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质检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鸦片战争之后,马克思曾断言不平等条约不能扩大英国和欧美对华的输出。1847年,欧洲爆发经济危机。英国议会选出的专事中英贸易调查组得出的结论是:用银子来支付鸦片足以使华人的一般贸易遭受巨大损失,而丝和茶则能抵偿其余商品的价值。由此可见,当时的中英贸易()A.英国有明显的优势B.中国处于出超地位C.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冲击D.未满足列强的预期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丝和茶则能抵偿其余商品的价值”,可知在鸦片战争后的中英贸易中,仅中国出口的丝、茶就能够抵偿英国向中国输出的除鸦片以外的商品的价值,这说
2、明当时中英贸易未满足列强的预期,故D项正确。2.天津条约规定:英国钦差、各等大员及其眷属可在京师长期居住,或能随时往来;清政府“特简内阁大学士尚书一员,与大英钦差大臣文移、会晤各等事务,商办仪式皆照平仪相待”;各式公文中不得称外国人为“夷”。材料反映了()A.清朝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B.清政府完全放弃了华夷等级观念C.京师形成“国中之国”的局面D.清朝原有对外交往体制遭到否定答案:D解析:根据天津条约规定,英国外交官员及其眷属可在京师长期居住、随时往来,清政府设专职人员办理对外交往事务,外交礼仪平等相待,各式公文不得称外国人为“夷”,这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外国外交人员的地位,是对清朝原有对外交往
3、体制的否定,故D项符合题意。清朝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是南京条约的签订,故A项错误;B、C两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3.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东王杨秀清诰谕英国使节:“平定时,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天下之内皆兄弟也。立埠之事,候后方定,害人之物为禁。”这反映出太平天国()A.同意对列强开放通商口岸B.允许除鸦片贸易外的通商C.形成完整的对外贸易体系D.主张自由贸易将不受限制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立埠之事,候后方定”,可知杨秀清当时没有同意对列强开放通商口岸,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平定时,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害人之物为禁”,得出太平天国允许除鸦片贸易外的通商,故B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要与英国进行
4、有条件的通商贸易,形成完整的对外贸易体系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主张自由贸易将不受限制”与材料“害人之物为禁”不符,故D项错误。4.(2021广西来宾、玉林等市联考)下表是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战争中部分幸存官员对清朝战败原因的叙述。这说明他们()幸存者姓名职务叙述曹嘉祥枪炮官西人创立海军多年,其中利弊,著书立说,无微不至既设海军,必全按西法饶鸣衢守备海军章程,与泰西不同,缘为我朝制所限,所以难而尽仿,所以难而操胜算也郑祖彝千总万不得采择与中国合宜者从之,不合宜者去之。盖去一不合宜,则生一私弊A.强调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B.主张顺应维新变革的潮流C.逐渐萌生民主共和的观念D.认识到中体西用的局限
5、性答案:D解析:根据表格中“既设海军,必全按西法”“海军章程,与泰西不同,缘为我朝制所限,所以难而尽仿”“万不得采择与中国合宜者从之,不合宜者去之”等信息,可知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逐渐认识到中体西用的弊端,故D项正确;1888年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北洋海军成立,早于题干材料中“中日甲午战争结束”的时间“1895年”,排除A项;表格中未提及政治主张,排除B、C两项。5.1907年8月26日时报刊登了漫画中国现形记,漫画揭露的“中国现形”是()(注:图中器具分别为坛、提勺、漏斗、壶)A.清廷成为“洋人的朝廷”B.政府统治岌岌可危C.清末“新政”收效甚微D.官府搜刮民脂民膏答案:A解析:根据漫画,
6、可知提勺代表官员,他们从代表民众的坛子里舀出资源,再将它经过代表政府的漏斗,注入代表外国人的茶壶中去,这说明清政府已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故A项正确;B项表述与漫画主旨不符,排除;漫画没有涉及清末“新政”的内容,故C项错误;漫画不仅反映了清政府搜刮百姓,还有满足外国侵略者的内容,D项表述不全面,故排除。6.据统计,武昌起义后半年内,全国报纸陡增至500多种,总销量达4 200万份。报刊可以自由鼓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各种学说,可以自由发表政见,批判时局,包括发表反袁言论,无所避讳。材料说明当时社会()A.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民主政治热情高涨C.纸质传媒影响巨大D.社会主义广泛传播答案:B解析:材
7、料体现了各种学说自由发表,自由讨论,并非都是共和观念,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武昌起义后各种学说自由传播,自由发表政见,批判时局,说明当时社会普遍关注政治,民主政治热情高涨,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报刊可自由发表言论,并未体现报刊对社会的影响,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广泛传播是在五四运动后,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7.(2021广西二模)民国初年,记者采访国会选举时发现:对于许多选举人来说,好像选举权不是需要尽力争取的权利,而是官府摊派下来的一种差事。这说明民国初期()A.封建思想根深蒂固B.民主共和只是形式C.民众对待国事冷漠D.军阀操纵国会选举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好像选举权不是需要
8、尽力争取的权利,而是官府摊派下来的一种差事”等信息体现了许多选举人对民主共和的轻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共和影响不大,流于形式,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干材料主旨,排除;“许多选举人”并不能代表民众,故排除C项;D项与题干材料不符,故排除。8.1926年2月,广州国民政府“统一两广特别委员会”会议议定,将广东、广西两省的军政、民政、财政统一,均受国民政府之指挥监督。这一举措()A.有利于土地改革顺利开展B.推动革命统一战线建立C.实质是军阀的互相勾结D.为北伐战争提供了条件答案:D解析:材料中广州国民政府将广东、广西两省的军政、民政和财政统一,为北伐战争提供了条件,故D项正确;这一时期的主要
9、目标是打倒列强除军阀,进行北伐战争,故A项错误;革命统一战线在1924年已经建立,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出军阀勾结,故C项错误。9.(2021四川黔东南一模)1931年11月,北京妇女界日刊发表妇女救国方略,提出经济绝交和武力准备两种抗日救国策略,认为抗日救国“是我们中国人的唯一天职,女子占人民的半数,所以我们中国的女子,应该同男子同样的负起责任,作为撑持半壁山河的救国军”。这反映了()A.团结抗战成为社会各界共识B.中国民众抗日救亡运动热情高涨C.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巩固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妇女要求抗战,反映出中国民众抗日救亡运动热情高涨,故B项正确;1
10、931年团结抗战还并没有成为中国社会各界的共识,排除A项;1931年中日民族矛盾地位开始上升,但并没有成为主要矛盾,排除C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1937年建立的,排除D项。10.中国全民族抗战刚爆发之时,英美等国认为积贫积弱的中国很快就要变成第二个埃塞俄比亚,不愿因支持中国而同日本对抗。到1938年,美国表示愿意以贷款方式援助中国。在美国影响下,英国也宣布对华贷款。这表明中国抗战()A.改变了美英远东政策的走向B.牵制了日本世界战略的展开C.促使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D.唤起世界人民的同情和尊敬答案:A解析:英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焦点在欧洲,而随着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抗战实力和决心
11、,英美看到远东地区战胜日本法西斯的希望,开始援助中国,故A项正确;B项是英美改变远东政策的原因,材料问的是现象,故错误;材料反映了美国和英国以贷款方式援助中国,无法体现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只是英美的态度,无法得出“唤起世界人民的同情和尊敬”的结论,故D项错误。11.侯外庐在回忆录中说:“抗战年代的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重庆、成都、昆明、桂林,乃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这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A.文化教育重心的转移B.文化统制政策的确立C.文化教育的无序状态D.文化教育的均衡发展答
12、案:A解析:从题干材料的内容看,在抗日战争时期,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东部大城市的学者和文人也跟随国民政府迁徙到西南地区,使中国的文化重心转移到西南地区,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不能体现文化专制,也不能说明文化教育无序,所以B、C两项均错误,D项说法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12.(2021广西桂林、崇左调研)下图为画家张仃描绘解放战争的时政漫画。右上角文字为“我军主动撤出空城”,左下角文字为“蒋军被歼四十旅”。该漫画()A.揭示了国民党政府失败的根源B.反映了解放军战略战术的有效性C.描绘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D.抨击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政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我军主动撤出空城”“蒋军被歼四十旅”以
13、及漫画中的人物形象,可知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反映了解放军战略战术的有效性,故B项正确;“揭示了国民党政府失败的根源”不符合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漫画没有反映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解放军战略战术的有效性,没有体现“抨击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政策”,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英天津条约规定“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但无具体细则。奕奏请制定长江通商章程,将条约的这一内容转化为中国法律,予以颁行。咸丰帝降谕:“所有一切章程,必须按照条约,与之
14、妥为商定。”随后在奕所定长江通商章程的基础上,清政府颁布了长江各口通商暂订章程,并一再修改。此类章程虽属中国法律,却不能自主颁行,须与各国商议,取得同意。摘编自郭卫东不平等条约与近代中国材料二乾隆时期正式颁布的大清律例是清朝的基本法律。其中有“略人略卖人”条目,对拐卖人口订有详细条例。由于中国法律不能有效地约束外国人,所以在中外条约订立过程中,中方代表努力将大清律例的这一内容写入中外条约之中。北京条约允许外国人在华招工,同时为“保全”华工,限以“华民情甘出口”的条件,随后中西和好贸易条约规定:“不得收留中国逃人及另有拐卖不法情事。”如有此类情弊,一经中国地方官知会领事官,“即行查出送还中国究办
15、,不得拘留”。摘编自李育民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外条约与中国法律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15分)(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外条约对中国法律的影响。(10分)参考答案:(1)关系:相互转化。原因:中外条约转化为中国法律,符合列强的利益要求;条约内容不够具体;清政府逐渐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法律转化为中外条约内容,清政府司法主权的丧失;清政府维护国家经济秩序和治安的需要;清政府对国际社会的主动融入。(2)影响:推动了中国法律对中外关系的关注;改变了清政府对法律的认识;客观上刺激了晚清法律的革新和进步;破坏了中国的司法自
16、主权,造成了中国法律的半殖民地化色彩;限制和阻碍了中国独立自主地走向法律近代化。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节选)根据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单位中国共产党简史整理中国共产党在100多年的奋斗实践中,逐步积淀形成了体现党的本质属性和核心价值的精神谱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中的任意一种精神,进行历史解释。(要求:选取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12分)参考答案:示例一选取:红船精神。历史解释: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
17、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纷纷建立。1921年,在嘉兴红船上中共一大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诞生,淬炼出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红船精神。红船精神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在红船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走向胜利。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精神之源,为中国共产党注入“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的红色基因。示例二选取:抗美援朝精神。历史解释: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美国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扰中国的统一大业。应朝鲜和党政府请求,中国党和政府决定入朝作战。志愿军战士奋不顾身,不畏艰难困苦,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30多万英雄功臣,最终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精神是为祖国和民族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团结奋斗,为维护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拼搏!抗美援朝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品质,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