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故都的秋 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人对秋天会有不同的感受。既有“轻寒正是可人天”的惬意、“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昂扬、“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畅快,也有“悲哉,秋之为气”的萧瑟、“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哀怨、“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无奈。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则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与众不同的体会,从“清”“静”“悲凉”入手,咏赞了故都的秋天。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是学习本文应掌握的重点。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并在杭州居住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在家吃点精制的菜
2、,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引自郁达夫住所的话)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花了很多时间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他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于同年8月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发起成立创造社。1930年3月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战爆发后,他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
3、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烈士”。代表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等。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是中国共产党于1930年在上海领导创建的一个文学组织,代表人物是鲁迅、蒋光慈、郁达夫等。1936年春,为了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左联”自动解散。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读音 加点字 读音 潭柘寺 zh 驯鸽 xn 落蕊 ru 平仄 z 歧韵 q 颓废 tu 橄榄 gn ln 廿四桥 nin 譬如 p 鲈鱼 l 厦 厦门 xi 露 露脸 lu 大厦 sh 露水 l 数 数量 sh 折 曲
4、折 zh 数落 sh 折本 sh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2.写汉字词语 易错字 词语 易错字 l 叭花 喇 鸟 t 啼 咳 sou 嗽 d 结 缔 洗 sh 漱 真 d 谛 屋 chun 椽 混 dn 沌 姻 yun 缘 馄 tun 饨 yun 属 掾 迟 dn 钝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3.解词义 不远千里: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混混沌沌:不清楚,不明白。文中指无知无识的样子。疏疏落落:稀疏零落。落蕊:落花。一叶知秋:也叫“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的来临,比喻发现一点儿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潜意识:心理学上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
5、。也说下意识。平平仄仄:泛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4.辨用法(1)自然而然 理所当然 中国传统艺术的创新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所谓“花开本无心,水到渠自成”。“自由退货”在国外被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退换货现象无论对顾客还是对商家来说都习以为常。提示两者都有“十分正常”“不足为奇”的意思,但词义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自然而然”,不经外力作用而如此。强调的是正常性。“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多指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按道理上说的做。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2)不能自已 不由自主 捧得金球奖的海伦,没有像其他明星那样激动到不能自已、热泪盈眶、语无伦次的地步。传媒改变了现代生活方式,
6、文学也不由自主地受传媒文化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提示两者都有“不能控制自己”的意思,但使用的范围略有不同。“不能自已”,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多用在“激动”的场合。“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使用的范围较宽,可用在高兴时,也可用在悲伤时。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3)萧索 萧条 萧索的晚秋景象总会引起人们伤感的情绪。每当危机来临的时候,经济萧条,市场冷落,大量的工人失业。提示两者都是形容词,均可表示冷落而无生气,不兴旺。“萧索”侧重于强调缺乏生机、不热闹,多用于自然景物,或人对自然景物的感觉。“萧条”侧重于强调冷寂、不兴旺。另外“萧条”在表示经济上的衰落意义时,与“萧索”没有同义关系,不能
7、替用。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1.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点评:此句是文章的“文眼”。全文紧扣“清”“静”“悲凉”来写。这既是文中景物的特点,也是作者的情感基调。我们在反复诵读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北国的秋爱得深沉,作者不仅喜爱它的“清”“静”,也喜爱它的“悲凉”,这反映出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表达了作者以悲凉为美的独特的追求。当然,这种审美追求也折射出作者当时心情的苦闷、忧愁。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2.“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点评:这是一幅巨大的画面,带有立体的美感。碧绿寥廓的天空是画的背景;地面上,五颜六色的牵牛花
8、荟萃成流光溢彩的野花圃;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茶碗,仰望碧空,俯身撷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有静有动,绘声绘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飞鸽、日光与牵牛花之中。这种清淡中略带一点“野味”的情调,体现出故都的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这幅画面选用的大多是些“冷色”,如“青”“蓝”“白”等,以此来显示深沉、淡泊的特征。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3.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点评:这句话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作者认为秋蝉的残声,是北国的特产,在烘托
9、北国秋意中是必不可少的,到处都能听见它们的啼唱,说明了它们是北国悲凉的秋声中的主角,因而称之为“家虫”;另一方面,把秋蝉当作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暗示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对北国秋声中这一“高音”的情有独钟,也体现了秋的“悲凉”之意。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4.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点评:这一说法应源于中国古代的刑罚制度。明、清时出现朝审、秋审制,清代朝审是对刑部在押死刑犯的复审,秋审于每年秋季举行,是对各省上报的死刑犯的复审。分“情实”“缓决”“可矜”“留养”四类,由刑部总其成,具奏皇帝以待敕裁,判决即行确定
10、,依类处理。故而秋季对狱中囚犯,尤其是死刑犯,的确具有特殊的意义,故产生“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也是自然的了。作者引此例意在说明,“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人与一切动物一样,在秋季到来时,感受到的是深沉、幽远、严厉、萧索。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5.“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至“是不合适的”与“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至“黄犬之与骆驼”。点评:北国之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而南国之秋则具有“慢”“润”“淡”的特点。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都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以南国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来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
11、醇厚、浓郁。以南国之秋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之秋的色彩浓重(枣子红透、牵牛花的蓝白之色)、天之高远(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使人处于其中,回味隽永。由故都之秋中的槐树、蝉声、果树写到南国之秋中的“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在对比、映衬中,突出了故都的秋之“清”“静”“悲凉”的特点,也表达了在这一时期作者苦闷、忧愁的思想感情。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1.故都北平有很多风景名胜,作者为什么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而写这萧瑟的秋风秋雨、飘零的槐叶?提示:作者对北平秋天那些著名的风景,只是点到为止,而主要描写普遍存在于家家户户街头巷尾的那
12、些景象,原因有三点:其一,这是由作家的思想决定的,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那些著名风景区都是游人云集、热闹非凡的地方,那里的景色难以表达作者的这种思想;其二,那些著名的风景,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吟咏北平秋天常用的题材,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容易道出新意来;其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那些常见的景象人们虽然很熟悉,却往往忽略了它们的特殊意味,作者把它们挖掘出来,集中起来,使人们更加深刻地体味到北平的秋“味”。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2.文章的题目是故都的秋,为什么多次写到了南国的秋?其作用是什么?提示:写南国的秋主要是为了形成对照,衬托北国秋景之美
13、、秋味之浓,同时显示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赞美和眷恋。作者在开头点出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后,接着写到了江南之秋。但那里“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因此,“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在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又写到了“南国之秋”,指出“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些描述,极为鲜明地突出北国之秋的秋色之美、秋味之浓、秋意之十足,饱含着作者对北国
14、之秋的盛赞,渗透着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深深挚爱和眷恋。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以情驭景 形散神聚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写景名篇,也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文章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写景状物细腻深沉,语言清新淡远,蕴含着色彩感和韵律美,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独特个性和美学价值。在这篇脍炙人口的文章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以情驭景、形散神聚的写作手法。作者开篇点题,明确提出自己饱尝到的“故都的秋味”是“清”“静”“悲凉”,于是,从第三段开始,作者集中笔力,描写了“庭院秋景”“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风沙秋果”这几幅画面,而这几幅画面,准确地诠
15、释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首先,作者刻意描绘的五种景物之间没有明显的时空联系,也没有按照什么顺序,小院、槐树、秋蝉、秋雨和秋果都是零散琐碎的材料,这是第一“散”。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其次,除了写到北国之秋常见的五种景物之外,作者又分别在文章开头第二段和倒数第二段写了南国之秋的特点,这是第二“散”。再次,在文章的倒数第三段,作者又加上了一段关于中外文人在诗文中对秋引起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的文字,这一段的内容与前文的景物描写显然不同,这是第三“散”。但是,作者始终没忘文章的主题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五幅画面集中体现了“清”“静”“悲凉”,与
16、南国之秋的对比也体现了北国之秋的特点,就是在倒数第三段的议论中,作者也是紧紧围绕世人对秋引起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写,这正是作者眼中之境“悲凉”的原因。从表达方式上看,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在作者笔下,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皆着我之色彩”,笼上了一层深沉的忧虑和悲凉之情。本文充分体现了以情驭景、形散神聚的特点。美文品读 素材积累 写给秋天 佚 名 寂然的夜万籁无声,将睡未睡之际,窗外忽然响起了“唧唧”的虫鸣,不似白昼的蝉鸣那么尖锐,也不像傍晚的蛙鼓那么嘈杂。“唧唧”“唧唧”的虫声此起彼伏,婉转柔和,富有节奏,它们是秋天的
17、精灵。暗夜中我想象不出它们的模样,据说这种秋虫生命十分短暂,朝生暮死。若真是这样,今夜的鸣叫,该是一曲挽歌了。这些小可爱让人无端生出怜惜和一丝敬意,它们唱着歌和这个世界告别,同时用歌声告知这个世界,秋天到了。万物有灵,而这灵一定是被一颗心包裹着的,即使草芥一般的秋虫,也有属于自己的心灵之歌。美文品读 素材积累 是秋天了。清晨的风带着宜人的清爽,阳光不似前些日子火辣辣、亮晃晃地让人四处躲闪,而是蜜一般透过窗户上的栅栏涂抹在雪白的墙壁上,给人亲近的愿望。洗漱间被这金色的阳光照得通体透亮,垂直挂着的发梳底端,几根落发挂在肩头,摇摇欲坠,它们是另一个秋天的见证。林荫小道上,一片落叶以和落发同样的姿势飘
18、摇而下,借着风力不偏不倚落在我的手上。落叶锯齿的边缘是枯褐色的,像痊愈过后细细的伤痕。杂志上一个中年人的感悟短文十分漂亮、隽永。中年人的心境其实就像这浅浅的秋,热烈中有一抹妥协和内敛。像一条出了山涧的溪流,注入平原的河道,不再跌跌撞撞,不再奔突跳跃。视野变得很宽,心胸变得豁达。行走在秋天,对于生活和事业,有了一份释怀的从容。对于心爱的人,不求全责备,唯在心里祈祷平安幸福。对于所得不求完美,对于付出不问结果。美文品读 素材积累 不是每一棵秋天的树都有果实,沉甸甸的记忆以及哪怕不是十分明晰的觉悟不也一样属于秋天,不也一样是收获吗?回忆一朵荷花在夏日池塘打开的惊喜,回忆漂泊的云朵在心湖投影的甜蜜。和
19、智者一起体会真和善的含义:知人之艰难却不退化为物,知神之无所不能却不梦想成仙。让爱和思念在心头燃烧,用理性把它置换成温暖,走在秋意蔓延的长路上,不言后悔也不诉离殇。(摘自南湖晚报,有删改)品读提示这是一篇富有哲思的随笔散文,文章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作者选取了窗外的虫声、木梳上的落发、林荫道上的落叶、杂志上中年人的文章,来体悟秋的静美、恬淡、安详。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材料,在作者情感的贯串下,有机地成为一体,绘成了一幅温润的“秋景图”。美文品读 素材积累 在我国,秋天,作为一个特殊的季节,曾给羁旅行人带来无尽的乡思,也给善感的“秋士”带来无限的感伤。她以其独有的自然魅力,让思妇、游子、迁
20、客骚人乃至“南冠楚囚”迎风陨泪,睹景断肠。本文的有关语句和下面的材料,可以用在以“秋”“铭记”“思念”“依恋”等为立意的作文中。美文品读 素材积累 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用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了故都北平的秋天,表达了对故都的殷殷思念。如他写“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对北国之秋的深厚之情溢于言表。他还选择了具有代表性和富有特色的秋花、秋草、秋蝉、秋雨、秋实等景物,对故都之秋进行了烘托,那清静且悲凉的情韵、含蓄且坚忍的品格,自然而然地拨动了思念的心弦。“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虽然“色彩不浓,回味不永”,但哪一点不流露出赤子对故都家园的依恋,不流露出作者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和颂扬?美文品读 素材积累 秋,这是一个引人生“愁”的字眼,不记得是谁一语道破了“愁”的天机,于是,在中国自古至今的诗文中,就有了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惆怅,有了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落寞,有了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无奈,有了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感喟,有了秋瑾“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怅惘,有了余光中“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