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20年高考模拟试题(一)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之后,“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甚至连纣王之子武庚也被允许继续管理殷商遗民以及部分王畿地区。这表明西周初期A. 对古代帝王后裔的追封构成分封制的主要内容B. 统治者对于前朝残余势力的威胁缺乏充分认识C. 分封制中包含着对旧有地方势力的变相承认D. 实行分封制有效地扩大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区域【答案】C【解析】【详解】周代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宗族子弟,而不是古代帝王后裔,故排除A项;虽然周武王分封了纣王之子,但在武庚的封
2、地周围还设有周王室的诸侯进行监视,且题意中并没有体现统治者对于前朝残余势力的威胁缺乏充分认识的内容,故排除B项;西周对古代帝王后裔的分封相当于对这些旧有地方的变相承认,故选C项;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但不是扩大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区域,故排除D项。2.战国荀子.解蔽)记载:“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贾(市)师、工精于器而不可以为器师: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日:精于道者也,非精于物者也。这一记载折射出战国时期A. 工商食官制度不利于经济发展B. 处于农耕时代农业的地位高C. 道家思想被用于经济管理之中D. 政府注重对农工商业的管理【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以战国
3、典籍荀子解蔽中的记载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表明:农民、商人、工匠虽分别精通农业种植、商业经营、器物制造的技巧,但是并不善于管理而有的人虽不完全精通这三种技艺,但却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这反映出战国时期注重利用精于管理之道的人才对农业、工商业进行有效管理,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工商食官制度,A项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农业地位高,B项错误;“精于道者”中的“道”是管理之道,不是指道家思想,C项错误。3.起于元朝末年的倭患,到明朝中期时,由于朝廷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严禁海上贸易,致使民间海上走私猖獗。明史记述,沿海地区“小民迫于贪黠,苦于徭役,困于饥寒,相率入海
4、从之”。沿海居民堕入倭伍,使倭患更加猖。明廷经过长时间的平倭斗争,以及后来逐渐松弛海禁,东南沿海才趋于稳定。可见,明廷未能短时间内荡平倭寇,主要是因为A. 日本海盗的狡黠和数量众多B. 海禁的负面影响和倭寇成分的复杂C. 明朝廷一贯的闭关锁国政策D. 明廷的武器以及战术战力不如倭寇【答案】B【解析】【详解】元朝末年倭患严重,明中期实行海禁政策,结果导致民间海上走私严重,而且沿海居民加入倭寇队伍,直到后来开海禁,倭患逐渐平定,说明导致倭患严重的原因是海禁的负面影响和倭寇成分的复杂,B正确;明中后期的倭寇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国人,排除A;闭关锁国政策是清朝实行的,排除C;D未指出海禁政策的负面影响,
5、排除。4.南京条约申明:“美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剖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平行之礼”的提出,对当时中国的主要影响为A. 推动向西方学习思潮出现B. 推动传统礼仪制度的进步C. 传播资产阶级的平等观念D. 冲击夷夏之防的社会观念【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统的夷夏之防的社会观念强调中国的世界中心地位,从材料“平行之礼”是对夷夏之防的社会观念的冲击,故答案为D。鸦片战争期间,出现林则徐和魏源为代表的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6、而不是鸦片战争后才推动向西方学习,A错误。“平行之礼”是对尊卑等级的传统礼仪制度的否定,B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西方学习局限在器物层面,还没有意识到传播平等观念,C错误。5.1863年到1891年西方国家在华主要机器工厂和主要经营内容如下表,这些企业的创办时间工厂名称主要经营内容1863年俄商在武汉投资设立“顺丰砖茶厂”砖茶18771894年德商在烟台设立“缫丝局”;美商在上海设立“旗昌丝厂”,后上海增加到七家外国丝厂缫丝1890年以来于上海、天津、汉口、重庆等地设立“隆茂洋行”“平和洋行”“德隆洋行”等打包厂,便利了原料出口为皮革、羽毛、毛皮、棉花等打包A. 说明西方国家对华资本输出占据主导
7、B. 表明中国第一批无产阶级产生C. 反映了西方列强加紧了对华原料掠夺D. 体现了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减少【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列强所创办的企业主要涉及原材料生产领域和打包领域,可知这是对中国原材料掠夺的表现。因此,列强所创办的企业增加,代表列强加紧了对华原材料的掠夺。C正确;甲午中日战争之前,列强主要以商品输出为主,A错误;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40、50年代无产阶级已经在外商企业中产生了,时间不符,B错误;材料信息未反映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数量变化,不能得出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减少,D错误。故选C。6.新文化运动期间,钱玄同提出了“废孔学、废汉文、灭道教”等过激主张,陈独秀对此虽表理解
8、但并不予支持,并公开声明:“像钱先生这种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本志同人多半是不大赞成的。”这反映出当时陈独秀A. 继续维护儒家学说统治地位B. 理性批判中国传统文化C.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改造社会D. 有选择地吸收西方文明【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针对钱玄同提出了“废孔学、废汉文、灭道教”等过激主张,陈独秀对此虽表理解但并不予支持,这表明陈独秀肯定钱玄同反封建的热情,但认为“废孔学、废汉文、灭道教”的主张过激,因此可以判断,陈独秀对传统文化理性批判,B正确;据所学可知,在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宣传民主、科学,提倡新道德,这与当时儒家学说是不一致的,A错误;据材料没有体现马克思主义学说,C错误
9、;材料说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没有涉及对西方文明的态度,D错误。7.1925年到1926 年间,向导和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系列纪念文章。在内容上,多为纪念五卅运动、列宁、孙中山、十月革命、二七惨案、义和团运动、五九国耻、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这些纪念文章A. 服务于各阶级联合的革命活动B. 表明马克思主义成为革命指导思想C. 旨在推动国共两党关系的缓和D. 说明近代民主的群众基础广泛【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时间信息,以及纪念文章的内容可知,都是为了服务于当时国内各革命阶级联合起来的国民革命活动,A项正确;当时处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指导思想是新三民主义,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时间内国共两党正处
10、于第一次合作,因此材料所述内容不是为推动国共两党关系的缓和,C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了国民大革命期间,向导新青年的纪念文章,不能代表整个近代民主的群众基础,D项错误。8.边区政权建设受到各阶层关注。抗战期间,沦陷区绅士邹鲁山等参议员冒险参加苏北盐阜区第一届参议会;解放战争时期,逃亡地主纷纷返回边区,其中许多人后来还参加了政权工作。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民主革命即将走向胜利B. 三民主义在边区全面实施C. 统一战线政策深入人心D. 中东部沦陷区人口的内迁【答案】C【解析】【详解】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政权建设得到包括绅士、地主等社会各阶层关注、支持和参与的主要原因是
11、统一战线政策深入人心,C项正确;民主革命即将走向胜利属于解放战争时期统战政策的结果,A项错误;“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纲领不是中共建设边区政权的指导思想,B项错误;中东部沦陷区人口的内迁不是根据地政权发展的主要原因,D项错误。9.下图描述了19522013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非农就业)人数的演变路径。据图示“、”三处非农就业人数大跳跃可以推知A. 计划体制一直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B. 非农就业大跳跃是政策调整的结果C. 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D.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劳动力转移最快【答案】B【解析】【详解】分析材料中图片信息可知,图中A、B、C三处的非农就业大跳跃大致是在1958
12、年、1978年和1992年。根据所学可知,1958年,“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量农业劳动力被大炼钢铁和工业虚假膨胀性生产所占用,非农就业人数出现非正常性大量增长;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效显著,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推进乡镇企业发展),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出现显著增长;1992年,随着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大量农村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非农就业人数出现明显增长。故答案为B项,A项排除。C项,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遭遇重大挫折,排除;D项,从图片内容中得不出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劳动力转移最快,排除。【点睛】图表题的解答应该充分注意图表的时间范围和数据变化规律,
13、提取有效信息,然后按照题意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排除与图表不符的选项。由此启示我们,平时要养成图文并重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学会从图表中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10.世界银行2011年5月17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到2025年,巴西、中国、印度、印尼、韩国和俄罗斯将占全球经济增长总量的一半以上,国际货币体系也不会再由单一货币主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由美元、欧元和人民币的多币种构成的国际货币体系。这表明A. 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初步建立B. 新兴经济体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C. 美国已失去了世界霸主地位D. 发达经济体难以主导经济全球化【答案】B【解析】【详解】国际货币体系被一个由美元、欧元和人民币的多
14、币种构成的国际货币体系所取代,体现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故选B;国际经济新秩序还没有建立,排除A;美国仍然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并且C材料也无法体现,排除;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11.雅典诗人兼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说,一个不负责任的公民大会,今天可能因一时冲动投下票第二天又懊悔不已。西方学者莫根斯赫尔曼汉森认为:在公元前五世纪末之前,公民大会可以行使最高立法权。而到了公元四世纪,民众法庭(陪审法庭)逐渐成为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拥有了更多的司法、监察、行政权力,可以审査并推翻公民大会的决议。足见A. 防止民主权力滥用要用法治来制约B. 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并不是固定的C. 民众法庭代表雅典公民的集
15、体意志D. 雅典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司法独立【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民众法庭(陪审法庭)逐渐成为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拥有了更多的司法、监察、行政权力,可以审査并推翻公民大会的决议”体现的是法治对雅典民主政治权力的制约,主要是为了保护民主政治果实,A正确;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B错误;C说法过于绝对,排除;雅典的司法并不完全独立,D排除。故选A。12.18世纪中叶以来,英国经济学界兴起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理论,认为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这体现出A. 经济理论决定政府政策B. 英国“世界工厂”地位C 工业化改变了英国面貌
16、D. 工业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理论”“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经济思想是自由放任思想,让市场自我调节经济活动,反对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根据材料中时间“18世纪中叶以来”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即将开展工业革命,进入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所以材料中的现象是工业资本发展的需要。故答案为D项。A项,政府政策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不是单纯由经济理论而决定,该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是在其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时即19世纪40年代,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综上分析可知,当时的英国
17、即将进行工业革命,“工业化”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13.戴维弗罗姆金在世界大历史一书中拍出:政治是为了实现理想而存在的。美国独立革命为的是宣扬个人至上的理念;法国大革命乃是为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而战;俄国的布尔什维克革命是要让工业社会的劳动阶级出入头地;纳粹德国的诉求是保护优等民族,拥护纳粹领袖希特勒。对于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 人民共同的政治理想是政治行为的根源B. 为了实现理想而进行的政治行为都是合理的C. 各国不同的政治理想体现出世界政治发展方式的不同D. 政治行为的实施体现行动者的追求和理想【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政治理想与实践的相关知识。抓住“政治是为了实现理想而存在的”的关键
18、,结合所学知识,明确题干所述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希特勒法西斯政权是不同国家的行动者理想实践的体现,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故排除B,选D;材料与“人民共同的政治理想”无关,A错;C项不是材料的主旨。14.1927年,苏联国家收购到的粮食总量只有3亿普特,比1926年的4.28亿普特减少了30%。同样,“一五”计划实施时,我国也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收支相抵,库存减少40亿斤,形势相当严峻。上述情形均反映出当时两国A. 工业化潜在需求旺盛B. 粮食欠收形势十分严峻C. 工业化政策脱离实际D. 统购政策损害国民利益【答案】A【解析】【详解】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苏两国在大规模工业
19、化启动之前,均发生了粮食收购危机,这种危机,实际上的根源于两国农业生产发展的落后与大规模工业化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A选项符合题意;农业生产发展落后,并不意味粮食歉收,B选项排除;CD选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答案为A。15.进入2018年以来,美国加快推行贸易保护政策,不仅与曾经的“盟友”英法德意日等国撕破脸,中美贸易战也是硝烟四起。逆全球化思潮下,美国贸易保护极易引发其他经济体对美实施贸易报复行为,进而导致全球贸易摩擦加剧。这表明A. 经济全球化暂时陷入了低潮状态B. 全球化不利于世界经济健康发展C. 全球化扩大了国家间的贸易差距D. 互利共赢观念遭到国际社会的破坏【答案】A【解析】【
20、详解】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材料“进入 2018 年以来,美国加快推行贸易保护政策,逆全球化思潮下,美国贸易保护极易引发其他经济体对美实施贸易报复行为,进而导致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得出经济全球化暂时陷入了低潮状态,故 A 项正确;从长远看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故 B 项错误;全球化有利于缩小国家间的贸易差距,故 C 项错误;互利共赢观念是世界各国普遍遵循的原则,这一观念不会遭到国际社会的破坏,故 D 项错误。二、材料分析题(共5个大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秦汉到明清的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中,不管当时的地方行政体制是在二级和三级,还是四级、五级之
21、间往复交替,县都是最低一级地方行政组织和区划,且数目变动不大,大致都在一千个以上。同时,历代封建王朝都通过设置职能性官员来分解地方高级行政组织的职权,但县级行政却始终集赋税、司法、治安、教化于一体,全能而完整,并且县的建制因地制宜,不拘一格。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多样,地区间差别较大,国家大事千头万绪,单单依靠一个人或一个权力核心,是难以实现对地方的有效治理的。县级政府是封建国家的基础,职能齐备,担负着贯彻执行朝廷的法规政令,向朝廷提供度支、物资及兵源任务,承揽着平赋役、听诉讼、兴教化、劝农桑、敦孝道、整饬风俗、鼓励节俭、祈神祭天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一切具体事务。封建中央政府通过县级政府这些
22、国家结构中最基本的政治单元,可以有效地实现对整个国家的控制与治理,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 摘编自自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 近代中国的县制以“官治”和“自治”两种基本模式的相互排斥与结合为主轴的演变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中国近代县制改变了县以下不设治的制度,建立了区乡一级行政以及准行政性质的保甲组织,为国家行政深入农村基层、改变乡村社会的无序状态提供了组织保障;同时,近代县制在国家行政与民主制度的结合方面进行了探索,县级行政处在官治与自治的结合部,同时又与府厅州同为上级地方自治团体,这就大大地提高了县的行改地位,使之在建立地方自治、加强地方权力、减少行政层级等方面,处于枢纽的位置。当然,近
23、代县制改革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始终未能建立起现代的县级行政人员的人事管理制度,且县级政府组织机构开始出现冗胀倾向;没能解决对“官治”县级行政的民主监督问题;始终未建立起统一的县级财政系统,乡镇一级财政往往是个空架子,乡镇、保经费及部分县办事务经费始终靠临时或固定性摊派维持等。 摘编自王建朗等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县级地方行政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县制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原因。【答案】(1)特点:始终是国家最低一级地方行政组织和区划;总体数目变动不大(或总体稳定,具有连续性);行政职能完整;建制因地制宜,不拘一格。(2
24、)变化:在县下建立区乡一级行政及保甲制度;与近代民主政治结合,实行地方自治。原因:加强对农村基层管理的需要;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影响;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增强;自然经济解体,近代经济发展。【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秦汉到明清)县都是最低一级地方行政组织和区划,且数目变动不大,大致都在一千个以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县级始终是国家最低一级地方行政组织,区划稳定,具有连续性;根据材料一中“县级行政却始终集赋税、司法、治安、教化于一体,全能而完整,并且县的建制因地制宜,不拘一格”等可知,县级地方行政职能完整,且建制因地制宜,不拘一格。(2)变化:根据材料二中“中国近代县制改
25、变了县以下不设治的制度,建立了区乡一级行政以及准行政性质的保甲组织”,可知近代在县下建立了区乡一级行政及保甲制度; 由材料二中“近代县制在国家行政与民主制度的结合方面进行了探索,县级行政处在官治与自治的结合部,同时又与府厅州同为上级地方自治团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县制与民主政治结合,实行地方自治。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影响,(政治上)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增强,(经济上)自然经济解体,近代经济发展,(主观上)为加强农村基层管理,近代中国县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婚姻观念中国西方婚姻目的扩大亲属同盟,传宗接代爱情是男女结婚第一位的、必
26、不可少的动力。维持美满婚姻的首要条件也是爱情择偶标准身家清白、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两个人的互相契合。其余的条件像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因素则可以不在考虑之列夫妻关系丈夫往往在婚姻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妻子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文化分工夫妻共同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家中的大小事情均由夫妻二人共同商定据中西方婚姻上的差异:中国传统的婚姻目的是为家庭而非爱情整理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外婚姻关系状况。任选上表中一种婚姻观念,自拟论题,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中外关联、写明观点、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论题:婚姻目的折射出中西方不同的经济文化传统。论述:中国较早进入农耕社会,宗
27、法关系相对完整,突出了权力中心意识;宗法分封制进一步强化了宗法观念,尊祖敬宗的文化传统重视传宗接代;儒家不断强化伦理纲常的影响。西方自古工商业发达,宗法关系相对淡薄;古代西方的民主政治、法治和人文主义精神培育了个人独立的传统观念;近代以来工业文明的不断深化进一步突出了个人的价值意识。总之,中西方不同的婚姻目的是不同的经济文化传统影响的结果。示例二:论题:择偶标准的不同折射出东西方不同的家庭观念。论述:中国古代经历了长期的农耕社会和贵族制,等级森严,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中国古代尊祖敬宗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光宗耀祖的思想观念;儒家重视家庭道德伦理的熏陶。西方自古重视个人的独立和个体价值;工商业和
28、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个人的独立和个体价值;民主政治的发展不断强化个人的自主独立意识。总之,择偶标准的不同是中西方不同家庭观念的反映。示例三:论题:夫妻关系折射出中西方男女不同的社会地位论述,中国农耕经济长期发达,男子处于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导地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成了简单的家庭分工;儒家学说的伦理纲常不断强化男尊女卑的社会意识。西方工商业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了个人的价值;民主政治,法治和人文主义传统培育了男女平等的社会意识。总之,夫妻关系中男女不同的地位是中西方不同经济和文化传统的体现(以上示例任答其一即可,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意,可同等得分)【解析】材料信息反映出中外婚姻关系中婚姻目的、择
29、偶标准和夫妻关系的不同。从材料中的“扩大亲属同盟,传宗接代”和“爱情是男女结婚第一位的、必不可少的动力。维持美满婚姻的首要条件也是爱情”来看,中外婚姻关系中婚姻目的不一样,中国尊祖敬宗的文化传统重视传宗接代,而西方突出个人的价值意识。联系所学可知,这是由中西方不同的经济文化传统决定的,据此确定“婚姻目的折射出中西方不同的经济文化传统”的论题。从材料中的“身家清白,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和“两个人的互相契合。其余的条件像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因素则可以不在考虑之列”,说明在择偶标准方面,中国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而西方重视个人的独立和个体价值。可以看出,择偶标准的不同是中西方不同家庭观念的反映,
30、据此确定“择偶标准的不同折射出东西方不同的家庭观念”的论题。以此类推,还可以确定“夫妻关系折射出中西方男女不同的社会地位”的论题。本题的解答首先应当根据对材料信息的分析确定论题,然后联系所学有关史实来论证阐述,论述过程要做到中外关联、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清时期, 伴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资本流通不断扩大与增强,徽州典当业因时而生。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将珠宝、毡緘、宇画、书籍、布匹、皮货、不动产土地等进行典当。随着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徽典不仅分布全国,一些资本雄厚的大徽商,常常利用徽商的宗族、乡谊观念建立商业垄断。徽州典当业的发展为
31、当时部分落后地区的资金融通、商品货币流通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徽商经营致富后,会把手中的资金投入到不同的领域,如放贷、存银业务、置田地等。摘编自齐洋锟明清时期特殊的金融机构-徽典材料二 19世纪, 英国的土地贵族衰落,为了维持体面和生计,他们出售大量珍贵艺术品尤其是意大利的绘画作品,英国的拍卖行快速发展,以佳士得为首的英国拍卖行还致力于开拓海外市场、扩张国际业务。英国政府对拍卖业给予税收优惠,艺术品拍卖均不收增值税。在进出口管制上,英国政府的进出口许可证制度相当宽松,既没有文化遗产禁运出国的规定,也没有禁止出口的物品清单。在1845年英国颁布了世界第一部拍卖法律拍卖者法对拍卖行进行监管。捕编自李字
32、龙英国拍卖市场特征分析(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明清微州典当业和英国近代拍卖业的异同。(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明清徽州典当业和英国近代拍卖业产生不同的原因。【答案】(1) 不同:中国典当业是民间自发形成,英国从自发到政府参与:中国典当各阶层都可以参与,英国主要是贵族参与;中国典当物品广泛,英国拍卖物品主要是珍贵艺术品或文化遗产:中国典当业主要在国内,英国海内外市场同时兼顾:中国典当业少有法律法规,英国拍卖行有税收优惠和法律保障。同:都带有自发性;都有大量资本的参与;都属金融机构的创新;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2) 原因:中国:君主专制强化,缺乏政治环境;
33、小农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海禁、闭关锁国政策,阻碍海外贸易发展。【解析】【详解】(1)不同点:在形成方式上,根据“商业资本流通不断扩大与增强,徽州典当业因时而生”、“英国的拍卖行快速发展,以佳士得为首的英国拍卖行还致力于开拓海外市场、扩张国际业务。英国政府对拍卖业给予税收优惠”可知中国典当业是民间自发形成, 而英国的典当业则是从自发形成到政府参与;在参与主体和典当内容上,根据根据“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将珠宝、毡緘、宇画、书籍、布匹、皮货、不动产土地等进行典当”、“英国的土地贵族衰落,为了维持体面和生计,他们出售大量珍贵艺术品尤其是意大利的
34、绘画作品”可知中国的典当是各阶层都可以参与,典当物品广泛,英国主要是贵族参与,典当品主要是珍贵艺术品或文化遗产。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中国典当业主要集中的国内,而英国则同时致力于开拓海外市场,同时英国的拍卖行还有税收优惠和法律保障。相同点:综合材料内容可知,中国的典当业和英国的典当业最初都是自发形成,属于金融创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2)根据“徽商经营致富后,会把手中的资金投入到不同的领域,如放贷、存银业务、置田地等”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明清徽州典当业和英国近代拍卖业产生不同的原因主要和君主专制强化、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有关。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宋
35、代人事考核在机构建制和施行细则上更趋究备,制定有京朝官、文武官等不同层次官员的考课规定。出现了专司考课的“两院三级考课体系”:即审官院和考课院,分别负责京官和地方官考核;同时守令考县令、监司考知州、两院考百官,分工明确。考课的标准分别为三个等级:政绩优秀者为上,职务粗理者为中,临事驰慢者为下。宋代重视封建官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多次修订考课标准。宋代注重对地方官考课,神宗正史记载的监司考课内容为:凡考监司以七事,一曰劝农桑,治荒废;二曰招荒亡,增户口;三曰兴利除害;四曰动有罪,平狱讼;五曰失案察;六曰屏盗贼;七曰举廉能。中央定期以此内容对地方官员的德行、劳绩等进行考评,决定地方官员的升迁罢黜
36、。摘编自刘承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及其借鉴意义等(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考课制度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考课制度的作用。【答案】(1)特点:考课体系更趋完备;考核机构健全,分工明确;考核内容广泛,标准详细系统;考核程序严密;重视德行实绩。(2)作用:有利于提高政府效能;激励官吏改善吏治;巩固和扩大宋代统治基础;对后世有借鉴作用。【解析】【详解】(1)特点:依据“宋代人事考核在机构建制和施行细则上更趋究备”得出考课体系更趋完备;根据“制定有京朝官、文武官等不同层次官员的考课规定。出现了专司考课的两院三级考课体系”“分工明确”得出考核机构健全,分工明确;根据“考课的标准分别为三
37、个等级:政绩优秀者为上,职务粗理者为中,临事驰慢者为下”“凡考监司以七事”得出考核内容广泛,标准详细系统,考核程序严密;根据“中央定期以此内容对地方官员的德行、劳绩等进行考评”得出重视德行实绩。(2)作用:根据“宋代人事考核在机构建制和施行细则上更趋究备”得出有利于提高政府效能;根据“中央定期以此内容对地方官员的德行、劳绩等进行考评,决定地方官员的升迁罢黜”得出激励官吏改善吏治;还可从巩固宋代统治基础、对后世有借鉴作用等角度分析总结。20.材料 美国作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其外交政策对中国及整个国际局势都有很深的影响。尤其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立”政策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美国虽为形势所迫卷
38、入两次世界大战,但在此期间孤立主义思潮在美国外交中占据主导地位,达到了高潮。1914年一战爆发后,威尔逊认为这场战争是美国人生活以外的他国事务,与美国不相干。他认为利用中立立场,从美国利益出发,“把美国商人的企业带到地球.上的每一个地区,”“和平而体面地征服国外市场,是美国合理的雄心壮志。”二战前,美国孤立主义的外交思想达到了高潮。首先因为,19291933年空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使美国人的注意力几乎完全集中到了国内的经济复兴和就业问题上,无暇它顾。其次,美国公众对欧洲人赖债不还的行为愤愤不平,从而有意疏远了与欧洲的财务关系,以避免卷入欧洲事务,最后,一战对人民的伤害还未愈合,广大民众憎恶战争,
39、国内和平主义思潮广泛兴起。人民相信,凭借美国优越的地理条件,只要不主动介入欧洲大陆的事务,就不会被拖入战火。虽然此次孤立主义思潮比较强大,但最终的事实证明美国不可能置身事外。珍珠港事件,敲响了孤立主义的丧钟,也标志着美国中立政策的结束。摘编自刘伟从两次世界大战看美国“中立”政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推行中立政策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推行中立政策的影响。【答案】(1)孤立主义思想根源;利益至上的治国理念,将发展本国放在首位;集中精力解决国内发展问题;美国远离战争爆发地的地理位置优势;二战前实行绥靖政策。(2)在第一次世界
40、大战中大发战争财,促进了美国的发展,使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实力急剧上升;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的中立政策壮大了美国自身的实力,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战火烧及自身。【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材料“孤立主义思潮在美国外交中占据主导地位”、“从美国利益出发”、“美国人生活以外的他国事务,与美国不相干”、“集中到了国内的经济复兴和就业问题上”、“凭借美国优越的地理条件”等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自身的孤立主义的思想、国家利益至上的理念、集中解决国内矛盾、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绥靖政策的推行等角度回答。(2)根据材料“敲响了孤立主义的丧钟,也标志着美国中立政策的结束”等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对美国自身实力的增强、对美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对法西斯势力的助长、对二战的爆发的推动、对美国自身推行绥靖带来的引火烧身等角度回答即可。- 15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