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课标人教版2013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阶段检测17(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39146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2013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阶段检测17(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课标人教版2013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阶段检测17(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课标人教版2013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阶段检测17(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课标人教版2013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阶段检测17(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课标人教版2013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阶段检测17(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新课标人教版2013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阶段检测17(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新课标人教版2013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阶段检测17(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新课标人教版2013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阶段检测17(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阶段检测十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2浙江台州模拟)从模仿追踪、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60年来,无论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在前沿技术探索方面,中国科技界常有“惊人”创举。这“惊人”创举有()“文革”期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涌现了诸如钱学森、袁隆平等成就卓著的科学家“一五”期间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ABC D解析:我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在1965年,是在19531957年“一五”计划之后,故应排除。答案:A2(2011山东济宁)观察图片,下列相关

2、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反映了中国古代在地震观测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B图反映出中国为和平利用核能源作出了卓越的贡献C图反映出“文化大革命”促进了中国高新科技的发展D图反映出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解析:是天文观测工具,故错误;错,我国利用核能建立水电站才是和平利用核能源的表现;错在“文化大革命”促进中国高新技术的发展的说法上,故只有D项正确。答案:D3(2012山东日照期末)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允许不同的学术思想和文化艺术自由发展,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A不能宣传唯心主义错误B不能违背科学精神C不能违背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D不能宣传资产阶级倾向观点解析:“双百”方针

3、的提出,并不是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前提是不能违背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答案:C4(2012临沂模拟)“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对当时中国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A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C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D中国科技水平在世界领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联系60年代的中国和国际形势的实际可知,“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有利于增强中国的国防实力。答案:B5“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这是组委会给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颁奖词,其中的“两弹”应该是指

4、()A原子弹、氢弹 B原子弹、导弹C氢弹、导弹 D原子能、原子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理解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作出了发展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即“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钱学森等科学家为“两弹一星”的出现,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应选B。答案:B6方寸烟标可以见证航天历史,下面三枚烟标告诉我们()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C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D中国首枚自行研制火箭发射成功解析:结合教材知识,可发现与三枚烟标相联系的史实是:1970年4月24日北京时间21时35分,中国成功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

5、一曲嘹亮的东方红乐曲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答案:B7(2012浙江绍兴期末)右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一个纪念首日封,图中所示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是()A邓小平正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B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工作正在进行C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制订D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开始实施解析:邓小平正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是在全国科学大会上;2006年才出台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20世纪90年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项。答案:B8(2012福建福州期末)从人文精神角度来看,下列科技成就中最有价值的是()A网络技术 B籼型杂交水稻C“两弹一星” D火药解析

6、:杂交水稻有利于解决世界饥饿问题,体现了人文精神。答案:B9有人说,袁隆平鼓起了全国人民的“米袋子”,王乐义(山东寿光人,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丰富了全国人民的“菜篮子”。这主要说明农业科技有利于()A提高蔬菜产量B增加农民收入C提高粮食产量D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A、C两项分析不够全面,B项包含于D项当中,只有D项最符合题意。答案:D10(2012浙江联考一模)下列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即在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学者于宪法范围内在学术上有独立思考、创作、批评、辩论的自由实施过程历经曲折与二千多年

7、前“百家争鸣”的背景相似A BC D解析:本题用排除法容易直接选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大规模经济建设即将开展的背景下提出的。二千多年前“百家争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背景下出现的,两者有质的不同。答案:A11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的特定历史背景是()A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逐步展开C“文革”结束,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D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双百”方针是1956年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而提出的,因此应选B。答案:B12(2012天星网高考冲刺卷)201

8、2年是恢复高考35周年。1977年的恢复高考()是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有利于社会的公平竞争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是邓小平主持教育工作的成果A B C 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995年,党和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故不正确。答案:B13.“希望工程宣传画”说明了90年代以来,政府实行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是加紧()A扫盲工作B普及义务教育C加强中等教育D发展高等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希望工程”动员全社会援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答案:B14(2012临沂模拟)1977年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后,高度重视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此,他()提出了“

9、双百”方针恢复了高考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A B C 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史实的能力。“双百”方针是1956年毛泽东针对科学、文艺界正式提出的,应该排除;都是邓小平重视科教文化事业的表现。答案:D15.右下图摄于1993年11月,为云南省红河县浪堤乡浪堤村的“旁听生”,画面上的儿童可以以什么为武器,来保证当时自己最大梦想的实现()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义务教育法从法律上规定了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保

10、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22分,第17题18分,共40分)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干涉他们。在刊物上可以说各种意见。毛泽东材料二马寅初表示:“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文革”中,剧作家吴祖光和他的妻子著名演员新凤霞曾被下放劳动改造。材料三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

11、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指出毛泽东的言论从根本上反映了“双百”方针的实质是什么?(6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这造成了什么影响?(8分)(3)材料三与材料一有何内在联系?(4分)(4)通过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认识?(4分)解析:第(1)问注意“双百”方针是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前提下的自由。第(2)问结合反右斗

12、争的时代背景回答。第(3)问“三个代表”是对“双百”方针的继承和发展。第(4)问总结以上三问后回答。答案:(1)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前提下,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和多样格局。(2)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后,“双百”方针的贯彻遭到了严重破坏和损害。影响:导致许多热爱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蒙冤受屈,长期受到歧视和压抑,严重损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文艺界出现“百花凋零”的局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基本停止。(3)材料三是对材料一的继承和发展,把“双百”方针的贯彻上升到“三个代表”的高度,从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的角度来认识“双百”方针的

13、作用。(4)说明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能够吸取教训,保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也说明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要经历曲折。17学习时报载:客观地回顾中国1949年后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中发生的社会变迁,可以明确划分出三个相互衔接的时代脉络:一是革命立国时代。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开创了一个新的国家政体,为建立和巩固政权,所走过的时光;二是改革建国时代。这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经过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确立并实现中国经济繁荣与快速发展的新经济体制的时代;三是和谐富国时代。这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代共产党人,励精图治,承先启后,以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为主旋律,以解决民生问题

14、为契机,开启的中国走向全面富裕的时代。(1)19531957年是新中国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属于以上材料中的哪个时代?列举下列方面的史实论证材料所归纳的该阶段的时代特征。(9分)序号方面举例历属时代1政治制度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区域自治制度,初步构建起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经济建设3文化政策材料一1980年,魏桥油棉厂(今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还是一个职工不过百人、资产不过百万元的小油棉加工厂。1981年,在没有上级“红头文件”的情况下,在全省率先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当年创利税93万元。1985年,他们抓住国家对棉花市场统死、对油料市场放开的有利时机,

15、搞起了油料加工,当年实现利税200多万元。1991年,冲破“一大二公三纯”的企业所有制结构,在全市率先成立合资企业。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使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2)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棉走向成功的因素。(4分)材料二(3)对图1的称呼你是如何理解的?三幅图片中对领袖的不同称呼说明了什么?(5分)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第(2)问主要考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率先”“有利时机”“冲破率先”“引进国际市场”。第(3)问主要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其中“理解”要注意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答案:(1)时代:革命立国时代。史实:经济建设:实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一五”计划,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文化政策:提出“双百”方针(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勇于创新,抓住机遇,所有制结构改革(制度改革);全球化(引进来走出去)。(3)图1“毛主席万岁”表达了广大翻身做了国家主人的中国人民对毛泽东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人民对伟大领袖的盲目崇拜。民主平等观念的发展、言论自由的加强和社会的进步。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