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25354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选题(30小题, 每题2分,共计60分)1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指的是A君主专制制度B分封制C王位继承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2礼记礼运篇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一记载反映了()A分封制开始出现B阶级矛盾尖锐C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D社会贫富分化严重3中国古代有“禹铸九鼎”的传说,考古工作者在属于夏王朝的偃师二里头遗址中也发掘了不少铜渣、陶范残片和铜镞、铜锥

2、等。这表明夏王朝已进入了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4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5关于大汶口文化的墓葬研究发现,早期墓葬以单人葬为主,也有较多的反映氏族成员间牢固血缘关系的同性合葬,葬具少,有微小差别;晚期墓葬里,随葬品的数量差距很大,且出现了具有贫富分化的家族墓地。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贫富分化的加剧 B出现了私有财产 C等级观念逐渐产生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6周幽王当政时,为博宠妃褒姒一笑

3、,竟在没有敌寇的情况下,命令城防举烽火。结果,诸侯以为自己的天子遇到了大敌,纷纷率兵救难勤王。即使到了春秋中叶,还出现过“诸侯城周”的勤王举动。这反映了分封制使A周王拥有绝对权力 B周朝有效控制边疆 C宗法等级秩序森严 D权力中心意识明确7如果央视栏目舌尖上的中国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大汶口文化遗址8西周的诗篇描写有大量“千耦其耘”的劳动场景,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崩溃B铁犁牛耕的应用C井田制瓦解D土地私有制确立9商鞅变法的措施中,遭到秦国守旧贵族极力

4、反对的一项是A土地私有B建立县制C鼓励生产D奖励军功10教育现代化是国家教育整体的现代化,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教育现代化。下列思想主张中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的是()A因材施教B兼爱C有教无类D仁政11“莫走极端、适可而止、以柔克刚、韬光养晦、知足而止”这些主张,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墨子12商君书曰:“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即将百姓的名字登记于政府的版籍之上,开始出现编户齐民制度。这一制度造成的影响是A管理百姓的方式由地域转向亲缘B削弱贵族势力增强国家的人口控制C便利新兴地主兼并土地隐匿人口D扩大士阶层与农民的身份等级差异13汉书艺文志说到

5、某学派:“信赏必罚,以辅礼制。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该学派是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14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A分封制的瓦解B封建王权的强化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上层建筑的变化15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中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指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16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

6、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C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上 D书同文,人同伦17秦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A地方官员失职现象十分严重 B地方官员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C社会秩序比较稳定 D已经确立官僚政治18钱范是古代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子,“母范”主要提供钱“范”的标准样板,造出“子范”后用于大批量铸钱。秦朝“钱范”折射出的重大意义在于()A对后世铸造工艺影响深远 B规范了铜钱的轻重和大小C确立外圆内方的钱币形制 D统一铸币加强了中央集权19古人对秦朝短命而亡原

7、因的分析,最接近事实的是。A“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B“所以殄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C“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D“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20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赢政出生于一月,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又因“正”字的读音与他的名字同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征月”。这实质体现了A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加强 B历法为封建政府服务C向社会宣扬君权神授观 D封建皇权的至髙无上21秦朝的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掌承天子,助理万机”,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丞相的工作职责是A主管军事 B

8、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C负责监察系统 D代替皇帝处理政事222002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山县里耶古城出土了36000余枚秦代简牍。这批秦简中有“洞庭郡”字样的简例,这里的洞庭郡应是A直属中央的地方行政机构 B相当于地方行政机构县,隶属于州C少数民族的分封机构 D中央政府机构23汉初,丞相有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的传统。汉武帝时,开始起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武帝后期,丞相动辄因故免职、下狱。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皇帝集权下政务机关权力弱化 B独尊儒术使儒学地位得到提高C功臣列侯的势力开始遭到削弱 D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有效加强24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梁王刘武薨,景帝

9、“立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子彭离为济东王,子定为山阳王,子不识为济阴王”。梁国由此一分为五,封四侯。汉景帝的做法A扩大了地方王国势力 B废黜了梁国的王国地位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结束了郡、国并存局面25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实行察举制度 B推行推恩令 C实行郡国并行制 D全面推行郡县制26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法,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与此相对应的治世思想是A黄老学说 B法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墨家思想27公元前112中,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

10、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这一措施A改变了抑商政策 B加强了中央集权C抑制了农业生产 D实现了国家统一28察举制,是一种自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汉武帝时,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由此可知,汉武帝的选官标准是A品德 B考试成绩 C官员的文化素质 D血缘关系29下表显示了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这一现象导致()皇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即位年龄1011311281512149寿命(岁)27231303936341454A“七国之乱”的爆发B“八王之乱”的兴起C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D五胡十六国局面出现

11、30东汉末年,外戚、宦官、权臣、武将相继把持朝政。这种状况出现的根源是A地方势力群雄并起 B刘氏家族大权旁落 C宗法观念丧失殆尽 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二、材料分析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据载,在周公摄政时就分封了71国,其中大部分都是周的同姓子弟。分封时要举行隆重的册封仪式,天子“授民授疆土”,将某地区的土地连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封赐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国家。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周朝的分封制主要是由统治部族对被征服地区主动进行的武装拓展,大大加强了王室对全国疆域的控制,巩固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即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摘编自张帆

12、著中国古代简史(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建立分封制度的内容。(9分)材料二 史记商君列传所说的:“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此举体现了国野制度崩溃,国人与野人界线泯灭的变化。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事在孝公十二年(前350年)。户籍相伍与集乡聚为县两事,是秦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转折点。同时每一县都由国君任命的县令担任长官,也标志着官僚制度的完善。摘编自周振鹤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2)秦国地方行政制度有何重大变化?反映出什么趋势?(6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周宗族制度,到东周时期发生了比较剧烈的破坏。东周大小宗族间展开了长期的兼并

13、战争,许多国家和采邑灭亡了,原来的经济基础变化了。在战争中某些统治者继承西周敬天保民思想,对祀与戎有了新的认识。东周在西周的文化基础上表现出伟大的创造性,产生了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郑国子产创法家,齐国孙武创兵家,鲁国孔丘创儒家,宋大夫墨翟创墨家,诸子百家的多家学派在东周后半期都创始了。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二 史载武帝好公羊,昭帝传孝经论语尚书,明帝通春秋尚书。东汉不少皇帝还亲自讲经,参与诸儒的学术论辩。“议礼、制度、考文,皆以经义为本”,这成为武帝以后汉代政治中较有特色的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儒学不断汲取其他学说的成分以充实和完善自己,为特别注重精神生活的知识阶层提供了一种安身立命

14、之道。加之汉代通经致仕政策的刺激,于是“专事经学,其风甚笃”。儒学特别注重德治,讲求调适人伦,纯化风俗,其义理易为“匹夫匹妇”所认知和认同,故而狱吏走卒、农夫牧人、幼童白首纷纷诵读儒经,研习章句。当时流传这样的话:“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据孔毅汉晋之际儒学信仰的危机与演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背景,并简述其影响。(1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汉之际儒学成为重要社会信仰的主要表现。(9分)参考答案1B【解析】【详解】材料中的封建制度指的是“封邦建国”,即分封制,因此B正确;君主专制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在当时尚未出现,AD排除;C与材料无关,

15、排除。故选B。2C【解析】材料描述的是礼记中对当时社会的描写。从“天下为家”可以看出这是“公天下”变为“家天下”,也就是王位世袭制开始,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描述;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这一点;D选项材料没有记述这一点。3C【解析】根据常识可知,鼎是古代权利的象征,是青铜铸造;“铜渣”“铜镞”“铜锥”也是青铜制品,故C项正确。旧石器时代以使用打制石器为主要标志;新石器时代以使用磨制石器为主要标志;铁器时代以能够冶铁和制造铁器为主要标志;故ABD三项排除。4B【解析】【分析】【详解】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等,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制作各类工具,已经学会打制石器,

16、故选B。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排除A;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人会种植水稻,排除C;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排除D。【点睛】“北京人”是解题的关键,这里需要学生掌握各种原始居民的显著特点。5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根本原因”。大汶口晚期原始居民的墓葬里的随葬品多少不一、档次不同,差距很大,这说明了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出现了贫富分化,出现了等级观念,故排除ABC,D符合题意。6D【解析】【分析】【详解】材料反映出西周和春秋时期分封制下各诸侯国对周王权威的认同,说明分封制使“共主观念”成为共识,权力中心意识明确,故D项正确。分封制下

17、地方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周王没有形成绝对权力,故A选项错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下地方有一定的权力,没有实现对边疆的有效控制,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宗法制的信息,C项错误。7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河姆渡文化,故C正确;元谋人遗址、北京人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址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BD错误。8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千耦其耘”“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等信息可知,材料体现了集体耕作到个体农耕,主要原因是铁犁牛耕的使用,推动生产力的进步,促进小农经济的产生,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集体耕作到个体农耕的发展,主要原因是铁犁牛耕的使用,与分封制的崩溃没有关系,A项错误;井田制的瓦

18、解是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不是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C项错误;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材料所述集体耕作逐渐发展到个体农耕的结果,不是材料内容的主要原因,D项错误。9D【解析】【详解】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军功,损害了秦国守旧贵族的利益,故遭到他们极力反对,故D正确;ABC与守旧贵族的利益联系不大,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守旧贵族极力反对”,联系所学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分析解答。10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最能体现教育公平可知,有教无类是孔子的主张,意思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论贫富、贵贱等,充分体现了“教育公平”,故C符合题意;因材施教是针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教育,不能

19、体现教育公平,故A不正确;兼爱是墨家学派的思想观点,不属于教育上的思想主张,故B不正确;仁政是孟子的思想主张,故D不正确。11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老子强调的是无为而治和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材料“适可而止、以柔克刚、韬光养晦”体现的是朴素的辩证法和无为而治,B选项符合题意。孟子强调的是民贵君轻,A选项排除。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C选项排除。墨子的思想核心是兼爱和非攻,D选项排除。12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通过清查和登记全国人口,有利于国家加强对人口的控制和管理,并削弱贵族势力,故B项符合题意;编户齐民制度是按照地域管理百姓的方式,不是向亲缘的转变,A项不符合

20、题意;编户齐民制度有利于政府了解基层人口变化,不利于新兴地主隐匿人口,C项不符合题意;士阶层与农民的身份等级差异不会因户籍管理制度的推行而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3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赏必罚,以辅礼制”这句话的意思是严格地按照法律进行惩罚,以此来辅助礼制。由此可知,法家强调以法治国,用来辅助礼制,故C正确;儒家强调的是仁和礼,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墨家强调的是兼爱、非攻,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道家强调的是无为而治,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14C【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由井田制到土地私有制的变化,C选项符合题意,ABD选项排除。15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

21、所学知识,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加强封建统治,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因此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指的是郡县制,故选B项;分封制为西周时期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制为汉初推行的制度,行省制首创于元朝,排除A、C、D三项。16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创立的新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该“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上,故C正确;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分封制的特点,故A错误;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是该制度的表现,故B错误;书同文,人同伦是巩固统一的措施,故D错误。17D【解析】【分析】【详解】材料反映了秦朝

22、的官员如果失职将被免职的现象,这说明秦朝不是世袭的而是任免的,这是官僚政治的表现,故D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如果失职将被免职而非失职现象十分严重,故A项排除;地方官员不仅仅是负责维护社会稳定,还有其他的职责,故B项排除;“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说明社会秩序并不稳定,故C项排除。18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反映出,秦朝统一了全国货币样板,属于经济上的统一措施,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D正确;ABC都是秦朝“钱范”的影响,但不是最重大意义,排除。19A【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要求选择最接近事实的对秦朝短期而亡原因的分析,A项意思是秦因暴政而亡,B项认为是被六王之后所灭,C、D两项都认为

23、是因为不推行儒家思想,教化万民而导致灭亡,联系史实,秦亡的原因主要是暴政,答案为A。考点: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点评:此题难度较大,需要学生仔细分析比较,要有一定的古文水平,还要客观分析秦亡主要原因,要求学生能客观地看待问题。20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由“政月”到“正月”再到“征月”的演变,皆与秦始皇有关.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下的避讳制度.故D项正确。中央集权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材料不符.故A项排除;题干不能说明历法的政治意义,排除B项;君权神授意思是君主受命于天,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排除。21B【解析】【分析】【详解】由材料“掌承天子,助理万机”,可见丞相协

24、助皇帝处理政事,故B符合题意。主管军事的是太尉,负责监察系统的是御史大夫,故AC不符合题意。皇帝大权独揽,皇权至上,故丞相虽然位高权重,但不可能代替皇帝处理政事,故D不符合题意。22A【解析】【详解】根据“秦简”可知此处记载的“洞庭郡”应该是秦代郡县制下的郡,秦代郡县制下的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机构,故选A;郡下设县,排除B;秦代的郡不是少数民族的分封机构,排除C;郡属于地方行政机构,而非中央政府机构,排除D。23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开始起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武帝后期,丞相动辄因故免职、下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形成中朝外朝制度,中朝多决策

25、,丞相代表的外朝日益成为纯粹的政务机关,其权力受到削弱,丞相受制于皇帝的程度大大加强,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错在“开始”,排除;材料旨在强调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概念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24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从“梁国由此一分为五,封四侯”可知梁国的势力被削弱,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C项正确。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存制【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25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最终威胁了中央集权,C选项

26、符合题意;察举制属于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度,A选项排除;推恩令是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而采取的措施,B选项排除;D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西汉初年推行的是郡国并行制,排除。26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汉初经济凋敝的现状,统治者采取的治国思想是黄老的无为而治思想,A正确,BCD排除。故选A。27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反映汉武帝试图通过控制铸币权以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符合题意;中国古代抑商是基本经济政策,故A不符合题意;稳定金融有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故C不符合题意;汉武帝之前,国家就已经实现统一,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7、28A【解析】【分析】【详解】“举荐孝、廉”指的是孝子、廉吏,很明显是依据人才的品德,A正确;B、C、D都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29C【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可知,东汉皇帝大多年幼早逝,皇帝年幼,不能主政,大权就由外戚掌握,皇帝长大后,为了亲自行使君权就要依靠宦官,除掉外戚,这又出现宦官专权的现象,如此反复循环,出现了东汉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现象,故C正确; “七国之乱”发生在西汉初期,故A不正确;“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故B不正确;五胡十六国局面出现在西晋灭亡之后,故D不正确。30D【解析】外戚、宦官、权臣、武将把持朝政,都根源于君主专制制度,故D正确;地方势力群雄并起是中央集权削弱的原因

28、,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刘氏家族大权旁落,是表面现象,不属于根源,故B错误;宗法观念的原因也不是根源,故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词“出现的根源”,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31 (1)内容:以分封同姓诸侯为主;分封要举行仪式,天子对诸侯“授土授民”;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9分)(2)变化:在地方建立县制;标志着官僚制度的完善(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6分)【解析】【分析】【详解】(1)内容:根据“在周公摄政时就分封了71国,其中大部分都是周的同姓子弟”得

29、出以分封同姓诸侯为主;根据“分封时要举行隆重的册封仪式,天子授民授疆土”得出分封要举行仪式,天子对诸侯“授土授民”;根据“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得出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2)变化:根据“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得出在地方建立县制。趋势:根据“每一县都由国君任命的县令担任长官,也标志着官僚制度的完善”得出标志着官僚制度的完善(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32(1)背景: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瓦解,诸侯兼并战争不断;使用铁器牛耕,井田制瓦解;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士阶层活跃和受重

30、用,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学术下移、学术活跃。继承并发展西周的文化。(10分)影响: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6分)(2)表现:受统治集团尊崇;是知识阶层的安身立命之道;被普通民众认同,民间影响日益扩大。(9分)【解析】【分析】【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一“西周宗族制度,到东周时期发生了比较剧烈的破坏”“许多国家和采邑灭亡了”可得出,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瓦解,诸侯兼并战争不断;根据材料一“原来的经济基础变化了”

31、,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经济上,使用铁器牛耕,井田制瓦解;根据材料一“东周在西周的文化基础上表现出伟大的创造性”可得出,思想上,继承并发展西周的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阶级结构上,士阶层崛起。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推动思想解放和社会转型两方面回答。(2)根据材料二中“史载武帝好公羊,昭帝传孝经论语尚书,明帝通春秋尚书。东汉不少皇帝还亲自讲经,参与诸儒的学术论辩”得出受统治者的推崇,根据材料二中“在发展过程中,儒学不断汲取其他学说的成分以充实和完善自己,为特别注重精神生活的知识阶层提供了一种安身立命之道”得出是知识阶层的安身立命之道;根据材料二中“其义理易为匹夫匹妇所认知和认同,故而狱吏走卒、农夫牧人、幼童白首纷纷诵读儒经,研习章句”得出被普通民众认同,民间影响日益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