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102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必须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可用于定位、导航。若

2、在甲、乙两地GPS接收机显示的经纬度坐标显示为甲(692224N,762240E),乙(802501N,770658E)。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1. 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A. 820千米B. 1020千米C. 1220千米D. 1420千米2. 甲在乙地的()A. 西北方B. 西南方C. 东北方D. 东南方3. 晴朗的夜晚,同一时间两地观测到北极星的状况是()A. 两地都刚好露出地平线B. 甲地看到的北极星仰角大于乙地C. 甲地看到的北极星仰角小于乙地D. 都看不到北极星【答案】1. C 2. B 3. C【解析】该题考查地图的基本知识、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1题详解】甲乙两地

3、的经度差约为43,可以按照两地在同一经线上进行估算。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的两地距离为111千米,而甲乙两地的纬度差约为11,所以,两地的距离应略大于1200千米,结合选项,应选答案C。【2题详解】两地经度都为东经,乙地经度值较大,甲在乙的偏西方向;两地纬度都为北纬,乙地纬度值较大,甲在乙的偏南方向,所以,甲在乙地的西南方向。所以选B。【3题详解】甲乙两地都在北半球,看北极星的仰角为当地的地理纬度值,甲地纬度小于乙地纬度值,所以,甲地看到的北极星仰角小于乙地。所以选C。下图为按连续五日平均气温划分的“世界四季类型分布图”及材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关于世界四季类型分布不正确的是( )A.

4、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B. 与自然带的分布一致C. 受海陆分布影响不大D.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5. 影响A、B两地与同纬度其他地区四季类型不同的因素是( )A. 海陆位置B. 纬度位置C. 地形地势D. 洋流【答案】4. C 5. D【解析】【4题详解】读图可知,在南半球,世界四季类型分布较为规律,各季节近乎平行的沿经线过渡,而在北半球,同一季节在陆地分布纬度较高,在海洋分布较低,这主要是由于南半球以海洋为主,陆地面积较小,而北半球陆地面积广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南半球更为显著导致的,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要求。读图可知,世界四季类型分布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东西延伸,南北更替,A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

5、题意要求。根据所学结合图示可知,世界四季类型分布与自然带的分布基本一致,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要求。所以选C。【5题详解】读图可知,A、B两地为全年皆冬,而同纬度地区为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则A、B两地气温要远远低于同纬度地区。读图根据A、B两地的地理位置以及所学的洋流知识可知,A地有千岛寒流流经,B地有拉布拉多寒流,寒流对流经地区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受寒流影响,两地气温较低,形成全年皆冬,故D项正确。A、B两地均位于大陆东岸,以低矮的高原山地为主,纬度相近(60N附近),故ABC项错误。所以选D。人类密集的地区称人类大陆,读“人类大陆图”,回答下列各题。6. 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的分布(

6、 )A. 高纬度比低纬度多B. 欧洲比亚洲多C. 西半球比东半球多D. 平原比山区多7. 关于图中人口密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增长率高,迁入人口比重大B. 城市化水平高,逆城市化表现明显C 第二、三产业比重大,水陆交通便捷D. 制造业发达,是产业转移的承接区【答案】6. D 7.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世界人口分布特点。【6题详解】中低纬度多,高纬度少,A错;欧洲人口没有亚洲人口多,B错;东半球比西半球多,C错; 平原比山区多,D对。故选D。【7题详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位于欧洲西部,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第二、三产业比重大,水陆交通便利;C正确。是亚洲东部,人口增长数量较多,因经

7、济发展水平较低而迁入人口比重较小;是南亚,经济较落后而城市化水平较低;为美国,制造业发达,是产业转移的迁出地。故选C。【点睛】本题以人类密集地区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读T海峡海底隧道图,完成下面小题。8. 图示铁路联通了( )A. 非洲和亚洲B. 北美和南美C. 欧洲和亚洲D. 亚洲和北美9. 开凿T海峡海底隧道面临的自然灾害可能为( )A. 寒潮B. 地震C. 冻土D. 飓风【答案】8. C 9. B【解析】【8题详解】根据地理位置和形态判断,图示海峡为土耳其海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土耳其海峡是亚、欧两

8、洲的分界线,图示铁路穿过了土耳其海峡,因此该铁路联通了亚洲和欧洲,C正确,A、B、D错误。故选C。【9题详解】根据地理位置和形态判断,图示海峡为土耳其海峡,该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地震活动,因此开凿T海峡海底隧道面临的自然灾害可能为地震,B符合题意;海底隧道深埋在海底,寒潮对其影响不大,排除A;冻土不是自然灾害,排除C;图中显示,图示区域位于41N附近,纬度较高,离飓风源地远,不受飓风影响,排除D。故选B。【点睛】土耳其海峡(又称黑海海峡)是连接黑海与地中海的唯一通道,它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又叫伊斯坦布尔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又叫恰纳卡莱海峡)三部分,

9、全长361千米,整个海峡呈东北西南走向,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古往今来皆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下图中甲海域附近是世界著名渔场,乙半岛在第四纪冰期曾是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 影响乙半岛地形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风力、海浪B. 流水、海浪C. 流水、冰川D. 冰川、风力11. 甲渔场曾经渔业资源丰富,被誉为“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其主要原因是( )A. 寒暖流交汇,鱼类饵料丰富B. 入海河流带来大量泥沙C. 上升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D. 东南信风带来大量鱼类饵料【答案】10. C 11. A【解析】考查外力作用与地形,渔场的成因。【10题详解】据

10、材料分析,图中乙半岛在第四纪冰期曾是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所以受冰川侵蚀作用影响,海岸曲折,多峡湾;受冰川侵蚀作用影响,形成冰蚀湖。图示河流众多,表明流水作用显著,C正确。由于当地位于沿海,因此有风力和海浪作用,但主要在沿海,因此不是该岛屿主要的外力作用,可排除其余选项。故选C。【11题详解】该渔场看可判断出是纽芬兰渔场,是寒暖流交汇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鱼类饵料丰富而形成,故A对;入海河流带来的泥沙不可能成为鱼类的饵料,排除B;当地不是上升流带来的营养盐类,排除C。东南信风在南半球,而当地在北半球,可排除D。故选A。2018年与2022年的世界杯足球赛将分别在“航母”大国俄罗斯(面积170

11、0多万平方千米)和“袖珍”小国卡塔尔(面积1.14万平方千米)举办。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2. 俄罗斯和卡塔尔都有影响世界的资源是( )A. 煤炭B. 石油C. 铁矿D. 稀土13. 俄罗斯和卡塔尔的垦殖指数(垦殖指数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都不高,共同原因是( )A. 气温偏低,冻土广布B. 气候干旱,沙漠广布C. 工业发达,占用耕地多D. 自然条件差,适垦土地少【答案】12. B 13. 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对比分析。【12题详解】卡塔尔位于西亚,石油资源丰富,俄罗斯也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B项正确。煤炭储量较为丰富的地区为美国

12、、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稀土较为丰富的地区为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铁矿储量较大的地区为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ACD错误。【13题详解】俄罗斯纬度高,气温低,冻土广布,耕种面积小;卡塔尔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沙漠广布,耕种面积小,综上AB错,D正确。俄罗斯工业发达,亚洲部分有大面积土地因为寒冷开发程度低,C错。【点睛】结合所学俄罗斯和西亚的知识点解决该题即可,侧重记忆能力的考察。下图表示世界某区域主要农作物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下列哪种大气运动的异常是造成该区域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 )A. 东北季风B. 西南季风C. 东南信风D. 东南季风15. 正确表示棉花、水稻、小麦三

13、种作物的是( )A. 甲、乙、丙B. 甲、丙、乙C. 乙、甲、丙D. 丙、甲、乙16. 丁农作物收割后应立即( )A. 泡于水中沤制B. 高温处理杀青C. 平铺地上晾晒D. 放入冷库冷藏【答案】14. B 15. D 16. 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印度地理环境分析【14题详解】由陆地轮廓可知该区域为印度,印度为热带季风气候,受西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多,但夏季风不稳定,容易导致水旱灾害多发,B项正确。故选B。【15题详解】图示为印度半岛,根据作物的分布位置判断,乙是小麦,分布在印度西北部降水较少的恒河平原中、上游地区。甲是水稻,分布在印度东北部恒河平原中游和半岛沿海平原,水热条件较好。丙是棉花

14、,分布在半岛西北部,降水较少,光照条件较好,D正确。据此分析选D 。【16题详解】丁主要分布在恒河三角洲及河流沿岸地区,气候湿热、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主要种植黄麻;黄麻是纤维类作物,收割后应立即泡于水中沤制、脱胶,才能成为有用的纤维,选A正确。【点睛】本题的解答需要对印度的轮廓、气候、农业有较深的理解。水稻分布在东北部,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地区;小麦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茶分布在东北部山坡;黄麻分布在恒河三角洲。加拉帕戈斯群岛隶属厄瓜多尔,位于秘鲁寒流、南赤道暖流和赤道逆流的交汇处,该群岛距离南美大陆约1000km.该群岛附近海域被称为“海洋生物的大熔炉”

15、,但岛上沿海地区只有一些仙人掌和灌木丛分布.下图示意加拉帕戈斯群岛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 该群岛附近海域成为“海洋生物的大熔炉”的主要原因是远离陆地 岩浆活动 纬度低 寒流流经A. B. C. D. 18. 若在该群岛修建一新港口,需要克服的困难有多火山地震 淡水补给不足基础设施较差风浪频发A. B. C. D. 【答案】17. D 18. A【解析】【17题详解】“海洋生物的大熔炉”说明当地海洋生物种类、数量众多。“岩浆活动”不利于生物的生存,排除与有关的选项;远离陆地,生物进化慢,人口稀少,人类活动影响小,多古老物种,排除与有关的选项;纬度低,地处热带,适合喜暖动物生活;寒流流

16、经起降温作用,因此当地也有耐寒的企鹅等生物的生存,正确。故选D。【18题详解】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赤道附近,盛行上升气流,风力微弱,因此错误,排除与之相关选项;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现象,地壳不稳定,不利于港口建设;加拉帕戈斯群岛面积狭小,不利于水分储存,因此淡水补给不足;加拉帕戈斯群岛经济、技术落后,基础设施差。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宜采用排除法。南极冰盖表面的剧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层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层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运动,形成下降风,其风力大,破坏性强。下图为南极大陆等高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

17、. 长城站所在的南极半岛东西两侧所临的海洋是( )A. 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B. 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C. 东临印度洋,西临太平洋D. 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20. 在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中,下降风最为典型的科考站是( )A. 长城站B. 昆仑站C. 中山站D. 泰山站【答案】19. D 20. C【解析】【19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城站所在的南极半岛与南美洲南端相望,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则南极半岛也应一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题详解】由材料可知,下降风是南极冰盖表面的剧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层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层空气密度比同一

18、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运动而形成的,读图可知,四个南极科考站中,中山站等高线密集,坡度大,且位于海岸线附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大,加大下降风的强度,故其下降风最为典型,C符合题意;与中山站相比,长城站、昆仑站、泰山站地形坡度较小,下降风相对不典型,排除A、B、D。故选C。【点睛】热力环流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冷地区大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而高空形成低气压;受热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同一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2019年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中

19、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这是继1996年中国的粮食问题之后,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二部有关粮食安全问题的白皮书,20多年来,与世界比较,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发生的很大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 2018年中国粮食产量比1996年增产30%以上,中国粮食总产量大幅增加的原因是( )耕地面积大量增加 化肥、农药施用量增加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农业科技水平提高A. B. C. D. 22. 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与此同时,粮食进口量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进口国。粮食进口数量增加的原因是( )耕地面积减少 人口数量增加 生活水平提高 谷物不能自己A. B. C

20、. D. 【答案】21. D 22. B【解析】【21题详解】粮食总产量,主要取决于种植面积和单产。1996年至2018年期间,中国城市化、工业化、交通等快速发展,占用大量土地,因此耕地面积不可能大量增加,错误;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农业病虫害,增产增收,正确;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总产量,正确;农业科技水平提高,有利于提高粮食单产,正确。故选D。【22题详解】结合材料分析,中国粮食产量连续12年增产,但进口却不断增加,因此粮食进口数量增加的原因,不在中国粮食产量上,而是在消费量上。我国耕地面积有所减少,但是粮食产量连年增长,错误;近年来我

21、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消费粮食总量就不断增加,、正确;我国谷物生产能自给,错误。故选B。【点睛】我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1)问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2)解决措施: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科技兴农。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流动的加速,流动老人已成为国内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我国主要老年人口流入大省的人口来源(下表),可为老年人口流动大省制定人口政策、合理配置养老资源提供依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 流动老人A. 主要来源于西部地区B. 全

22、部流入经济发达省份C. 以远距离人口流动为主D. 河南流出老人去向分散24. 进藏流动老人以四川人为主的主要原因是A. 川藏位置相邻B. 四川经济发达C. 国家政策支持D. 川藏习俗相似【答案】23. D 24. A【解析】【23题详解】读表可知,流动老人的主要来源为中部地区省份,A错;流入省份包括西藏,并非全部流入经济发达省份,B错;流动老人以近距离流动为主,C错;表格中的流入省份中,除辽宁外,其他省份的老年人来源地均有河南省,表明河南省流出老人去向分散,D正确,故选D。【24题详解】流入西藏的老人中,四川省占30%以上,主要原因在于西藏和四川在空间位置上相邻,A正确;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一般

23、,且如果四川经济发达,则就业岗位多,大多数青年人会留在四川,则进藏老人会减少(我国老人多因家庭因素前往子女所在城市居住),B逻辑不符;国家政策以及习俗不是主要原因。故选A。【点睛】第(2)小题中,老年人流入西藏,原因可能是子女在西藏工作,但这也并不能表明西藏经济发展水平高,而是四川人口数量大,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就业压力大,部分青年人前往就业压力较小,且空间距离较近的西藏工作。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 该公路位于A. 吉林B. 内蒙古C

24、. 西藏D. 新疆26. 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A. 洪水频发B. 路面积雪严重C. 泥石流多发D. 路面冻融沉降【答案】25. D 26. B【解析】【25题详解】根据材料,该公路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可知,该地的纬度较高或者海拔较高。A.吉林省位于我国第三阶梯,高大的山脉少,不可能出现多条冰川,不符合题意。B.内蒙古地形以高原为主,山脉少,且冰川少,不符合题意。C.西藏位于青藏高原上,虽然冰川广布,但其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不符合题意。D.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其地势特点为三山夹两盆,山脉海拔高,冰川多;其水资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山麓容易形成洪积平

25、原,且绿洲处的人口、工农业、交通线路的主要分布区,故D正确。故选D【26题详解】读材料可知,公路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南端海拔约1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因此,可推测该公路应该位于我国西北的新疆地区。我国西北的新疆地区由于离冬季风的源地近,冬季寒冷,降雪量大,持续时间长,因而,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的原因最可能是路面积雪严重,故B正确;冬季几乎没有冰雪融水,不可能发生洪水、泥石流,气温低,路面不会冻融沉降。故ACD错误。故选B某科研小组,对下图研究区域内行政村的地名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该区域内行政村名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

26、. 图示研究区内,行政村地名占比最大的是 A. 以地貌命名(如塬、梁、峁)B. 以水文命名(如沟、湾、畔)C. 以植被命名(如柳、芦、麻)D. 以颜色命名(如红、黑、青)28. 定边县北部分布有大量沙地,却是以水文命名的行政村密集区,原因可能是 A. 该地地下水丰富,多以泉、井等命名B. 历史上气候变化,使地表水环境变化C. 风沙活动影响大,以水命名寓意防灾D. 因移民而新建村,采用原有村名命名【答案】27. B 28. B【解析】【27题详解】该地位于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处。塬、梁、峁是典型的黄土地貌,不可能在整个研究区都有分布,排除A。但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深居内陆,降水较少。植被较

27、少,排除C。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聚落对水源的依赖性强,以便于生产生活用水,该地水系较为发达,河流较多,因此聚落多沿河分布,以水文命名的概率最大(如沟、湾、畔都与水有关),B正确,ACD错误。故选B。【28题详解】根据材料得知,该区域内行政村名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因此排除C、D。定边县北部分布有大量沙地,河流少,却是以水文命名为主,最可能是历史时期曾经有水,后来气候趋干旱化,河流断流、湖泊消失。A错误,B正确。故选B。福建省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目前已经开始行动,正在构建“一带一路”重要的互联互通枢纽。近些年来,继福建、台湾之间产业的“一次转移”之后,福建内部

28、工业的“二次转移”势头良好,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工业纷纷向省内中西部转移。下图为福建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 福建省打造新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A. 海岸线漫长曲折,港口较多B. 我国著名的侨乡,经济发展迅速C. 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D.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工业基础雄厚30. 近年来福建内部工业的“二次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A. 高素质人才流失B. 资源枯竭,产业转型的需要C. 劳动力、土地价格上涨D. 迁往内地,保障生产的安全【答案】29. D 30. C【解析】分析】本题组主要通过福建正在构建“一带一路”的地理情境,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和调动运用地理

29、知识的能力,很好体现了区域认识、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29题详解】福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港口多,对外联系方便,A正确。福建是著名的侨乡,易于吸引外资,B正确。福建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便于就近获得台湾省的产业转移,因此优势明显,C正确。福建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商业贸易兴旺,D错误。故选D。【30题详解】最典型的产业转移大多是劳动力价格上涨造成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随着改革开放过去主要发展的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AB错误;我国东部地区随着各种成本上涨不得不实施产业升级,而不是为了国防安全迁往内地,D错误。材料中也表明近年来福建内部“二次转移”的工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主要是福建目前经济水平提

30、高,城市化水平提高后劳动力价格高,土地日趋紧张,地价上涨,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力和土地价格较低的中西部转移,C正确。故选C。【点睛】福建是我国古代海水丝绸之路的起点,现作为21世纪海水丝绸之路的核心区,构建“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福建、广东两省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较为短缺,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大发展后,劳动力、土地等价格上涨,环保要求提高,产业结构不断挑战,产业升级优化,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开始迁往内地。上海浦东新区、成渝试验区、武汉城市圈是我国的三个实验区。读三个实验区的位置示意图,完成

31、下面小题。31. 规划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A. 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的综合竞争力B. 增加基础建设的岗位,缓解就业问题C. 寻求清洁优美环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D. 分散过多人口和工业给市区带来的压力32. 制约“成渝实验区”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 )A. 交通不便B. 自然资源少C. 耕地资源少D. 人口众多33. 武汉是“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关于其形成和发展条件的正确叙述是( )A. 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水资源丰富B. 位于京九铁路与长江交汇处,交通便利C. 位于东部经济地带,有国家政策支持D. 所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发达【答案】31. D 32. A 33

32、. D【解析】【分析】考查我的区域地理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城市新区建设的意义。【31题详解】浦东新区建设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缓解上海市面临的城市问题,二是以浦东开发为切入点,促进上海的发展,从而带动长江流域的发展。浦东新区城市新区的建设主要目的是分散过多人口和工业给市区带来的压力,D正确。扩大城市规模并不一定可以提高综合竞争力,A错误。缓解就业问题可以通过经济发展实现,所以缓解就业不是主要目的,B错。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的环境问题可能就会越严重,另外寻求优美的环境可以通过环境治理实现,C错误。【32题详解】自古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说,成渝位于四川盆地,四周被山地包围、境内多丘陵,地

33、形地势不利修建交通线,使其与外界交通联系不便,严重制约其经济发展,A正确。成渝地区自然资源丰富,B错。山地多,耕地少,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经济发展,但影响较小,C错。人口多,劳动力资源充足,有利于经济发展,D错。【33题详解】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交汇处,A错误;武汉位于京广线与长江交汇处,交通便利,B错误;武汉位于湖北省,位于我国中部经济地带,C错误。武汉位于江汉平原上,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武汉钢铁工业发达,也是我国著名的光谷,D项正确;【点睛】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掌握我国的区域发展概况是解题的关键,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地图的基本知识的落实。生态兴则文明兴,

34、生态衰则文明衰。在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塞罕坝海拔10101940米。20世纪60年代以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112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4. 塞罕坝林场( )A. 建成后区域降水减少B. 营林品种为常绿阔叶林C. 夏季防火等级最高D. 维护了京津地区生态安全35. 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暴雨频率较高,土层较薄 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A. B. C. D

35、. 【答案】34. D 35. C【解析】【34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112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塞罕坝林场建成后,区域植被覆盖率上升,涵养水源增多,蒸腾增强,空气中水汽增多,导致区域降水可能增多,A错误;图中显示,塞罕坝位于42N附近,属于温带地区,因此营林品种不可能为常绿阔叶林,B错误;塞罕坝主要是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雨水较多,森林含水量较大,因此夏季防火等级不是最高的,C错误;图中显示,塞罕坝位于京津地区北边,是京津地区多条河流的源地,是来自北方风沙危害的屏障,因此维护了京津地区生态安全,D正确

36、。故选D。【35题详解】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暴雨频率较高,流水侵蚀较强,因此土层较薄,增加了南坡造林难度,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塞罕坝荒山南坡为阳坡,气温较高,蒸发较强,使得土壤湿度较小,增加了南坡造林难度,符合题意;塞罕坝荒山南坡为强劲冬季风的背风坡,风力较小,受低温冻害影响较小,不是造林难度大的原因,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点睛】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部坝上地区,属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系内蒙古高原与大兴安岭余脉、阴山余脉交接处。塞罕坝处于森林-草原交错带,植被类型多种多样,依此分别为落叶针叶林、常绿针

37、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灌丛、草原与草甸和沼泽及水生群落。年均降水量460.3毫米,年均大风日数53天,是典型的半干旱半湿润寒温性大陆季风气候。二、非选择题: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福建某山区自然村旧址及周边区域示意图。2019年国庆期间,厦门市某中学组织部分学生进行地理研学活动,照片是学生拍摄的当地地理景观。 (1)照片拍摄的时刻大致为 (日出或日落)。简要说明推测理由。(2)分析该自然村早期选址的有利区位条件。【答案】(1)日落 根据等高线地图可知拍摄者站在湖泊东北边,推断照片中太阳位于西南方向;国庆节时间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2)河流流经该地,生活和生产

38、用水方便;等高线稀疏,地形较平坦,便于发展农业生产;位于向阳坡或冬季风背风坡,光热充足。【解析】【分析】本大题以福建某山区的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太阳方位、聚落的区位因素分析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详解】(1)对比左右两图中天池的形态和方位进行判断,拍摄者应位于湖泊的东北方向,大致面对湖泊方向(西南方向)拍摄,拍摄到太阳位于偏西方向的地平线上,国庆节时间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因此照片拍摄的时刻大致为 日落。(2)图示自然村早期选址的有利区位条件应从地形、水源、光照、气温等方面进行分析。读图可知,图示自然村旧址所在地等高线稀疏,地

39、形较平坦,便于耕作,有利于自然村形成;图中显示,图示自然村旧址临近河流,水源丰富,生活和生产用水方便,有处于自然村形成;图中显示,图示自然村旧址位于南坡,为向阳坡,光照充足,为向阳坡和冬季风背风坡,热量条件较好,有利于耕作和居住。【点睛】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不同区域,澳大利亚养羊业经营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该国矿产资源丰富,铁、煤等储量与开采量居世界前列,纽卡斯尔附近是钢铁工业集中地带,产量占全国的45。传统的钢铁工业具有需要劳动力较多,消耗水量较大的特点。下图为澳大利亚降水分布图及人口、城市、矿产分布图。(1)比较甲、乙两

40、地养羊业特点的差异。(2)澳大利亚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煤矿产区而非铁矿产区,说明原因。【答案】(1)甲地降水稀少,为粗放经营的放牧区;乙地降水较多,为小麦种植和放羊兼营的混合农业带.(2)铁矿产区在西北沙漠地带,人口稀少,淡水短缺;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气候湿润,淡水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靠近优良港湾,交通便利;靠近城市,工业基础好,市场广阔.【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澳大利亚工农业发展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混合农业和放牧业特征描述、工业区位因素分析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详解】(1)甲、乙两地养羊业特点的差异应从经

41、营方式、生产效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归纳。图中显示,甲地降水量为250mm500mm,甲地降水稀少,草场生产力不大,当地养羊方式以粗放经营的放牧为主,投入较少,单位载畜量小,生产效率较低;而乙地降水为500mm左右,降水较多,土地生产力较大,经营方式为小麦种植和放羊兼营,属于混合农业,种植牧草养羊,投入大,集约程度高,单位载畜量大,生产效率高。(2)澳大利亚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煤矿产区而非铁矿产区的原因应从水源、劳动力、市场、交通、协作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图中显示,澳大利亚的铁矿产区主要分布在南回归线大陆西岸,属热带沙漠气候,水源短缺,人口稀少,材料信息表明,传统的钢铁工业具有需要劳动力较多,消耗水量

42、较大的特点,因此铁矿产区不太适合发展钢铁工业;图中显示,澳大利亚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气候湿润,淡水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适合钢铁工业发展;读图可知,澳大利亚东部地区靠近优良港湾,对外联系便利,原料和产品运输成本较低,适合发展钢铁工业;图中显示,澳大利亚东部地区城市密集,产业规模较大,市场广阔,工业基础好,工业协作条件较好,适合发展钢铁工业。因此澳大利亚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煤矿产区而非铁矿产区。【点睛】3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是大豆原产地,种植和消费历史悠久,东北是我国优质大豆的主产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大豆的需求量翻了近10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国民饮食结构发

43、生改变,油和肉的消费量变多了,禽畜及水产的规模化养殖需要大量配合饲料,其中豆粕约占20%。下图示意中国近几年大豆产量、进口量和总量变化,以及我国大豆加工企业分布。 (1)与华北地区相比,说明东北成为我国优质大豆产区自然原因。(2)分析我国大豆加工企业分布的原因。【答案】(1)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生产期长,大豆病虫害少;东北平原黑土分布广,土壤肥沃。(2)分布:集中在东部沿海和东北三省。东北地区是我国优质大豆的集中产区,企业能够就近获得优质原料。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不断加大,沿海地区大豆运输便利;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豆制品接近消费市场。【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东北地区生产大豆的

44、优势条件,以及影响大豆加工工业布局的因素。【详解】(1)与华北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土地面积广大,耕地多,气温较低,生长期长,有利于养分积累,黑土土质疏松肥沃,非常适合大豆生长,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生态环境良好,污染小,空气质量好,土壤清洁度高。(2)读图可知,图中我国油厂分布最多的省区是黑龙江省、山东省、辽宁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他绝大部分分布在沿海省区,由此可以推断影响我国大豆加工企业分布一是原料丰富,靠近原料产地;二是近年来由于我国大豆进口量的不断增加,大豆气压靠近沿海地区布局,可以利用沿海地区交通运输便利的优势;三是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资金雄厚,生产技术先进,人口和城市众多,市场广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