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答案B解析根据“退休人员”“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可知,这一法案属于社会保障的内容,建立失业保险制度也属于社会保障的内容,故B项正确。A、C、D三项属于社会生产领域,非社会保障范畴,可排除。2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A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B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C19331935
2、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D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答案D解析材料图片中显示“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说明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导致经济复苏,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故D项正确;1929年经济大危机,胡佛坚持实行自由放任政策,使经济形势恶化,故A项错误;罗斯福开始实行新政是在1933年,故B项错误;根据图中曲线走势可知,C项表述错误。3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答案A解析19281937年,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强国,到1937年其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3、。在此期间苏联工业生产虽快速增长但依然落后于美国,而美国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工业萎缩,工业总产值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综合分析可知本题选A。4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电影艺术的影响。结合题干中的时间“20世纪30年代”可知,此时处于经济危机时期。题干中的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不能表明新政已使全国重现
4、繁荣的景象,故A项错误。从材料信息看,人们比较喜欢幻想型影片,这体现出大量的民众观看电影是为了逃避现实,并不能体现淡定应对危机的精神,故B项错误,C项正确。题干中秀兰邓波儿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并不是现代主义艺术,故D项错误。5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了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1943年该局共花费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这表明罗斯福希望()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C通过制定法规来复兴经济D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题干材料反映了罗斯福通过举办公共工程来增加就业机会。A项与材料意思一致,故正
5、确;B、C、D三项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但与题干无关,故错误。6罗斯福在向前看在路上中写道:“由于被剥夺了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为了支持其自身工业发展并照顾其自身的失业问题,其他工业国家不得不寻求发掘新的市场。”材料表明作者()A认同社会救济的作用B强调恢复银行信用的意义C肯定美元贬值的效果D认可全国工业复兴法的作用答案C解析材料认为其他国家为了照顾自身的失业问题,必须发掘新市场,并非认同社会救济的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恢复银行信用的意义”,故B项错误;美元贬值导致其他工业国家“被剥夺了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工业是其他国家的,并非美国,罗斯福此句话未涉及全国工业复兴法的
6、作用,故D项错误。7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思想是“要使消费与投资二者互相适应,故政府不得不予以调节”。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提名5位自己信任的人成为最高法院法官,时人称新法院为“罗斯福法院”。这表明()A资本主义调节机制可以解决经济危机B罗斯福新政破坏了传统三权分立原则C解决经济危机不能以牺牲民主为代价D非常时期总统的行政权得以扩大强化答案D解析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决定的,政府的调节只能缓和,不可能解决,A错;新政是克服经济危机的措施,并没有破坏三权分立的体制,B错;C项材料没有体现;材料“政府不得不予以调节”“罗斯福法院”体现的是政府权力的扩大,故应选D。8“新政的执行让政府获得
7、迅速发展,这在美国历史上是一个分水岭。”材料中的“分水岭”意指美国()A从民主政体走向集权政体B从经济危机走向经济繁荣C从自由主义走向国家干预D从电气时代走向信息时代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政”指的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政府在保留资本主义自由企业的前提下,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这意味着美国从自由主义走向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时代,C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美国历史史实;B项与材料强调的信息“让政府获得迅速发展”不符;D项不符合这一时代。9蜜蜂的寓言是18世纪初荷兰的一本故事书,内容讲述了一个蜜蜂王国起初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整个蜂群兴旺起来;后来它们放弃了豪华,崇尚节俭,结果蜂群
8、凋敝,终被敌手打败而逃散。后来一位学者受此启发,提出“节俭悖论”。这位学者是()A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B伊曼努尔康德C卡尔马克思 D亚当斯密答案A解析根据“节俭悖论”推测,这一理论运用到社会实践领域应是主张消费,通过消费拉动需求,这正好符合了凯恩斯主义的原则,故A项正确;康德是哲学领域人物,与经济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马克思主要主张剩余价值学说,与此无关,故C项错误;亚当斯密主张经济自由主义,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10世界经济大危机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而罗斯福勇敢地面对这场危机,开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其经验教训令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见下图材料二也许更重要的差别是
9、罗斯福的个人风格他灿烂的微笑、他技艺高超的口才、他生动感人的智慧都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与施政计划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关系。罗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性魅力。从就职演说开始(他告诉美国人“我们唯一应该畏惧的应该是畏惧本身”),他就向不断增长的绝望氛围中注入了强大的乐观情绪。他是美国第一个充分利用广播、利用“炉边谈话”的方式向人们阐释其施政方针并充分赢得民众信任的总统。美布林克利美国史材料三到1935年初,新政成为公众激烈抨击或热情支持的焦点,当时美国社会各派别持有多种认识:主要派别对新政的认识认识的史实依据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对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
10、政府抛弃自由政策,某些批评者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觉得反感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如:_激进的左派社会主义政党以及其他激进组织一度激烈抨击罗斯福改革不彻底,攻击财富仍然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局部调整生产关系,新政存在局限性,如:_政治异见者(非左派,非右派)尖锐抨击“财阀”“其他金融势力”,认为这些势力给国家带来贫困,而且向个体和社会实施专制企图建立独裁国家,如:总统扩大权力,违反宪法多数民众新政提高弱势群体地位,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甚至把罗斯福视为“救星”社会得以发展,如:经济恢复;遏制法西斯势力;生活水平提高摘编自美舍曼世界文明史、布林克利美国史等著作
11、请回答:(1)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观察材料一曲线图,列举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影响美国失业率变化的重大事件。(2)材料二认为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材料二以人物心理活动的哪种表现来说明罗斯福让人们重拾信心的?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材料二的研究视角有何新意?(3)据材料三表格中的内容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在表格中与位置,各举出一个史实,所举史实要能印证表格前一栏的观点。(4)多角度论述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立体因素考察,并对事实尝试做出不同侧面的多层次解释,形成一系列的视角分析。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述“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要求:
12、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250字左右)答案(1)事件:世界性经济大萧条(或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2)因素:罗斯福优秀的人格魅力。表现:乐观情绪。新意:注重人文精神,使历史形象更立体、丰富(或开阔史学研究的视野)。(3)史实:整顿金融体系(或监督工业生产,调整农业生产,以工代赈等)。经济危机未能完全消除(或缓和劳资矛盾有限,保障措施不全面,劳工社会地位依然低下等)。(4)略。解析第(1)问,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失业率升高,是因为经济危机的爆发;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失业率降低,是因为罗斯福实行新政。第(2)问从罗斯福的微笑、口才、智慧来回答他的个人魅力因素;“表现”可从多次炉边谈话显示了他的乐观情趣的角度回答。“新意”主要联系西方国家的人文主义传统回答。第(3)问,既体现对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定限制和对劳动人民利益的一定保护,又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主要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局限性。第(4)问是小论文格式,多角度论述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要求史论结合、250字左右,言之有理,角度新颖,说理要层次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