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年高考地理专题通关系列:地壳物质循环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29063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考地理专题通关系列:地壳物质循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4年高考地理专题通关系列:地壳物质循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4年高考地理专题通关系列:地壳物质循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4年高考地理专题通关系列:地壳物质循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4年高考地理专题通关系列:地壳物质循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2014年高考地理专题通关系列:地壳物质循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2014年高考地理专题通关系列:地壳物质循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2014年高考地理专题通关系列:地壳物质循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2014年高考地理专题通关系列:地壳物质循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2014年高考地理专题通关系列:地壳物质循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2014年高考地理专题通关系列:地壳物质循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2014年高考地理专题通关系列:地壳物质循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2014年高考地理专题通关系列:地壳物质循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2014年高考地理专题通关系列:地壳物质循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2014年高考地理专题通关系列:地壳物质循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年高考通关名师难点透视4】 地壳物质循环考点1 地壳物质循环 (2012年高考山东卷第3题4分)(1)图示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试题分析】该题通过地质剖面图,要求考生借助侵入和覆盖关系,判断地质作用的发生顺序。首先根据 “覆盖者新,被覆盖者老;插足者新,被插足者老”的规律,确定岩层新老和形成的先后顺序,然后推断个地质作用的发生过程,从而推断出该地先后发生了侵蚀、下沉、沉积、岩浆活动。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地壳

2、物质循环的具体过程”,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细致、准确地获取图示中各个时期的地理信息”和“依据所学知识,调动和运用知识储备,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然后整理和提炼作答”。由此不难看出高考试题的命题导向,用地理事物的形成和发展演化过程简化图为载体,考查地壳物质的循环。【答案】 D考点2 内力作用与地貌 (2013年高考广东卷第1题4分)(1)图示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搬运作用B风化作用C变质作用D地壳运动【试题分析】该题通过景观图,要求考生判断地质作用。促使地表形态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3、和变质作用。地壳运动使岩层发生变形或者错位,称为地质构造。图示表示岩层的弯曲或错位,属于地质构造,形成的原因为地壳的运动。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内力作用与地貌的关系”,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获取图示中地理信息”和“依据所学知识,调动和运用知识储备,结合教材中的典型图示进行作答”。由此不难看出高考试题的命题导向,以地理景观图为载体,以地理知识主干为重点,考查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及其特征。【答案】 D考点3 外力作用与地貌(2013年高考江苏卷第7、8题8分)图示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图示右下角照片),在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读图回答(1)(2)题。(1)含

4、金刚石堆积物的成因是( )A冰川沉积 B流水沉积 C风力沉积 D风化残积(2)图中可能找到金刚石矿的地点是( )A B C D【试题分析】该题通过示意图和文字信息,要求考生结合主干知识,推理判断。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的关系”,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准确地获取图示中位置信息、河流河湾形状、景观图等地理信息”和“依据所学知识,调动和运用知识储备,结合教材中的典型图示进行作答”。由此不难看出高考试题的命题导向,以地理景观图和分布图为载体,以地理知识主干为重点,考查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答案】(1)B(2)B考点1地壳的物质循环(1)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环节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

5、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可归纳为下面的模式图。序号原物质地质作用生成物质岩浆冷却凝固作用岩浆岩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沉积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变质作用(温度、压力)变质岩各类岩石重熔再生作用岩浆(2)地壳物质循环形成的岩石及特点类型形成特点用途岩浆岩侵入岩地下岩浆在内部压力作用下,侵入岩石圈上部,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矿物结晶颗粒较大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喷出岩地下岩浆在内部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矿物结晶

6、颗粒细小,有的有流纹或气孔沉积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形成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而成的岩石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变质岩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成的岩石片理构造大理岩是建筑材料;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3)岩层年龄即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变质岩是在

7、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考点2 内力作用与地貌(1)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表现形式地壳运动水平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岩层发生了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了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及谷地垂直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岩层隆起和凹陷;地势的起伏和海陆变迁变质作用岩石在一定温

8、度压力下发生变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岩石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岩浆喷出经冷凝形成火山地震地表下岩层的断裂、错动,引起震动造成地壳的断裂和错动,引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2)地壳运动的类型运动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岩层运动方向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对地形的影响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举例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台湾海峡的形成、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相互关系它们相伴发生;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考点3主要地质构造的对比

9、分析及地质构造的应用(1)褶皱和断层两种地质构造褶皱和断层是两大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二者在产生原因、结构特征和形成的主要地貌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具体分析如下: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褶皱是地下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发生弯曲变形,但岩层还是连在一起的判断方法形态背斜向斜岩层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岩层新老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部分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部分岩层较老图示构造地貌初始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

10、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后期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2)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分析地质构造不仅可以揭示地质时期地壳运动,分析地貌形成,而且对人类找水、找矿、工程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分析如下:找水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储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侧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选择在向斜中心。利用断层找水。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断层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往往是泉水等地下水出露的地方。找矿利用背斜找石油、天然气。“背斜顶部油气丰,气在油上要记清”。背斜是良好的

11、储油、气构造。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背斜底部,中间为石油。利用背斜、向斜确定钻矿的位置。如果岩层中含有某种矿层,如煤矿、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矿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顶部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掉了。工程建设背斜部位是隧道良好的选址。背斜呈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向斜部位结构不稳定,是地下水汇集区,建隧道可能变成水道,因此修筑铁路开凿隧道应避开向斜。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工程应回避断层。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断层处的烈度会变大。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考点4外力作用与地貌(1

12、)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在风、流水、冰川等的搬运作用下,转移离开原来位置的过程。堆积作用在搬运过程中,当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时,被搬运的物质就会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其中,流水和风力作用最为显著,具体表现如下:外力因素堆积原因堆积地貌流水地势变缓或河道弯曲,流水的速度减慢山间河流流出山谷:洪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冲积平原河流入海口处:三角洲风力气压梯度减小或遇到地形阻挡,风速减慢堆积物质以沙粒为主:沙漠(沙丘)堆积物质以黄土为主:黄土高原波浪波浪遇倾斜海岸,速度减慢沙滩冰川冰川在移动过程中融化,其中夹杂的物质发生堆积冰碛地貌、冰碛湖等(2)河流地貌河

13、流侵蚀类型溯源侵蚀下蚀侧蚀方向向河流源头垂直于地面垂直于两侧河岸对河谷的影响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特别强调伸长加深展宽河流堆积地貌组成部分分布形成地貌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洪积冲积平原山前水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水流变慢,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各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土壤深厚肥沃,既不旱也不涝,是高产田所在地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堆积体,堆积体在枯水季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如果河流改道,

14、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宽广土壤肥沃,易旱易涝,粮食产量不稳定三角洲平原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河流到达海岸入海口时,流速极缓,河流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洲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土壤肥沃,易盐碱化,影响农业生产1.地质构造图及构造地貌示意图的判读地质构造图可以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在阅读时要注意分清是哪种类型,判读地质构造图方法通常如下:(1)三方面了解图中信息看图名:图名可以告诉我们图幅所在的地理位置。一幅地质图一般是选择图面所包含地区中最大居民点或主要河流、主要山岭等命名的。看图例:通过图

15、例可以了解制图地区出露哪些地层及其新老顺序等。图例一般放在图框右侧,地层一般用颜色或符号表示,按自上而下由新到老的顺序排列。看比例尺:比例尺告诉我们缩小的程度和地质现象在图上能够表示出来的精确度。(2)四角度分析应用应当按照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法,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从四个角度分析图内一般地质情况: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图示是向斜还是背斜,分析地层有无缺失,如上面例题为背斜,背斜顶部岩层缺失。分析各层是否含有化石,含有化石说明为沉积岩,再看含什么化石,化石是什么地质年代形成的。分析有无断层,断层部位在什么地方;分析有无侵入岩,是什么年代侵入的,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有什么关系等。(3)五

16、步骤探究岩层的形成在掌握全区地质轮廓的基础上,再对每一个局部构造进行探究: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是由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

17、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外力侵蚀形成的。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壳上升形成的;若侵蚀面上部为风化壳,是由于地壳上升后一直遭受外力侵蚀所致。若地形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周围岩石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周围岩石形成的年代。如2011年山东文综3、4题图可以判断,地层缺失;断层位于处,右侧岩层上升,左侧岩层下降;为侵入岩,侵入岩形成于其上面的沉积岩之后。2.地壳物质循环各种变式图的判读地壳物质循环在实际考题中有许多种变式图,如下所示:(1)关键是判断岩浆和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就是岩浆岩。(2)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

18、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3) 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都有可能重熔再生形成岩浆。(4) 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3.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河流流向取决于地势的高低,即由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河流流向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判定:(1)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判断河流流向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如图所示:(2)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断河流流向(3)根据城市合理规划图,判断河流流向(4)根据河床的冲刷强弱来判断河流流向(5)用“凹凸”两字掌握河流的凹凸岸一选择题1.下图是八达岭长城照

19、片,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该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1 C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是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形成的,后来地壳抬升,经风化、侵蚀、搬运等外力作用将其上部岩层除去才出露。美国66号公路(洛杉矶-芝加哥)沿线有世界上最大、最绚丽的化石林集中地。读图,完成2题。2.化石林中的树干化石形成环境及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A. I B. II C III D. I2 A 含有化石是沉积岩所特有的性质,因而化石林中的树干化石形成环境为沉积环

20、境,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为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读下面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34题。3.下列有关图示四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沉积岩侵入岩变质岩岩浆A B C D4.下列各种岩石和岩浆之间的转换过程中,正确反映地壳物质循环的是()。A BC D3 A据图可知,有层理,为沉积岩;为侵入岩;为岩浆;为变质岩;为喷出岩。4.B 地壳的物质循环为由岩浆到岩浆岩,再到沉积岩、变质岩,最后再生成新的岩浆的过程。5.下图为某地未倒置岩层的垂直剖面图,地表在甲地层之上,图中不同的图例和甲至辛的标示分别代表不同的岩层。丁层与庚层都为火成岩侵入岩层,其中丁岩层还包裹着一些来自丙层岩石的

21、碎块。表示下图中岩层由老至新的正确顺序的选项是 ()。A甲乙丙丁戊己庚辛B辛庚己戊丁丙乙甲C辛庚己戊丙丁乙甲D辛己戊丙丁庚乙甲5.D 因岩层未倒置且辛、己、戊、丙依次由下到上,所以这四个岩层由老到新依次是辛己戊丙。丁为侵入岩且包裹着一些丙层岩石的碎块,即丁侵入了丙,丁的形成年代晚于丙。庚为侵入岩且侵入了丁,判断庚形成的年代晚于丁。乙岩层与其下岩层有着明显的不平整的界面,说明乙岩层是在其下方岩层遭受了外力侵蚀后才形成的,推断出乙形成年代晚于其下方的岩层。甲在最上面,最后形成。读某地地貌景观及其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67题。6.关于图中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AM、O、Q均为背斜山BM、O、Q均为向

22、斜山CM、O、Q均为断层山DM为背斜山,O为向斜山,Q为断层山7.关于图中N、P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N处地下可能含有金、银、铜等矿产BP处地下可能含有石油矿产CN处岩石抗侵蚀能力弱,受外力侵蚀成谷DP处为断裂下陷形成的6.D7.B 第6题,根据岩层在垂直方向上的弯曲情况可以看出,M、P两地的岩层向上凸起,为背斜构造,其中在地形上M为山、P为谷;N、O两地岩层向下凹陷,为向斜构造,其中在地形上N为谷、O为山;Q处岩层发生断裂并有明显的错位,为断层山。第7题,结合该地区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可知,P地为背斜构造,有利于储存石油,因此在P处的地下可能含有石油矿产;N为向斜成谷;P为侵蚀而成谷地。读某

23、河流域地质结构图,完成8题。8.丁河谷地貌的形成所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主要是 A流水侵蚀断裂陷落流水堆积 B岩浆活动地壳运动流水侵蚀 C岩浆活动流水侵蚀断裂陷落 D流水堆积褶皱弯曲流水侵蚀8.B由等高线数值和弯曲状况可以推知,目前丁是沟谷地貌,是河流侵蚀作用的结果;但是从地层的地质年龄来看,丁处地层地质年龄为中间老两翼新,属于背斜构造;而且由图示可以看出丁地的岩层为岩浆岩;这些说明该地区地貌的形成过程是:首先经历了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层,然后受到挤压发生褶皱,形成背斜构造,形成山岭,然后在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沟谷。下图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9题。9.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

24、确的是( )A. 甲处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乙处是良好的储水构造B. 丙处地势较高,表明没有受外力作用的影响 C. 若要修建地铁丙丁一带更合适D. 乙处顶部岩层缺失是外力侵蚀作用的结果9. D甲处是向斜构造,属于良好的储水构造,乙处是背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A错误;丙处属于向斜构造,由于受到外力的沉积形成地势较高的山岭,B错误;丙丁一带属于向斜构造,在这里修地铁,容易渗水,所以C错误;乙处属于背斜构造,由于顶部岩层受到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而缺失。图示为各种地貌景观图,回答10题。10.关于图中各种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B在板块交界处比较少见 C主要分布于我国西

25、南地区 D主要分布在我国低海拔的平原区10.C 是风力侵蚀形成的风蚀蘑菇;是火山喷发过程,出现在板块边界地区,地壳活跃;是喀斯特地貌的石林,属于流水的侵蚀和溶蚀结果,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地貌区,如我国的西南地区;冰川作用形成的冰川地貌,主要分布在高山、高原区。二综合题11.下图中R山海拔2180米,具有顶平、坡陡、麓缓的外观特征。R山顶部长约14千米,宽约5千米,主要由砂岩构成;山下生气盎然,猴子的吱吱叫声和金刚鹦鹉的鸣声此起彼落, 四周覆盖着棉花糖般的云,边缘攀爬着前所未见的热带植物,上百条瀑布飞溅,被誉为“瀑布之乡”。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描述R山的地理位置。(2)用地质作用解释R山“顶平

26、、坡陡”的外观特征。(3)从地形角度简述R山被誉为“瀑布之乡”的原因。答案:(1)位于南美洲(东)北部;低纬(热带)地区;巴西、委内瑞拉、圭亚那三国交界处;(2)顶平3亿年前为浩大的浅湖和三角洲,沉积作用形成砂岩;坡陡地壳运动隆起抬升 (3)R山四周为陡崖,瀑布落差大; 顶部平坦,径流分散,瀑布数量多;(4分)12.阅读以下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处的地质构造是_,该地质构造的中心和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是_。乙处的地质构造是_,丙处可能容易形成_地貌,丁地的地貌是_。(2)图中河流a处河段的流向是_。(3)现准备在ab河段建设水电站,试分析有利和不利条件。(4)分别从图中H地,沿所在经线走到南极点,沿所在纬线绕地球一圈,所经历的板块数()。A相同 B相差1块C相差2块 D相差3块(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丙处有流水侵蚀地貌,丁处是流水堆积地貌Bab间的地形是内力作用形成的Ca、b处的地貌只分布在湿润地区DH地冬季温暖,原因是周围山地阻挡了冷空气E图中区域易发生台风、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答案:(1)向斜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断层喀斯特峡谷(2)从南向北流(3)有利条件:该河段流经亚热带季风区,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河流流经山地峡谷地区,落差大。不利条件:地形复杂、崎岖,附近有喀斯特地貌分布,工程难度大。(4)C(5)B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