克里斯提尼的改革,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青铜制造业的比较信息,不能得出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B项;成年男性公民的主权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33【答案】B【解析】据材料“政府的行政分支成为议会意志的实际执行者”可知,英国首
22、相掌握国家行政大权,议会又是国家的立法机关,因此首相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这样立法、行政大权都掌握在首相手中,便于提高行政效率,故选B项;据材料“规定议会在所有的事项中具有最高权威的地位”可知,此规定仅强调议会是最高权威,并未体现分权制衡,排除A项;根据所学,为获得议会的多数席位,英国政党间展开了激烈竞争,政党分歧不可能消弭,排除C项;据材料“英国政府的行政分支成为议会意志的实际执行者”结合所学,英国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而内阁成为议会意志的执行者,表明内阁权力强化,排除D项。34【答案】D【解析】1929年,美国首先发生经济危机,到1932年,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导致严重的失业,这是促使大批美
23、国技术工人应聘苏联职位的主要因素收选D项;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施全面干预经济的新政,故排除A项;19211928年,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工矿企业向外国资本开放,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B项;美国工业技术对苏联保持优势虽然符合史实,但不是美国技术工人大规模前往苏联应聘的主要原因,故排除C项。35【答案】C【解析】宋代书院活跃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崇尚文治的国策,故C项正确;A项结论是南宋以后;书院是民间学术和教育机构,与中央集权加强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唐代经济文化也长期繁荣,但书院并未制度化,排除D项。故选C。第卷(非选择题)41 (25分)【答案】(1)成效:组织机构和试验区建设
24、取得一定成果;但未能使农村从根本上摆脱落后贫困,最终失败。(4分)取得成果原因:国民政府的扶持;社会进步人士的呼吁和推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4 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失败原因:未能维护农民根木利益,无法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缺乏统一组织,指导思想脱离实际;社会动荡战争破坏(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5分,答出两点给4分,三点给5分)(2)特点: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生产侧重于结构调整;措施全面系统;与新城镇建设相呼应。(6分。答出三点即可)意义:优化了农业结构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村生活水平;奠定了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城
25、乡协调发展。(6 分,答出二点即可)42(12分)【答案】示例:论题:中国文化具有渐变和交融的特征。(2分)阐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长期的发展中与周边各民族文化不断融合并发展。中国主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儒学在不同时期不断吸收融合各家思想精华的成果。如汉代儒家吸收了阴阳、道、法家等学说内容,形成新儒学,适应了统治需要。魏晋隋唐时,佛道盛行,宋儒吸取佛道的思想,形成理学,成为封建社会后期的正统思想。中华民族的文化风俗是在各民族长期共存、相互交流融合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汉代张骞出使西域,随之传入中原的有葡萄、石榴等水果,也有西域的乐舞、胡琴,丰富了中原民族的文化生活。魏晋隋唐时期,汉族同少
26、数民族长期地交融,汉族接受了如胡床、胡食等习俗。(8分)综上,在包容开放和博采众长的文化氛围下,中国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气度恢弘。(2分)【解析】材料提出一些有关中国的重要概念,如“天下”观念,多元文化等。根据前后的表述可以提取出多个观点,例如“夏商西周是古代中国文明的滥觞”,可以从夏商到西周天下共主观念的形成,也可从尊神到敬德的角度来论证中华政治文化的奠基;又如可提炼出“中国文化具有渐变和交融的特征”,可以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特征中寻找论证角度,例如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儒学在发展中不断地吸收其他学说并趋时更新,又如汉族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不断受到少数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使中华文化更为广博;还可提
27、炼出“中国文明具有多元- -体的特征”,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多元一体的形成或发展表现上来进行论证。45(15分)【答案】(1)因素: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西方列强的干涉;西学东渐促进思想解放;清政府传统行政体制的弊端。(每点2分,共8分,言之有理即可)(2)启示:政治体制改革要与时俱进;精简行政机构,提高行政效率;应注意行政机构的分工和配合;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注意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注重改革的协调性(1点得2分,2点得5分,3点得7分,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据材料“(1900年)庚子事变之后,随着政治形势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民族
28、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西方列强的干涉;思想上,西学东渐促进思想解放;清政府传统行政体制存在弊端,促使清末行政体制改革。(2)据材料“陆续设立了外务部、商部、巡警部、学部以及练兵处、财政处等几个新机构”得出政治体制改革要与时俱进;据材料“裁撤了一些旧衙门”得出精简行政机构,提高行政效率;据材料“地方行政机构改革也在相应地进行”得出注意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注重改革的协调性;据材料“按照在辛丑议和过程中西方列强的要求”得出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据材料“内设各司分别执外交、通商、路矿、关税、邮政、海防等事务”得出政体制改革应注意行政机构的分工和配合。46(
29、15分)【答案】(1)背景:美日矛盾逐渐激化;华盛顿体系的影响;美国绥靖政策的推行;美日谈判的破裂;二战的爆发。(9分)(2)影响:促使美国参战;改变二战的进程;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6分)【解析】(1)据材料“日美矛盾成了远东太平洋地区的主要矛盾”可得美日矛盾逐渐激化;据材料“此后美国主导的华盛顿会议进一步加深了日美在亚太地区的矛盾”可得美日矛盾激化和华盛顿体系有关,可得华盛顿体系的影响;根据所学,面对日本侵略扩张,美国一直奉行中立政策不加干涉,使其势力和野心不断扩大,可得美国绥靖政策的推行;据材料“二战爆发”可得,二战爆发使日本的对外扩张加剧;据材料“日美之间进行了一系列谈判,最
30、后以失败告终”可得美日谈判的破裂。(2)据材料“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结合所学,珍珠港事件给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造成沉重打击,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导火索,可得促使美国参战;结合所学,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强大,美国的参战极大增强了同盟国的力量,促使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改变了二战的进程,可得改变了二战的进程;结合所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考虑,改变“中立”态度,加强了对英国等国的援助,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成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可得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47(15分)【答案】(1)原因:元朝统治者采用汉法,接受先进的汉族文化,实力
31、强大;南宋后期积贫积弱,政治腐败,国势日衰;文天祥与当时将领、朝臣方略的不统一。(7分)(2)评价:文天祥倾尽家财抗元,有利于保卫南宋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反映了文天祥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矢志不渝、坚持抗元,体现了文天祥顽强的战斗精神;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反映了文天祥不畏强暴的崇高气节和浩然正气。(8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解析】(1)据所学忽必烈改制可知元朝统治者采用汉法,接受先进的汉族文化,实力强大;从所学两宋积贫积弱可知南宋后期积贫积弱,政治腐败,国势日衰;由材料“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可知文天祥与当时将领、朝臣方略的不统一。(2)据材料“文天祥倾尽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可知文天祥倾尽家财抗元,有利于保卫南宋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反映了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从材料“再攻江通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可知矢志不渝、坚持抗元,体现了顽强的战斗精神;由材料“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可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反映了不畏强暴的崇高气节和浩然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