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素材:基础知识概要(必修1、2、3 知识小结).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35416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素材:基础知识概要(必修1、2、3 知识小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素材:基础知识概要(必修1、2、3 知识小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素材:基础知识概要(必修1、2、3 知识小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素材:基础知识概要(必修1、2、3 知识小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素材:基础知识概要(必修1、2、3 知识小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201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素材:基础知识概要(必修1、2、3 知识小结).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201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素材:基础知识概要(必修1、2、3 知识小结).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201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素材:基础知识概要(必修1、2、3 知识小结).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201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素材:基础知识概要(必修1、2、3 知识小结).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201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素材:基础知识概要(必修1、2、3 知识小结).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201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素材:基础知识概要(必修1、2、3 知识小结).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201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素材:基础知识概要(必修1、2、3 知识小结).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201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素材:基础知识概要(必修1、2、3 知识小结).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201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素材:基础知识概要(必修1、2、3 知识小结).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201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素材:基础知识概要(必修1、2、3 知识小结).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201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素材:基础知识概要(必修1、2、3 知识小结).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201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素材:基础知识概要(必修1、2、3 知识小结).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201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素材:基础知识概要(必修1、2、3 知识小结).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201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素材:基础知识概要(必修1、2、3 知识小结).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201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素材:基础知识概要(必修1、2、3 知识小结).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201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素材:基础知识概要(必修1、2、3 知识小结).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4页
201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素材:基础知识概要(必修1、2、3 知识小结).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4页
201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素材:基础知识概要(必修1、2、3 知识小结).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4页
201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素材:基础知识概要(必修1、2、3 知识小结).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生物基础知识概要(必修1)I1细胞的分子组成1.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生命活动的承担者)基本元素C、H、O、N、(有的含P、S等),通常以N、S作为标记示踪的元素基本单位氨基酸(约20种)。必须会写结构通式(略)脱水缩合会写出形成肽链的反应式:(略)。形成肽键的场所( )肽键的结构式( )结构多样性的原因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数目成百上千,排列顺序千变万化,以及多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根本原因是基因的多样性。结构的多样性导致功能的多样性。主要功能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成分2.催化作用:酶,是多数生理反应的催化剂3.调节作用:

2、如胰岛素、胰高血素调节血液中糖的浓度等4.运输作用:血红蛋白运输氧;载体蛋白参与膜内外物质的运输5.运动功能:动物和人肌肉中的肌蛋白6.免疫功能:抗体,可消除外来抗原对身体的干扰相关计算1.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N)肽链条数(M)2.蛋白质分子量Na18(NM)3.基因(DNA)中碱基:mRNA中碱基:氨基酸个数6:3:14.几条肽链至少几个氨基和几个羧基(至少两头有)鉴定实验试剂: 颜色反应:2.核酸的结构和功能(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结构由CHONP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共8种,含氮碱基有5种。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成分上的差异是前者含有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后者含有核糖和尿嘧啶。功能核酸

3、是生物的遗传物质,不同种类的生物遗传物质的种类不同,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某些RNA还具有催化功能鉴定实验DNA与二苯胺水浴变( ),甲基绿使()着色,吡啰红使()呈红色。3.糖类种类单糖:五碳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二糖:植物有麦芽糖、蔗糖,动物有乳糖。多糖:植物有淀粉、纤维素,动物有糖元。功能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有的作为细胞的结构物质。鉴定实验淀粉:试剂是(),颜色呈()还原糖:试剂是(),颜色呈()。4.脂质种类及功能脂肪:有储能、保温、缓冲压力等。含比糖类多,氧化产能多。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固醇类:)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成分,参与血脂运输。)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

4、和生殖细胞的成熟。)维生素:促进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鉴定实验试剂(或),颜色反应(或)5.水和无机盐的作用水的作用1.结合水: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2.自由水: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为细胞内的各种生化反应提供液体环境;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3.自由水越多,新陈代谢越强;结合水越多,抗逆性越强。4.自由水和结合水可相互转化。温度适当升高使自由水比例升高。5.心肌血液状态的解释:水分主要存在心肌细胞内,血液则主要存在细胞外。无机盐的作用1. 组成成分:Mg合成叶绿素不可或缺;Fe合成血红蛋白不可或缺;缺导致花而不实。2. 维持细胞形态和功能:生理盐水3. 生命活动:缺Ca

5、离子抽搐;缺Na痉挛Mg、Zn活化剂4. 维持细胞渗透压和酸碱平衡浓度越高渗透压越高I2细胞的结构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建立过程1.1665年,英国科学家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2.18世纪30年代,德国两位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3.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提出了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观点,作为对细胞学说的修正和补充。主要内容1.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新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意义: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提供重要证据。(动植物都有细胞结构)2.多种多样的细胞原核细胞核区:无成型的细胞核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无

6、其他复杂细胞器细胞壁:肽聚糖代表生物:细菌、蓝藻、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细胞核区:有成型的细胞核细胞器:有各种复杂细胞器细胞壁:纤维素和果胶代表生物:动物(含原生动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真菌)重要说明原核生物无成型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有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无染色体不能进行有丝分裂也不进行减数分裂不遵循遗传学三大规律只有基因突变而无其他变异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组成成分蛋白质、磷脂、糖蛋白(识别、信息传递等)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特点流动性。体现:动物细胞膜内陷,变形虫,受精作用,荧光材料白细胞吞噬,细胞工程,内吞外排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体现:海水淡化、污水净化、作物

7、抗性研究。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叶绿体双层膜结构;扁平(椭)球形;光合作用;色素、酶分布、少量DNA/RNA线粒体双层膜结构;椭球形;有氧呼吸;酶分布、少量DNA/RNA内质网单层膜结构;网状;运输、加工;与糖类、脂类、蛋白质合成有关高尔基体单层膜结构;囊泡状;加工、分泌蛋白质;动植物中功能不同液泡单层膜结构;泡状;含有多种物质;所含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核糖体无膜结构;椭球形粒状小体;蛋白质合成;rRNA、蛋白质中心体无膜结构;两个“”中心粒;有丝分裂有关(动物与低等植物)重要说明能产生水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能产生ATP的结构: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高等植物根中无中心体,

8、无叶绿体;体内寄生动物常无线粒体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结构核膜:双层膜结构;核孔: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酶、mRNA等。染色质(体)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形式,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功能遗传物质储存、复制和转录的场所;新陈代谢的控制中心I3细胞的代谢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自由扩散运输方向:高浓度低浓度 运输动力:浓度差 不需要载体实例:酒精、水、O2、CO2、甘油、胆固醇脂肪酸、脂溶性物质、苯协助扩散运输方向:高浓度低浓度 运输动力:浓度差 需要载体实例: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运输方向:低浓度高浓度 运输动力:能量(ATP) 需要载体实例:矿质离子,葡萄糖,氨基酸、生长素胞吞运输方向:细

9、胞外内 运输动力:能量(ATP) 不需要载体实例:白细胞吞噬病菌、变形虫吞食食物颗粒胞吐运输方向:细胞内外 运输动力:能量(ATP)基础 不需要载体实例: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多样性;受温度与酸碱度影响过酸过碱高温使酶分子结构不可逆破坏,而失活;低温抑制酶活性,可恢复酶的作用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结构ATP结构式简写:APPP功能是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细胞中含量少能量来源光合作用光反应(不用于其他活动)呼吸作用(细胞质基质、

10、线粒体)(有氧、无氧)磷酸肌酸(高能磷酸化合物)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光合色素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光反应物质变化:水的光解(O2全来自水)和ATP的形成能量变化: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性暗反应物质变化:CO2的固定:C5CO22C3和 CO2的还原能量变化:活跃的化学能稳定化学能场所光反应在叶绿体基粒;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照:影响光反应温度:影响酶活性水分:既影响光反应,又影响暗反应(气孔关闭)。CO2:影响暗反应矿质元素:N、P、Mg、K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光合作用吸收C

11、O2的量、放出O2量、合成有机物量净光合速率:植物吸收CO2的量、放出O2量、积累有机物量实际应用1提高光能的利用率:增大光合作用的面积(合理密植、间种、种套、改变株形);延长光合作用时间(轮种、复种等)2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合理施肥、合理灌溉、控制光强度、补充适量的CO26.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条件:有氧气参与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主要在线粒体中)过程:(1)C6H12O62丙酮酸CH3COCOOH + 4 H + 能量(少)(2) 2CH3COCOOH6H2O 6CO220H能量(少)(3)24H+6O2 12H2O + 能量(多)共38个ATP无氧呼吸条件:缺氧情况下场所:细胞质基质过程:

12、(1) C6H12O62C3H6O3能量(玉米胚、马铃薯块茎、甜菜根、骨骼肌、乳酸菌)(2) C6H12O62CO22CHOH能量(水淹植物、酵母菌)实质分解有机物(彻底或不彻底),释放能量生理意义供能(联系三类有机物转化的枢纽)无氧呼吸放出的能量少,原因是还有部分能量储存在酒精或乳酸中影响因素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影响呼吸作用水分影响呼吸速率矿质元素:NP影响到ATP、酶、膜结构、色素的合成氧气会抑制无氧呼吸,过高CO2抑制呼吸作用。实际应用1低温低氧(零上低温)贮藏蔬菜水果、粮食种子;2酿酒、制泡菜等传统工艺;3医疗中伤口包扎透气,抑制、用氧气驱赶蛔虫;4控制温度差来控制呼吸作用以提高大棚作物的

13、产量;5污水处理池进行搅拌,促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彻底分解污染物;6施肥后松土,促进根的有氧呼吸,增强矿质元素的吸收;7跑步时慢跑利于组织细胞有氧呼吸,提供足够的能量;8植物根部要保证氧气的供应,防止无氧呼吸产生过多的酒精对植物起毒害作用。水生植物通过气腔为根部提供氧气。1-4细胞的增殖细胞的生长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长大核质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的增殖细胞增殖的意义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

14、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两个阶段:分裂间期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前期形成染色体和纺纺锤体,核仁解体,核膜消失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是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最佳时期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末期染色体形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现,细胞质分开,一个细胞分为两个子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亲子代染色体完全相同,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前期植物细胞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末期植物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板把细胞质分为两部分动物细胞从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细胞的分化概念在

15、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特点稳定性、持久性、不可逆性本质转录水平的调控(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意义是个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结果形成了不同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组织、器官细胞的全能性概念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干细胞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专能干细胞三种。细胞的衰老过程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表现为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特征1、衰老细胞的水分减少,体积变小,代谢减慢2、多种酶活性降低3、色素积累,妨碍细胞内物

16、质交流和传递,影响正常生理功能4、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5、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水少酶低色素积,核大质缩运输低)细胞的凋亡概念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编程性死亡)比较凋亡:生理、基因控制、主动缓慢。坏死:病理、外因损伤、被动迅速。意义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关键的作用(生长发育不可少,抵抗外界来干扰,保持内部常稳定,主动死亡程编好)细胞的癌变概念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特征1、 能够无限增殖(不死性)

17、2、 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3、 表面发生变化,糖蛋白等减少,易分散和转移(形态发生明显变,糖蛋白质少易扩散,无限增殖不受限)原因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抑制预防远离致癌因子(物理、化学、生物因子)保持心情舒畅。早期用手术治疗,中晚期放疗与化疗死癌细胞。附:必修1事例专题1带“藻”的原核生物:蓝藻中有颤藻、念珠藻、发菜等 (3例)2带“藻”的真核生物:黑藻、绿藻、褐藻、衣藻等 (3例)3带“菌”的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 (2例)4带“菌”的真核生物: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 (3例)5无细胞核的动物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1例)6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融合、细胞变形运动、细胞的吞噬活动 (3例)

18、7出入核孔的大分子物质:mRNA、DNA聚合酶、解旋酶等 (3例)8自由扩散的物质:水、酒精、苯、CO2、O2、甘油等 (5例)9协助扩散的物质: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等 (1例)10主动运输的物质:消化道吸收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 (3例)11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 (2例)12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生物细胞有动物、马铃薯、玉米胚、乳酸菌等 (3例)13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生物细胞有酵母菌、苹果、水稻根等 (2例)14无丝分裂的例子:蛙的红细胞 (1例)15老年人白发的原因是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白化病的原因是细胞中无相应的基因,不能合成酪氨酸酶而不能合成黑色素。 16老年斑出

19、现的原因是脂褐素沉积于细胞中。17蛔虫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硝化细菌无线粒体可进行有氧呼吸。18绿色植物根细胞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蓝藻无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19凋亡的事例: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等 (2例)20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1例)21哺乳动物的血液中钙离子减少会引起肌肉抽搐。22动物体中的多糖有糖元,二糖有乳糖,单糖有葡萄糖、核糖等23植物体中的多糖有纤维素、淀粉,二糖有蔗糖、麦芽糖,单糖有葡萄糖、核糖等24属于蛋白质的激素有胰岛素、生长激素等,属于脂质的激素有性激素,属于氨基酸衍生物的激素有甲状腺激素等。生物基础知识概要(必修2)2

20、1遗传的细胞基础1、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原减少一半。2、配子形成的过程精子形成过程精子 精原 间期 初级精 第一次 2次级精 第二次 4精子 变形细胞 母细胞 分裂 母细胞 分裂 细胞卵细胞形成过程 1极体 卵原 间期 初级卵 第一次 1次级卵 第二次 1卵细胞和3极体细胞 母细胞 分裂 母细胞 分裂 各期特点间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减1前: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减1中:四分体排在赤道板上;减1后:同源

21、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1末:形成两个次级性母细胞。减2分裂与有丝分裂基本相同,区别是无同源染色体。有关概念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特例:XY也是同源染色体,同源部分少。联会: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现象叫做联会。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实际上含有四个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交换: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单体交换片段,导致基因重组。染色体、DNA变化规律图:(绘图:含4个染色体的生物基因型为AaBb)减1减2有丝3、受精过程概念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同卵双生:一个受精卵胚裂形成二个胚胎,每一个胚胎形

22、成个体,遗传物质几乎一样,出现的差异主要是环境因素所致。异卵双生:多个受精卵发育而成,性别性状常常不同,差异主要来自基因重组。受精作用并非是否基因的重组,基因重组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生理意义保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即生物物种的稳定。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等,使生物产生多种配子,受精后形成多种类型新个体,增加后代的多样性。后代个体具有双亲的遗传性,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22遗传的分子基础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1)早期推测20世纪20年代,人们普遍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2)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1)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

23、的转化实验: 比较S菌与R型菌: 格里菲思的结论: 艾弗里的结论:(2)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标记噬菌的方法:搅拌的目的:离心方法的目的:35S标记蛋白质,培养后,搅拌离心,上清液 沉淀物:说明:32P标记DNA,培养后,搅拌离心,上清液 沉淀物:说明:当沉淀物中出现少量35S,原因是:当上清液中出现少量32P,原因是:本实验结论:(3)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用烟草花叶病毒的蛋白质和RNA分别侵染正常的烟草叶,结果只有RNA侵染的烟草出现病斑,并分裂出完整的病毒。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不仅能自我复制,还能指导蛋白质合成。(4)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

24、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凡是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细胞质、细胞核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如HIV、烟草花叶病毒等。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1)DNA的化学组成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它由一个脱氧苷糖、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组成。组成DNA的碱基有四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相应的有四种脱氧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2)DNA分子的立体结构 两条长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DNA分子的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

25、内侧。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T、GC 推导出:A=T C=G A+G/T+C=A+C/T+G=1 (3)DNA分子特点稳定性:是指DNA分子双螺旋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4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4n (n是碱基对数量)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3

26、、基因的概念(1)概念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2)与DNA的关系基因的实质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无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能称之为基因(非基因)。每个DNA分子包含许多个基因。(3)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萨顿用类比推理提出假设,摩尔根用果蝇作材料,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此外,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基因分布。(4)与脱氧核苷酸的关系4种(A、T、C、G)脱氧核苷酸是构成基因的基本单位。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5)与性状的关系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

27、程从而影响性状;控制蛋白质分子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性状。事例:白化病缺酪氨酸酶,淀粉分支酶的缺乏,使豌豆种子淀粉含量低而皱缩,囊性纤维病是跨膜蛋白(CFTR)508位缺少苯丙氨酸所致。基因与性状的对应关系:一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一对基因控制多对性状,多对基因控一对性状。4、DNA分子的复制(1)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方法:同位素标记及密度梯度离心法。实验过程:以含15N的培养液来培养大肠杆菌,让大肠杆菌繁殖几代,再将大肠杆菌转移到14N的普通培养液中。然后,在不同时刻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记录不同质量的DNA在离心管中的位置及比例。结论:DNA分子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上

28、14.14将含15N的DNA放在14N的培养 中14.15基上培养2代,离心后在试管中的位置: 下15.15请在乙试管中画出 甲 乙(2)DNA分子复制的过程概念: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复制时间: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复制条件: 模板:亲代DNA分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 能量:ATP 解旋酶、 DNA聚合酶等复制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复制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存在。复制意义: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复制准确无误原因: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保证复制准确无误的进行。(3)与DNA复制有关的碱基计算 一

29、个DNA连续复制n次后,DNA分子总数为:( )第n代的DNA分子中,含原DNA分子的母链有2个,占1/(2n-1)若某DNA分子中含碱基T为a个,1则连续复制n次,所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a(2n-1)2第n次复制时所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a2n-1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翻译与转录的异同点(下表): 阶段项目转录翻译定义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场所细胞核细胞质的核糖体模板DNA的一条链信使RNA碱基配对方式A-T、C-GA-U、T-A、C-G、G-C信息传递的方向DNAmRNAmRNA蛋

30、白质原料含A、U、C、G的4种核苷酸合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产物信使RNA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实质是遗传信息的转录是遗传信息的表达要点:DNA含有遗传信息,RNA含有遗传密码,蛋白质含有特定信息。细胞分化是转录水平的调节,一个基因可多次转录,基因是转录的单位。基因突变不会引进性状改变的原因是:基因工程能够成功的原因是:DNA之间分子结构相同,并共用一套密码子一条mRNA能合成多条多肽链密码子有 种,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 种,反密码子有 种。2-3遗传的基本规律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

31、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2)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的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2生物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3)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材料的原因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总结:遗传材料应有的优点:生长周期短,子代数量多,相对性状明显,易培养。(4)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选择了好的遗传实验材料豌豆在对生物性状进行分析时,

32、孟德尔首先只针对一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用统计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程序:观察实验假说验证。2、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1)基因的分离规律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亲本P: 高茎 矮茎 P:表示亲本 :表示杂交子一代F1: 高茎 F1:表示子一代 :表示自交子二代F2:高茎 矮茎 F2:表示子二代比例: 3 1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高茎 矮茎 高茎 高茎P: DD dd F1: Dd Dd 配子: D d 配子: D d D d F1 Dd 高茎 F2: DD Dd Dd dd 高茎 高茎 高茎 矮茎 1 2 1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杂种子一代 隐

33、性纯合子测交 高茎( Dd ) 矮茎( dd )配子 D d d测交后代 Dd dd 高茎 矮茎 1 1(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显 显性性状与 隐性性状。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或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测交

34、: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Dddd(3)常见解题方法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测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自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基因型判断: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即DdDd 3D_:1dd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为Dddd 1Dd :1dd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DDDD 或 DDDd 或 DDdd(4)基因自由组合规律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P: 黄

35、色园粒 绿色皱粒 F1: 黄色园粒 F2:黄色园粒绿色园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 比例:9 3 3 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黄色园粒 绿色皱粒 P: YYRR yyrr 配子: YR yr F1 YyRr 黄色园粒 配子:YR yR Yr yr = 1:1:1:1结果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9:3:3:1 亲本类型 双显性类型(Y_R_)9/16 黄圆 YyRR 2/16 纯隐性类型(yyrr) 1/16 绿皱 重组类型 单显性类型(Y_rr)3/16 黄皱(纯合:杂合=1:2) 单显性类型(yyR_)3/16 绿圆(纯合:杂合=1:2)注意:上述结论只是符合亲本为

36、YYRRyyrr,但亲本为YYrryyRR,F2中重组类型为 10/16 ,亲本类型为 6/16。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1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的分析图解 杂种子一代 隐性纯合子测交 黄色园粒(YyRr) 绿色皱粒(yyrr) 配子 YR Yr yR yr yr测交后代 YyRr Yyrr yyRr yyrr 黄园 黄皱 绿园 绿皱 = 1111(5)常见组合问题配子类型问题:2n如: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x2x2=8种基因型类型:如:AaBbCcAaBBCc,后代基因型数为多少?其杂交后代有3x2x3=18种类型。表现类型问题: 如:AaBbCcAabbCc,后代表现

37、型有多少种?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1)中心法则及其发展中心法则及其发展在中心法则中,包含有5条遗传信息传递、表达途径:DNADNA(或基因基因):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生物的DNA自我复制过程。DNARNA:细胞核(主要)中的转录过程。RNA蛋白质:细胞质中核糖体上的翻译过程。RNADNA;RNA病毒的逆转录过程。RNARNA:以RNA作为遗传物质的生物的RNA自我复制过程(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间接控制) 酶或激素 细胞代谢基因 性状 结构蛋白 细胞结构 (直接控制)4、伴性遗传 (1)概念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们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2)人类的红绿色盲

38、人类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女性男性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表现型正常正常(携带者)色盲正常色盲遗传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交叉遗传,即男性女性男性;一般为隔代遗传。(3)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与正常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女性男性基因型XAXAXAXaXaXaXaYXAY表现型患病患病正常正常患病遗传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代代相传。(4)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第一步: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可根据双亲正常子代有病为隐性遗传(即无中生有为隐性);双亲有病子代出现正常为显性遗传来判断(即有中生无为显性)。第二步:确定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还

39、是性染色体上。 在隐性遗传中,父亲正常女儿患病或母亲患病儿子正常,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在显性遗传,父亲患病女儿正常或母亲正常儿子患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不管显隐性遗传,如果父亲正常儿子患病或父亲患病儿子正常,都不可能是Y染色体上的遗传病; 题目中已告知的遗传病或课本上讲过的某些遗传病,如白化病、多指、色盲或血友病等可直接确定。注:如果家系图中患者全为男性(女全正常),且具有世代连续性,应首先考虑伴Y遗传,无显隐之分。24生物的变异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本质不同基因重新组合,不产生新基因,而是产生新的基因型,使不同性状重新组合。发生时间及原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中,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位于

40、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了自由组合;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意义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DNA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mRNA碱基序列改变肽链的氨基酸排列改变蛋白质结构的改变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原因内因:DNA分子复制自发产生错误(自然突变)外因:物理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生物因素:如某些病毒。(诱发突变)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多害少利性。时间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意义是新基因产生

41、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1、缺失;2、重复;3、倒位;4、易位。结果:大多数对生物不利,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分类:个别染色体的增减;染色体组的增减染色体组的概念:细胞中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控制着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杂交育种原理:基因重组 方法:杂交-自交-选择所需的表现型-连续自交-纯种优点:集优适用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动植物,不适用微生物缺

42、点:不能突破生物之间生殖隔离的障碍诱变育种原理:基因突变育种方法: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突变个体-人工选择优点:提高突变频率;大幅度改良生物性状,缩短育种时间。缺点:目的性不强,有利变异个体不多,浪费大量材料单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组成倍减少,再加倍后得到纯种(每对染色体上成对的基因都纯合)方法:花药的离体培养,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优点:缩短育种时间。缺点:技术复杂一些,须与杂交育种配合。多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方法:低温处理和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和幼苗。优点: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较大,营养物质含量较多。缺点:适用于植物,在动物方面难以开展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基因工程原理:基

43、因重组方法:目的基因提取-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重组的DNA导入 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和检测优点:目的性强,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突破了生殖隔离的限制。不安全观点:转基因食品不安全,要严格控制。安全观点:转基因食品安全,应该大范围推广。25人类遗传病1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单基因遗传病显性基因致病:隐性基因致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遗传病: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2.人类遗传病的检测和防() 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终止妊辰3.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推动生物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促进生命科学新技术的广泛开发带动一场新的医学革命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对象人的24条染色体(22条常

44、染色体+X+Y性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成果26 生物进化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原因)、生存斗争(手段)、遗传变异(内因)、适者生存(结果)。进化的动力(生存斗争)、进化方向(自然选择决定),该学说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与适应性。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种群。基因库:是一个群体中所有个体的基因型的集合。基因频率:基因频率也就是某一基因在群体全部等位基因中的频率。基因频率计算:1)只知AA或aa频率,开根求基因A或a的频率2)已知各种基因型频率,直接统计求基因A或a的频率3)随机交配后代的基因频率

45、常不发生变化,求多代后基因型频率4)伴性遗传的基因频率:注意统计雄性个体只含一个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可遗传的变异: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突变的有害或有利不是绝对的,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有利的变异生存下来,不利的变异被淘汰。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隔离与物种的形成物种: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个体。隔离:地理隔离阻断基因交流不同的突变基因重组和选择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改变种群基因库出现差异差异加大生殖隔离新物种形成。地理隔离量变一般形成亚种;生殖隔离质变形成物种。概念比较种群物种:基因频率:基

46、因型:基因库:基因组: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共同进化不同物种间的共同进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演变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多样化的内容:基因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性形成的进化历程:(1)几个关键阶段:真核生物出现后有性生殖方式的出现,生物进化速度明显加快;寒武纪大爆发:形成生态系统的第三极(消费者),对植物的进化产生影响;原始两栖类的出现:生物登陆改变着环境,陆地上复杂的环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条件。(2)进化顺序简单复杂;水生陆生;低等高等;异养自养;厌氧需氧;无性有性;单细胞多细胞。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

47、。生物基础知识概要(必修3)11细胞生活的环境体液概念 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组成细胞内液(2/3)体液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水肿蛋白质营养性水肿淋巴循环受阻水肿炎症、过敏引起水肿体液之间关系外环境 血浆 细胞内液 组织液 淋巴血管坏损也会引起组织水肿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内环境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含有水、无机盐、营养物质、蛋白质、激素等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关系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理化性质渗透压(细胞内主要是K离子、细胞外是Na

48、、Cl离子)、酸碱度、温度血浆酸碱度7.35-7.45 调节缓冲溶液: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有关参数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稳态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调节神经 - 体液 - 免疫共同调节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及肌肉和腺体)兴奋传导神经纤维上:

49、双向传导 静息时外正内负静息电位 刺激 动作电位 电位差局部电流 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单向传导 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性腺甲状腺 突触小泡(递质)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有受体)产生兴奋或抑制2人体的神经中枢下丘脑神经激素血糖体温 细胞外渗透压感受器脑干生命活动的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语言区:S区、V区、W区、H区等)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2-2 通过激素的调节激素调节概念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调节方式体液调节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人体各个部位)、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多级调节下丘脑-垂体-

50、甲状腺、性腺、肾上腺血糖的调节浓度范围正常血糖浓度;0.81.2g/L低于0.8 g/L:低血糖症(大脑供能不足、引起头晕) 高于1.2 g/L;高血糖症、严重时出现糖尿病(三多一少)。来源食物、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调节 血糖浓度升高 抑制作用促进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作用(胰岛B细胞分泌) (胰岛A细胞分泌) 促进 抑制 血糖浓度降低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两者的区别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体温调节下丘脑皮肤或黏膜内脏的冷觉或热觉感受器感受器-传

51、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汗腺、皮肤血管、立毛肌、肾上腺、甲状腺体温是指人体的内部温度。比较中暑(环境使热量散发障碍)与发热(体温调节紊乱)健康人:产热(细胞代谢)=散热(蒸发散热、辐射散热、对流散热、传导散热)天冷:皮肤血管收缩、肾上腺、甲状腺分泌加强、立毛肌收缩、骨骼肌颤栗,汗腺分泌少。天热: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加强,环境温度高于体温主要进行蒸发散热。水盐平衡调节饮水不足 失水过多 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 () (-) 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 大脑皮层 垂体 抗利尿激素 产生渴觉 ()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主动饮水 ()尿量减

52、少3两者的关系关系: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甲状腺激素成年人分泌过多:甲亢 过少;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婴儿时期分泌过少:呆小症2-4 免疫调节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如:扁桃体、淋巴结等) 吞噬细胞 免疫细胞 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淋巴细胞 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如 :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 免疫分类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功能防卫功能、监

53、控和清除功能抗原与抗体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细菌、病毒、人体中坏死、变异的细胞、组织) 抗体: 专门抗击抗原的蛋白质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 浆细胞抗体记忆B细胞记忆B细胞的作用:可以在抗原消失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浆细胞从而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细胞集团或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细胞免疫侵入细胞的抗原T细胞 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干扰素)效应T细胞作用:使靶细胞裂解,抗原暴露与抗体结合后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过敏反应: 再次接受过敏原 ,抗体吸

54、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自身免疫疾病:风湿、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缺陷病 : 艾滋病、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等过敏反应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19世纪未,达尔文注意到了植物的向光性 。他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 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2)达尔文、詹森、拜尔等的实验初步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物质,其分布不均匀 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3)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

55、弯曲的“刺激”确实是种化学物质,并把它命名为生长素。4)1934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 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 (IAA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产生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运输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到下端分布生长代谢旺盛的部位在胚芽鞘中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理作用合成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作用特点1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2.在一般情况下: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3. 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长素的忍受能力

56、不同:茎 芽 根应用无籽蕃茄:花蕊期去掉雄蕊,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柱头(染色体不变)顶端优势:顶端产生的生长素大量运输给侧芽抑制侧芽的生长,去除顶端优势就是去除顶芽(生产中用于果树修剪,棉花摘心等)用低浓度生长素浸泡扦插的枝条下部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向光性的形成原因: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胚芽鞘尖端下部生长素分布情况:生长素多生长的快、生长素少生长的慢,胚芽鞘弯曲方向与生长素少的方向一致3-3 其他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

57、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常见其它植物激素赤霉素合成部位: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叶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果实的发育。生产上赤霉素促进植株生长,茎干长增加纤维长度,解除种子休眠;啤酒生产时诱导a-淀粉酶的合成,简化工艺,降低成本。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分布:将要脱落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主要作用:抑制细胞的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生产上脱落酸促进种子休眠,抑制萌发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根尖 主要作用:促进细胞的分裂生产上细胞分裂素用于蔬菜保鲜及诱导芽的分化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主要作用

58、:促进果实的成熟概述植物的生命活动是由各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生长素多会促使乙烯合成增加,乙烯增加抑制生长素的合成。激素调节使植物增加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环境因素的影响诱导基因进行了选择性表达。34种群和群落1. 种群的特征(数量特征)种群密度 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个体数(最基本数量特征)受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个体占该种群总数的比例。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死亡个体占该种群总数的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一个种群的个体,占该种群总数的比例。年龄组成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可分为增长、稳定、衰退三种图形(图略)

59、,能预测种群密度发展趋势。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种群的空间特征)集群型均匀型随机型2.种群数量的变化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理想状态下)生物呈指数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t曲线图(略)增长速率种群数量时间时间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资源有限(非理想状态下),种群会在一定时间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K值:在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环境容纳量。曲线图(略)通过改变环境可以影响k值,从而影响种群生物数量。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S型增长曲线)自然界种群受环境影响,数量总是在波动,环境不利情况下还会下降甚至消亡。增长速率时间种群数量时间增长曲线在实际中应用合理捕

60、捞,在K/2时进行,既能获得较高产量,又能保证种群持续增长。害虫防治,应在增长率较低时控制,达到有虫不成灾的状态。濒危物种保护:增加环境的容纳量(K值),在动物衰减前进行保护3.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丰富度衡量种群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画出物种丰富度与纬度的关系种间关系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图(略)会分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2、竞争:两种或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竞争结果为相互抑制或一方占优,另一方占劣势或死亡。图(略)。3、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维持生活。图(略)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

61、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图(略)群落的空间结构提高群落对资源的利用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群落的分层现象。森林中植物垂直分层原因:光照强度 动物垂直分层的原因:栖息环境与食物分布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群落的分布,多呈镶嵌分布影响分布原因:地形、湿度、盐碱度、光照、人与动物等的影响应用:立体农业4、群落的演替演替群落发展到稳定阶段过程中,群落随着时间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演替类型原理:后来者具有竞争优势1、初生演替:一个从没有植被覆盖的地面,或原有植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2、次生演替:原有植被不在,但土壤条件甚至植物种子或繁殖体保留的地方

62、发生的演替。例:荒废农田草本灌木(森林)自然演替使物种的丰富度增加,结构稳定。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使群落演替按不同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但不能忽视或排除其他自然因素。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原因:开发土地牺牲环境,造成严重水土流失,洪涝灾害频发措施:退耕还林条例35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概念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范围会区分生态系统的类型、大小以及与群落的差别组成成分1、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光、热、水、空气、无机盐等2、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3、消费者:动物,包括寄生动物4、能把动植物残骸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主要是细菌和腐生真菌各成分作用1

63、、生产者: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太阳能转为化学能。2、消费者:加快物质循环、传播种子、传粉。3、分解者:分解动植物残骸、动物排泄物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营养结构1、食物链:(1)数食物链;(2)某一种生物占有几个营养级;(3)占某一营养级的生物有哪几种;(4)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5)某种动物大量死亡或迁走,对其他生物产生何种影响。(6)消费者的营养级位置是可以变化的;(7)用箭头表示彼此之间的营养级关系,箭头方向是由低营养级指向高营养级。2、食物网:多个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而成的复杂营养结构。能够在食物网中数出食物链数量(起点:生产者;终点:最高级消费者)以及数出特定消

64、费者在不同食物链中占营养级的数量。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过程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阳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些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流动的。能量流动特点1、单向流动不循环,从低营养级高营养级2、逐级递减:传递率为上一营养级的1020了解能量金字塔的结构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最有效利用能量。2、帮助人类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部分。懂得分析生态农业的食物链(网)中的能量流动。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概念它是指组成生物的C、

65、H、O、N等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形成的反复循环运动。特点具有全球性、反复出现、循环流动的特点碳循环物质循环中最主要的是碳循环。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或碳酸盐的形式存在,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两者之间是以CO2 形式进行循环的。 与社会的联系:知道温室效应、酸雨的成因、改善的方法。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关系都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同时进行,彼此依存。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信息种类能够对具体例子进行分类1、物理信息:光、声、温度、磁力等2、化学信息:生物碱、有机酸、信息素、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

66、殊行为,如:蜜蜂舞、孔雀开屏等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懂得分析资料,从而得出正确结论。1、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2、有利于生物种群繁衍3、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在农业生产的应用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产量。如:鸡舍增加光照时间2、对有害动物防治。如:合成性引诱剂干扰蝗虫正常交配5、生态系统稳定性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调节方式负反馈调节。(理解负反馈的例子)调节能力调节能力有限,外界干扰强度超过限度,调节失效,系统破坏。调节能力与群落的营养结构有关,结构越复杂,调节能力越强。调节包括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及生物吸收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1、抵抗力稳定性

67、是生态系统抵抗干扰并使自身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2、恢复力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3、懂得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较低;反之亦然。 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程度,不能超过系统调节能力2、对人类利用强度大的系统进行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恢复生态学及应用原理:群落演替,强调系统自我调节懂得一般技术流程(略)。36 生态环境的保护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我国人口现状1982年后确立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及2001年计划生育法实施后,经多年努力,人口增长过

68、快得到了有效控制,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目前进入低生育国家水平。我国人口前景由于人口基数大,较长时间内人口仍然持续增长。我国人口发展目标:2005,人口总数控制在13.3亿内(不含港、澳、台,下同)2010,控制在14亿内21世纪中叶,人口达到峰值16亿并缓慢下降。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理解粮食危机、耕地的逐年减少又导致人口进一步增加等一系列恶性循环,以及因此造成的生态危害。解决方法:退耕还林、还湖,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生态农业等,根本方法还是控制人口2、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性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沙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3、生物多

69、样性的保护和意义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价值1、潜在价值:尚目前未清楚,将来或许有用2、间接价值:(生态功能)如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3、直接价值:食用、药用、仿生学、旅游、艺术创作等(为人所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关键: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1、就地保护:原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最有效手段)。如四川卧龙、肇庆鼎湖等(知道保护区建立保护的是什么多样性)2、易地保护:把保护对象迁出,异地保护(最后手段)。如:濒危动植物繁殖中心、精子库、种子库、人空受精等。可持续发展指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的需要的情况下,满足这代人的需求。最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如:种植人工林、生态农业、休渔期、作物轮作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