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历史期中测试题2014.111古代中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谚语盛行,农村家族组织历几千年而牢不可破,异姓间的互相排斥,宗族、村寨间的仇杀、械斗频仍,这些均根源于( )A社会宗法观念 B血缘亲族团结C家族观念流行 D散漫自私意识【答案】A【KS5U解析】考查古代宗法制的影响。由题目中的信息“亲兄弟”“父子兵”“家族组织”等可知这些现象由宗法制所致。故本题应选A项;A项含B、C、D三项的内容,故B、C、D三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设问要求“根源”不符。故应选A。2. 有史学家指出:“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是逐渐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相对于分封制,郡县制( )A. 解决了贵族权力继承的矛盾 B.
2、 利于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C. 削弱了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答案】D【KS5U解析】考查对郡县制的认识。根据所学可知,分封制下诸侯国有较大的权力和独立性,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郡县的长官有君主任免不得世袭,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D项符合题意。解决了贵族权力继承矛盾的是规定嫡长子继承的宗法制。B项属于选官用人制度,与题干不符排除。相为中央官制,郡县属于地方行政区划,不属于中央官制调整,排除C项。故应选D。3. 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这句话强调了“三省体制”( )A大大削减了宰
3、相的决策权力 B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C并没有改变君主专制的本质 D确保相权与皇权并驾齐驱【答案】B【KS5U解析】考查三省六部制。依据所学,三省各自的职能为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旨意,门下省负责审核,如果通不过可以驳回,通过后交由尚书省执行。故应选B。4.“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地政府”这是伏尔泰对中国古代哪一选官制度的评价( )A科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世官制 【答案】A【KS5U解析】考查对科举制的认识。材料中文字“严格考试的人才”说明的是科举考试注重人才素质的提高,从而知道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素质,故A符合题意。5.史载:明朝内阁对皇帝“
4、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意见发回重拟时,如果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对上述理解正确的是( )A.明朝君主专制较前代有所弱化B.明朝政治初露民主迹象C.明朝内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D.明朝内阁大臣掌握了决策权【答案】C【KS5U解析】考查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材料中“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意见发回重拟时,如果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说明明代内阁尽管没有最终的决策权但也能参与重大行政事务的决策和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分析选项,C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C。6.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
5、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这里的“执政之府”指的是( )A中书省 B尚书省 C内阁 D军机处【答案】D【KS5U解析】考查对清代军机处的认识。有材料“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可知是清朝的军机处。故D符合题意,其他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D。7.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6、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答案】C【KS5U解析】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宋代之前,丞相等大臣上朝可以和皇帝一起坐着;到了宋朝,大臣上朝要站着;到了明代,群臣只能跪着与皇帝说话。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从本质上说明了皇帝权力不断加强。故应选C。8.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代指丞相)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 西汉设立中朝 文臣任知州,设通判 “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A B C D【答案】B【KS5U解析】考查古代的中央官制。依据所学,材料反映的是古代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关系,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最后被
7、废除。分析选项,符合题意;是体现的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B。9有学者指出:现代工业文明在政治上以“民主”作为自己的旗帜,但这时的民主,已不再是古希腊时代的那种幼稚的“古典民主”了。以下选项能够体现古典民主“幼稚”的是( )A大国众民型民主B全体成年人的民主C男女平等的民主D直接民主【答案】D【KS5U解析】考查古希腊民主的特点。依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西方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一种由选民选出代表民意的间接民主形式,相对于古代雅典的直接民主是进步的。古代雅典的直接民主过于泛滥,具有“幼稚”的特点,故应选D。10.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公民的权利与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
8、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此段描述( )A.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开放性 B.反映了雅典分权与制衡的民主原则 C.折射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D.揭示了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答案】A【KS5U解析】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从材料“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和“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可以判断材料主要表达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开放性。BCD三项都没有得到体现。故应选A。11. 在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作为一个雅典成年男性公民,下列事情不可能做到的是( )
9、 A被选举为执政官 B领取工资 C和妻子一道参与讨论城邦的重大事务 D参加立法【答案】C【KS5U解析】考查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依据所学,雅典民主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妇女、广大奴隶、外邦人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力,所以他可以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故应选C。12.古希腊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A独立自治B三权分立C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D小国寡民【答案】C【KS5U解析】考查考查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分析选项,AD是古希腊城邦的特点;B是近代美国等西方国家代议制的特点;故C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C。13. 公元前4世纪时,罗马的某法官接了一个案件:“一个仁慈
10、的贵族罗慕洛,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下遗嘱,希望把自己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慕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慕洛的遗嘱。”法官最后判定罗慕洛的家人败诉。法官依据的是( ) A.未成文的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C.成文的万民法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答案】B【KS5U解析】考查古代罗马的法律。解答时注意时间“公元前4世纪”。依据所学,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提议下,颁布了著名的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故应选B。其他与题目时间不符,应排除。14. 中国皇帝说朕即国家,宣扬君权神授;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
11、。下列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皇帝的命令是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B.古代中国和罗马的皇帝都拥有至高无上,超越法律的权力C.法律都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服务的D.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都没有法律,只有皇帝的命令【答案】D【KS5U解析】考查罗马的法律。材料“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强调的是皇帝的意志至高无上,法律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罗马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不对的,在古代人治社会中皇权是至高无上;皇权至上并不妨碍重视法律,罗马就是典型的例子,故应选D。15. 公元前452至前451年,在古罗马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和平民的努力下,由贵族编制出十个法表,镌刻在十块青铜板上,但法表中的一些内容引起
12、平民不满。公元前450年,又增两表,形成著名的十二铜表法。这一过程最能说明( ) A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B贵族的利益不再受法律保护C罗马法学体系的完善和成熟 D平民取得了罗马法的制定权【答案】A【KS5U解析】考查罗马法。依据所学,十二铜表法是由中贵族制定并公开维护贵族利益的罗马法律,该法制定后罗马贵族不能像从前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但不能说明贵族的利益不再受法律保护,事实上是恰恰相反的。罗马法学体系完善和成熟的标志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所以应选A。16. 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中介绍: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其中“巴厘满”即( )
13、A.内阁 B.首相 C.议会 D.法院【答案】C【KS5U解析】考查掩盖的君主立宪制。题干中国王统而不治,巴厘满掌握决策权、是权力的中心,可以得出巴厘满是议会。所以应选C。17. 梁启超认为:“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这主要是指美国实行( )A议会制 B联邦制 C总统制 D三权分立【答案】B【KS5U解析】考查美国的政治体制。据题干材料信息“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反映了美国联邦制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特点,这属于联邦制的特点,故应选B。18. 2012年2月美国白人协警齐默尔曼枪杀黑人马丁,未被追究任何责任,佛罗里达
14、州法院在美国民众抗议浪潮中重启此案。在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审理后,认定齐默尔曼无罪。全美各地再次引发强烈反响和抗议活动,美国总统奥巴马表态:“要是我有一个儿子,一定长得像马丁。”以此来安抚民众情绪。这表明在美国( ) A总统可通过对法院施压促其改判B民众可通过舆论对法院施压促其改判C国会可独立修改并通过法律D法院在各方权力冲突时按法律独立审判【答案】D【KS5U解析】考查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材料中叙述了黑人马丁遭白人协警枪杀未被追究任何责任,在民众抗议浪潮后,依然认定协警无罪,最后连奥巴马也只能以“要是我有一个儿子,一定长得像马丁”来安抚民众情绪,这充分说明了美国司法的独立性,故D正确。AB不符合
15、题意,C不符合史实,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国会的立法受到总统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故应选D。19.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如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 君主派势力强大 B.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C. 共和制将被君主制代替 D. 共和制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答案】B【KS5U解析】考查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背景。从材料中“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以及君主派的叫嚣,可知法国共和制政体确立的不易。
16、分析选项,B符合题意。20. 美国1787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点是( ) A避免了权力的过于集中B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C体现了民主共和的精神D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答案】D【KS5U解析】考查美德两国宪法的比较。根据所学,A项符合美国;B项是德国的特点;C项符合美国特点。两国相同点应是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故应选D。21
17、. 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B“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C“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是国家元首”D“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答案】C【KS5U解析】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性质。德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后,德皇的权力没有收到宪法的制约。宪法规定德皇有创制法律之权;有召集和解散议会的权力;有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的权力。故ABD均符合德意志帝国宪法
18、的规定。C项不能看出德皇权力的虚实,故C项符合题意。22. 菲利浦约瑟夫在列强对华外交中写道:“它揭开了(英国)对华事务的新纪元,它标志着中国闭关锁国的破产。”它当指(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答案】A【KS5U解析】考查南京条约。依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国门由此洞开。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变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故应选A。23.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是为了( )A. 倾销鸦片 B. 传播宗教
19、 C. 输出资本 D. 打开市场【答案】D【KS5U解析】考查南京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开放了福州、厦门、广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从材料可以看出,开放福州,是为了掠夺武夷山的红茶;开放上海,是为了到江浙一带倾销商品。可见,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到中国掠夺原料、倾销商品。故应选D。24 为实现社会的转型,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作出了不懈探索。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社会转型趋势的是(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B“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D“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答案】D【KS5U解析】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20、。依据所学,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是实现近代化,发展资本主义经济,AB两项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不符合历史潮流;C项体现了等级观念,也不符合。故应选D。25. 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 (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答案】B【KS5U解析】考查对太平天国的认识。从材料中的“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贫民失望”与“行为的凶暴”,我们可以推断出这是一场代表贫民利益的暴力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这次运动是太平天国运动。
21、所以应选B。26.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C.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D.增辟通商口岸【答案】B【KS5U解析】考查马关条约的影响。依据所学,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故应选B。 27.和约批准后,清帝下罪己诏日:“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
22、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战后签订的这一和约( )A最早规定了外国军舰可以到长江口岸航行B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遭到破坏C使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D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秩序的建立【答案】C【KS5U解析】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依据题干中“去岁仓促开衅”“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的信息可知这场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分析选项,A指的是天津条约,B指的是鸦片战争,D指的是辛丑条约,故排除ABD三项;结合马关条约的内容C符合题意。28美国人石约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一书中写道:“无论如何,起义虽只是象征性、鲁莽的行动,但却是政府和人民联合行动的例证,由此能使西方从中吸取教训。”下列能够论证上述
23、观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 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答案】C【KS5U解析】考查义和团运动。从材料起义“只是象征、鲁莽的行动”“是政府和人民联合行动的例证”“由此能使西方从中吸取教训”等,可以判断这次运动,是一次鲁莽盲目的、和政府有联合、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完全符合的义和团运动的特点。太平天国运动无盲目排外的特点;反割台斗争没有政府的联合;新文化运动全盘肯定外来文化,也没有政府的联合。故ABD均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C。29.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
24、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 )A实现了民族独立 B推翻了封建帝制 C确立了共和政体 D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答案】D【KS5U解析】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材料“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体现了反对外来干涉的民族意识;材料“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民主意识增强,故D项的表述最全面,所以应选D。30.揭贴、口号等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具有显明的时代气息。下列揭贴、口号与事件搭配不符合史实的是( )A一概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甲午战争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辛亥革命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一五四运动D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答案】A【KS5U解析】考查近代
25、民主革命。依据所学,“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辛亥革命时期;“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五四运动时期的口号;“一概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是义和团运动时期的口号。故A搭配不合理,所以应选A。31.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阅读下列图片:材料二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没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
26、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材料四 美国“除了全州性的法律以外,州有时也颁布一些全州性的治安条例。但在一般情况下,是由乡镇当局或乡镇官员会同治安法官,根据当地的需要,规定本地的社会生活细则,公布有关公共卫生、正常秩序和公民道德的守则。”引自【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6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4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美国中央与地方
27、权力分配的特点。(4分)其优点是什么?(2分) 【答案】(1)皇权至高无上;中央对地方进行垂直管理;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分散中央官员权力,削弱地方权利;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每点2分,共4分)(2)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度,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明废丞相,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每个朝代2分,共6分)(3)办法: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每点2分,共4分)(4)美国重视加强中央集权,但赋予地方一定的权力;地方可以颁布自己的法律、法规、守则。(4分)既有利于加强中央权力,也有利于发挥地方的自主性。(
28、2分)【KS5U解析】第(1)问,从图二可以看出皇权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从图一可以看出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治理的方式。从图二和图三还可以看出皇权不断地加强的趋势。第(2)问,“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具体表现其实考查的就是中央官职的表现,联系史实可知,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明废丞相,设内阁。第(3)问,英国做到的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最主要的是颁布了权利法案,用宪法性的文件限制了王权,确保了议会主权。随后,英国建立了责任内阁制,国王退出内阁成为了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第(4)问,从材料“除了全州性的法律以外,州有时也颁布一些全州性的治安条例”可以看出美国实行联邦政
29、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的原则。地方可以制定一些治安条例。这样既能维护中央的权力,同时也能有效的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具有进步意义。 32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织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摘自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材料二 1862年5月10日,英法军队以军舰大炮打败太平军,占领了宁波港。5月16日,夏福礼给普
30、鲁斯的报告说:“结果打败了太平军,并把他们赶出城。 就在太平军撤离宁波的那天晚上,我们立刻把满清官员送去衙门复职,并把宁波正式移交给他们。”材料三 下图是19世纪末一位爱国志士绘制的时局全图。材料四 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请回答:(1)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莫克维卡所说的“当前局势”指什么?为什么他认为“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4分)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4分)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社会面临怎样的现状? (2分) (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瓦德西为什么说“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列强又采取了什么
31、方式侵略中国?结果怎样? (6分) (5)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清政府与列强关系的变化并谈谈你的认识。(4分) 【答案】(1)“当前局势”:林则徐虎门销烟为英国发动侵华战争提供了借口。(2分)原因:中国地广人多,有望成为巨大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2分)(2)列强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4分)(3)现状: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2分)(4)原因:义和团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列强在中国的势力,列强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2分)方式:以华制华,在华扶植代理人。(2分)结果: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分
32、)(5)变化:清政府由抗击列强的侵略到与列强勾结,再到完全被驯服。4分【KS5U解析】第(1)问,有关于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莫克?维卡所说的“当前局势”指什么的问题,首先需要从材料内容中的时间来分析提取信息。材料内容中提供的“当 前局势”的时间是1840年,所以答案很容易得出。有关于为什么他认为“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扩张程度的含义,即 是可以从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入手来分析即可。第(2)问,解决本题首先需要正确理解材料二的内容,然后再对此内容进行分析理解,材料中的“夏福 礼给普鲁斯的报告说:结果打败了太平军,并把他们赶出城。 就在太平军撒离宁波的那天晚
33、上,我们立刻把满清官员送去衙门复职,并把宁波正式移交给他们”表明了材料的主旨内容是外国人帮助中国的反动政府镇压中国人民 的反抗。第(3)问,材料三中的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在甲午战争后被列强瓜分的时局图,所以它反映的现状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说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企图把中国变为各自独占的殖民地 。本题的解决可以依据图上的瓜分信息来归纳。第(4)问,有关于指出瓦德西为什么说“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的问题,实际上考查的是中国人民反抗的积极影响是什么。瓦德西的话意思是中国不可能成为列强的 殖民地。有关于列强又采取了什么方式侵略中国的问题,可以结合八国联军侵华后签定的辛
34、丑条约的影响来分析即可。有关于其结果怎样的问题,即是辛丑条 约的影响,使中国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第(5)问,有关于指出清政府与列强关系的变化的问题,首先需要正确的归纳出清政府与列强在不同时期的 关系的表现,需要正确的分期,然后再总结出现答案。有关于对此的认识的问题,需要在前一问题答案的基础上来回答,同时需要结合后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史实来分 析归纳并阐述即可。高一历史期中考试题答案110,ADBACDCBDA11 20,CCBDACBDBD 21 30,CADDBBCCDA31.皇权至高无上;中央对地方进行垂直管理;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分散中央官员权力,削弱地方权利;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每点2分
35、,共4分)(2)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度,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明废丞相,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每个朝代2分,共6分)(3)办法: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每点2分,共4分)(4)美国重视加强中央集权,但赋予地方一定的权力;地方可以颁布自己的法律、法规、守则。(4分)既有利于加强中央权力,也有利于发挥地方的自主性。(2分) 32(1)“当前局势”:林则徐虎门销烟为英国发动侵华战争提供了借口。(2分) 原因:中国地广人多,有望成为巨大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2分)(2)列强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4分)(3)现状: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 (2分)(4)原因:义和团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列强在中国的势力,列强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2分) 方式:以华制华,在华扶植代理人。(2分) 结果: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分)(5)变化:清政府由抗击列强的侵略到与列强勾结,再到完全被驯服。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