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26298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41页
第41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42页
第42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43页
第43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44页
第44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45页
第45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46页
第46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47页
第47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48页
第48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49页
第49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50页
第50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51页
第51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52页
第52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53页
第53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54页
第54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55页
第55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56页
第56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57页
第57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58页
第58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59页
第59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60页
第60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61页
第61页 / 共62页
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1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doc_第62页
第62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粤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共6套)第一卷一、(每小题3分,共18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撮(cu)土 殷勤(yn) 刮痧(sh) 脸颊(ji) 童心未泯(mn) B. 鬈(jun)曲 苍虬(qi) 饭甑(zng) 虔诚(qin) 岿然不动(gu) C. 聘任(pn) 钦佩(qn) 笃厚(zh) 庇荫(yn) 恫吓唬人(xi) D. 摇曳(y) 蓊郁(wng) 皮癣(xun) 汲水(j) 婀娜多姿(nu)2. 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沧老 纯林 溪畔 一愁莫展 B. 飘缈 敷衍 起迄 别出新裁 C. 安祥 侨眷 余遐 蜂涌而至 D. 刮痧

2、 滥觞 梦魇 功亏一篑3. 下列词语填入各句恰当的一项是( ) 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知识的传播以空前的速度,几乎无时空阻隔地迅速扩散。 长久以来,露天早点摊卫生差、质量差、影响环境等问题一直 着这里的居民。 王刚 惯了,现在遇上个严肃的领导,觉得浑身不舒服。 A. 由于 干扰 轻松 B. 因为 困扰 轻松 C. 因为 干扰 轻浮 D. 由于 困扰 轻浮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印度是印美联合军事演习的既得利益者,它既可以借机打开武器装备引进渠道多样化的“闸门”,又可以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从而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 B. 幼年时期,我曾跟从方之孝先生学习古琴。几十年

3、来,方先生那种正直淳朴的高尚品格,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疾言厉色的恳切态度,谆谆善诱的耐心教诲,深深铭记在 我的心中。 C. 我们登上黄山主峰,如堕五里雾中,只见云气氤氲,周围的山景藏在其中,几枝松、几个观松人,溶出溶入。 D. “小巨人”姚明在22日“火箭”对“老鹰”的恶战中,左冲右突,所向披靡,真可谓银样镴枪头,全场竟拿下了登陆NBA以来的最高分41分。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有关专家指出,对综合处理生活垃圾和资源再利用与城市绿化、农业生产、工业制造等有机结合,可以逐步形成新的产业链,建立良好的“循环经济圈”。 B. 今年的华交会开幕式取消了领导讲话、剪彩等一些程序化的

4、活动,体现出更加注重务实和营造快捷通畅的商业氛围。 C. 越来越重的升学竞争和课业负担,日益狭窄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范围,使现在的中学生们很少有生活的体验和真实的感情。 D. 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不仅促进了货物、资本、人员等在各国之间的频繁流动,而且引发了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在世界范围的激烈碰撞。6. 下列各句标点符合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B. 青松,大海,凌霜的菊花和一壶苦茶,交织着一个爱国的,英雄的主题。 C. 金,原指一切金属,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说),现在专指黄金。 D. 他昨天到图书馆借了一大摞的书,有子夜围城

5、等二、(每小题3分,共12分)21世纪医学挑战生命极限 大量研究表明,端粒与细胞的老化关系密切。 端粒,是指由染色体末端的“TTAGGG”碱基组成的循环序列。除了部分例外,端粒在每次细胞分裂后变短,缩短到一定程度后,细胞便停止分裂。最新研究表明,当体内生成具有极短端粒的细胞团之后,端粒部分的间隙就会出现错位,并与其他染色体发生融合,人类的癌症,据称大约85极有可能与端粒异常有关。由氧化引起的损伤,是造成端粒异常的另一原因,在遭受氧化损伤的细胞中,活性氧值上升,并引起DNA损伤。长期从事该项研究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分子遗传学研究所的大卫吉利博士认为:人体内的DNA修复机构,可能与老化也有着十

6、分密切的关联。一旦能够找到预防氧化损伤、弥补DNA修复机构缺陷的手段,将有助于人们开发更为有效治疗疾病的方法。有些人尽管肌体健康,却由于早老性痴呆症而陷于重度痴呆状态,因此,如何在年龄增长的过程中维持大脑功能,将是今后的医疗必须直面的重大课题。斯坦福大学医学系的罗伯特扎霍尔斯基博士说,在生物中,唯有人类会陷于慢性身心紧张之中。处于身心紧张状态时,人的副肾皮质会分泌出一种被称为“糖皮质激素”的物质,这种物质会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内,使人的大脑逐渐老化。根据扎霍尔斯基博士的研究,糖皮质激素会阻止神经元吸收作为能量来源的糖,最终导致神经元死亡,特别是海马部位的神经元,更容易受到伤害。海马是大脑皮质的一

7、种,是控制记忆的重要部位。长期处于身心紧张状态,或是受到来自外界的心理创伤,会导致体内糖皮质激素浓度的上升,造成海马萎缩。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引起忧郁症等精神疾病。目前,扎霍尔斯基博士正计划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基因治疗之中。具体做法是,在海马植入可以生成分解糖皮质激素的蛋白质的基因,或者植入SOD(超氧化歧化酶)基因。他设法在实验中使小白鼠出现心脏疾病发作和癫痫发作,然后在小白鼠的大脑海马注入SOD基因。通常情况下,由于发作造成的应激反应,海马的神经元会在48小时后死亡。但是,如果在发作后48小时之内进行上述基因治疗,就可以防止大脑出现后遗症。进入后基因组时代,医疗技术必将出现飞速提高。在2

8、1世纪,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顽症可望被逐一攻克,长生不老或许将成为现实。专家呼吁,对于人们在现代社会所承受的过度身心紧张,也必须及早采取相应对策。(搞自文汇报)1. 下列对端粒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端粒是指由染色体末端的“TTAGGG”碱基组成的循环序列。 B. 每次细胞分裂后,端粒就变短了,最终使细胞的分裂停止下来。 C. 极短的端粒生成细胞团之后,端粒部分的间隙就会出现错位,并与其他染色体发生融合。 D端粒的异常,将85导致患癌症。2. 对“如何在年龄增长的过程中维持大脑功能,将是今后的医疗必须直面的重大课题。”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个医学挑战生命极限的问题

9、。 B. 一个人的肌体健康,意味着他的大脑功能也一定是健康的。 C. 细胞中,活性氧值上升,会引起DNA损伤,而DNA修复机构的缺陷,可能与老化密切相关。3. 下列与糖皮质激素毫无关系的一项是( ) A“糖皮质激素”这种物质,是处于身心紧张状态时,由人的副肾皮质分泌的。 B. 人的大脑的逐渐老化,与“糖皮质激素”在长时间内的作用有关。 C海马是脑皮质的一种,是控制记忆的重要部位,它的萎缩是由体内糖皮质激素浓度的上升造成的。 D端粒在每次细胞分裂时变短,其变短的情况与糖皮质激素浓度有关。4.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类的癌症,据称85左右与端粒的异常有关。 B.

10、长期从事端粒异常原因研究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分子遗传学研究所的大卫扎霍尔斯基博士认为:人体内DNA修复机构,可能与老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C. 糖是神经元作为能量的来源,缺少了它,最终会导致神经元的死亡。 D. 扎霍尔斯基博士经过努力,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基因治疗之中。其具体做法是,在海马植入可以生成分解糖皮质激素的蛋白质的基因,或者植入SOD(超氧化歧化酶)基因。三、(每小题3分,共15分)萧氏意辛传 耶律奴妻萧氏,小字意辛,国舅驸马都尉陶苏斡之女。母胡独公主。意辛美姿容,年二十,始适奴。事亲睦族,以孝谨闻,尝与娣姒会,争言厌魅以取夫宠,意辛曰:“厌魅不若礼法。”众问其故,意辛曰:“

11、修己以洁,奉长以敬,事夫以柔,抚下以宽,毋使君子见其轻易。此之为礼法,自然取重于夫。以厌魅获宠,独不愧于心乎!”闻者大惭。初,奴与枢密使乙辛有隙。及皇太子废,被诬夺爵,没入兴圣宫,流乌古部,上以意辛公主之女,欲使绝婚。意辛辞曰:“陛下以妾葭莩之亲,使免流窜,实天地之恩。然夫妇之义,生死以之。妾自笄年从奴,一旦临难,顿尔乖离,背纲常之道,于禽兽何异?幸陛下哀怜,与奴俱行,妾即死无恨!”帝感其言。从之。意辛久在贬所,亲执役事,虽劳无难色。事夫礼敬,有加于旧。寿隆中,上书乞子孙为著帐郎君。帝嘉其节,召举家还。子国隐,朝统间始仕。保大中,意辛在临潢,谓诸子曰:“吾度卢彦伦必叛,汝辈速避,我当死之。”贼

12、至,遇害。(辽史烈女传)【注】娣姒(d s):妯娌。古时妇女称丈夫的弟妇为娣,丈夫的嫂子为姒。厌(yn)魅:用迷信的方法,祈祷鬼神或诅咒。厌,噩梦,通“魇”。葭莩(ji f):芦苇里的薄膜。古人常用来比喻虽然疏远但还有点联系的亲戚。乖离:背叛分离。乖:违背,不谐调。1. 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年二十,始适奴 适:女子出嫁 B. 独不愧于心乎 独:仅,只有 C. 奴与枢密使乙辛有隙 隙:怨恨,隔阂。 D. 帝嘉其节 嘉:赞许2. 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孝谨闻 孝谨:孝顺恭谨 B. 使免流窜 流窜:乱逃 C. 妾自笄年从奴 笄年:童年 D顿尔

13、乖离 顿尔:困窘3. 比较下列各句中“于”字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自然取重于夫 独不愧于心乎 于禽兽何异 事夫礼敬,有加于旧 A同异 B. 同异 C. 异同 D. 均不同4.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意辛重感情、守节操的一组是( ) 事亲睦族,以孝谨闻 以厌魅获宠,独不愧于心乎! 然夫妇之义,生死以之 幸陛下哀怜,与奴俱行,妾即死无恨! 意辛久在贬所,亲执役事,虽劳无难色。 事夫礼敬,有加于旧。 A. B. C. D. 5. 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传主萧意辛事亲睦族,且重礼仪,反厌魅,教诲妯娌以礼法取宠于丈夫,认为女子如果靠厌魅取宠于

14、人则是有愧于心的。 B. 萧意辛具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她拒绝了皇帝让她免于流窜的好意,反对在大难临头时弃夫不顾,坚持与夫同行,侍奉丈夫更加礼敬。 C萧意辛得知贼人卢彦伦反叛的消息,坦然应对,无柔弱女子戚戚之容,而有女中大丈夫从容之风,最后为国死节。 D. 萧意辛的事迹算不上轰轰烈烈,但作为少数民族政权下的公主之女,皇帝姻亲,萧意辛也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奇女子了。其一言一行,今日读来,犹让人为之敛容,让人肃然起敬。四、(15分)1. 把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修己以洁,奉长以敬,事夫以柔,抚下以宽,毋使君子见其轻易。(3分)(2)幸陛下哀怜,与奴俱行,妾即死无恨!(2分)

15、2. 阅读古诗,完成(1)(3)题。(8分)南乡子 唐李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1)这首词所要表现的主旨是 (2分) (2)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2分) (3)“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词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回答。(4分)3. 背诵任选2题,第(3)题为1分(2分) (1)日暮乡关何处是, 。 (2) ,不及汪伦送我情。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五、(18分)说 树 吴冠中童年的故乡本有很多高大的树,孩子们谁也不理会树有多么美,只常冒险爬上高枝去掏鸟窝。后来树几乎被砍光了,

16、因为树干值钱。没有了大树的故乡是多么单调的故乡呵,也似乎所有的老人都死去了,近乎凄凉。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最珍惜的老树,因树比人活得久长,抚摸老树,仿佛抚摸了逝去的故旧亲朋,老树仍抽枝发叶,它尚活着,它自然认识世世代代的主人,至于千年古柏古松,更阅尽帝王将相,成为读不尽的历史卷轴。人们到树下纳凉,摆小摊,四川的黄桷树阴更是挑夫们中途最佳的歇脚处,那里还往往有小姑娘卖茶水。“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如果没有了古柳,盲翁失去了卖艺的好场所。夏木阴浓固具有郁郁葱葱之美,而冬天的树,赤裸着身躯,更见体态魁梧或绰约多姿之美,那纯是线结构之美,进入抽象美的范畴了。不少人沉湎于人间丰腴,不爱看冬天

17、的树,因其荒秃。宋代画家郭熙几乎专画冬天的树,郭熙的画面充满强劲的筋骨,郭熙的世界是树之精灵的世界,是人之精灵的世界。作为郭熙的后裔,我永远在探寻树的精灵。到江南写生,要赶早春,杨柳枝条已柔软,才吐新芽,体态袅娜,一派任东风梳弄的妩媚风韵,远看如披了轻纱,诗人说,柳如烟。黄山松背靠石壁,无地自容,为了生存呵,不得已屈身向前伸出臂膀,生命的坎坷却被人赞赏,说那是为了迎客、送客、望客。美国的尤色美底大森林有我见过的最大的松树,笔直参天,高树仰止,汽车从树基裂开的水洞间穿行。如何表现其高大,画家煞费苦心,最大最大,未必最美最美。六十年江湖生涯,老树最是莫逆之交。滨江的大榕树,遍体垂挂着气根,蓬头散发

18、,永葆婆娑风范;冰天雪地,白桦无寒意,回眸秋波,以迎稀客;四月天,北国的枣树依然光秃着乌黑、坚硬、屈曲的干枝,瘦骨嶙峋,傲视群芳。天南地北,我见过的树,爱过的树确乎不少,但大多叫不上名,相逢何必曾相识。有一回在贵州凯里地区的原始森林里爬坡,背着笨重的画箱,全靠着两只手攀着树枝前进,有些树看来躯干结实,不料一抓却成灰,我摔跤滚下,几乎丧生,这是初次见到站着死去的树,寿终正寝,真正享受了天年。能享天年的树毕竟不多了,人们懂得了植树的重要,“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是人类的美德,为子孙造福的职责。毁尽了树,人类自己也将毁灭,于是地球上只剩下高昌、交河、楼兰树不仅是生命的标志,也是艺术的标志。生命之树长

19、青,其实是艺术生命长青,人总是要死去的,艺术才能跨越时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作者永存在艺术中。然而艺术极难成活,比树难活多了。人们说风格是人,也可说风格是树,像树一样逐渐成长。树的年轮是一年一年添增的,而风格的形成还往往不一定与岁月成正比,未必越老越有风格,但却绝对需要长年累月的耕作。众目睽睽,空头美术家满天飞舞,君不见在花篮簇拥的展厅中,有最长、最大、最小及用脚、舌、发制作的符咒。作者往往是三年、二年、一年成才的俊颜或美女。雨后多春笋,更多杂草,哪里去寻夏木阴浓处?天坛、太庙,依傍是祖荫。【注】天坛:在北京。原为明清两代帝王“祭天”和“折谷”的场所。太庙:古代帝王的祖庙。1. 从文章的第二

20、段看,作者为什么欣赏冬天的树?(4分)2. 依据最后一段文字,如何理解“天坛、太庙,依傍的是祖荫”这句话?(4分)3. 作者从哪些角度写了老树的可爱和值得珍惜之处?请依照文意,加以概括。(6分)4.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 故乡的老树几乎被砍光了,因而,对于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来说,故乡已没有值得珍惜的东西了。 B江南早春的杨柳体态袅娜,任风梳弄,北国四月的枣树瘦骨嶙峋,傲视群芳,两者各具风韵,各有其美。 C. 作者引用“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句话,是为了说明“毁尽了树,人类自己也将毁灭”的道理。 D享受天年的树寿终正寝,虽然可作为老树的代表,但最终还是无法体现其

21、艺术价值。 E. 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将人、树和艺术联系在一起,说明艺术风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蹴的,需要长年累月的耕作。六、(12分)1. 语句扩展(4分) 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 ,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所以,我们在交朋友时,不要 ,而尤其要 。2. 请将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只写句子的序号)(4分) 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美丽的小城。 城中有一条小河流过,河水清澈见底。 到了扎兰屯,原始森林的气氛就消失了。 白砖绿瓦的屋舍悠然地倒映在水中。 走出小城,效外风景幽美,绿色的丘陵上长满了柞树。 丛生的

22、柳树散布在山丘脚下。3. 阅读下文,填上符合特定语境的话语。(4分) 某理发师手艺高超,口才也好。甲顾客理完发,照了照镜子,说“头发理得太长了。”理发师笑着解释:“头发留长一点,让你显得潇洒文雅,而又含蓄深沉,颇为符合你的身份。”顾客满意而去。乙顾客理完发,照了照镜子,说:“头发理得太短了。”理发师笑着解释: 顾客高兴而去。 丙顾客理完发,照照镜子,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却还这样说:“20分钟解决问题,理得太快了吧?”理发师从容回答: 顾客微笑而 去。七、(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2004年11月1 日下午,南京大学公告栏上贴了一封署名为“辛酸父亲”给大学儿子的信(以下是摘录)。亲爱的

23、儿子:尽管你伤透了我的心,但你终究是我的儿子。自从你考上大学,成为我们家几代里出的唯一的一个大学生之后,我心里已分不清咱俩谁是谁的儿子了。从扛着行李陪你去大学报到,到挂蚊帐缝被子买饭菜票甚至教你挤牙膏,这一切,在你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你甚至感觉你这个不争气的老爸给你这位争气的大学生儿子服务,是一件特沾光特荣耀的事。然而,你的骄傲却是不可理喻的。在你读大学的第一学期,我们收到过你的三封信,加起来比一份电报长不了多少,言简意赅,主题鲜明,通篇字迹潦草,只一个“钱”字写得特别工整而且清晰。你说你学习很忙,没时间写信,但同院里你高中时代的女同学,却能收到你洋洋洒洒几十页的信,而且每周一封。每次从收发室门

24、口过,我和你妈看着你熟悉的字,却不能认领。那种痛苦是咋样的,你知道吗?后来,你读大学二年级。当时,正值你妈下岗,而你爸微薄的工资,显然不够你出入卡拉OK酒吧餐厅。在这样的状况下,你不仅没有半句安慰,居然破天荒来了一封长信,大谈别人的老爸老妈如何大方。你给我和你妈心上戳了重重一刀,还撒了一把盐。最令我伤心的是,今年暑假,你居然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这已经成为我的一种心病,病根就是你 我亲手抚养大却又倍感陌生的大学生儿子。不知在大学里,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识和社交阅历之外,还能否长一丁点善良的心?这封信引来南京大学师生的广泛议论,你对此事有何看法,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5、题目自拟,文体不限。第一单元标准检测卷一、1.A点拨:B项“鬈”应为qun,“岿”应为ku;C项“笃”应为d,“荫”应为yn,“吓”应为h;D项“蓊”应为wng。2. D点拨:A项沧苍,愁筹;B项飘缥,迄讫,新心;C项祥详,遐暇,涌拥。3. D点拨:“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有介词性质,后可跟名词形成介宾短语作原因状语。“因为”:连词,表示原因或理由。句主要表示原因或理由,没有连词的作用,所以用“由于”比较好。“困扰”:围困并搅扰。“干扰”:扰乱、打扰。“轻浮”:言语举动随便,不严肃不庄重。“轻松”:不感到有负担。据前后语境及词语搭配情况判断答案应为D。4. A点拨:B说话急躁,神色严厉,形容

26、发怒时的神情,此处属使用不当,和中心语不搭配。C迷失方向,茫无头绪,不得要领,喻陷入莫名其妙的境地。语境中不能出现在真实的雾景当中,辨不清方向。D表面上银质,其实是焊锡做的枪头,喻中看不中用,不能用在姚明身上。5. D点拨:A项成分多余,将介词“对”删去,句意就明确了;B项成分残缺,“体现”少宾语,应在“务实”后边加上“精神”;C项搭配不当,“越来越重”可以修饰“课业负担”,不能修饰“升学竞争”。6. C点拨:A非疑问语气虽有疑问词但不能用问号,两问号应为逗号。B共个逗号,将第1、2、4处的逗号改为顿号,逗号内部成分并列。D项“等”与省略号不能并用,去掉“等”。二、1. A点拨:B项是关于端粒

27、分裂的特点的;C项是讲端粒异常的情况;D项讲的是端粒异常与人类患癌之间的某种关系。2. B点拨:肌体健康,大脑功能不一定健康,随年龄增长而减退。3. D点拨:此项与糖皮质激素毫无关系,属于无中生有。4. C点拨:根据排除法,寻找各项与原文对应的有关语句,结合上下文推断。三、1.B点拨:“独”这里应解释为“难道”。2. A点拨:B项“流窜”是个古今异义词,在文中是“流放”的意思。C项“笄年”指女子可以插笄的年龄,即成年。笄: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用的簪子。D项“顿尔”在文中是“立刻、马上”的意思。3. D点拨:“于”均为介词,引起动作行为的处所。但意为“从”,意为“在”。“于”也是介词,引进比较的

28、对象,但意为“与”、“和”、“跟”,译为“比”。4. D点拨:句中说明萧意辛能够处理好家族中的各种关系,句说明萧意辛反对以厌魅取宠于丈夫,句是写萧意辛坚持在苦难中亲自劳作。这几句都与题干要求不相吻合。5. C点拨:该项对原文理解有误。不是“萧意辛得知贼人卢彦伦反叛的消息”,而是她预见了卢彦伦的反叛,原文“吾度卢彦伦必叛”中“度”是揣度、猜测。正确的表述应该是:萧意辛有远见,不惧死,她预见到贼人反叛,坦然应对,无柔弱女子戚戚之容,而有女中丈夫从容之风,最后为国死节。四、1.()用贞洁来修养自己,用孝敬来侍奉长辈,用温柔来对待丈夫,用宽厚来安抚下人,不要让丈夫看见自己的轻佻不敬。点拨:翻译此句有三

29、个得分点:“以”是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手段,可译为“用”。“以洁、以宽、以敬、以柔”都是介词结构后置。即应为“以洁修己、以敬奉长、以柔事夫,以宽抚下”。“君子”在这里指丈夫,不是指有贤德的人。“轻易”的意思是“轻佻、不庄重”,与现代汉语中“轻而易举”这一含义不同。()希望陛下可怜(我),(让我)跟耶律奴一起去,我即使马上死了也没有遗憾!点拨:该句有两个关键词,即“幸”和“恨”。“幸”是个多义词,这里容易误解为敬词,即表示对方这样做是使自己感到幸运的。这里是“希望”的意思。“恨”是个古今异义词,与“憾”是同义词,都表示遗憾,不可理解为“怨恨”。在古书中“怨”表示仇视、怀恨,“恨”不表示仇视、怀恨

30、,只有“怨恨”二字连用时,“恨”才有仇恨之意,另外,注意句中的省略成分,翻译时要补足。2.()离愁别恨(或思乡之愁、离恨) ()借景抒情,用烟、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思乡带来的伤感之情。 ()潮退了,天晚了,思乡而不得归乡,更突出强化了思乡之情。点拨:诗词散文中景不再是单纯的自然之景,都是作者抒情的一个媒介。3.()烟波江上使人愁 (点拨:侧重思乡) ()桃花潭水深千尺(点拨:侧重友情)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点拨:侧重亲情)五、1.因为冬天的树体态魅梧或绰约多姿,纯是线结构之美,进入抽象美的范畴了。点拨:第二段中有明显的句子:而冬天的树,赤裸着身躯,更见体态魅梧或绰约多姿之美,那纯是

31、线结构之美,进入抽象美的范畴了。2. 第一层意思是:天坛与太庙所依傍的绿阴来自祖宗留下来的大树,而非短时间所栽植的小树。第二层意思是:说明艺术风格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耕作,并非俊颜美女(或空头美术家)的急就而成。点拨:“天坛、太庙,依傍的是祖荫”一句是全文的结束语,此句紧承对艺术风格长年才形成这一观点。因此,要明确“祖荫”的含义:既可实指有着悠久历史的千年古树给天坛、太庙的荫庇;也可进一步理解为没有长年累月的耕作,就形不成自己的艺术风格。3. 从乡情上或对故乡的感情上。(或:老树是故乡的象征)从历史角度或时间上。(或老树活得久长,阅尽沧桑,成为历史卷轴。)从艺术的角度(或:老树很有风韵,不仅是生

32、命的标志,也是艺术的标志。)点拨:“老树”是本文描写的对象,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来描绘和赞美老树,如第一、二段侧重从乡情上描绘可爱:“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最珍惜老树”“人们到树下纳凉,摆小摊”“没有了古柳,盲翁失去了卖艺的好场所”。再如从历史的角度写老树的可爱,主要分布在一、三段:“它尚活着,它自然认识世世代代的主人,至于千年古柏古松,更阅尽帝王将相,成为读不尽的历史卷轴”“站着死去的树,寿终正寝,真正享受了天年。”还从艺术的角度写老树给人的启迪,主要分布在二、四段:“那纯是线结构之美,进入抽象美的范畴了”“树不仅是生命的标志,也是艺术的标志”等。4. BE点拨:A项“老树几乎被砍光”与“故乡已没

33、有值得珍惜的东西了”构不成因果关系,“故乡已没有值得珍惜的东西了”是无中生有的判断; C项作者引用“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是为了说明“人们懂得了植树的重要”;D项“但最终还是无法体现其艺术价值”,原文没有此信息,作者对寿终正寝的老树,持赞美的态度。六、1. 朋友之间彼此交流思想着眼于物质的交换着眼于思想等精神方面的交流2. 点拨:总体来说,这6个句子写到了扎兰屯见小城进小城出小城的游历过程。进小城见“河水清澈见底”,因其“清澈”,所以水中有倒映屋舍。出小城见郊外风光。据此分析,排列组合就较易了。3.“头发剪短一些,让人显得精神饱满,朴实干练,与你的身材正相配称。”“时间就是金钱,顶上功夫速战速决,

34、为你赢得了时间和金钱,你何乐而不为呢?”七、作文思路:“感恩”是个永恒的话题,如何紧扣材料内涵,联系现实,驰骋想象,发挥才情,写出富有时代感和思想深度的佳作,这是写作成功的关键。“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写对父母的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写对朋友的感恩,这都不算跑题。但如果角度不新颖,感情不真挚,只能人云亦云,停留在一个肤浅的层次。可从反面叙事说理,告诉人们如缺乏正确的感恩意识,尤其在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中,竞争激烈,鱼龙混杂,一些人以怨报德,只会害己害人。这样,就有了较强的现实针对性,给人以警觉。例文:大爱无言印痕深母爱无声那个夜晚,我和妈妈从外婆家回来,天色已黑。一如往日的平淡,没

35、有言语与谈笑,妈妈推着自行车认真走她的路,而我跟在一旁随意地看着过往车辆。呼啸而过的汽车打着晃动的灯光,晃得人眼辨不清路的方向,即使退缩到路边,也没有安全感。忽然,一辆被汽车灯刺花了眼的摩托车向我们娘俩横冲过来。发觉的一刹那,我呆住了,而妈妈却猛然间一把将我推进了路旁的沟里。当我爬上路面的时候,血泊中的妈妈正在费力地伸着胳膊摸我。上苍啊!你为什么要夺走我的妈妈?那年,我才十二岁。沉默是绝响平素,我们母女之间交流甚少,妈妈终日忙着她的家务,少言寡语,从未像伙伴们的妈妈一样宠过我,更没有“宝贝闺女”之类的言语,她的平淡让我觉得她似乎不疼我。可那个惊心动魄的瞬间,亲眼目睹她为我而去,清晰地感到再也叫

36、不开母亲那紧闭的双眼的时候,那无言的大爱,猛然间改变了我从前幼稚的想法。哪有母亲不疼爱女儿的道理?如果不是源于深沉的爱,妈妈会在一瞬间想都不想推开我吗?一个无声的举动却比任何甜美的语言更有力地证明了妈妈爱我之深。至此,那一刻铭记在我心中,那深沉的爱刻进了我的心坎,那无尽的感恩深深地藏在我心间。岁月留痕今年我已十八岁了,妈妈走了整整六年了,可那一幕始终记忆犹新。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我日益深刻地体味到了母爱的全部。母亲节那天,老师提议我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我却不知道怎样才能让妈妈收到我的感恩。我,又来到母亲坟前。围着那个快被侵平的坟丘走了一圈又一圈,回想着那难忘的一幕,腾起于心头

37、的那无穷无尽的感恩之情,像山风一样包围了坟丘,亲爱的妈妈,你能感觉得到吗?母爱无声,岁月留痕。是的,有时在脸上,有时在心中。无言大爱伴我成长,无尽的感恩刻在心中的印痕也愈来愈深。生命就像回声,你送出去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妈妈无言的大爱换来的是我无尽的感恩。五月的山坡,鲜花漫山遍野地开着无数圣洁、芬芳的花儿陪伴着您,妈,在另一个世界的您还觉得孤单吗?点评:母亲为挽救我付出了生命。回忆中感受母爱无言,深沉不张扬。我怀着感恩之心在母亲坟前祝祷。总评:本文准确地把握住了话题的内涵,选材典型,母女真情深深打动了读者。没有眼泪的渲染却掩不住作者感人肺腑的心灵伤痛

38、。母亲惊人的举动将对女儿的爱展露无遗,女儿对母亲的感恩同样刻骨铭心。语言平实,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母亲真挚的感恩。本文成功之处便在于以情感人,用真情打动了读者的心灵。结构清晰,以小标题串联,题目就是眼睛,就是精彩之笔,简练而含义隽永。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2)(粤教版必修2)一.基础题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应酬(cu) 刮痧(sh) 敷衍(yn) 滞(zh)留B.甥(shng) 女苍虬(qi) 旷(kung)野 安然无恙(yng)C.寡(gu)姐 皮癣(xun) 鬈(jun)曲 兀(w)立D.撮(cu)土 温馨(xn) 庇(p)荫 战战兢兢(jng)2.下列字

39、形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愣住 报销 缔结 淡交如水 佣挤不堪B.身份 苍桑 摇撼 赏心悦目 安然无恙C.惆怅 召唤 筹划 民生凋敝 大道若弦D.笃厚 筹划 私塾 门当户对 捕风作影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读过他那本以“男士”名义发表的关于女人的散文集,真写绝了。B.巴金这人辛苦一辈子;勤奋一辈子;认真一辈子。C.不知什么时候?榕树底下辟出一块小平地,建了儿童玩的滑梯和亭子。D.主人公向往的是:晴朗的秋夜.一览无余的秋野.静谧的小树林.潺潺的溪流。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西天的云霞一会儿像激起的浪花,一会儿像堆起的棉絮, 不定。我这一次没

40、带孩子来,是想专心干点事情,同时也想使耳根 一会儿。海伦凯勒在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使同学们受到很大 。A.变换 清净 激励 B.变幻 清静 鼓励C.变幻 清净 激励 D.变换 清静 鼓励5.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艺术创作常常是一通百通的,例如美术界便涌现出一批全才的艺术大师,他们书.画.诗.刻,无所不为。B.在现实生活中,某些人虽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僵化,不思进取,甚至常常成为改革发展的“绊脚石”。C.当下部分学者谈起理论来口若悬河,而遇到实际问题时却束手无策,这种述而不作的风气应该加以纠正。D.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外交上

41、和对一系列国际问题的处理中危言危行,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一致好评。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上个世纪#$ 年代开始,中国内地的“五四”新文学就曾对香港文学产生过极大的影响。B.这种名贵的木材纹理匀称,木质坚硬,又不怕虫蛀,是造船.雕刻.制作各类家具的上等材料。C.国务院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招待会,招待来自五大洲的华侨及港澳同胞.台湾同胞。D.据有关部门对侵权问题严重的几十家企业的调查显示,这些企业每年的获利应达十几亿元。7.填入下面文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1)在儿时的梦里,它会顺着溪流把我们带到秧苗青青的田野上, , ,到大江大海里去,到很远

42、很美丽的地方去(2)惟有这两棵高大的榕树撑开遮天巨伞, , ,让晒得黝黑的农人们踏着发烫的石板路到这里透一口气。穿过飘着芬芳的小白花的橘树林 绕过燃烧着火红杜鹃的山坡洒落一地阴凉) 抗拒逼人的酷热A. B. C. D.二.能力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哥哥似乎没有同我玩耍过。有时候,他去读书;有时候,他去学徒;有时候,他也去卖花生或樱桃之类的小东西。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我不明白这都是什么事,而只觉得与他很生疏。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是我与三姐。因此,她们作事,我老在后面跟着。她们浇花,我也张罗着取水;她们扫地,我就撮土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

43、今还被我保存着。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穷,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的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遇上亲友家中有喜丧事,母亲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净净,亲自去贺吊)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姑母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吗?命当如此!”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时候,才这样说。是的,命当如此。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

44、。她最会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钱,她会刮痧,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少妇们绞脸凡是她能做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吃亏,不逗气。当姑母死去的时候,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不知道哪里来的一位侄子,声称有承继权,母亲便一声不响,教他搬走那些破桌子烂板凳,而且把姑母养的一只肥母鸡也送给他。(节选自老舍我的母亲)8.对文段中母亲脸上“羞得飞红”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在客人面前,母亲很害羞,因而脸红。B.母亲认为客人虽然很体谅自己,但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羞辱。C.母亲自认为没有尽到主人的责任

45、而脸红。D.母亲由脸红到“殷勤”和喜悦,说明她非常善于逢机应变。9.下列母亲对姑母的态度,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姑母常常闹脾气,由于她是家中的阎王,母亲敢怒不敢言。B.母亲认为自己没有受过婆婆的气,受姑母的气是理所当然,应该忍受。C.母亲心甘情愿地受姑母的气是由于她受宿命论的影响所致,不值得肯定。D.母亲甘受姑母的气是因为她能宽宏大量,吃得起亏,不计较个人得失。10.姑母死后,母亲一直哭到坟地,对此分析最合理的一项是( )A.由于以前受大姑子的气而不敢反抗,至此母亲才敢痛快地发泄心中的怨气。B.母亲为自己终于能改变受大姑子的气而不敢反抗的状况,苦尽甘来而大哭。C.大姑子虽然脾气很坏,但她

46、毕竟是亲人,而且也值得同情,母亲因此而哭。D.大姑子去世,母亲应该哭得更伤心,才能平伏别人,免招人非议。11.对文段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中“这些习惯”是指爱花,爱清洁,守秩序。B.第一段写哥哥时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C.第三段主要突出母亲善良.朴实的品格。D.这三段文字,写了母亲良好的习惯和坚强的品格影响了我。阅读故乡的榕树节选,按要求完成1214题。而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鬈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袅袅的

47、风中晃动如耳坠,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的彩色的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杆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小石狮子。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的记忆,记忆里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12.本文过渡巧妙自然,请找出相关句子,并作简要分析。13.将#句中的修饰词语去掉,变为“我怀念小溪.鹅卵石.少女.鸭子.石桥.石碑.小石狮子”可不可以?为什么?14.比较句中“记忆里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与“记忆里的故事有天上的星星一样多”两个比喻句,哪个

48、句子更为贴切?为什么?三.提高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题。童贤母,姓罗氏,宁海童处士释卿妻也。罗为县旧族,贤母少丧亲,姿端厚,有识度,年十三归童氏。时处士之祖母高年而父母皆老,贤母事之孝敬雍顺,治产业,习女工,甚得归道。舅姑喜,家政一任之。祖母晚病,手足痹不能举,溲恶或时污床席,贤母躬抱持洗涤。饮食必执匙箸以进,久而不懈。贤母有知能,粗细指画经综皆有方略条理。既而家浸盛,及处士蚤世,诸子长,娶妇生孙,一听贤母之教。遂相与合食,不分财异爨。家庭之间,出内有法,长幼有伦,遇人有惠,待宾客有礼,于是贤母远迩皆称焉。初,元季无政。大家以赀结长吏,出之租税,俾小民佃者代输,里正因而渔利。每亩征米

49、四升,小民以为病。会贤母家为里正,催民租税,命减其半,不足宁出己粟以输。乡闾贫弱赖以不困。洪武初,宁海及邻县饥,里中富人以麦贷贫乏者,每麦斗责谷二斗三升。时贤母家有麦数廪,召诸子谓曰:“饥者众,而吾家幸有余,安忍乘时取倍蓰之息?若等无效他人,宜减息一斗,以为乡率。”于是长子遵母意,与诸弟行之。又白于县,请禁多取息以病民者。母好施予孤弱,不能自存者给以钱粟,不责其偿。为之娶妇,使成家业。如是者二十余人。人或告饥,推食以予之。遇人有急,度其事可解,属诸子解之。后或背负,绝不与较。至不义人戒莫近,事于不可者戒勿为。其揣料世事,明远甚,虽丈夫有弗逮也。家人指逾千,婢仆指称之,人人察其饥饱苦乐与其才性所

50、宜,无有怨者。(节选自童贤母传明方孝孺)15.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政一任之 一:全,都。B.元季无政 季:指后期或末期。C.俾小民佃者代输 代输:代理运输。D.宜减息一斗,以为乡率 率:表率。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饮食必执匙箸以进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B.贤母事之孝敬雍顺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C.后或背负,绝不与较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D.事于不可者戒勿为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1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童贤母乐善好施的一组是( )贤母躬抱持洗涤 粗细指画经综皆有方略条理不足宁出己粟以输 宜减息一斗不能自存者给

51、以钱粟 人人察其饥饱苦乐与其才性所宜A. B. C. D.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童贤母十三岁嫁到童家,恭敬孝顺老人,精心伺候生病的祖母,治家理财缝缝补补很合为媳之道。B.童贤母明慧贤能,对子女悉心教诲,对家庭操持有方,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条。C.童贤母改变以前大户人家的做法,不用资财结交官吏,不剥削租种自己田地的人,专心管理乡里事务,深受村民的拥戴。D.童贤母深明事理,告诫子女远离不义之人,拒做不合理之事,对家人奴婢关怀备至,远近的人们都称赞他。1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遂相与合食,不分财异爨。(2)里中富人以麦贷

52、贫乏者,每麦斗责谷二斗三升。(3)请禁多取息以病民者。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黄 土邹志安我的父亲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民,劳动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黄土。黄土长了庄稼,却并不为太多的人注意。全中国老一辈的大多数农民都是这样。他死于肺心病。这是严重威胁劳动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中国农民在平时,是不大主动去医院检查身体的,即便有病躺倒,还要拖磨。我父亲民国十八年遭年馑时去南山背粮,走冰溜子,回来时冻掉了十个脚指甲,并且扎下了病根。以后一直半声咳嗽,而从不看病吃药。直到死前几个月,在我强迫下才去医院作了平生第一次心电图。医生打比方说:“机器运转一生,主机已经磨损,太缺少修复和保养了!”为了挽救,吃

53、“ 心脉宁”一类比较贵的药。他问:“一瓶多少钱?”听说有三元多,半天沉默不语,后来就说:“ 不要买药了,我不要紧。”当我不在时,就偷偷停止服药。他一定计算过:一瓶药的价值要买近二十斤盐,要让儿媳们劳动好多天。他平生也就只知道劳动。繁重的劳动使他累弯了腰。不知创造了多少财富,自己却舍不得乱花一分钱。有一次我给了他两元零用钱让他买点好吃的,半年后他还在身上装着。在重病期间他出现了谵语,净念叨“ 把猪喂了没有”.“ 把锄头安好”.“ 麦黄了就快收”之类。临死时他默默流泪,留恋这个世界他为之洒尽汗水然而仍不富裕的世界。父亲从来无是无非,关心而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事,可以说在精神上是贫困的。富有者被给与,

54、贫困者被剥夺,那么他是被剥夺了:从前因为贫困而没有机会接受文化教育,后来倒是不断地接受各种政治教育,而终于都没有弄明白。但他显然没有遗憾过,因为他有劳动,因此而填补了一切缺憾。巧者劳矣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但他还有所求祈求世事不乱,有安稳的日子。他现在去了!黄土上劳动一生,最后回到黄土里去。黄土是博大宽容的,无论善与恶,最终收容了所有的人。那时我跪在泥水里为他送行。我曾经想到过:他活了七十七岁,已很不易;而我们周围能活七八十岁的老人又实在太少。不是老人们不想活,也决非儿女们不孝顺,实在是因为生活水平太差。那么,尽快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则是儿女们挽留老人多驻一时的最符孝道的方法了。哭也徒然,

55、哀也无助。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力。将军和领导人死了,会有无数悼文,因为他们功勋昭著。一个普通劳动者死了,我们撒下这一把黄土,并期望世人能够容纳。20.这篇散文题为黄士,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黄土”的象征意义。21.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文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22.请用一两句话概括文中所反映的当时中国农村的状况。23.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中通过医生所打的比方,形象地描写出父亲积劳成疾.病入膏肓的身体状况。B.父亲偷偷停止服药,主要是舍不得花钱,同时也说明当时缺乏起码的医药卫生条件。C. 父亲关心而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事,既反映了他的爱国情结,也表现了他的愚昧无知。

56、D.文章开头说“我的父亲像一把黄士”,结尾说“ 我们撒下这一把黄土”,首尾呼应,深化了“黄土”的象征意义。E.作者文笔朴实,但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出父亲的形象,表达了对父亲真挚的感情。F.作者笔下的父亲同朱德笔下的母亲一样,虽然极其平凡,但都具有感人的人格力量。四.语言应用题24.找出下面文字在语言表述方面存在的两处错误,并加以改正。2005早春节联欢晚会上,由邰丽华领舞.21名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让观众惊叹不已。在精湛的舞台灯光与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演员们绘声绘色的表演,使台下数千观众如痴如醉。这些聋哑人不仅以优美的舞姿,更以顽强的毅力和执著的人生追求深深地震撼了人们。错误改正第一处第

57、二处25.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问题。某网站对今年过年您用什么方式给亲友拜年进行了在线调查。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26.下列文字是一位在外的学子写的“母亲节的祝福”,请你根据它的内容以对联形式编一条凝练而生动的手机短信。(不能抄录原文句子进行简单组合,不得超过30个字。)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这是属于您的日子,妈妈,节日快乐!虽然在这里,我说什么您也不会听见,但我还是要说,妈妈,我爱您。是您给了我生命,是您让我明白这人世间的道理,是您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我最深切的关怀,也是您在平日琐碎的生活中照顾我的一切。如果我对您的爱是一滴水,那么您给予我的就是朗朗春天里所有温暖的阳光。“谁

58、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不知用什么来报答您无私的母爱。亲爱的妈妈,在您放飞我的时候,也请您保存我的爱,相信在离别之后不久,就会有永远的相聚。不论何时何地,您始终是我最牵挂的人,始终是我心中最圣洁最温暖的守护神,相信我始终需要您,需要您的拥抱,爱抚和关心!等到那一天,我学成归来,我能独立撑起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天空,妈妈,到时我会让您骄傲,并且为此而快乐!或许,你要的,也不过如此。五.作文27.在我们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事例很多很多。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有时是一种场景生活中你一定经历.体验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情。请以“ 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叙述经历,抒发感受;可

59、以发表议论,评述世态,等等。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 字。答案与解析研读1.B (A.应酬chu C.鬈曲qun D 庇荫b) 2.C (A.拥挤不堪 B.沧桑 D.捕风捉影) 3.A (B. 分号改成逗号;C. 问号改成逗号;D.项改顿号为逗号。)4.C (三词的区别在于“幻.净.激”较符合句中语境。) 5.D (A 项“无所不为”意为“没有不会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此处用以表达对“全才”的推崇,褒贬失当;B 项“ 胸无城府”意指“ 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此处用以表达“不学无术”“思想守旧”等意味,不合语境且褒贬失当;C 项“ 述而不作

60、”意为“只阐述前人的成说,自己不提出新义”,此处用以表达“ 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不合语境;D 项“危言危行”意为“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此处使用恰当。) 6.B ( A 项为“不合逻辑”之病。“ 从开始”后应跟持续性的动作或行为,表示“ 到现在一直”,而“曾对香港文学产生过极大的影响”则表示一个已经结束的行为,在时态方面上下句自相矛盾。C 项为“ 语序不当”之病。“ 及”作连词,连接的成分有主次或先后之分,“ 来自五大洲的华侨”应置于“ 台港澳同胞”之后,且应将“及”置于最后两个短语之间。D 项为“表意不明”之病。“ 侵权问题严重的几十家企业”,这“几十家企业”是“被侵权者”还是“侵犯他人

61、权利者”存在歧义。) 7.B (依照事理) 8.C (“在客人面前,母亲很害羞”.“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羞辱”.“善于逢机应变”说法欠当。) 9.D (“敢怒不敢言”.“理所当然,应该忍受”.“受宿命论的影响所致”不准确。) 10.C(“母亲才敢痛快”.“苦尽甘来而大哭”.“免招人非议”牵强附会。) 11.D (文章节选部分没有这个方面的信息。) 12.答:第句,巧妙地将眼前景与思乡情联系起来;第句中的“ 我怀念”引出了对故乡事物的深切思念,同样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 13.不可以。修饰词语具体.形象.有声有色地写出了故乡事物的特点,生动感人,同时体现了作者对故乡记忆之深刻,感情之深厚。 14.

62、当然是“榕树叶子”的比喻更为贴切。因为作者对故乡的记忆和深切的思乡之情,无不以榕树为触发点和联系点,以此为喻,显得形象生动,可感可知。 15.C(代输:代为交纳租赋。) 16.D (介词,对于。A.连词,表修饰;连词,表目的。B.代词,他们;助词,用在主谓之间。C.代词,有的人;副词,倘或,如果。) 17.B (说童贤母孝慈;说她持家有方;#说她善于识人,与“ 乐善好施”无关,可排除。) 18.C (“里正”,即“里长”,对正直的人来说是一种差役,见聊斋志异促织中“里正役”的说法,且“专心管理”在文中无依据,只涉及她的“ 乐善好施”。% 项说法有误。) 19.(1)于是一家人和睦相处,一起吃饭

63、,不分家过日子。(扣“ 相与”“ 合食”“ 异爨”评分。)(2)村里有把麦子借给穷人的富人,每斗麦子要求归还二斗三升谷子。(扣“ 贷”“ 责”二字评分。) (3)请求禁止那些多取利息而让老百姓生活困难的富人的做法。(扣“ 请”“ 病”二字评分。)文言文参考译文:童贤母,姓罗,是宁海县一个叫童释卿的处士的妻子,罗家原先是县里的大户,童贤母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她举止端庄,为人厚道,有见识,十三岁的时候嫁到了童家。当时童处士的祖母年龄已经很大了,并且父母也已很老了,童贤母非常孝顺恭敬地侍奉他们,治家理财缝缝补补很合乎为媳之道,公公婆婆非常高兴,家里的事情全部交给她来管理。童处士的祖母晚年有病,手

64、脚麻痹不能活动,大小便有时弄脏了床席,童贤母就亲自抱着她或扶着她清洗。吃饭时,童贤母一定拿着汤匙或筷子亲自喂她,长久如此,从不懈怠。童贤母聪明能干,大大小小的事情安排筹划得都有条有理。不久童家慢慢兴盛起来,等到童处士去世后,每个儿子长大了,娶妻生孙,全部听从童贤母的教诲。于是一家人和睦相处,一起吃饭,不分家过日子。家庭之间,收入支出有规矩,长幼有序,对待别人有恩惠,对待宾客有礼节,因此远近的人都称赞童贤母。先前,元朝末年,政治昏暗,社会动荡。大户人家都用资财结交官吏,应该交纳的租税,让租种自己田地的人代交,里长借此而获取好处。每亩田地征收四升米,佃民因此贫困不堪。正好赶上童贤母家里的人做里长,

65、于是童贤母催民交纳租税,让减去一半,不够的宁愿拿出自己的粮食代交。乡里的贫困老弱的人家依靠这而不至于生活困顿。明朝洪武初年,宁海以及邻县闹饥荒,乡里有把麦子借给穷人的富人,每斗麦子要求归还二斗三升谷子。当时童贤母家里有几仓麦子,她召集几个儿子说:“ 受饥荒的人很多,而我们家里幸好有很多麦子,怎么能够忍心借这种时候来获取加倍的利息呢?你们这些人不要效仿他人,应该减去一斗的利息,来作为乡里人的表率。”于是大儿子遵从母亲的意思,和各个兄弟去做这件事。同时告诉县里,请求禁止那些多取利息而让百姓生活困顿的富人的做法。童贤母喜欢施舍帮助贫穷孤弱的人,不能养活自己的人,童贤母就送给他钱粮,不要求其偿还。同时

66、还给他娶媳妇,帮助他建立家业,像这样的(得到帮助的)有二十多人。有来诉说饥饿的,童贤母就拿东西给他吃。遇到别人有困难,考虑到事情可以排解,就嘱托儿子们帮助排解。后来有的人忘恩负义,童贤母也绝不与之计较。对于不义之人,童贤母告诫家人不要靠近,对于不合乎情理的事,童贤母告诫家人不要做。她揣料世事,非常明智有远见,即使是男子也赶不上。家人婢仆上千,她都能够说出姓名,并且明了每个人的饥饱苦乐以及能力性格,家人没有怨恨她的。 20.答题要点:象征了“ 我”的父亲。象征了辛勤一生.默默无闻的中国老一辈的农民。象征了博大宽容。(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扣分。) 21.答题要点:父亲是中国老一辈

67、农民的代表;勤劳,直到临终念念不忘的还是锄头.庄稼.收割;节俭,对自己十分悭吝,舍不得乱花一分钱;善良,与世无争,惟一的祈求是过上安稳的日子;精神上的贫困,关心却弄不明白国家大事。(要求结合阅读材料,分析言之成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或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22.广大农村还很落后,生活水平很差,人们精神贫困。(意思对即可。) 23.B C(答案超过两个的,按前两个评分,不倒扣分。) 24.第一处是“精湛的舞台灯光与背景音乐”改为“绚丽的舞台灯光与美妙的背景音乐”;第二处是“绘声绘色的表演”改为“ 精妙绝伦的表演”。( 此题考查病句改正。两处都是成分搭配的问题。“在精湛的舞台灯光与背景音乐

68、的烘托下”,精湛一词修饰限制了两个词语,都不能准备反映灯光和音乐的特点,用词不当,精湛只能用在技艺上。其次,“演员们绘声绘色的表演”,“绘声绘色”只能用于描述不能用于表演,都是定语的错误。) 25.(1)调查结果表明,电话拜年和手机短信拜年已经成为时下最流行的两种拜年方式;(2)快捷简便的拜年方式越来越受欢迎。 26.答案:略。(压缩以后的短信应该包含母亲对我和我对母亲两个方面。对联形式。每超一字扣1分。)【写作指导】人的情感.情绪总要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并要受到偶发事件的牵动和制约。感动之于人即是如此。明白这一点,我们以“感动”为话题写作文,就要首先调动生活积累,回忆起曾经让我们感动的人或事

69、,情或景,并选取其中内蕴丰富,值得反复咀嚼.玩味的材料组织到文章里来。写这样的话题作文,当然可以抒情,可以议论,但是组织上述材料作为文章的主体框架却是抒情.议论的基础。否则,所抒之情,所议之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但不能起到感染读者的作用,还会使读者望而生厌.敬而远之。这是写这类话题作文务必引起注意的地方。从内容上说,既可写伟人壮举,也可写凡人小事,也可写造化奇观,鬼斧神工。但有一点,这绝对是令你感动,也能令读者感动的事情。说到让人感动的事,决不是让你去瞎虚构,胡编乱造。想起1999年高考“ 坚韧我所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题,有很多考生写什么自己的父母死去,写什么自己遭到车祸等等。以此来

70、说明自己是如何的坚韧.坚强。所写事情令人感动吗?能够赚得阅卷老师的一把同情泪水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写这类文章,一定要采撷生活中足以令人感动的事,用朴实率真的文字加以表现即可。自然,上述材料在一篇文章里如何安排.如何使用,完全可以因文而异。以记叙为主,将上述材料写成文章的主体部分,然后引发必要的抒情或议论,是一种写法;依据行文需要,将上述材料加以梳理,穿插在文章的各个部分,写成“ 形散神凝”的散文,也是一种写法;甚至只有叙事,没有抒情或议论,将感情融入叙事当中,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去把玩,也未尝不可。文无定法,只要文章内容能够围绕主题,阐发“感动”的深层内涵,表现积极

71、的价值取向,应该说,就都合乎题意要求。【作文例文】感 动赵琦翻书的时候,一片银杏叶悄然滑落。我弯腰,拾起,惊觉这是初中毕业时同桌送给我的,背面上写着“珍重,朋友!”不记得当时是否有种想哭的冲动,只是现在,枯黄的叶片上早已是滴滴泪痕。想起,这世上还有一种心情叫感动。很长一段时间,我似乎已经忘了感动的滋味,是我心已冷漠,还是我的心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充斥得没有了空间?曾有朋友写给我这样一句话:“我们之所以会擦肩而过,不是因为无缘,而是我们的生活中少了两个字感动。”的确,我们的心因此不再敏感,我们不再用心收藏起身边的一丝一毫感动,只有当我们错过它,再回首时,才发现原来我们真的失去了很多。总有人抱怨这

72、世上可感动的事情越来越少。可是,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你就会发现,其实感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读书累了,父母为我们削个苹果,是感动;口渴了,朋友帮你打回一杯水,是感动;沮丧时,得到一句宽慰的话,是感动;高兴时,有朋友与你一起分享快乐,是感动;平凡的日子,收到一份小小的祝福,哪怕只是一片花瓣,一片树叶,也是感动人啊,每天被多少平凡的事情感动着!或许,有时正是由于它们的平凡才让我们视而不见。有这样一句话:“人之所以会感动,是因为他生活在爱之中。”红尘有爱,人间有情,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让庸碌蒙住我们的眼睛而无法感受感动的滋味呢?感动是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但,无论是谁,都无法对一个毫无感情的

73、人说出感动究竟是什么。因为感动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用心品出来的。感动,如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内心变得澄澈而又明亮。感动,如熏人欲醉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内心变得纯净而又宽敞。感动,如令人心折的白雪。领略白雪,我们的内心变得安静而又平和。当这个世上已无感动的足迹的时候,那它也就随之成了一个冰封的天地。冷酷,亦无情。朋友,请把心从泥淖中拔出来吧!请腾出一点小小的空间来承载这足以让我们回味一生的感动吧!【简评】 这是一篇人生感悟之文。文章从细腻处落笔:毕业时同桌送“ 我”的一片银杏叶书签而今已经变得枯黄,拾起它,让“我”感动。于是,作者由此引发出一通感慨:我们常常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74、所纠缠,却似乎已经冷落了感动,变得冷漠.麻木起来。其实,“感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文章列举令我们感动的诸多事例之后,笔锋一转,提出“感动是什么”的设问,并在文章结尾处用一组排比句从正面做了回答。统观全文,脉络清晰,衔接紧凑,语言畅达,内蕴深厚。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3)(粤教版必修2)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姥姥(lo) 撮土(cu) 撑持(zhng) 黑黝黝(yu)B袅袅(nio) 蓊郁(wng) 粗犷(kung) 凉飕飕(su)C汩汩(g)廿三(nin) 摇曳(y) 毛茸茸(rng)D魁梧(ki) 虔诚(qin)笃厚(d)乌溜溜(li)

75、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敷衍淳朴殷勤童心未氓B钦佩滞留慷概赏心悦目C领衔抱谦惦念悠然自得D绿阴遮蔽庇荫安然无恙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花一分钱买了张电报稿纸,正要填写,发现一个电话间是空着的,不是长途,是市内公用电话,真难得。那棵“驼背”在一次台风猛烈的袭击中,挣扎着倒下去了,倒在山洪的溪水里,倒在故乡亲爱的土地上。A迁就偶然爆发B迁就突然爆发C将就突然暴发D将就偶然暴发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我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

76、三姐、三哥与我。B去年一年,我在家信中找不到关于老母的起居情况。我疑虑、害怕。C她回答说:“因为她有坚硬的刺,浓艳淡香都掩不住她独特的风骨!” D“巴金准高兴,让他高高兴兴地上飞机。”她说,“电文越随便就越亲切。”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评卷老师们认为这篇作文语言流畅,见解独到,结构也很清晰,对一个高中学生的 考场作文不应鸡蛋里找骨头,因此将它评为满分。B.黄天荣是单位里的大好人,热心助人,又肯以义气为重。同事们平时叫他帮忙办点什么事,他常常是二话不说,尽量做到有求必应。C.他们两家住同一层楼,一家朝南,一家面北,可谓门当户对。又因为从小就一起上学,因此他们很自然地建

77、立了亲如兄弟的友谊。D. 某些领导热衷于兴建形象工程,其实是想借此机会为自己树碑立传。他们这种劳民伤财的做法只会使自己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对广东省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治疗“非典型性肺炎”的疗效大为称道,值得肯定。B 不仅毒品泛滥会诱发大量刑事犯罪,而且能影响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C 这些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侵华日军遗弃毒气弹对中国公民伤害,日方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D 在突击检查中发现个别商家公然出售盗版光盘,市政府领导表示,必须对这种践踏出版法的行为给予严厉打击。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一)

78、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的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结她一些喜悦。遇上亲友家中有喜丧事,母亲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净净,亲自去贺吊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二)姑母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吗?命当如此!”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时候,才这样说。是的,命当如此。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她最会吃亏

79、。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钱她会刮痧,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少妇们绞脸凡是她能作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吃亏,不逗气。当姑母死去的时候,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不知道哪里来的一位侄子,声称有承继权,母亲便一声不响,教他搬走那些破桌子烂板凳,而且把姑母养的一只肥母鸡也送给他。(节选自老舍我的母亲)7有关文段中母亲脸上“羞得飞红”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客人自己掏钱买酒肉食,母亲觉得自己很羞耻,因而脸红。B母亲认为客人虽然很体谅自己,但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羞辱。C母亲由脸红到“殷勤”和喜悦,说明她

80、非常善于逢迎机变。D母亲自认为没有尽到主人的责任而脸红,这表现了她的好客。8下列有关母亲对姑母的态度,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A尽管姑母常常闹脾气,但由于她是家中的阎王,母亲不得不默默地忍受。B母亲认为自己没有受过婆婆的气,受姑母的气是理所当然的,应该忍受。C母亲心甘情愿地受姑母的气是由于她受宿命论的影响所致,不值得肯定。D母亲甘受姑母的气是因为她能宽宏大量,吃得起亏,不爱计较个人得失。9姑母死后,母亲一直哭到坟地,对此分析最合情理的一项是()A由于以前受大姑子的气而不敢反抗,至此母亲才敢痛快地发泄心中的怨气。B母亲为自己终于能改变受大姑子的气而不敢反抗的状况,苦尽甘来而大哭。C大姑子去世,母亲

81、作为小姑子必须哭得很伤心,才能平服别人,免招非议。D大姑子虽然脾气很坏,但她毕竟是亲人,而且也值得同情,母亲因此而哭。三、(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一)苍苍的榕树啊,用怎样的魔力把全村的人召集到膝下?不是动听的言语,也不是诱惑的微笑,只是默默地张开温柔的翅膀,在风雨中为他们遮挡,在炎热中给他们阴凉,以无限的爱心庇护着劳苦而淳朴的人们。(二)我深深怀念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夏夜。有人卷一条被单,睡在光滑的石板上;有人搬几块床板,一头搁着长凳,一头就搁在桥栏杆上,铺一张草席躺下。我喜欢跟大人们一起挤在那里睡,仰望头上黑黝黝的榕树的影子,在神秘而恬静的气氛中,用心灵与天上

82、微笑的星星交流。要是有月亮的夜晚,如水的月华给山野披上一层透明的轻纱,将一切都变得不很真实,似梦境,似仙境。在睡意朦胧中,有嫦娥驾一片白云飞过,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洒下来。而桥下的流水地唱着甜蜜的摇篮曲,催人在夜风温馨的抚摸中沉入梦乡有时早上醒来,清露润湿了头发,感到凉飕飕的寒意,才发觉枕头不见了,探头往桥下一看,原来是掉到溪里,吸饱了水,涨鼓鼓的,搁浅在乱石滩上(节选自黄河浪故乡的榕树)10文段(一)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请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A对偶比喻反问B对偶排比反问C拟人设问对偶D拟人设问排比11下列有关文段(一)的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段文字主要是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来

83、赞颂榕树的崇高品格。B作者认为榕树默默奉献,为农人们带来诸多好处,值得赞美。C通过赞美榕树,作者表达了要把一切奉献给家乡的崇高愿望。D通过赞美榕的,作者表达了对家乡以及家乡人们的关切之情。12文段(二)中每一处标有“”的地方原本都有一个叠音词,依次填入哪一组最好?A静静轻轻悄悄慢慢B静静悄悄慢慢轻轻C悄悄静静慢慢轻轻D悄悄轻轻静静慢慢13对上述四个叠词在文中的表达效果的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这几个形容词的叠用,读来让人感觉到一种非常和谐的音韵美。B这几个形容词的叠用,充分地表现出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技巧。C这几个形容词的叠用,把动作表现得轻柔,衬托出环境的静谧。D这几个形容词的叠用,刻画出

84、一种“似仙境”“似梦境”的意境。14下列有关文段(二)的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这一段话中用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儿时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夏夜的情景。B这段描写可谓绘声绘色,有画面,有音响,有动作,字里行间饱含作者的感情。C这段描写也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因枕头掉到水里而无限懊恼的心情,增添了情趣。E 这段描写将儿时的夏夜写得如此迷人,充分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无限眷念的情怀。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08分)四、(18分)15学校电视台招聘业余记者、业余播音员各一位,应聘者多,竞争激烈。假如你打算应聘,请你按不同目的分别从三个方面介绍自己的优势,力争受聘。每次不超过30字。(8分)目的(一):应

85、聘记者。目的(二):应聘播音员。16第28届希腊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0:2失利的情况下,发扬团结向上、奋力拼搏的精神,终于以3:2战胜对手赢得金牌,实现了国人二十年来的中国女排奥运冠军梦。对此,请你以下列身份接受记者的采访,谈自己的感想。 要求:谈话符合人物身份,表达自然、得体、流畅,每段话不少于30个字。(6分)答: 中学生:中学教师:17.请拟一条以“说普通话”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4分) :五、(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 21 题。老 家 孙犁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最近几

86、天,又接连做这样的梦。要回家,请假不准,总是难以成行。有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名字,无法打听。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倒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绳索。种种困扰,非弄到急醒了不可。也好,醒了也就不再着急,我还是躺在原来的地方,原来的床上,舒一口气,翻一个身。其实,“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已经回过两次老家,这些年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不想再回去了。一是,家里已经没有亲人,回去连给我做饭的人也没有了。二是,村中和我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寒暄几句,没有什么意思。前两次回去:

87、一次是陪伴一位正在相爱的女人,一次是在和这位女人不睦之后。第一次,我们在村庄的周围走了走,在田头路边坐了坐。蘑菇也采过,柴禾也拾过。第二次,我一个人,看见亲人丘陇,故园荒废,触景生情,心绪很坏,不久就回来了。现在,梦中思念故乡的情绪,又如此浓烈,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实在说不清楚。我是从十二岁离开故乡的。但有时出来,有时回去,老家还是我固定的窠巢,游子的归宿。中年以后,则在外之日多,居家之日少,且经战乱,行居无定。及至晚年,不管怎样说和如何想,回老家去住,是不可能的了。是的,从我这一辈起,我这一家人,就要流落异乡了。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那里的河

88、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屋顶上的炊烟不见了,灶下做饭的人,也早巳不在。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漏不堪;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前不久,我写信给一位青年作家说:“写文章得罪人,是免不了的。但我甚不愿因为写文章,得罪乡里。遇有此等情节,一定请你提醒我注意!”最近有朋友到我们村里去了一趟,给我几间老屋拍了一张照片,在村支书家里,吃了一顿饺子。关于老屋,支书对他说:“前几年,我去信问他,他回信说,也不拆,也不卖,听其自然,倒了再说。看来,他对这几间破房,还是有感情的。”朋友告诉我:现在村里,新房林立;村外,果木

89、成林。我那几间破房子,留在那里,实在太不调和了。我解嘲似的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村中的一户。人们路过那里,看到那破房,就会想起我,念叨我。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但是,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18(1)作者在文章开头描写梦境中回家有哪些“困扰”?试分条概述。(2)描写这些梦境有什么作用?(6分)答:(1)“困扰”: ; ; 。 (2)作用: 19作者在文章中多次写到老屋,这对表现文章中心有什么作用?(4分)20、纵观全文,作者对老家有什么样的复杂心情?(4分)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作者以自己的两句诗作为文章的开头,入题很自然。这两句诗

90、也委婉地解释了自己这些年没有回老家的真实原因。B“文化大革命”后作者曾两次回老家,两次的情况不同,作者的心绪也不同。可见他对故乡的感情深浅取决于当时的心情。C作者在第九段中运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老家的河流、风沙、炊烟以及灶下做饭的人等表现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伤感情绪。D.从文章倒数第二段来看,作者坚持“老屋也不拆,也不卖,听其自然,倒了再说”主要是怕老屋不在了而被家乡父老乡亲遗忘。E文章的最后一段表明,故乡面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作者的老屋最终也将会消失。作者对老屋的消失虽伤感却又能理解。六、(12分)22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使之与上下文句式协调,文意贯通。(4分)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

91、什么?政客说:“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乞丐说:“是色味俱佳的美食。”商人说:“ 。”病人说:“ 。”说:“ 。”看来,这个问题不会有统一的答案。我们只能说,一个人最重要、最喜欢的,就是最宝贵的。23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第一题春晖盈大地( )科学能致富( )第二题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24概括下面一则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0字)“此次能够成功缉捕马加爵,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高科技手段在侦察过程中的出色运用。”三亚市公安局局长王少山说。公安机关在案发后运用计算机技术对马加爵曾经使用过的电脑进行了十分周密的分析。办案人员发现,马加爵在案发前后曾经大量浏览一些省

92、、市的地理、人文情况。其中海南省是他网上浏览比较多的地区。他曾经关注过海南的旅游、出租屋、房地产以及交通等信息,其中对三亚地区尤为关心。公安部随即将这些信息通报海南省公安厅。海南省公安机关立刻针对这些情况制定了完整而周密的通缉宣传,构成了巨大的监视网络,这个在外潜逃近1个月的重大杀人犯罪嫌疑人最终被捕归案。(摘自新华每日电讯3.18)七、(60 分)25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 分)大卫像意大利著名的雕刻家兼画家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是一件旷世杰作。但是据说雕刻大卫像所用的这块大理石,曾被多位雕刻家批评得一无是处,有些人认为这块大理石采凿得不好,有些人嫌它的纹路不够美,用它绝对雕不出

93、好的艺术品,总之它被批评为一块不受人赏识的普通石头。但是,当米开朗基罗以独特的眼光,和这块人人都认为无用的大理石相遇后,它就成为举世瞩目的“大卫像”了。周围一些不起眼的人、事、物,或许都隐藏着不同凡响的智慧。让我们成为别人的米开朗基罗,使一些平凡的事物,因我而截然不同。请以“赏识与价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2)(广东版)单元检测试卷答案及说明第一单元一、(18分,每小题3分)1C(A项中“撑”读chng;B项中“犷”读gung;D项中“魁”

94、读ku。)2D(A氓泯B概慨C谦歉)3C(“将就”强调“勉强适应,凑合”,符合语境;而“迁就”强调“迎合别人”,甚至是别人的错误,这与“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不合。 “偶然”和“突然”都有表示“出乎意外、出乎意料”的意思,但“突然”还强调“情况发生得急促”,更符合原句“正要填写”这一语境。“暴发”侧重于突发性,多用于洪水、传染病等;“爆发”侧重于猛烈性,多用于火山、重大事件等。)4B(“疑虑”和“害怕”在句中作谓语,中间不用顿号而要用逗号。)5C(“门当户对”指结亲的男女两家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相当。原句属于望文生义。)6D(A.“值得肯定”前成分残缺;B.语序不当,“不仅”应放到“毒品泛滥

95、”后;C.成分残缺,应在伤害加“造成的”。)二、(9分,每小题3分)7D(从文中可以看出,母亲虽穷,但很好客,并且这一点对我有深刻的影响。)8D(ABC不符合母亲的性格。)9D(,从原文可知母亲宁吃亏,不逗气,所以ABC项的分析不合理。)三、(15分,每小题3分)10C(没有“反问”“排比”,故含有“反问”或“排比”的选项都错。)11C(原文中并无要“奉献家乡”的意思,C项随意拔高了文章的主旨。)12D(根据上下语境确定。)13B(这一项不属于对文章的表达效果的理解。)14C(本段文字看不出作者有任何懊恼,相反情趣盎然,令人忍俊不禁,更好地表现了故乡特有的风情。)四、(18分)15目的(一)应

96、包括(1)观察分析能力 (2)口头表达能力 (3)书面表达能力例:本人善于观察分析,(1分) 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强。 目的(二)应包括(1)相貌 (2)口齿、口音 (3)朗读水平 例:本人相貌端庄, 口齿清晰,朗读水平高。16(略)17例:17(4分)答:会说普通话,“知音”遍华夏。 “知音”才更知心-请讲普通话。 普通话-标准音,让华夏儿女更“知心”。 五、(18 分)18(1)请假不准 迷失路途 旅途艰难。(2)这样写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因回家不得而产生的焦急心情,真实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难以割断的感情(这种思乡之情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因而形成不断的梦境),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19老屋寄托了

97、作者的思乡之情;对老屋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园荒废的感伤;写老屋与故乡新房相对照,与末段的意思相切合。20作者对老家的心情是复杂的,矛盾的。作者思念家乡,尊重家乡,却不想再回去。一是因为家里已没有亲人;二是因为所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的人都不认识;三是因为新的正在兴起,旧的终归要消失。因此,作者只得以不断的梦境和悠悠的回忆来化解这种内心世界的矛盾。21C E(A.梦中的“困扰”并不是作者这几年没有回老家的主要原因。B.作者“文化大革命”以后两次回老家停留的时间虽有长短,但这并不能说明他对故乡感情的深浅,人对故乡的感情是难以割断的。D.作者在文中说“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是用解嘲似的口

98、气说的。要保留老屋,是由于他对老屋有感情,对家乡有感情。)六、(12分)22参考答案:是源源不断的利润 是健康强壮的体魄 画家/是绚丽丰富的色彩(或“囚犯/是自由自在的生活”、“国脚/是激动人心的进球”、“孩子/是好多好多的玩具”)(答对一句得1分,要求话语符合人物特点,与上下文句式谐调,文意贯通) 23第一题:晖盈大地(正气满乾坤) 科学能致富(勤劳可兴家)第二题: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24高科技助捕马加爵(或:捕获马加爵高科技立功)七、(60 分)(按照高考评分标准评分。)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4)(粤教版必修2)一.选出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24分,每小题3分)1

99、.下列各组词语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宁谧(m) 蜷 (qun)曲 饭甑(zng) 敷衍(yn) B蓊(wng)郁 粗犷(gung) 隽(jun)永 百舸(k)争流C峥嵘(rng) 教诲(hu) 绮(q)丽 弥 (n)漫 D滞 (zh)留 苍虬(qi) 亘(hng)古 缔(d)结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愣住 报销 淡交如水 佣挤不堪 B摇拽 摇撼 赏心悦目 安然无恙C刮痧 虔诚 树绡 大道若弦 D恬静 黑黝黝 漂泊天涯 凉飕飕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西天的云霞一会儿像激起的浪花,一会儿像堆起的棉絮, 不定。我这一次没带孩子来,是想专

100、心干点事情,同时也想使耳根 一会儿。海伦凯勒在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使同学们受到很大 。A变换 清净 激励 B变幻 清静 鼓励 C变幻 清净 激励 D变换 清静 鼓励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因为缺乏位置感,他们根本就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在他们看来,平民意识犹如一块一文不名的破布。B文明礼貌,和气待人,这种与人为善的美德不仅商业活动中需要提倡,其他行为的活动中也应该提倡。C悲观的马尔萨斯认为,人类所需要的食物与大地所能供给的粮食愈来愈不成比例,人类的处境会日益恶化,贫富不均的情形将每况愈下。D你不给资金,却让我盖楼,巧妇难为无米

101、之炊,让我怎么办?5选出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上海华东师大团委主办的大夏之声报上登载了一篇名为“请为环保出份力”的文章,作者就环保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B啊,水滴!我要赞美你晶莹透明的小水滴;我要歌唱你敲击岩石的小水滴;我更要颂扬你锲而不舍的水滴精神。C我们在雪地里掷雪球,打雪仗,堆雪人。脚,跳出了热;手,让雪搓出了红。D主人公向往的是:晴朗的秋夜、一览无余的秋野、静谧的小树林、潺潺的溪流。6、填入下面文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语句间的标点不考虑)曾宪梓先生对中国内地的总捐资额超过4亿人民币。有人这样问他;有钱快乐,还是没钱快乐?曾宪梓先生这样回答:“_。

102、不要成为钱财的奴隶,要做钱财的主人。”我不算有钱 穷人有穷人的快乐,有钱人有有钱人的苦恼 有钱不一定快乐 看你怎么用 但是我把钱用在有益的事业上A、 B、 C、 D、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建筑业,新技术应用之迅速,见效之广泛,都是我们所不及的。B、因为经常发生莫名其妙的类似的事情,大家叫他“罗呆子”。C、这种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进一步巩固、发展。D、学习方法正确与否,是提高成绩的因素之一。8下列各句都用了“居然”一词,用得不对的一项是()A王勤出差已有十天了,大家都希望他今天能回来,下午他居然回来了。B接连下了七八天大雨,出门不得,

103、今天居然转晴,怎能不叫人高兴呢?C他把撒在地里的稻穗一一拾起来,一称,居然有四十多斤。D这个虽然只有二十六岁却已作案多次,劳教过两次的罪犯,在他犯罪的过程中,居然每次都能得到庇护。二.阅读故乡的榕树节选,按要求回答910题(12分):而我的心却象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朦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鬈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耳坠,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 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

104、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杆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小石狮子。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的记忆,记忆里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9.本文过渡巧妙自然,请找出相关句子,并作简要分析.10.将句中的修饰词语去掉,变为“我怀念小溪、鹅卵石、少女、鸭子、石桥、石碑、小石狮子”可不可以?为什么?11.比较句中“记忆里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 与“记忆里的故事有天上的星星一样多.”两个比喻句,哪个句子更为贴切,为什么?三、阅读文章,完成1215题。(16分)黄 土 我的父亲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民,劳动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黄土。黄土长了

105、庄稼,却并不为太多的人注意。全中国老一辈的大多数农民都是这样。他死于肺心病。这是严重威胁劳动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中国农民在平时,是不大主动去医院检查身体的,即有病躺倒,还要拖磨。我父亲民国十八年遭年馑时去南山背粮,走冰溜子,回来时冻掉了十个脚指甲,并且扎下了病根。以后一直半声咳嗽,而从不看病吃药。直到死前几个月,在我强迫下才去医院作了平生第一次心电图。医生打比方说:“机器运转一生,主机已经磨损,太缺少修复和保养了!”为了挽救,吃“心脉宁”一类比较贵的药。他问:“一瓶多少钱?”听说有三元多,半天沉默不语,后来就说:“不要买药了,我不要紧。”当我不在时,就偷偷停止服药。他一定计算过:一瓶药的价值要

106、买近二十斤盐,要让儿媳们劳动好多天。他平生也就只知道劳动。繁重的劳动使他累弯了腰。不知创造了多少财富,自己却舍不得乱花一分钱。有一次我给了他两元零用钱让他买点好吃的,半年后他还在身上装着。在重病期间他出现了谵语,净念叨“把猪喂了没有”、“把锄头安好”。“麦黄了就快收”之类。临死时他默默流泪,留恋这个世界他为之洒尽汗水然而仍不富裕的世界。父亲从来无是无非,关心而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事,可以说在精神上是贫困的。富有者被给与,贫困者被剥夺,那么他是被剥夺了:从前因为贫困而没有机会接受文化教育,后来倒是不断地接受各种政治教育,而终于都没有弄明白。但他显然没有遗憾过,因为他有劳动,因此而填补了一切缺憾。巧

107、者劳矣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但他还有所求祈求世事不乱,有安稳的日子。他现在去了!黄土上劳动一生,最后回到黄土里去。黄土是博大宽容的,无论善与恶,最终收容了所有的人。那时我跪在泥水里为他送行。我曾经想到过:他活了七十七岁,已很不易;而我们周围能活七八十岁的老人又实在太少。不是老人们不想活,也决非儿女们不孝顺,实在是因为生活水平太差。那么,尽快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则是儿女们挽留老人多驻一时的最符孝道的方法了。哭也徒然,哀也无助。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力。将军和领导人死了,会有无数悼文,因为他们功勋昭著。一个普通劳动者死了,我们撒下这一把黄土,并期望世人能够容纳。12、这篇散文题为黄士,请结合阅读材

108、料,简要分析“黄土”的象征意义。(4分)13、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文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4分)14、请用一、两句话概括文中所反映的当时中国农村的状况。(4)15、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文中通过医生所打的比方,形象地描写出父亲积劳成疾、病人膏肓的身体状况。B父亲偷偷停止服药,主要是舍不得花钱,同时也说明当时缺乏起码的医药卫生条件。C父亲关心而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事,既反映了他的爱国情结,也表现了他愚昧无知。D文章开头说“我的父亲像一把黄士”,结尾说“我就撒下这一把黄土”,首尾呼应,深化了“黄土”的象征意义。E作者文笔朴实,但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出父

109、亲的形象,表达了对父亲真挚的感情。F作者笔下的父亲同朱德笔下的母亲一样,虽然极其平凡,但都具有感人的人格力量。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江南春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因此,他主张将“千里”改为“十里”。要不要将“千里”改为“十里”?为什么?请结合诗题和全诗内容作简要说明。16.五.附加题,请同学们视自己情况选作(10分)17.请另选事物进行仿写。要求符合该物特征,并寄寓一定的思想感情。(字数可略有增减)

110、(10分)小草没有花朵的艳丽,没有身躯的伟岸,却以破土的力量昭示什么是顽强。仿写 答案一.(24分,每小题4分)1 A 2D 3C (三词的区别在于“幻.净.激”较符合句中语境。)4D (A项中的“一文不名”形容一个钱也没有,非常贫穷,用于修饰“平民意识”显然不正确;B项中“与人为善”指善意帮助别人,用来指代“文明礼貌,和气待人”显然是不相符合的;C项中“每况愈下:指情况越来越坏。题中的意思是说:“贫富不均的情形越来越严重”。)5B (A请为环保出份力;C项省略号不能与句号连用;D项改顿号为逗号。)6D(先回答提问,谈“快乐”间题,是过渡,这是关键的一处“看你怎么用”,“用”的应是“钱”,故其

111、上只能与相承;是表明自己态度)7.C(“迅速”与“广泛”位置对调,B“莫名其妙”和“类似”位置对调,D照应不周)8A(居然一词表示出乎意料,竟然。而A项中大家都希望王勤能回来,如果真的回来了,并不算意料之外,只能用果然)二课内阅读 (12分,每小题4分)9.答: 1.第句,巧妙地将眼前景与思乡情联系起来.2.第句中的“我怀念”引出了对故乡事物的深切思念,同样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10不可以。修饰词语具体、形象、有声有色地写出了故乡事物的特点,生动感人,同时体现了作者对故乡记忆之深刻,感情之深厚。11当然是“榕树叶子”的比喻更为贴切。因为作者对故乡的记忆和深切的思乡之情,无不以榕树为触发点和联系

112、点,以此为喻,显得形象生动,可感可知。三课外阅读(16分,每小题4分) 12、答对2点得4分象征了“我”的父亲象征了辛勤一生、默默无闻的中国老一辈的农民象征了博大宽容13、答对1点得1分。父亲是中国老一辈农民的代表勤劳,直到临终念念不忘的还是锄头、庄稼、收割节俭,对自己十分悭吝,舍不得乱花一分钱善良,与世无争,惟一的祈求是过上安稳的日子精神上的贫困,关心却弄不明白国家大事14、(4分)广大农村还很落后,生活水平很差,人们精神贫困。15(4分) B C四.诗歌鉴赏:(8分)16.不要。本诗题为“江南春”,用“千里”二字既切合题意,且照应题中的“江南”二字。全诗泛写江南春色,所写之景并不限于一处,

113、即使改成“十里”,“莺啼绿红”也未必能听得见、看得着;而用“千里”二字,诗中所写的景象更加开阔,全诗诗味也更加浓郁。五. .附加题,(10分)17示例:水滴/没有大海的浩瀚,没有江河的奔腾,却以穿石的不懈告白什么是执着。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5)(粤教版必修2)说明: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笔答题两部分,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笔答题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分值:12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共同基础平台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肥沃w 聒噪u 嗔怒 chn 战战兢兢jn B.真挚zh 粗犷 kun 笃厚 d 苍虬多筋 qiC.绿

114、阴 yn 契合 q 兀立 w 神秘恬静tinD.饥馑 jn 滞留 zh 敷衍 yn 罄竹难书 qn【测控点击】重点考查学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误读的字音。【解析】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项。其中 粗犷 kun的“犷”字正确读为“un”的音。【答案】B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猝然 包涵 庇荫 变换莫测B.猜恻 威慑 诬陷 气宇轩昂C.适意 浑浊 疲惫 安然无恙D.谩骂 仵逆 蔓延 赏心悦目【测控点击】重点考查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出现的错别字。【解析】其中A项的“变换莫测”中的“换”应为“幻”;B项中的“猜恻”中的“恻”应为“测”;D项的

115、“仵逆 ”中的“仵”应为“忤”。【答案】C 3.选出下列各句中的虚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我们在初级阶段这个长过程中,必需坚持所有制的多样性,同时必需坚持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性。B. 近些年来,这“艰苦奋斗”四个大字,在一些党员.干部的头脑里,日益淡漠,甚至一度被遗忘,一种浮华.奢靡之风渐渐蔓延。C. 随着改革的深化,结构的优化,宏观调控日益成熟,市场作用不断增大,必将进一步保障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D. 2003年,我国将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力争新增950万个就业岗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在语境中正确使用虚词的能力。【解析】A句中的两个“必需”应为“必须

116、”,“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必需”是一定要有的,不可少的。【答案】A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恰当的一句是( )A. 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奉行单边主义政策,孤家寡人,必将削弱.破坏目前的国际反恐联盟。B. “911”事件后,布什政府出于反恐作战的现实需要,调整对华政策,转而谋求与中国建立“建设性合作关系”。中美关系迂回曲折,再次呈现逐步改善和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C. 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一定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扬长避短,趋利避害,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D. 在我国基层法院的司法审判中,由于法院的认识和理解不同,曾经出现同一性质的争议在同一法院作出不同甚至

117、大同小异的判决。【测控点击】本题重点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析】(A中的“孤家寡人”是一个名词,用在此处从词性和意义上均不合适,改作“一意孤行”或“独断专行”较为合适。B句中“迂回曲折”指的是事物发展出现波折反复,用在这里显然不妥,可改为“峰回路转”。D中的“大同小异”与前文的“不同”意义重复,放在“甚至”后显然不当,可改为“截然相反”。)【答案】 C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据了解,天津市高级法院今后将不定期地发布判例,关于三级法院的民商事审判进行指导。B. 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并且从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率真而又自然。C. 这是振奋人心的

118、盛事,总投资5000亿元的南水北调工程迄今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项目。D. 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的新疆石河子垦区,年蒸发量高达2000-2400毫米,年降雨量却只有100-200毫米,是典型的干旱地区。【测控点击】此题考查对语病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对各种语病有初步的认识。【解析】(A中的“关于”应为“对”,属误用关联词语;C项中“迄今”位置不当,应放在“最大”的前面;D句语序混乱,“年降雨量”应在“年蒸发量”之前。)【答案】B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B.“学习就怕认真二字

119、。”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C. 我读过她那本以“男士”名义发表的关于女人的散文集,真写绝了。D. 余思牧认为,我信中所说“是有道理,有根据的。冰心欣赏巴金的纯真.坦诚.大公无私,巴金也一样欣赏冰心的坦率.坚强.友善”。【测控点击】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解析】A“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是对前面的总结,它前面的逗号应改为句号或冒号。B冒号改为逗号;C“关于女人的散文集”中“关于女人”要用书名号。【答案】D二.阅读与鉴赏(30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10题。(12分)品读科学之美丽(节选)詹克明科学是美丽的一书,作者不仅能够对这些艰深问题用浅近通达的

120、文字表述,还能不失其科学内容的准确性,这点是很难得的。如今,面对高度分化.无比艰深.无比庞杂的科学分支,任何一个通才的知识掌握恐怕都难以应付。沈致远先生并非理科出身,又长期在工业界供职,其学识竟是如此渊博,何以如此?我体会,首先在于他对科学前沿的最新发展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有着一种锲而不舍的追求。只有永葆童稚好奇之心的人才会在谋生之余,出自本能地保有一种强烈的探究欲,时刻跟踪科学全局的最新进展。正是这种非功利的知识追求成就了沈先生如此全面的学问功底。再者,作者素有认真的写作态度,有意从一些最具权威性的报刊科学专栏或科学书籍中选取素材,力求其科学内容准确可靠。例如,作者直接参考纽约时报科学时代版

121、的文章就有12篇,此外还有科学新闻.物理世界等杂志,这些期刊一般都比较严谨。除此之外,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作者都有一些各个科学分支的朋友,据我所知,有些还是这些领域里颇具权威的知名学者,与他们的互相切磋无疑会加深这种科学内容的准确性。科学散文虽不同于科普文章,但从沈先生这本书中,广大热爱科学的青少年读者无疑会获得很多全新的科学知识。 最值得推崇的是,书中有许多颇具匠心的篇章,作者都能以独特的视角展示自己的精彩思维。如竹木前缘,作者能从中国算盘结构中看出它是“五进位和二进位之混合制”,并使用了“浮点制”等本质特征。在毛笔与电脑中,作者指出“整个毛笔几百根毛就有上千个自由度”,使得电脑绘图软件很

122、难实现毛笔的功能。从现代科学眼光来审视,我们这个文明古国中有许多居家常见的东西却有着无比深奥的科学内涵,它们看似简单,却是复杂无比,以致处理起来,连最先进的电脑都束手无策。我曾听到方毅先生说起,中国围棋就有这种特异性,在国际象棋方面电脑可以大败世界冠军,但在中国围棋上它未必赢得了业余棋段的少年棋手。书中蝉与数论是篇奇文,它从“蝉的生命周期为什么偏偏是质数”中看到昆虫的生命周期只有在质数年数时才能在出土时尽可能少地遇到天敌的捕杀。再如蒙娜丽莎微笑揭密,作者从人眼视网膜具有两个不同区域,它们各有不同的感知灵敏特性,按此解释了蒙娜丽莎那神秘微笑为何会时隐时现。(选自中华读书报)7.“品读科学的美丽”

123、中的“美丽”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A.原作能够用浅近通达的文字表述艰深的科学问题。B.原作文字浅近,但对科学内容的把握却非常准确。C.原作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展示自己精彩的思维,使得书中许多篇章颇具匠心。D.原书中涉及的内容都是科学领域中较有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的重大成果。【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整体把握。【解析】D项文中所涉及的内容无此方面的评说。 【答案】D 8.文中说沈致远先生“学识竟如此渊博”,从本文看他的“渊博”体现在哪里?选出正确的一项 ( )A. 沈先生对科学前沿的最新发展有浓厚的兴趣,有一种锲而不舍的追求。B. 作者在写作本书时有意从一些最有权威的报

124、刊科学专栏或科学书籍中选取素材。C. 作者经常与科学领域里的知名学者相互切磋,不断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D. 作者在著作中涉及到数学.书法.自然.绘画等多方面的科学领域,使得全书有着较为丰富的科学内容。【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对文意的准确理解。解题时应当注意一些特殊的词语。【解析】前三项内容都属于使作者“知识渊博”的原因。 【答案】D 9.从本文看,科学是美丽的一书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选出正确的一项 ( )A.全书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学养与渊博的知识与渊博的知识。B.全书涉及数理化天地生及哲学.艺术.经济.环保.医学以及社会等诸多问题,内容丰富,领域广泛。C.通过散文这一文学样式,将艰深的科学问题加以

125、阐释,对于提高广大热爱科学的青少年读者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帮助。D.本书不仅以高昂的姿态热情赞美了科学的美丽,同时也鞭挞了科学发现中的一些不公正,警示人们对待科学要有正确的态度。【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准确理解。【解析】要从本文提供的有效信息去判断。第一段的结尾有依据。【答案】C 10.根据文章内容,下列信息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 面对当前高度分化.无比艰深.无比庞杂的科学分支,任何一个通才对它们的知识掌握恐怕都难以应付。B. 沈致远先生较为全面的学问功底源于他非功利的知识追求。C.科学的美丽艺术之所以有着较高的科学价值,者与作者取材的认真与严谨也是分不开的。D.科学求真,艺术尚

126、美,这是科学的美丽一书命名的原因。【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准确理解。【解析】文章中没有讲到“艺术尚美”的信息。【答案】D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1-14题。(18分)孝 心 无 价 毕淑敏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我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

127、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

128、西永无弥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 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摘自特区青年报)11.作者为什么说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的苦孩是“

129、一个自私的孩子”?【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对文中抽象语句的理解能力。【解析】可根据题目和第一.二段的内容来提取准确答案。【答案】为他太重学业而让父母付出沉重的代价,没有能尽一份孝心。12.文章三.四两段向我们表明了一个怎样的现实?【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对语段文意的归纳阐述能力。【解析】注意整体把握文段的意思。【答案】时间的流逝,将带走行孝的机会。13.“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解析】理解该句,要注意联系上段文字。【答案】为父母尽一份孝心,不论是什么方式的行孝,也不论什么内容的行孝,只要真心真意,都将是珍贵和美好的。14.下面对全文的

130、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B.对父母讲孝心是至高无上的行为,对父母的挚爱是人世间最珍贵最美好的情感。C.第三段的感慨针对性强,是专门对求学的苦孩和断然离开重病在床的父母的游子所发。D.倒数第三段,用排比和借代的修辞方法,将“孝心无价”形象地展现在人们面前。E.全文感情真挚,典型事例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形象化议论又与富有哲理的议论相得益彰,颇有特色。【测控点击】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的鉴赏能力。【解析】(A项的前一句重在讲“自私”,后一句重在讲“小事不肯为”。C项应是以两种人为例,不仅是对这两

131、种人,也是对每一个人所发的感慨。D项中的“借代”应该改为“对比”。)【答案】B E导读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作者是当代著名女作家毕淑敏。文章首先否定两种人,一是求学的苦孩,一是离家的游子。前者不顾家庭的困难,还要坚持读研究生,以致母亲不得不去卖血;后者在父母重病在床.行将就木的时候,斩断父母最后的期冀,断然离家。由此引发出行孝这一平常而又深刻的话题。作者相信天下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但作者更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时间的流逝,将会带走行孝的机会。因为人生是短暂的,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也许父母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已经离开了人世

132、。于是,我们将永远无以言孝。文章最后强烈呼吁,赶快为自己的父母尽一份孝心。在作者看来,无论用什么方式来回报,无论这种方式是丰厚还是微薄,只要是向父母献上一份孝心,那么这种感情都是无比珍贵和美好的。全文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形象化的议论和哲理性的议论融为一体,相得益彰。看完了这篇文章,我们的心是否有所触动?回想每天起床后的清晨,面对新的一天,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大多是自我的利益。但是,从现在开始,是否可以改变一下而这样想:新的一天,我还有两万多个这样的日子,而父母最多也只有几千天了。这一天,他们有些什么需要呢?我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三.能力提升(22分)1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133、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l)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准确理解和把握。【解析】注意题目中的“思”字,以及“意万重.又开封”等词语。把握情感是关键。【答案】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2)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测控点击】本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的细节.语言和表达技巧。【解析】

134、做这类题目,必须对诗歌的内容.艺术特色.表现手法有一定的认识。【答案】“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 16默写下面名句:(每空1分,共4分)(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宋王安石元日)(2)自牧归荑, 。匪女之为美, 。(诗经静女)【测控点击】本题考查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写。【解析】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心理学的常识告诉我们,记忆.背诵的要领在于,根据

135、不同人记忆衰退期的长短,适时地进行反复刺激。【答案】(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洵美且异。 美人之贻。17下面一段后有毛病,将修改结果写在后面的横线上。(4分)面对这批出口软件外包装上全都是德文,我首先虚心向发货人请教,一方面拿着德汉词典将包装箱上的德文译成中文,很快就顺利地将这批软件放到了各自的货位。(1)在中应删去的词语是_(2)在中或中应改动的一处词语是_【测控点击】要加强学生对病句的修改的实际动手能力,只是单纯的判断对错是不够的,把错误改正才是能力提高的关键。【解析】此题为“表达连贯”及“病句修改”的综合考查。【答案】(1)面对 (2)“首先”改为“一方面”(或:“一

136、方面”改为“然后”)1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4分)无论是千里冰封的北国雪原,清澈明净的高原湖泊,还是雄奇险幽的名山深谷,婆娑起舞的南岛椰林,都无不以它独有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人们不远千里地去领略它的风姿,获得美的享受。修改为: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选用变换句式。【解析】要注意整齐.得体.协调一致的原则。字数不得增减,必须注意。【答案】无论是千里冰封的北国雪原,婆娑起舞的南岛椰林,还是清澈明净的高原湖泊,雄奇险幽的名山深谷,都无不以它独有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人们不远千里地去领略它的风姿,获得美的享受。19.仿照下面划线句子的形

137、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能和下文衔接,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4分)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象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测控点击】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解析】主题.句式要相同,还要注意和下文衔接的相关性。【答案】你冰凉的双唇吻着我的面颊 我禁不住像在当年上学路上一样 紧紧牵住你的手心 呵,母亲四.写作与交流(50分)2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说的是亲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说的是友情;“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说的是爱情;“苟利国

138、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说的是爱国情。喜怒哀乐都是情。情,是一个永远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请你写一篇以“情”为话题的文章,把你想说的话.想讲的故事.想表达的愿望表达出来。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解析】写“情”,选材宜具体,写自己感受最深刻.最动情的事。只有首先感动了自己,写出来才能感动别人。主题宜集中.单一,积极向上。父爱.母爱.朋友情.同学情.师生情,都在选材之列,都可写出时代气息来。但不可误把早恋当做珍贵的感情来写。写“情”,描写宜生动。要学会寓情于事,寓情于物。要借鉴朱自清的背影,善于捕捉典型.生动的细节,用细节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用细节传达催人肺腑的真情。这样才能以少胜多,给人留

139、下值得反复咀嚼的回忆。个性创新拓展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3)题新沙陆龟蒙渤澥声中涨小堤, 官家知后海鸥知。蓬莱有路教人到, 应亦年年税紫芝(1)对新沙一诗的内容解说恰当的一项是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知道以后海鸥也知道了。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从蓬莱岛请人来栽种紫芝。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马上修了一条去征税的路。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马上就想到来征税。(2)下列诗句与新沙的主题接近的一句是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聂夷中田家)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杜荀鹤山中寡妇)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皮日休橡

140、媪叹)(3)简要分析新沙诗后两句在表达上的作用。【答案】用夸张.讽刺.诙谐.幽默.虚拟等艺术手法明确并深化了诗的主题。这是一首讽刺晚唐赋税之重的诗。在渤海的涨落潮声中,海滩边淤积起一条沙堤,官府知道后海鸥才知道。如果有条通往蓬莱仙境的路,那么官家也会年年去那里收紫芝税呢。诗人以高度的夸张,尖刻的讽刺,用近乎开玩笑的幽默口吻揭露了官家搜刮的触须无处不到的现实。自主温故提升1.请以“窗”为中心,分别写两段话,第一段描绘一个场景,第二段表现某种哲理。每段不少于字。2.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答:下联:【示例】: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语文:第一单元综合

141、测试(6)(粤教版必修2)共同基础平台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晨练 被褥 赈济 唇齿 海市蜃楼B韶光 召唤 昭示 诏书 千里迢迢C俭朴 收敛 签署 眼睑 剑拔弩张D憔悴 淬火 粉碎 荟萃 猝不及防【测控点击】重点考查学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的正确字音。【解析】晨chn 褥r 赈zhn 唇chn 蜃shn;B中“召、诏”均读zho;C“俭、睑”均读jin;D“悴、淬、萃”均读cu。 【答案】A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力排众议 报效祖国 刚愎自用 祈祷B.哗众取宠 决一死战 老生常谈 癖好

142、C.情投意合 密而不宣 令人心酸 毗临D.任劳任怨 久负盛名 没精打采 诀别【测控点击】重点考查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出现的错别字。【解析】(密而不宣,密-秘:保守秘密,不给人知道。毗临-毗邻:两个字意思相近,是同义复合词)【答案】 C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小姨家长大的张震因从小缺乏良好的教育,养成了许多不好的习惯。在学校时,他是出名的调皮大王,来到这个小厂工作后,他又多次 劳动纪律。尽管社会文明已发展到前人无法想象的程度,尽管世界上有那么多热爱和平的人们,可是,自古以来就为善良者所厌恶的 的阴影,却依然笼罩在人们心头。据有关方面调查,目前

143、高层知识分子患疲劳综合症者大有人在。专家善意劝告大家:为事业奔波的同时一定不要忽视健康, 好是工作好的重要保证。A.违犯 战争 歇息 B.违犯 战事 休息C.违反 战事 歇息 D.违反 战争 休息【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在语境中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析】(违反:针对规章原则,可通用“违犯”;违犯:针对法律法规,不可通“违反”。战争:大范围的武装斗争;战事:战争中的各种活动,范围小。休息:多用于书面语;歇息:多用于口语。)【答案】 D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两年没回家,下车时吃惊地看到眼前耸立着一座气宇轩昂的白色大楼,十分雄伟壮观。B.王老师希望同学们亦步亦趋,认真

144、扎实地学好基础知识,而不要好高骛远,急于求成。C.岑佳欣的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思想深刻,见仁见智,值得大家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D.同事们或言马上派人打探详情,或言立即行动,或言静观其变,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测控点击】本题重点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析】(A.对象错误,气宇轩昂指人。B.感情色彩错误,亦步亦趋贬义。C.偏解语素“仁”“智”,忽视语素“见”。从而曲解词义)【答案】D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上半年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3.6%,尤其是东南沿海和西部重点城市的房屋销售价格较高涨幅。B.如何看待日本那段侵略历史及其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是区别正义与非正义的原

145、则问题。C.事故发生后,县政府立即派人前往出事地点,县委书记还亲自前往,慰问死难者及其他受灾群众。D.只要引导得当,学生上网,利大于弊,他们可以上网查询,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获取信息。【测控点击】此题考查对语病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对各种语病有初步的认识。【解析】(A成分残缺在“价格”加动词“出现”。C搭配不当“慰问”与“死难者”不能搭配。D语序不当改为“获取信息,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答案】 B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友谊-我们的精神小村落,究竟在哪里?想来想去,还是寻找的困难。密密层层的“朋友”,组合成友情的沙漠, , 。然而,你的如

146、饥似渴寻找的对象,很可能正与你擦肩而过, ,但一切都晚了。不要说严格意义上的,就连宽泛意义上的友情不要说宽泛意义上的,就连严格意义上的友情找起真实而纯净的,又谈何容易想真实而纯净,找来又谈何容易你没有在意,或无法辨认,也许过了许久才会蓦然憬悟也许过了许久才蓦然憬悟,当时却无法辨认,没有在意A. B. C. D.【测控点击】本题考查的是表达应用中的选用句式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解析】(从语句内部合理的原则,在中选;从与连接合理的比较,在中选;从与下文衔接合理的比较,在中选。综上得出答案)【答案】 A二、阅读与鉴赏(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每题3分,共12分)曾因发

147、明烧伤湿性治疗技术而闻名全国的徐荣祥教授,前天向媒体宣布,再过5年,他们将有望完成人类206种组织器官的原位复制,这一震惊世界的科研成果,是他们采用与传统的干细胞技术完全不同的方式获得的。徐教授的科技助理纪先生说,徐的课题组采取的是“与传统的基因和干细胞复制器官思路完全不同的方式,因为传统的方法目前没有任何进展”,通过新的方法,目前他们已经实现了胃肠、骨髓、神经、胰腺、肾单位、胸腺、毛囊、肝脏等多个组织器官的复制,并开始进入产业阶段,将用到“明年上市的产品中”。我国“973干细胞项目首席科学家”李凌松教授则明确表示:不管用哪种方法,5年内根本不可能实现器官克隆。他明确表示,“只要是复制出器官,

148、就肯定要解决3个问题,而这是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根本做不到的”。要复制出器官就要复制出器官的血液供应;复制出器官的神经功能;复制器官与人体生理环境的协调。这是一个必须融合生物工程、材料工程、干细胞生物工程于一体的多方合作项目。李教授说,承担863项目的曹谊林教授曾在裸鼠背上率先复制出了人的耳朵,但包括曹教授本人也承认,只解决了组织器官的组织架构,复制出的耳朵没有神经、没有血管分布,没有器官应有的任何功能,只是“摆设”。两位在我国干细胞研究中处于权威地位的中科院院士吴祖泽和翟中和,也对这一“重大成果”表示怀疑。7.第三段加点的“这”所指代的内容是 ( )A.复制器官。B.器官的复制进入产业阶段。C

149、.复制器官与人体生理环境的协调。D.完成人类206种组织器官的原位复制。【测控点击】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要注意细小的差别,答题要谨慎。【解析】(“这”应是指前一句的主语,若是指前一句的宾语,则必须用“这些”,因为前一句的宾语包括几个并列短语。可排除C项。B、D离得太远,很容易排除);【答案】A.8.第三段下画线的“3个问题”所指代的内容是 ( )A.生物工程、材料工程、干细胞生物工程。B.组织器官的组织架构、神经以及血管的分布。C.组织器官的复制、进入产业阶段、成为上市产品。D.复制器官的血液、神经功能以及与人体生理环境的协调。【测控点击】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都是不容

150、忽视的。【解析】(前一句是“只要是复制出器官,就肯定要”,后一句是“要复制出器官,就要”,从对应位置可以找到“3个问题”的相应内容);【答案】D9.对第三段下画线句“这是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根本做不到的”含义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克隆器官。B.复制器官在5年内甚至在今后都是不可能的。C.生物工程、材料工程、干细胞生物工程等技术跟不上。D.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根本解决不了克隆器官面临的重要技术难题。【测控点击】引导学生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要能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且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析】(D.从“这”所指代的内容

151、指“3个问题”可以推知。A.“这”指“3个问题”,不是指“克隆器官”,所以不选A项。B.“在今后都是不可能的”夸大了原句语意。C.克隆问题涉及到生物工程、材料工程、干细胞生物工程等技术,是说明问题复杂,不是说生物工程、材料工程、干细胞生物工程等技术跟不上);【答案】D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徐荣祥教授所采用的干细胞技术与传统干细胞技术完全不同。B.国内器官克隆研究权威人士大都对徐教授的研究成果持怀疑态度。C.徐教授的科研成果在国内虽遭质疑,但在国际上得到认可,震惊了世界。D.曹谊林教授曾用与徐荣祥教授相同的方法,在裸鼠背上率先复制出人的耳朵。【测控点击】引导

152、学生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要能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且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并能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解析】(A.“徐荣祥教授所采用的干细胞技术”说法不妥,因为徐荣祥教授并非采用干细胞技术。C.“震惊世界”并非“在国际上得到认可”。而且原文是引用徐荣祥教授自己的介绍,并非作者对于事实的陈述。D.“用与徐荣祥教授相同的方法”说法不妥)【答案】B(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共18分)黄河的心曲刘再复我流过了远古荒凉的野漠,一直流到今天繁华的大地,我穿过大沉寂与大征战,穿过大黄沙与大峡谷。我是黄土地的主人。我有自己,有自己的包藏着千里波

153、涛的青春与迟暮,有自己的崎岖坎坷与壮阔,还有自己追求的沧海和向往的前方,大地给我以生存的河床,我给大地以黄金色的乳汁,还有旋转的血。我不需要,不需要层峦叠嶂的调动,不需要蓝天白云的呼唤,更不需要暴风骤雨的鞭挞,我自己会做蓬勃的奋飞,豪迈的奔涌,我有自己粗糙的歌和粗糙的舞,苏醒的浪群的呐喊。我既是大地的主人与孩子,我就懂得报效大地母亲。只有牛马,才需要鞭子,只有奴仆,才乞求恩赐。我爱地上的兄弟姐妹,爱一切吐绿与吐红的花卉、草叶、庄稼与森林,他们无言,但我仍献予我的生命之波。然而,没有我的献予,没有我的咆哮的雷声,混浊的叫喊,他们也会默默生长,他们也是大地的主人。我相信他们,胜过相信我自己。让奔流

154、的自由奔流吧,让生长的自由生长吧!一切大地的主人,都会有壮丽的奋发,就像我的不会疲倦的波涛,永远都会有汹涌与前驱。11.第一自然段说“我是黄土地的主人”,这样说有什么根据? (4分)【测控点击】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中重点句子,注意句子的特殊意义,要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解析】回答要简洁明确。【答案】(因为)我了解黄土地的全部历史与空间。12.第二自然段连用四个“我自己”,第三自然段连用四个“不需要”,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4分)【测控点击】本题考查的是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修辞在文中的作用,要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解析】分两个部分给分,“反复的写法,正反对比”给2分,“表达情感”给2

155、分。【答案】运用反复的写法,并通过正反对比,表达对自由的渴盼与赞美,以及报效祖国的热望。13.第四自然段说“我爱地上的兄弟姐妹,爱一切吐绿与吐红的花卉、草叶、庄稼与森林”,这样说表达着怎样的感情?(4分)【测控点击】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概括句子的意思,要能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概括。【解析】语言要简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得满分,用原文的句子得1分。【答案】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人民的亲切感情,对祖国一切美好的,向往自由、光明的人的热爱。14.将黄河的心曲与诗歌黄河作比较阅读,回答后面的问题。黄 河 非马把 一个苦难 使它浑浊两个苦难 使它泛滥百十个苦难 使它在午夜与黎明间亿万个苦难 枕在辽

156、阔的版图上一股脑儿倾入 改道又改道这古老的河 改道又改道这两篇文学作品所描写的黄河有什么不同?(3分)举例说明这两篇文学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异同。(3分)【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对散文的鉴赏能力,涉及到全文的很多方面,要能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对所用到的手法也要有所认识。【解析】对比阅读是关键,语言的概括性要强。【答案】黄河的心曲中的“黄河”是作者的自况;黄河中的“黄河”是黄河的实写。相异点:黄河的心曲通篇用象征的写法,“黄河”象征作者自己,“大地”象征祖国,“花卉、草叶、庄稼与森林”象征人民;黄河通篇运用联想,将祖国、人民的 “苦难”与“黄河”的命运联系起来,揭示出其中的因果关系。相同点:两

157、篇作品都运用了反复、比拟的写法。三、能力提升(22分)1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语言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渲染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所表达的情感的准确理解和把握。【解析】要根据特定的词语来推断。【答案】在异乡作客的生疏不适的孤独感。 后人评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的鉴赏体会。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其思想内容和作

158、者的观点态度。通过读诗歌,我们要体悟诗人的思想感情,丰富人生经验,提升鉴赏古体诗的水平。要能够读出诗歌中的深层含义,就要多积累有关古诗的知识、典故、艺术手法等等。【解析】对于意象“茱萸”“重阳”要有认识。【答案】a、三四句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意象,抒情一反一二句诗的直抒胸臆 ,显得深沉含蓄。 b、本为诗人思念兄弟,却以“遥知”二句翻转一面,化出幻觉,写家乡的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诗人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少一人”的缺憾更须体贴。这正是这两句的出乎常情之处,它使情感更加深沉而余味无穷。 16、默写:(每

159、空1分,共4分)(1)清明时节雨纷纷, 。 ,牧童遥指杏花村。(2) , 。但为君故,沉吟至尽。【测控点击】本题考查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写。【解析】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答案】(1)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17将下面的长句改成三句以上的短句,使意思表达得更为清楚。(不得改变原意,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以使前后连贯)(4分)黑洞是原质量比太阳大40倍以上的恒星在超新星爆炸中结束生命后留下来的致密星核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坍缩而成的一种暗天体。【测控点击】本题考查长短

160、句的变换。 【解析】不改变原意是最重要的要求。一句1 分,表达通顺1分。【答案】黑洞是一种暗天体,它原先是质量比太阳大40倍以上的恒星,这种恒星在超新星爆炸中结束生命,留下的致密星核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坍缩,形成黑洞。18下面的话是围绕唐诗的成就而展开的,但两段话在语气上不连贯,请你在横线上写出必要的过渡性句子,使两段话连贯起来。(4分)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高峰。唐诗的数量浩如烟海。在唐代,古体诗大放异彩,近体诗异军突起;诗人辈出,流派纷呈,杰作层出不穷。唐诗的艺术水平确乎达到了后难为继的高度,对以后的诗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盛唐时期,唐代诗坛可谓群星璀璨。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的半个世纪中,孟

161、浩然、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贺知章等一大批杰出诗人把唐诗的天空装点得光辉灿烂,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双峰并峙,将中国诗歌的发展推向顶峰。【测控点击】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得体 【解析】承上启下各2分,表达不好酌情扣分【答案】(4分)(1)如果承认唐诗是中国诗的高峰,那么就不能不进而承认,盛唐诗乃是这座高峰的顶点。 或者(2)如果说,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那就不能不说,盛唐诗是这座高峰的顶点。 19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补写对联。(4分)四川乐山凌云寺,相传是苏轼年轻时读书之处,据说苏轼少年时,在父亲的指导下,博览群书,常受人称赞,因此不免年少气盛,曾在门前贴下一副对

162、联道:“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不久有一白发老人持一小书前来请教,苏轼接过一看,不觉一惊,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老翁笑着说:“还望博学的小苏赐教。”苏面红耳赤,连连说道:“请老前辈原谅,小生一时狂兴。”苏轼赶紧在原对联上下联的前边分别加了两个字,使得这副对联的思想境界和情趣绝然两样。苏轼是补的哪几个字呢?请你也来改一改,补全这副对联,表达苏轼后来想要表达的意趣。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测控点击】本题考查“根据语境压缩”,要正确运用修辞方法,对联的修辞方法:对偶。必须恰当,在句子的内部,前后的语意又必须衔接。【解析】意思对且符合对联要求即可得满分【答案】(4分)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

163、书。四、写作与交流(5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哎,活得太累了!”现今谁没有这样深深的疲惫?在北京,有位88岁高龄的老太太却轻松悠闲地微笑着告诉我们,不要活得太累。做一个好人其实很容易,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其实也很简单,“第一是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第二是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第三是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请以老太太的三句话中的一句或几句话作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话题作文。老太太的三句话是审题的扫描范围,“不要活得太累”“错误”是审题的切入点。个性创新拓展1.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 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图书状况完好无损损坏较轻损坏较重损坏严重图书数目(册)20000250004000015000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答案】(1)该校80%的图书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2)学生不爱惜图书,社会公德意识淡薄。2.“神州五号”圆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请你以下列身份接受记者对此事的采访,谈自己的感想。 要求:谈话符合人物身份,表达自然、得体、流畅,每段话不少于30个字。答:中学生: 中学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