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 城市化 导学案【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 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及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2概述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3. 结合相关图,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4分析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课 前 案【自主梳理】知识系统化 系统形象化梳理建议:(1)城市化的概念、主要表现和重要标志,简述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推力和拉力);(2)世界城市化时空分布的差异;(3) 整理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并
2、提出相应的措施。我的疑问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准备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课 中 案【重难点探究】技能系统化、系统个性化【典型案例1】(2015天津卷)图4,图5分别表示H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图4 1.结合图4中信息推断,该市人口状况发生的变化是A. 西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最多 B.全市人口密度增加C. 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 D.东部人口增长较慢2.结合图5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A. 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 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C.住宅区向滨海地区聚集 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典型案例2】城市化的进程大幅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一些学
3、者在进行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间的关系归纳如下图。读图回答1-2题。1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相同的径流量下,城市化程度愈高,下水道的普及率愈低相同的城市化程度之下,下水道普及率愈低,径流量愈大下水道普及率与径流量呈现负相关相同的下水道普及率之下,城市化程度愈高,径流量愈大A B C D2依据该模式推论,某城市2000年时城市化程度为20%,下水道普及率为40%;2008年时城市化程度为90%,下水道普及率为80%;则2008年的径流量约为2000年时( )A1倍 B2倍 C3倍 D4倍课 后 案【达标检测】方法能力化、能力具体化(2015安徽卷)3
4、4(22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图8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1)简述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10分)(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12分)我的收获将你的收获和感悟写下来参考答案课中案【典型案例1】1.B 2.D【解析】1.从图示中人口密度的图例分析,该市东部人口密度增加较大,人口增加较快;增加数量的多少还取决于面积的大小,所以不能判断各方向人口增加数量的多少;而全
5、市的人口密度都增加。故选B。2.城区面积扩大,使商业区分布更加分散;新工业区分布分散,没有向老工业区集聚;城区没有扩展到滨湖地区周围;而中部、南部道路增多,路网密度增大。故选D。考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典型案例2】1.C2.C【解析】1.此题的关键是读懂图示,相同的径流量下,城市化程度与下水道的普及率呈负相关;相同的下水道普及率下,城市化程度与径流量呈正相关。2.读图可知,城市化程度20%、下水道普及率40%的情况下径流量约为2,城市化程度90%、下水道普及率80%的情况下径流量约为6。课后案34(22分)(1)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增加,站点增多,密度增大;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沿海地区及其与中西部之间的交通线明显增多,交通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为主的省级综合运输网。(2)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