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综合检测(四)学生用书P145(单独成册)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现实关注提升中国电影品质赵卫防国产电影已经走过了粗犷式的发展阶段,进入了提升艺术质量的时期。“新主流大片”等现实题材影片以丰富的类型、扎实的叙事、充沛的人文含量、多样的艺术探索获得了较高的艺术质量,为提升当下国产电影艺术质量提供了重要启示。由主旋律电影升级而成的“新主流大片”,是近年来国产现实题材影片中的重要构成,也是最能显现其艺术成就的作品。“新主流大片”中有历史题材影片,但更多作品如湄公河行动救火英雄空天猎中国推销员拆弹专家红海行动战狼系列等为现实题材。
2、这些影片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取得了丰盈的艺术成就。首先,这些影片延续了主旋律电影中以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为主导的主流价值观,更对其进行了深化和拓展。如红海行动用三个层次诠释了爱国主义,探究其多元性和深刻性。第一个层次表现的是蛟龙突击队对集体同胞的解救。这与大量同类题材影片所表达的爱国主义并无区别。第二个层次的表现则突出了对个体同胞(邓梅)的解救。影片以这种表现,凸显了国家对生命个体的关注、对每位同胞个体生命的尊重,其以人文厚度获得的国家层面价值远远超过表层的人员损失,是至高无上的。而影片的爱国主义表现也因此被赋予了人文的高度,超越了第一个层面的普通爱国主义。在第三个层次中
3、,蛟龙突击队的任务是和恐怖分子抢夺制造“脏弹”的原料,把蛟龙行动升级到反恐、反战争和拯救人类的高度。影片的爱国主义表现,在这个层次中也超越了前面两个层次,获得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度。其次,这些影片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不同人物。影片中的人物,摒弃了之前平面化的塑造,被赋予了具体、生动、可感的立体性格,比起以往有了较强的创新意识。如战狼2中的冷峰绝非“高大全”,红海行动中的众多人物,并未被淹没在“爱国主义”的海洋中,也未被淹没在群像和类型之中。片中大部分人物都有较为鲜活的个性和立体的人性,影片也以此再塑了中国当代军人所拥有的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再次,这些影片将主流价值
4、观表现和商业类型充分对接,在提升其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确保了其传播价值。如湄公河行动战狼2红海行动等影片均营造出了战争、动作、悬疑等类型元素。在营造类型时,影片也努力避开常规,求变求新。如湄公河行动中的商场突袭、战狼2的水下打斗以及坦克大战、红海行动中的狙击手对决等都体现出了类型新意。当下现实题材影片创作,弥补了国产电影的短板,使中国影坛出现多元化创作格局,特别是在国产电影价值观迷失问题广受诟病的当下,这些影片展现主流价值观,宣扬正能量,表现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特别具有启示意义。这是电影人责任意识的重要体现,也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需要。(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3月17日,有删改)1下列
5、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战狼系列等现实题材电影是“新主流大片”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B“新主流大片”等现实题材电影延续了主旋律电影中的主流价值观,从而对其进行了深化和拓展。C红海行动以个性较为鲜活和人性立体的人物,再塑了我国当代军人的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D湄公河行动战狼2等影片在营造类型时求变求新,故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解析:选C。A项,“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无依据;B项,“从而”条件关系不成立;D项,“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原因多样,并非仅“影片在营造类型时求变求新”。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在前两段肯定了
6、“新主流大片”等现实题材影片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并列举其中的优秀作品。B文章大量篇幅使用举例论证的方式阐述观点,深入分析,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趣味性和说服力。C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论述了“新主流大片”等现实题材影片品质较高的原因,层次清晰。D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新主流大片”等现实题材影片因对中国当下现实的关注,提升了电影质量。解析:选D。文章的中心论点应是“新主流大片等现实题材影片以丰富的类型、扎实的叙事、充沛的人文含量、多样的艺术探索获得了较高的艺术质量,为提升当下国产电影艺术质量提供了重要启示”。3根据原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主流大片”由主旋律电影升级而成,关注现实,提升影
7、片品质,获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B如果红海行动中没有对个体同胞解救的叙事,影片中的爱国主义只能在第一个普通的层面停留。C不少的国产电影在类型、叙事、创新意识和价值观迷失等方面的短板,制约了其艺术质量的提高。D“新主流大片”等现实题材影片展现的时代和民族精神是电影人责任意识的体现,也是新时代的需要。解析:选B。结合文本内容“影片的爱国主义表现,在这个层次中也超越了前面两个层次,获得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度”分析,“影片中的爱国主义只能在第一个普通的层面停留”篡改文意。(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8、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21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五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立足新时代“三农”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今年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顶层设计,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原则,把振兴乡村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大任务。虽然都是关注“三农”工作,与过去的一号文件多讲当年或近年工作部署不同,今年的一号文件具体部署了2020年、2035年以及2050年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具有管长远的作用。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辅以“精准脱贫、体制改革、人才支撑”等要点,意见从方方面面对乡村振兴进行了部署和安排,
9、又是一个管全面的“三农”工作部署安排。(摘录自光明日报)材料二:乡村振兴,五个方面都要强(摘录自人民日报)材料三:2017年10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在对媒体解读乡村振兴战略时说,十九大报告中有一句话,含金量非常高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如果单纯地忽视农村,认为通过城市发展就可以把农村的问题都解决了,这是非常天真的。”韩俊说,今后的发展目标是要促进城乡的融合发展,敢于打破一切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城市和农村是命运共同体”。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要求我们改变关于城乡关系的一系列旧认识,树立新观念,首先则是要建立城乡统一的要素市
10、场,进一步扩大土地、劳动、资本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摘录自南方周末)材料四:永联村是江苏省乡村发展最具代表的乡村之一,曾是张家港市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最落后的村。改革开放期间,村领导组织村民挖塘养鱼、开办企业,陆续办起了水泥预制品厂、家具厂、枕套厂等七八个小工厂以及村集体轧钢厂,收益颇丰。在村集体的共同努力下,永联村不仅完全脱贫,还跨入全县十大富裕村的行列。永联村是以企带村发展起来的,村集体有了经济实力,就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加油扩能”。近年来,永联村先后共投入2.5亿元,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初步形成了休闲观光农业产业链,休闲观光农业收入7 573.7万元。浙江省安吉
11、县山川乡高家堂村,全村区域面积7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9 729亩,水田面积386亩,竹林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保护良好,是安吉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高家堂村将自然生态与美丽乡村完美结合,围绕“生态立村生态经济村”这一核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环境优势,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现在,高家堂村生态经济快速发展,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生态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全村已形成竹产业生态、生态型观光型高效竹林基地、竹林鸡养殖规模,富有浓厚乡村气息的农家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成为经济增长支柱。(摘录自搜狐财经)4下列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
12、项是(3分)()A进入21世纪以来,中央已经连续发出十五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B同是关注“三农”工作,往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多是部署近期工作,而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却是立足长远部署目标任务。C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个方面,其中文化振兴是根本。D乡村振兴需要培养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到2018年底,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规模将达到1 500万人以上。解析:选C。“五个方面”不是“总体要求”而是“目标任务”,“文化振兴是根本”原文无此信息。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
13、项是(3分)()A材料二以图表形式概括了关于乡村振兴五个方面目标任务的相关情况,用准确的数据反映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基础。B材料三指出,城市发展解决不了农村问题,要敢于打破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障碍,这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原因。C永联村和高家堂村两个经济最落后的贫困村都实现了脱贫致富,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D材料三引用韩俊的话表明了城市与农村是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材料四的两个成功典型更是直接说明了乡村发展离不开城市的道理。解析:选A。B项因果关系不对,强拉因果。C项“两个经济最落后的贫困村”与材料不符。D项“直接说明了乡村发展离不开城市的道理”错,不是直接说明。6根据材料四,概括说
14、明同是乡村振兴典型的永联村和高家堂村,在实现乡村振兴途径上有什么不同。(6分)答:解析:根据文中的句子“永联村是以企带村发展起来的,村集体有了经济实力,就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加油扩能”“高家堂村将自然生态与美丽乡村完美结合,围绕生态立村生态经济村这一核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环境优势,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概括答题要点。答案:永联村充分发挥村集体的组织领导作用,走以企带村的路子,发展集体经济,推进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高家堂村立足本村山林面积大、竹林资源丰富的实际,走生态立村的路子,充分利用环境优势,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实现生态经济快速发展。(三)文学类
15、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亮丽家园加拿大爱丽丝门罗花园宫的一切是如此的完美无瑕,每座房子的表情都骄傲地指出了这一点。在新盖的大房子中间,经常还能看见另一种屋子,那就是老城区像富勒顿太太家那样的老房子。这些幸存下来的老房子阴沉沉的,被围困着,显示出岁月长短不同的沉积。它们的无序和突兀、不协调的屋顶角度和斜坡,透露出某种近似原始的气息,与这些街道格格不入。一群邻居家的女人坐在起居室里,还有一些男人也在。玛丽知道她们在说富勒顿太太的房子。她绝望地看着窗户外头,或者盯着自己的膝盖,想方设法找出几句漂亮的解释来中止这个话题。她没有成功。“要是我住她隔壁,”史蒂夫表情愉快而温和,显然在
16、期待随后的笑声,“我把孩子带过去,让他们带上火柴。”伊迪斯道:“亲爱的,你在开玩笑,我却努力做了点什么,我给市政厅打过电话了。我说,他们至少可以让她刷刷墙,或者把那些棚屋推掉一些。”“还有那些鸡。”贾妮英奇说,“我的天哪,那个味道。我知道我们住在边远地区,但怎么也没想到,我们隔壁就是家畜棚。”“住街对面可比住隔壁更糟糕。我都纳闷,我们干吗费半天劲要景观窗。”另一个女人说。史蒂夫竟然说:“按规定市政厅得给我们修条路,她的房子正好挡在我们的必经之路上。只要我们现在让市政厅通路,这样,她就得走。这是法律。”愉快的笑声响起来。玛丽开口之前,希望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既不要感情用事,也不要哆哆嗦嗦。“不
17、过,你们想没想过,她在这里住了很久了。我们大部分人还没生出来的时候,她就已经住在这里了。”她拼命地想找一些别的话,比现在这些话更有力、更理智的话,但她就是找不到一句。他们的话从四面八方向她侵袭。棚屋。扎眼。肮脏。私有产权。价格。“她的时代已经走了。”卡尔说,“不管你明白不明白,这栋房子压低了这条街每一座房子的价格。我做这行,我知道。”另外一些声音也参与进来。愤怒的情绪在他们之间蔓延,在他们的声音中散发,如同一股狂热的洪流席卷了他们。“我们现在已经争取到每一个人了。”史蒂夫说,“用不着一家一家跑了。”道路申请书开始在他们手中传来传去。玛丽跪在地板上,和丹尼的拉链斗争了半天,然后站了起来,穿上外套
18、,理了理头发,戴上手套,随即又摘了下来;她再也想不到什么能做的了,于是走向餐厅的桌子,那是通往大门的必经之路。卡尔把笔递给她。“我不能签字。”她回答。她的脸唰地红了,声音战栗。“我不觉得我们有这个权利。我们没有权利。”“玛丽,你不在乎这里的环境吗?你也住在这里呀。”“哦,我,我不在乎。”想象之中,每当你支持什么的时候,总是会声音洪亮,而周围的人被你惊醒,感到羞愧不安。但,在真实生活里却不是这样。你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让自己变成大家下次一起喝咖啡时的笑料。“大家不是为了好玩才想赶她走。”卡尔说,“这很不幸,我们都知道。但我们得为社区着想。”“没错。”玛丽回答道。但是,她把双手塞进了外衣口袋,她突然
19、想到了,他们是对的,为了他们自己,这都是他们必须做的。玛丽带上丹尼,走出了门。现在,你什么也做不了,除了把手插进口袋里,保留一颗不打算服从的心以外。(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以对比手法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写出了新旧城区截然不同的面貌,暗示了两个城区间的矛盾对立,为下文故事的发展设置了背景。B故事情节主要靠简单的对话和心理描写推进,情节看似平淡实则波澜涌动,各个人物的形象特点慢慢凸显,即便未正面出场的富勒顿太太也形象鲜明。C小说文笔简洁细腻,背景设定只是一个社区,情节发展只在一间房里,人物不多,写作空间有限,但却在限定的空间写出了丰富的
20、意味,富有创意。D小说通过玛丽写出了个人在群体面前的无力与坚持,凸显了她的善良,展现了新旧城区对峙时矛盾双方为各自的生活方式和利益激烈斗争的社会现实。解析:选D。“展现了新旧城区对峙时矛盾双方为各自的生活方式和利益激烈斗争的社会现实”概括有误,富勒顿太太并未加入斗争,争论的双方是玛丽和她的邻居们,她们都是在新城区。8小说的最后两次写到玛丽把手塞进外衣口袋的细节,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答:答案:心理描写上,表现了玛丽发现无法改变邻居们的决定之后放弃争辩的心理;情节发展上,表现了玛丽内心的抗拒和坚决,她不会服从邻居们的决定;人物形象上,塑造了玛丽温柔、坚定、富有良知和同情心的女性形象。9结合全
21、文,概括说明小说的题目“亮丽家园”有什么丰富的含义。(6分)答:答案:内容上:玛丽生活的花园宫是新兴建的漂亮美丽的社区,隐含了对生活在其中的旧房子老居民的排斥与嫌恶。人物形象上:住在亮丽家园的邻居们有的显露出了自私刻薄的丑陋人性,他们对待富勒顿太太既不友善也不宽容,题目隐含了对这些人的批评和讽刺。主题上:真正的亮丽家园应该是居民们都如玛丽那样宽容和友善,彼此尊重、和谐相处,题目隐含了作者的希望。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张以宁,字志道,古田人。父一清,元福建、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以宁年八岁,或讼其伯父于县系狱,以宁诣县伸理。尹异之,命赋
22、琴堂诗,立就,伯父得释,以宁用是知名。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尹,坐事免官,滞留江、淮者十年。顺帝征为国子助教,累至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在朝宿儒虞集、欧阳玄、揭傒斯、黄溍之属相继物故,以宁有俊才,博学强记,擅名于时,人呼小张学士。明师取元都,与危素等皆赴京,奏对称旨,复授侍讲学士,特被宠遇。帝尝登钟山,以宁与朱升、秦裕伯等扈从拥翠亭,给笔札赋诗。洪武二年秋,奉使安南,封其主陈日煃为国王,御制诗一章遣之。甫抵境,而日煃卒,国人乞以印诏授其世子,以宁不听,留居洱江上,谕世子告哀于朝,且请袭爵。既得命,俟后使者林唐臣至,然后入境将事。事竣,教世子服三年丧,令其国人效中国行顿首稽首礼。
23、天子闻而嘉之,赐玺书,比诸陆贾、马援,再赐御制诗八章。及还,道卒,诏有司归其柩,所在致祭。以宁为人洁清,不营财产,奉使往还,襆被外无他物。本以春秋致高第,故所学尤专春秋,多所自得,撰胡传辨疑最辨博,惟春王正月考未就,寓安南逾半岁,始卒业。元故官来京者,素及以宁名尤重。素长于史,以宁长于经。素宋、元史稿俱失传,而以宁春秋学遂行。门人石光霁字仲濂泰州人读书五行俱下洪武十三年以明经举授国子学正进博士作春秋钩玄能传以宁之学。(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七十三,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门人石光霁/字仲濂/泰州人/读书五行俱下/洪武十三年以明经/举授国子学/正进博士/作
24、春秋钩玄能传/以宁之学B门人石光霁/字仲濂/泰州人/读书五行俱下/洪武十三年以明经举/授国子学正/进博士/作春秋钩玄/能传以宁之学C门人石光霁/字仲濂/泰州人/读书五行俱下/洪武十三年以明经/举授国子学正/进博士/作春秋钩玄/能传以宁之学D门人石光霁/字仲濂/泰州人/读书五行俱下/洪武十三年以明经举/授国子学/正进博士/作春秋钩玄能传/以宁之学解析:选B。解答本题,应先通读大意,对句子内容有大体了解。然后关注其关键词,如人名、官职名、固定说法等。本题中,“以明经举”句意完整,其后应断开。“授国子学正”“作春秋钩玄”“能传以宁之学”均是结构完整的句子,其前后也应断开,由此可以判断选择B项。11下
25、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扈从,随从皇帝出巡。北齐书:“遂相与扈从达建州。”B世子,帝王和诸侯的嫡长子,也叫太子。C顿首稽首,“顿首”,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一种;“稽首”,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D玺书,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古代把命令写于竹简木牍,两片合一,缚以绳,在绳结上用泥封固,钤以玺,故称玺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解析:选C。C项,把“稽首”和“顿首”分析颠倒了。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以宁博闻强识,才华出众。他小时候就能出口成诗,县尹曾让他作琴堂诗,他马上就完成了,因此人们叫他小张学士。B张以宁深受皇
26、帝宠信。他曾与危素一起赴京,对皇帝所提问题的回答令皇帝满意;随皇上登钟山,被赐笔赋诗。C张以宁善于处理事务。他奉命去安南封陈日煃为国王,但陈日煃去世,面对这种情况,他妥善解决,得到皇帝的嘉赏。D张以宁长于春秋的研究。他因为对春秋很有研究,因此考中进士;并且他关于春秋的学说得以传承。解析:选A。A项,“因此人们叫他小张学士”错,他在朝为官时,那些修养很高的儒士去世后,人们才这样叫的。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以宁年八岁,或讼其伯父于县系狱,以宁诣县伸理。(5分)译文:(2)及还,道卒,诏有司归其柩,所在致祭。(5分)译文:答案:(1)张以宁八岁时,有人到县里状告他的伯
27、父,伯父被关押在狱中,张以宁到县里为伯父申诉辩理。(2)回来时于途中去世,皇帝下令官吏把他的灵柩运回,(灵柩)所到之地致以祭祀。参考译文:张以宁,字志道,古田县人。父亲张一清,元朝时担任福建、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张以宁八岁时,有人到县里状告他的伯父,伯父被关押在狱中,张以宁到县里为伯父申诉辩理。县尹认为他非常奇特,命他赋琴堂诗,他片刻就写成,伯父得以释放,张以宁因为这而出名。泰定年间,以春秋考中进士科,由黄岩判官升为六合县尹,因为事情获罪被免官,滞留在江、淮一带十年。顺帝征召(张以宁)为国子助教,多次升迁一直到翰林侍读学士,负责拟写皇帝的诏书。在朝修养很高的儒士虞集、欧阳玄、揭傒斯、黄溍等人相继
28、去世,张以宁有卓越的才华,知识渊博,记忆力强,声名独盛一时,人们称他为小张学士。明朝军队攻取元朝都城,张以宁与危素等都到京城,奏对非常符合皇帝的心意,又授予(张以宁)侍讲学士之职,(张以宁)格外受恩宠优待。皇帝曾登钟山,张以宁与朱升、秦裕伯等跟随皇上到拥翠亭,供给纸笔让他们赋诗。洪武二年秋,(张以宁)奉命出使安南,封安南主陈日煃为国王,皇帝亲自赋诗一章让张以宁给陈日煃。刚刚到安南边境,陈日煃就去世了,安南人乞求把印信诏书授予陈日煃的世子,张以宁不听,驻留在洱江江畔,告诉陈日煃的世子向朝廷上报陈日煃去世之事,并且请求继承爵位。得到命令之后,等待后面的使者林唐臣到来,然后到安南境内处理事务。事情完
29、毕,让陈日煃的世子守孝三年,让安南国人效仿中原行叩拜礼。天子听说这件事情很赞赏他,赐诏书,把他比作陆贾、马援,又赐皇帝所赋的诗八章。回来时于途中去世,皇帝下令官吏把他的灵柩运回,(灵柩)所到之地致以祭祀。张以宁为人高洁清白,不经营财产,奉命出使来往,除了衣被外再没有其他的东西了。他本来是以春秋考中进士,所以所学尤其专于春秋,多有心得,撰写的胡传辨疑最为明辨广博,只有春王正月考没有写完,在安南待了半年多,才最后完成。来京城的元朝旧官,危素与张以宁的名声极大。危素长于历史,张以宁长于经书。危素的宋、元史稿都失传了,但张以宁的春秋学则得以行世。他的门生石光霁,字仲濂,是泰州人。读书一目五行。洪武十三
30、年考中明经科,被授予国子监学正一职,晋升为博士,著有春秋钩玄,他能够传承张以宁的学说。(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风雨中诵潘邠老诗韩淲满城风雨近重阳,独上吴山看大江。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注】韩淲(11601224),江西上饶人,南宋诗人,从仕不久即归隐。本诗写于庆元四年(1198年)秋。“满城风雨近重阳”原为江西派诗人潘邠老的名句。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引用开头,写出了重阳佳节之时,诗人于风雨飘摇中独登吴山之巅的形象。B颈联情景交融,寄断肠悲愁的主观情
31、感于本应吟兴的“野色”之上,形成对比。C尾联以景结情,以暮色苍茫中江水翻腾的画面收束全诗,有言尽而意无穷之妙。D全诗情随景生,景与意合,既显风雨中的气势充沛,又抒面对江山的万千感慨。解析:选A。A项,由诗句“满城风雨近重阳”可知,不是重阳佳节之时,而是快到重阳节的时候。15诗歌颔联传达出诗人的“壮心”,而诗歌的颈联又写出了诗人的“断肠”,这两种情感是不是矛盾呢?请联系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解析:明确自己的态度以后,再根据诗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壮心轩豁”是不可或忘的素志,而“断肠”之苦则是无可排遣的今愁。今愁正由素志的不能实现而引起,越是写志向远大,不能付诸实现时的愁苦就越大。
32、所以说诗歌颔联传达出诗人的“壮心”,而诗歌的颈联又写出了诗人的“断肠”,这两种情感是不矛盾的。答案:不矛盾。壮心:作者面对野色迷人的吴山之巅和眼前的大江,触景生情,自然壮怀激烈。断肠:又因为满城的秋风秋雨,人生的行藏起伏,青春年华的流逝,独在异乡的孤单,诗人油然而生悲愁。作为曾经入仕后又归隐的诗人,壮心不忘,正是断肠的原因。38岁的诗人却说“老眼昏花”,应为愤激之词;尾联“今古骚人乃如许”,也透露出壮心难酬的伤感;结尾一句更以苍茫之景写归隐后的惆怅不得志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鸿门宴中,樊哙劝刘邦离开的句子是:_,_。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
33、为?(2)报任安书中作者解释自己作史记的原因是:_,_,成一家之言。(3)陈情表中总写自己命运坎坷的句子是:_,_。答案:(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3)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今天的社会发展太快,许多东西不经意间就丢了,并且丢了还往往不知。加之这个世界像决了堤的围堰,沉渣泛起,_,想保住些好的、有用的东西没那么容易。我们处于社会裂变的节点上,好坏、优劣、善恶往往都是共同而生,保持住好的不容易,增加些恶习稍不留神就既成事实。古人说,()。积累善行如用锹垒土,一点一滴进行,形成的大山才会_;而纵容恶行如同弦上之
34、箭,思想稍稍放松一下,恶就像离弦之箭,_。所以规矩得老,这“老”是自然法则淘汰留下的结果,这“老”是时间的检验,这“老”是文化的磨合。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古老的民族过去的规矩一定很老,老到无从_。“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告诫说。即使像鲁班那样的好木匠,没有尺子和圆规也没有办法画出方形和圆形。继而我想,今天随处可见的这么多的好家具,它们的存在关键还在于曲尺和圆规最初制定了规矩。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鱼龙混杂日久天长一发不可收 归根结底B鱼目混珠 海枯石烂 一发不可收 归根结底C鱼龙混杂 日久天长 一发不可收拾 追根溯源D鱼目混珠 海枯石烂 一发不
35、可收拾 追根溯源解析:选C。鱼龙混杂: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强调好坏都有。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强调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语境强调的是好坏都有,应用“鱼龙混杂”。日久天长:时间长。海枯石烂:形容历史久远,万物已变。根据语境,应用“日久天长”。一发不可收:含褒义,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既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一发不可收拾:常含贬义,指事情一旦发生便不可收拾,形容对发生的情况难以控制,局面无法收拾。此处应用“一发不可收拾”。归根结底:归结到根本上。追根溯源: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根据横线前的“老到无从”可推知用“追根溯源”。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
36、恰当的一项是(3分)()A纵恶如弯弓,积善似垒土B积善似垒土,纵恶如弯弓C积善似弯弓,纵恶如垒土D纵恶如垒土,积善似弯弓解析:选B。这句需要填的是总领句,根据后面的内容可知,应该是“积善似垒土”在前,“纵恶如弯弓”在后。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所以规矩得老,这“老”是时间的结果,这“老”是文化的磨合,这“老”是自然法则淘汰留下的检验。B所以规矩得老,这“老”是文化的磨合,这“老”是时间的检验,这“老”是自然法则淘汰留下的结果。C所以规矩得老,这“老”是时间的检验,这“老”是文化的磨合,这“老”是自然法则淘汰留下的结果。D所以规矩得老,这“老”是时间的磨合
37、,这“老”是文化的检验,这“老”是自然法则淘汰留下的结果。解析:选C。“时间的检验”“文化的磨合”“自然法则淘汰留下的结果”才是搭配的,顺序也是合乎逻辑的。20下面一段话中有五处存在词语运用不得体的毛病,请指出并加以改正。(5分)我非常高兴地笑纳了您送给我的土特产。看到这些土特产,我又想起了二叔您对我一贯的关心和爱戴,真是非常感谢您。至于您想让我为您的令郎毕业后介绍工作一事,我会鼎力相助,一定不会让您失望。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天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件礼物,您肯定会喜欢的!答:答案:“笑纳”改为“收到”;“爱戴”改为“爱护”;“您的令郎”改为“弟弟”;“鼎力相助”改为“尽力而为”;“惠赠
38、”改为“送”。21下面是我市一所高中创设的一种课堂教学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30个字。(6分)答:答案:该教学流程分为问题、探究、迁移、拓展和小结五步:第一步提出问题,包括自主学习、课堂调查、问题界定三个环节;第二步探究学习,按照合作探究、小组汇报、归纳建构进行;第三步知识迁移,包括巩固训练、课堂观察、适时补差三个环节;第四步知识与能力拓展;第五步课堂小结。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在一场电视访谈节目中,清华大学的学生梁某表达了他的人生迷茫:拥有法律本科、金融硕士、新闻传播博士三项清华学历,他
39、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去做什么工作。针对梁某的困惑,三位嘉宾作出了这样的人生提示:甲:你不问自己能为改变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却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乙: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丙:我觉得,你先弄清楚“我是谁”“我要去哪里”。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以上甲乙丙的三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请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和价值判断。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和抄袭。思路点拨该作文题的设置思路限定在思考人生价值观的范畴。教育部考试中心主
40、任指出,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方向是:试题要重点考查四项内容,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的理念,要考查中华传统文化,考查创新能力。材料是针对梁某的人生迷茫和困惑,三位嘉宾提出了不同的人生提示甲的人生提示是“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乙的人生提示是“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丙的人生提示是“先弄清我是谁,我要去哪里” 。综合材料内容中甲乙丙的三种说法,立意参考为:1人生的目标要高远。人要有远大的理想。2脚踏实地,才能奔向远方。或者是做好“眼前”,不要奢谈“大而空”的东西。3清晰地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清楚自己想要的“目标”,人生才有正确的方向。佳作绽放认识自我,方可
41、抵达远方拥有法律本科、金融硕士、新闻传播博士三项清华学历的梁某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去做什么工作。嘉宾甲认为梁某应该有为社会做贡献的远大理想,嘉宾乙认为远方不切实际,应脚踏实地,嘉宾丙认为先要认识自己,才能做出选择。我非常赞同嘉宾丙的观点:梁某只有清楚明了地认识了自我,才能找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从而发光发热。“认识”二字为何意?“认”由言字旁和人字旁组成,即人通过言语或对话的形式来进行交流,从而达到“识”知道了解的作用。这样看来,嘉宾乙的脚踏实地的进行和嘉宾甲的远大理想的树立都得建立在认识自我的基础和前提上,不能了解和认识自己,脚踏实地可能会南辕北
42、辙,而远大理想则是沙中筑塔。梁某只能先认识自己,才能拨开迷茫的云雾。毫无疑问,拥有法律本科、金融硕士、新闻传播博士三项清华学历的他被称为学霸是当之无愧的。可是,正是因为他拥有丰富的学历,在择业时选择太多,反而带来了困扰。“自知者明是最难得的知识”,梁某缺的恰恰是自我认知: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擅长什么?唯有理清这些基本的问题,梁某才能在择业方面有明确的方向,找到自己的位置。梁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做好眼前而不苟且。在找对方向的前提下,脚踏实地才有意义。认识自我是一个贯穿人生的命题,正所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此时,梁某仍需要去认识自己,深层地了解自身优势与不足,择善者而坚
43、持,不善者而改之。唯有这样,才是对得过且过的顽强抵抗,才是脚踏实地的有力实践。试想想,在我们生活中那些在某一领域有所成就、有所建树的人,哪个不是积极反思自身,勇敢面对不足,大力改进发展的呢?梁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抵达远方。远方并不是除了遥远,一无所有。然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足下的第一步在于方向,足下的每一步在于每天的脚踏实地,只有这样梁某才能更好地挖掘自己在金融、法律或新闻方面的更多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你看,最强大脑选手王昱珩能够协助警方破案不就是在认识到自己有超强观察力的前提下,不断发掘,进而为社会做贡献的强有力的例证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改造社会不是天方夜谭,它在于以
44、认清自我为前提的跬步之中,厚积才得以薄发。反观社会,随着大学毕业生的增多,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如梁某般迷茫者并不是少数:有的眼高手低,空怀改造世界之大志,却无能屈能伸脚踏实地之大气;也有苟且一族,无聊度日,全然无人生追求,更别提诗和远方了。而这些,皆因认清自我的缺失。人是如此,社会不也是如此吗?鲁迅言:“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面对宏大的社会主义目标,第一要务是认识和了解现实社会,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处理好生活中的症结,才能让远方不再遥远。梁某若要从根本上摆脱迷茫,创造个体的价值,就得主动去面对最真实的自己。故嘉宾丙的意见更加合理。名师点评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角度有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次要角度、沾边角度之分。因此考生写作时就要抓住核心事件来确立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本文抓住嘉宾丙“先弄清楚我是谁我要去哪里”即“认识自我”这一核心角度,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紧紧围绕这一观点行文,不失为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