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周练(12.2)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37521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周练(12.2)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周练(12.2)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周练(12.2)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周练(12.2)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周练(12.2)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周练(12.2)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周练试题(10)一、选择题1高华在历史学的境界中认为:“的爆发则源于厚望落空后形成的巨大心理落差。对中国而言,在现实国际政治的角逐中,理想化的十四条并未产生效力,失望与愤怒驱使新一代的知识分子走上街头”对材料所述事件分析正确的是A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21919年1月,梁一行抵达伦敦,开始为期一年的欧游。欧游之前,梁对中国传统文化之批评本有取舍,甚至怀疑;欧游归来,他彻底放弃“科学万能”之迷梦,主张在中国文化上“站稳脚跟”,倡导“中国不能效法欧洲”。导致梁启超变化

2、的主要原因是(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C新文化运动 D一战给欧洲带来巨大灾难3有人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4张之洞在劝学篇序言中写道:“图救时者言新学,虑害道者守旧学,莫衷一是。旧者因噎而废食,新者歧多而羊亡。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不知通则无应敌制变之术,不知本则有非薄名教之心。夫如是,则旧者愈病新,新者愈厌旧,交相为瘸。”书中会同篇写到:“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据此分析张之洞()A认为

3、保守派守旧误国B认为维新派数典忘祖C调和新旧两派、中西之学D主张“思想要旧,器物要新”520世纪20年代有历史教科书在介绍儒家思想时写道:“其宗主为孔丘”,不仅直呼孔子为孔丘,而且对孔子整理典籍的说法也表示了很大怀疑。这种暗含批评孔子之意的做法受到了A.洋务运动的影响 B.维新运动的影响C.抗日战争的影响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6近代以来,很多人利用报刊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正学报在其创刊序例中写道“痛迂谬者之误我国家,恶狂姿者之衅我圣道吾闻古之为国者,必定国是。六书之义,是者,正也。”以上材料所体现的思想观念是A天朝上国 B中学为体C经世致用 D维新变法7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

4、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先进的中国人通过第二次反思得出的启示是( )A只引进西方技术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B要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C要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D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8民国初年,“孔道会”、“孔社”、“尊孔会”、“孔圣会”等民问团体兴起,多以“昌明孔教,救济社会”为宗旨。1915年2月,北京政府宣布“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本”。这反映了民国初A孔子的地位达到最高峰 B民间思潮左右了政府的决策C社会出现广泛的信仰危机

5、 D民众享有充分的言论结社自由权利9以中学比附西学是晚清“西学东渐”中常见的现象。下列著作中,最能体现该现象的是A四洲志 B天演论C孔子改制考 D文学革命论10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上民权之说日益猖撅,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的是A太平军 B洋务派 C维新派 D义和团111920年梁启超从欧洲考察回国后写道: “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那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从材料中可以得出( )A梁启超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怀疑

6、B梁启超对新文化运动持否定态度C物质文明的发展会降低人类的幸福感D五四运动促进了知识分子的觉醒12中国近代史上,在追求经济现代化的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政治现代化的过程。要求政治现代化的主张最早出现于A.鸦片战争之后的新思潮 B.早期维新思想的主张C.戊戌变法中的定国是诏 D.同盟会的革命纲领13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B.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C

7、.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 D.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141877年,清政府派出郭嵩焘、刘锡鸿一正一翻两位驻外公使到达伦教,清廷只是按照传统方式给其谕旨,为此郭嵩焘不得不要求清廷“神斯履书,充当公使”,而补版国书未署副使名,英国便以不符合国际惯例为由,拒绝承认刘锡鸿的外交身份。这主要反映了( )A.传统理藩外交理念受到冲击 B.清政府缺失近代外交机构C.清朝政府意在建立平等外交 D.近代中国外交与国际接轨15新青年创刊时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仍然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A改

8、造中国的迫切要求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 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16“登高一呼群山应,从此神州不陆沉。大智若愚能解惑,微言如闪首传真。”这是老革命家吴玉章为1959年出版的李大钊选集的题诗,主要是指李大钊( )A是新青年的撰稿人 B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C发表了文学革命论D批判尊孔复古思潮17他们认为,三纲五常“别尊卑,明贵贱”,完全违反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原则,都是“奴隶之道德”,与时代的潮流格格不入,与民主共和“绝对不可相容”。“他们”应当是:A.洋务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激进民主主义者1819001901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皇帝之存废问题,“尚不

9、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活动 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19康有为说:“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邹容说:“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二者的共同依据是A民主共和说 B社会进化论C君主立宪说 D经世致用说20某学者在评价洋务派时指出,他们存在这样一种误解:如果一个人同时读孟子和一本西方机械手册,那么孟子的意义对他和他的古代前辈是完全一样的。可见,该学者认为洋务派 A.狭隘理解了西学的范畴 B未能突破“夷夏之防”的传统心态C.否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低估了西学对“中体”

10、的冲击作用二、综合题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海国图志这样记述:“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材料二 曾国藩说:“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材料三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君主共主者权得其平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 材料四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1)材料一中的“林尚书”是指谁?列举一件大事说明他在近代史上的贡献。(2) 材料一、二、三、四的主张分别是什么?(3)材料三指出

11、了洋务运动的哪一致命弱点?材料三在学习外国问题上比材料二有什么进步?(4)材料四所说的“变官制”是什么意思?它和材料三中的哪一句意思相同?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鸦片战争以来,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坚船利炮冲击下,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而学习西方的思想成为中国近代前期思想的主流。这一主流以林则徐、魏源为先导,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陈独秀、李大钊等激进民主主义者则将这一思想主流发展到高潮。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时代宣告结束,为民主、科学思想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但对儒家思想的全盘

12、否定,也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受了重创。摘编自儒家思想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冲击下丧失主流地位材料二 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根据材料一、二并联系18、19世纪以来西方与中国的社会状况,以“儒家思想在东西方的地位变化及其原因”为主题写一篇短文。(12分)(要求:紧扣主题,

13、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字数在160字左右)参考答案ADCCD BCCCC ABAAA BDDBD21(1)林则徐;虎门销烟 (2)材料一:师夷长技以制夷;材料二: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材料三:实行君主立宪制;材料四:改革政治制度,变法图存。(3)没有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由单纯学习外国先进的制造技艺,发展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4)实行君主立宪制。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 22近代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并逐渐失去主导地位;在西方则受到一些启蒙思想家的推崇,成为他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之一。原因: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农耕文明的冲击,促使学习西方的思想逐渐成为中国近代前期思想的主流;西方推崇孔子主要是由于启蒙思想家利用儒家思想中“民贵君轻”等有利于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为本国思想解放和革命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