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材料丘处机(11481227年),登州(今属山东)人,19岁时投入道教全真派。全真派是当时新出现的一个道教派别,主张兼修儒、释。丘处机潜心研习,成为一方道教领袖。其时黄河南北陷于战乱,全真派徒众剧增,成为蒙古、金、宋竞相争取的对象。1220年,应成吉思汗之召,丘处机偕弟子西行,历时四年,行程万余里,到达成吉思汗驻跸的雪山(在今中亚地区)。成吉思汗常与他交谈,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成吉思汗深为认同,“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史载:某日暴雷异常,成吉思汗询问是何预兆,丘处机借此回答说:“人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则不顺乎天,故天威震动以警之。似闻
2、境内不孝者多,陛下宜明天威,以导有众。”成吉思汗采纳了他的建议。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撰写了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记录了丘处机西行谒见成吉思汗的经历与见闻,流传至今。据元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丘处机的意见被成吉思汗接受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丘处机西行的意义。答案(1)成吉思汗需要为庞大的统治区域寻求治理方法;丘处机学识广博;善于选择劝谏的方式与时机。(2)使蒙古最高统治者较为深入地接触到中原的思想文化;为后来元朝的统治起了一定作用;留下了关于当时西域地区重要的文献记录。解析第(1)问,可根据“潜心研习,成为一方道教领袖”“及问为治之方”“借机回答”等分析得出。第(
3、2)问,可从丘处机西行对元朝统治、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2材料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频繁,工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1878年,俾斯麦政府强迫帝国议会通过了非常法,对深受工人拥护的社会民主党进行严厉镇压。在非常法实行的12年里,许多社会民主党党员被监禁和驱逐,大量拥护社会民主党的工人被解雇,大批报刊、出版物及工人组织被查禁或取缔。俾斯麦政府也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自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
4、属、工伤者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俾斯麦政府颁布非常法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俾斯麦对工人运动采取的基本政策并加以评析。答案(1)德国统一,经济发展迅速;社会问题凸显,工人生存状况恶化;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人力量壮大,工人组织出现;德国君主立宪政体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2)政策:推行非常法,镇压工人运动;颁布有关社会保障法令,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评析: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阻碍了工人运动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生活,缓解了社会矛盾。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时间“19世纪70年代,德
5、国统一后”,从社会经济、社会矛盾、工人阶级力量等方面概括背景。第(2)问,据材料中的“通过了非常法”“对进行严厉镇压”“提供医疗保障”等信息,从镇压工人运动和建立社会保障两方面回答采取的政策;从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阻碍工人运动发展和缓和社会矛盾等角度进行评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御史台是唐代的最高中央监察机关。唐太宗注意以御史治吏。他采纳御史大夫李乾祐的奏请,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二人。贞观末年,“于台中置东西二狱”,委御史台有“鞫(j:审问)案禁系”之权。摘编自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材料二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
6、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摘自吴兢贞观政要卷二求谏(1)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以御史治吏的主要特点。(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隋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唐太宗是如何做到君明臣廉的。答案(1)特点:增加人数;增设下属部门;扩大职权(赋予拘禁权力)。(2)原因:隋炀帝暴政;大臣不敢进谏。分析:通过自省、纳谏防止或纠正决策失误;以御史制度约束官吏;正人与正己相结合。解析第(1)问要结合材料一从官员人数的增加、御史机构的扩大及职权方面的变化等方面进行概括。第
7、(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中的“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等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在综合两则材料的基础上回答即可。4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此后,太宗提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何谓为明君?”魏征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贞观期间,太宗屡屡对“
8、一士之谔谔(直言)”表示“此言是也,当为卿改之”,并赐绢帛。贞观六年,太宗对侍臣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请回答:(1)据材料,就“明君”执政概括唐太宗的“君道”内涵。(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君道”产生的客观因素。(3)以帝王政治为视角,综合评价唐太宗的“君道”。答案(1)内涵:严肃法令,遵守法律;减少独断,广任贤良;兼听纳谏,激励直言。(2)因素:隋朝无道而亡(农民战争的威力);传统儒家的民本、仁政思想;大乱初定,经济凋敝。(3)评价:唐太宗的“君道”是古代开明政治的典范,促成了封建治世的出现,成为
9、古代统治者的“明君”理想。但唐太宗的“君道”是为了维护李唐王朝的统治,其实施有赖于帝王的个人品质,唐太宗晚年背离了自己的这一“君道”。解析第(1)问,由材料信息“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可得出遵守法律的结论;由“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法令严肃,谁敢为非”可得出减少独断、严肃法令的结论;由“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等可得出兼听纳谏的结论等。第(2)问,注意答题角度是“客观因素”,可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传统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等角度思考作答。第(3)问,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辩证评价,言之有理即可。5材料一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苏轼称:“自建隆(北宋第一个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
10、谏诤)者。”士大夫也以天下“安危治乱”为己任,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包拯任监察御史时,曾弹劾包括宰相在内的多名朝中大员;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对贪官嫉恶如仇。“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平民)时。”摘编自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等材料二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清代小说三侠五义、戏剧铡美案等深入人心。包拯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后世人称“包青天”。摘编自徐忠民包公叙事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答案(1)
11、皇帝较为开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士大夫积极议政;包拯优秀的个人品质。(2)百姓对清廉公正官员的期待,“忠君”“爱民”等儒家思想的广泛影响,历代在原型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艺术化塑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包拯的相关知识。第(1)问,由“皇帝鼓励官员议政”“士大夫也以天下安危治乱为己任,积极议政”“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可知,既有皇帝的因素,也有官场风气的影响,还有包拯的个人素质因素。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平正义一直是人们追求的主题;儒家忠君爱民的价值观也起了推动作用;由材料二可知,宋代以来的市民文学的发展也推动了对包拯的传颂。6中国古代杰出帝王往往因时因势制定民族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多民族统
12、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始皇初灭六国,便迁徙天下豪富12万户到咸阳,一部分散到巴蜀等地。将军蒙恬率大军30万人击走匈奴,取河南地,筑44个县城,徙内地罪人去居住。汉族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带到游牧地区,变牧地为耕地,扩大了北方边境。又征发曾犯逃亡罪的人及赘婿、小商贾为兵,取南方桂林、南海等郡,又发50万人守五岭,与土著杂居。汉族文化技术传入南方,岭南开始成为中国的领土。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二太宗曰:“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乱。突厥贫弱,吾收而养之,计其感恩,入于骨髓,岂肯为患!且彼与薛延陀嗜欲略同
13、,彼不北走薛延陀而南归我,其情可见矣。”贞观政要材料三清以前历代王朝的国家“大一统”,表面上是为长城所阻,实际上是传统、狭隘的民族观念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这种由区分“内中国外夷狄”到“天下一家”的破局,是从清朝的康熙帝开始的。康熙帝发现长城的存在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尤其不利于与“三北”游牧民族的政治一体化,于是否定了修长城的建议。康熙帝决策废弃长城,实际是拆除了分割广大汉人与“三北”少数民族的一道隔离墙,不再有内外之分,迅速形成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李治亭康熙帝缘何废长城?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秦始皇管辖边疆地区的措施,并指出其积极意义。(2)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指导思想
14、。有何具体举措?(3)据材料三,分析康熙帝“废弃长城”的重大意义。答案(1)措施:移民、筑城、设县。意义:传播汉族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边疆地区发展;促进民族融合;扩展疆域;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2)指导思想:民族平等。举措:设置机构,任用当地人管理;册封;和亲通婚。(3)改变了传统、狭隘的民族观念;实现了中原与游牧民族的政治一体化,促进了民族融合;形成了空前“大一统”的局面。解析本题第(1)问中第一小问归纳秦始皇管辖边疆地区的措施,提取材料一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分析其意义,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民族融合,二是巩固统一,当然也可从经济发展角度入手分析。第(2)问中“指导思想”
15、结合“则四夷可使如一家”可知,应该为民族平等。具体举措主要是设置机构、和亲以及册封等。第(3)问“重大意义”主要从祖国统一、民族融合等方面分析。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亚里士多德材料二材料三在吕克昂学园,有一门伦理学课程,讲授人生哲学。亚里士多德向人们讲述: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度、不及和中间。任何行为和感受都有一个中间性问题,过度与不及产生失误,中间往往能够获得成功并受人称赞。(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亚里士多德是如何突破柏拉图哲学思想的。(2)依据材料二,指出亚里士多德突出的教学方法是什么。(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什么思想?他这种思
16、想有何特点?答案(1)他主张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现实的幸福。亚里士多德认为,柏拉图理念论的最大弱点在于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理念属于人的思维抽象,客观上并无理念世界的存在。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而且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这一观点接近了唯物主义观点。(2)方法:思考和争论。(3)思想:中庸之道思想。特点:从伦理学角度强调中庸之道;强调中庸之道是一种美德;否定两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材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主要从唯物主义观点入手;第(2)问,主要考查对亚里士多德教学方法的把握;第(3)问,考查“中庸之道”思想。8阅读材料
17、,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32年5月,邓小平调到瑞金以南的会昌工作。在会昌,邓小平和毛泽东、谢唯俊、古柏等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左”倾教条主义进行了抵制。他们反对“城市中心论”,主张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广大农村发展;反对军事冒险主义,主张诱敌深入;反对用削弱地方武装的办法来扩大主力红军,主张两种武装力量都要发展;反对“左”的土地分配政策。邓小平文选第二卷材料二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52
18、页材料三12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少部分人获得了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邓小平年谱(19751997年)材料四我们不赞成台湾“完全自治”的提法。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还
19、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中央政府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我们坚持谋求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非和平的可能性。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根据材料一,指出邓小平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主张。(2)据材料二、三,比较邓小平改革的着眼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3)根据材料四,概括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怎样的设想。(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邓小平最突出的精神品质是什么?答案(1)反对“城市中心论”,主张农村包围城市。(2)变化: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变为富裕以后如何实
20、现公正公平的分配,防止两极分化。原因:发展不平衡;分配不公;出现了两极分化。(3)“一国两制”,台湾高度自治;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析本题考查邓小平的历史贡献和思想主张。其中第(1)问从材料一中提取有效信息即可回答。第(2)问由材料二中提及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材料三中财富公正公平分配。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从当时两极分化出现以及分配不公等方面分析。第(3)问容易回答,实际上就是“一国两制”。第(4)问结合邓小平不同时期提出的不同思想主张,并且其思想主张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可知,应该为实事求是的思想品质。9材料一“这件事(指苏联解体)与其说取决于各个共和国本
21、身,还不如说是由这些共和国的政治精英们、领导人决定的。俄罗斯领导瓦解苏联的路线,曾与苏共内部顽固的特权势力的斗争交织在一起这两个阵营尽管看来好像思想立场对立,(实际上)都串通一起来打倒戈尔巴乔夫。那些在八月份似乎是为了保留联盟而支持叛乱分子的党内权贵们,这一次却也投了搞垮联盟的赞成票!”材料二被西方称为“俄罗斯民主之父”的戈尔巴乔夫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他被绝大部分俄国民众视为导致苏联垮台的“罪魁祸首”。在1996年总统大选上,戈尔巴乔夫仅获得0.51%的选票,但到2011年全俄舆论中心的民调显示,对于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42%的被调查者认为其起了主要作用。以平和态度对待戈
22、尔巴乔夫的民众的比例由此前的25%上升到了47%。有人说,从个人的历史角色来看,在苏联解体这件事上,叶利钦应该比戈尔巴乔夫承担更多的责任。为保住联盟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说:“如果不是俄罗斯先独立,苏联是不会解体的。”摘编自戈尔巴乔夫反思改革的三大失误(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在苏联解体这件事上应负的责任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苏联的解体?(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你怎样理解西方和俄罗斯国内民众对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中应负责任的不同评价?答案(1)责任:戈尔巴乔夫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叶利钦则是苏联解体的主要推手。看待: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长期推行斯大林
23、模式,忽视民生改善;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思想混乱,苏共失去执政地位;苏联解体是苏联国内民族分离主义影响以及西方长期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2)理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一定程度迎合了西方资本主义民主价值观,改革带来苏联解体的结局符合西方国家的利益,故西方对其评价较高。苏联解体后初期俄罗斯的社会动荡与生活水平的持续下降,导致俄罗斯人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普遍倾向负面;后随俄罗斯社会经济、政治的巨大变化及思想文化的多元化,俄罗斯人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逐步趋于理性和客观。解析第(1)问,从材料二中对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认识入手,联系苏联解体的相关知识回答第一小问。从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等角度回答第二小问。第(2)问,从材料信息看,西方对戈尔巴乔夫评价较高,而俄罗斯国内民众对戈尔巴乔夫评价较低,联系苏联解体对西方和俄罗斯的影响以及之后俄罗斯的社会发展等知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