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年秋北中高一历史周测三出题人:李佩杏 审题人:杨坤 2015/10/30班别: 姓名: 一、选择题。(1小题,每题4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 1911年4月21日,中国海军巡洋舰“海圻”号出访欧美数国。历经13个月后回到上海,在欢迎仪式上迎接的政府应是()A晚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军阀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2.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A.革命比建立政权更重要B.相对于推翻旧制
2、而言,建立新制更难C.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3. 1912年2月12日颁布的清帝逊位诏书曰:“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该诏书() A.标志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B.体现了清帝对君主立宪政体的向往 C.以和平方式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 D.为中华民国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4.除革命党、咨议局、普通民众之外,清廷军队,甚至是袁世凯的北洋部队,也有暗中支持共和的举动。1911年12月10日,清朝驻荷兰国代办章申在给内阁的电报中说,“和(荷)报称美法愿共和(支持中国建立共和国)”(电报档
3、)。这表明() A.中国全体国民都反对清朝君主专制制度 B.西方列强放弃清朝政府转而支持孙中山 C.清驻外大臣和袁世凯都赞成民主共和制 D.民主共和制已成为当时中国的大势所趋5.“国”字在书法里面有41种写法,而且是汉字中写法较多的一个字。下图中“国”字被广泛使用最晚的是()6.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7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
4、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8官话报曾经是北京各报中最反对共和支持清廷的报纸,但1912年1月4日该报的社论完全改变了立场,敦促清帝接受必不可免的事情并逊位。这表明( )A“预备立宪”破产 B共和思想影响扩大C清朝统治覆灭 D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动摇9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1911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主要理由是辛亥革命( )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实现了生活上的移风易俗
5、D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10胡适在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它)变换了全国的空气,解除了一个不能为善而可以为恶的最上层高压势力,然后才能有各种革命的新种子在那个解放的空气里生根发芽。该事件应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11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世界潮流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12.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
6、是()A. 朝议裁决 B. 集权独断 C. 世袭传承 D. 政务繁忙13. 秦朝的郡县制开辟了中国地方行政区划的先河,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郡守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B. 郡守县令是地方行政长官C. 造钱币是郡县的任务之一 D. 是秦中央集权制的一部分14.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A. 内阁地位逐渐提高 B. 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C. 废丞相后政治腐败 D. 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15.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朝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
7、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至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A.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 行省制代替郡县制 D. 内阁制代替三省制16. 元朝的行省制度() 继承和推广了秦汉的郡县制 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划的基础A. B. C. D. 17.南宋宝祐四年科举考试录取人员的材料,共录取进士601人。其中官僚出身184人,平民出身(祖上连续三代没有当官)417人。该材料可以看出() 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 世家子弟可以依靠门第录取 孝和廉为录取主要标准 官员文化素质得到一定保证A. B. C. D
8、. 18鸦片战争初期,林则徐曾致函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尔等远海蛮夷如此大胆,竟敢藐侮我天国神威。天道其一,容尔等洗心革面,改邪归正。”林则徐如此措辞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军事实力有所增强 B深受“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C看到英国军事上的弱点 D战争初期中国取得一定的胜利19 1859年,洪仁玕提出由私人集资筹建“书信馆”,并用火车运送邮件,“以通各色家信”。这反映了()A太平天国大力推行近代化 B洋务派试图发展近代邮政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兴起 D先进中国人主张学习西方20. “它以称赞的口吻介绍了美国的选举制度,国会制度,主张由私人报纸并以之监督国家政;主张举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主张
9、与外国平等来往通商,它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材料评价的是()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孔子改制考 D变法通议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总理副署才能生效。材料三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以下几个因素可解释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几十年中所产生的这一悲惨结果。首先,中国幅员辽阔,这使得中国内地许多年来未受到与西方交往
10、的影响。内地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贮藏所,几十年来注重传统的文官候选人一直从那里产生。他们组成的官僚阶层由知识分子构成,而这些知识分子专注于儒家经典著作,因而,他们更强调的是伦理原则,而不是手工技艺或战争艺术。这一统治阶级因以下事实而进一步受到约束:除佛教外,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了什么制度?(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没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约法实行什么制度?(2分)这个制度具有什么进步意义?(2分)(3)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最坏的时期”是由谁
11、统治的?(2分)依据材料三,概括由于哪些因素造成了“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 (6分)2015年秋北中高一历史周测三答案1. C解析:从时间上作判定,1911年4月21日开始,经过13个月,则是1912年5月份了,此时辛亥革命已经发生,清帝已经退位,A项不正确;而南京临时政府因孙中山辞职,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职,已经不存在,B项不正确;北洋军阀政府从袁世凯就职一直到1928年国民政府统一中国,故C项正确;而南京国民政府在1927年才成立,D项不正确。2.解析:B材料中徐中约认为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并未使国家出现和平与秩序,北洋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A项说法完全错误;C、D
12、两项说法错误,辛亥革命后社会有较大进步,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也取得了较大成就。本题选B项,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3.解析:C中国封建制度结束于新中国成立后,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共和立宪政体而非君主立宪政体,B项错误。中华民国已经在1912年1月1日建立,D项错误。4.解析:D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西方列强在武昌起义后先是支持清政府,转而支持袁世凯,B项错误;荷兰一国公使不能代表清驻外大臣,C项错误。5.解析:C从字形看,A项“国”中有王,B项“国”中有土,D项“国”中有八方,三者都反映了王权或皇权专制体制下,人们对国家的理解,C项中“国”有民,反映了国家主权属
13、于人民的思想,是辛亥革命时期出现的,故选C项。6.【考点】北洋军阀割据混战【答案】D【解析】“皖直交斗”反映出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之间的混战。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还未形成地方军阀割据,故A项错误;义和团运动时期还未形成地方军阀割据,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时期还未形成地方军阀割据,袁世凯死后才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故C项错误;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之间的混战,出现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故D项正确。7.【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朝议制度【答案】D【解析】由材料内容“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可知军国大事最终是由皇帝裁决的,而不是由朝臣决定,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故B项错误;群臣的议政并
14、不能起到限制皇权的作用,故C项错误;通过材料可知,群臣议政起到了集思广益的作用,使皇帝在作出最终决策时能够更加科学,故D项正确。8.解析:1912年1月中华民国建立,辛亥革命推动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以至于支持清廷的报纸都改变了立场,故B项正确。9、A10解析:从“(它)变换了全国的空气,解除了一个不能为善而可以为恶的最上层高压势力”分析,说明其在全国范围内推翻了旧政权,故D项正确。11. 【答案】B【考点】辛亥革命民主共和思想影响 【解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故A项错误;材料中反映出君主专制已经不符合当时资本主义民主共和的时代潮流,故B项正确;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不
15、起决定作用,故C项错误;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主旨,故D项错误。12、B 13、C 14、A 15、B 16、A 17、A18.【考点】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鸦片战争 【答案】B 【解析】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军事实力,远不如英国,故A项错误;材料里面以英国为“蛮夷”,以中国为“天国神威”,可以看出其深受“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不可能看到英国军事上的弱点,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争初期中国没有取得一定的胜利,故D项错误。19.【考点】18401900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答案】D【解析】资政新篇
16、是近代中国最早发展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改革方案,但由于社会条件未趋成熟,又处在敌我对峙的战争状态,没有真正实行,故A 项错误;洪仁玕是太平天国后期重要的军政领袖,与洋务派无关,故B项错误;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故D项正确。20.【考点】1840至1900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答案】B【解析】“它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说明该材料与农民战争有关。海国图志是地主阶级学习西方著作,与农民战争无关,故A项错误;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但没有反映农民的愿望,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故B项正确;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著作,与农民战争无关,故C、D项错误。21、答案:(1)制度: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度。 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专制主义影 响根深蒂固等。(答出两点即可)(2)制度:责任内阁制。意义:制约专制。(3)袁世凯(或:北洋军阀)。因素:中国幅员辽阔,广大内地未受到西方影响;中国官员和知识分子专注儒家著作,强调道德伦理;对西方事务不注重,中国缺少学习外国的传统。(答出两点即可)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