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阶段一阶段二阶段四阶段三18 登临词二首 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小重山陈 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黄昏月,一笛碧云风。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江南阔,无处觅征鸿。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内容赏析】“槐枝啼宿鸟,冷烟浓。”槐枝里投宿的鸟在啼叫着,冷烟浓密,残霞消失,暮色苍茫。“啼”字、“冷”字表明词人对暮秋景色的主观感受,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小楼愁倚画阑东”,这句带出一个“愁”字,表明自己是怀着愁绪倚在画阑之东的,为的是迎候月光,排遣愁绪。下句“月”字之上冠以“黄昏”二字,表明了这时候不是月光如水,而是凄冷的朦胧的月光,又听
2、到透过碧云风传来的笛声。这首词上片写景,从一缕红、啼鸟、冷烟、黄昏月,到一笛风,创造出浓重的凄冷气氛、烘托出自己的心情。下片写情,曲折而形象地抒发自己的忠愤,构成了全词悲切婉转的情调。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桂枝香常识速览识作者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临川(今江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
3、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登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著有临川先生文集。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探背景这首词应当作于作者被罢相任知府期间。作为一位伟大的改革家
4、、思想家,他站得高看得远。这首词通过对六朝历史教训的认识,表达了他对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文本精析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在文章开头有何作用?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答案】(1)起句“登临送目”领起上片词意,表明此下所写的都是亲眼所见,为词拓出一个高远的视野。(2)“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点明了地点和季节,因为是六朝故都,乃称“故国”。“晚秋”与下句“初肃”相对,瑟瑟秋风,万物凋零,呈现出一种“悲秋”的氛围。(3)此时此景,登斯楼也,则情以物迁,辞必情发,这就为下片的怀古所描述的遥远的时间做铺垫。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结构思路型篇章的结构包括
5、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首句标目开宗明义,直接点题。白居易说:“首句标其目。”(新乐府序)这个“目”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运用这种方法开头,就为全文指明了“航标”。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曲笔入题不马上就触到本题,开头先来一个发端。运用得好,会使文章有跌宕起伏之感,造成悬念,吸引读者。伏笔是在文章的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做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当事件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再予以“回应”的写作技巧。好的伏笔能起到暗示、点题、沟通文章内部联系、逆转人物关系等作用,使文理通顺、合情合理,往往能让
6、人产生会心一笑、心灵共鸣或意外感悟等阅读惊喜;同时能使文章出色生辉,具有独特魅力。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照应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一篇文章要有头有尾,前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前面交代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有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代。这样,文章前后才能贯串,使读者容易掌握全文的脉络。照应的作用: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点明主旨。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7、。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解答分析:诗歌思有路,一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那么,分析诗的结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系。有的诗先写景后抒情,有的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起承转合之意。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设问方式:1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2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3诗歌的前两句有什么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4这首诗表现主旨的是哪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诗歌的结尾是否恰当?为什么?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答题步骤:1概述诗句的内容。2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3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2如何理解“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上一页返回首页下
8、一页【答案】“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这是“繁华竞逐”而亡国的一个典型事例,举其典型,概括其他。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意思是说,隋军大将韩擒虎已经攻到了陈朝的国都(即作者现在所登临的金陵)的城门之外,而陈朝的皇帝陈叔宝还和他的宠妃张丽华在寻欢作乐。这是诗人的典型化了的艺术语言。据史书记载,当时的实际情形是,陈、张躲藏在井里,隋军攻入后,才把他们从井里拉上来俘虏了。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看,杜牧的诗句,更为真实。词人当然也深明此理,所以依然以之入词。“悲恨相续”,极有概括力,说明像陈朝这样的事例是前后相继发生的,并非特例。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3有人说这篇诗歌立意高远,请阅读全诗具体分
9、析。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答案】作者不是沿袭传统的登临怀古,客观地慨叹兴亡,而是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用政治家的锐利目光,总结六朝相继灭亡的历史教训,直斥现实朝政的积弊,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政见。但是词中的议论全都是用史实说话,用形象说话,毫无说教之感。这首词是艺术作品,毕竟有别于政治论文,因作者能融政治识见于所描绘的景物之中,寓政治批判于所叙写的史实之中,读来很有浑然天成之感。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4这首词中有哪几处用典?有什么作用?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答案】(1)“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化用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指亡国悲剧连续发生。(2)“千里澄江似练”,化用谢朓晚登三山还望
10、京邑“澄江静如练”;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3)“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化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讽刺当朝执政的官员,仍不思进取,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名句鉴赏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鉴赏】“彩舟云淡,星河鹭起”是大手笔中的点睛之处。“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远在天际的船罩上一层薄雾,水上的白鹭纷纷从银河上惊起,不仅把整幅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而且进一步开拓观察的视野在广漠的空间上,随着征帆渐渐远去,水天已融为一体,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如此雄壮宽广的气度,如此开阔旷远的
11、视野让读者不禁想起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者展现的气度与视野不相上下,可谓异曲同工。正如林逋“秋山不可画,秋思亦无垠”所言,眼前所见,美不胜收,难以尽述,因此总赞一句“画图难足”,结束上阕。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念奴娇登多景楼常识速览识作者婺州三魁之一陈亮陈亮(11431194),南宋思想家、文学家,字同甫,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号龙川,人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光宗绍熙四年策进士,中状元时,年已 51 岁,授建康府判官,未到任而逝。端平元年朝廷追谥“
12、文毅”。陈亮是著名的思想家、政论家、爱国诗人,昔人把何涣、厉仲方、陈亮合称“婺州三魁”。著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存词70 余首。其爱国词愤世之情,慷慨激烈,气势磅礴,与辛弃疾词风相近。刘熙载艺概卷四说“同甫与稼轩为友,其人才相若,词亦相似”。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探背景这是一首借古论今之作。多景楼,在镇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内,北临长江。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是孝宗淳熙十五年春天,陈亮到建康和镇江考察形势,准备向朝廷陈述北伐的策略。词的内容以议论形势、陈述政见为主,正是与此行目的息息相通的。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文本精析1如何理解“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这一句?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答案】从江山形势的奇
13、险引出对“天限南疆北界”这种错误主张的批判。“鬼设神施”,极言其险要。然而这样的险要江山,当时的统治者,并没有将它看作进取的凭借,反而错误地认为是天设的南疆北界。这是对当时的当权者的尖锐批判。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2念奴娇 登多景楼中用了哪些典故?有何表达效果?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答案】诗句典故效果作用 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 新亭对泣讽刺尖刻辛辣 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中流击楫决心克复中原 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淝水之战抒写必胜信念与作者所表达的主旨有关,加强了词情的表达,丰富了内容,增强了气势。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3.桂枝香念奴娇 登多景楼都写及长江,但详略有异,说说两者在写法上的不
14、同。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答案】桂枝香中用斜阳、帆樯、彩舟、白鹭来衬托长江之美,虽是秋色却无萧瑟之感,反而充满了生机与气势,运用的是白描手法。念奴娇 登多景楼一词突出了长江的险要,借批判六朝统治者缺乏争雄的远略与勇气来揭露批判现实中当权者凭借天险以求苟安的政策,是以议论为主。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4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象?请用口语把其中的景象表述一番。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答案】作者看到了澄澈的长江、苍翠的山峰、来来往往的船只、残阳、斜插着的酒旗、彩舟、白鹭。登上金陵城头远远望去,六朝故都正值深秋,天高气爽。千里长江水色澄澈,远远望去像一匹展开的白绢,碧绿的山峰像箭镞一样挺拔。残阳
15、夕照中,江中船只来来往往;江岸边酒肆的酒帘背负秋风斜插着。淡云蓝天之下,画船游动,洲上白鹭纷纷起舞,仿佛在银河上飞翔,这美丽的景致,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作者用了动静结合和用典的写作手法。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名句鉴赏1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鉴赏】镇江北面横贯着波涛汹涌的长江,东、西、南三面都连接着起伏的山冈。这样的地理形势,正是进可攻,退可守,足以与北方强敌争雄的形胜之地。“做出”一语,表达了词人目击山川形势时痛快淋漓的感受。在词人眼中,山川仿佛有了灵气和生命,活动起来了。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2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鉴赏】正面申明作者的“登临意”。在词人看来,凭借这
16、样有利的江山形势,正可长驱北伐,无须左顾右盼,应当像当年祖逖那样,中流击楫,收复中原。词锋犀利,意气风发,充分体现了词人豪迈的襟怀和气度。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素材应用1课内素材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王安石作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同时也是一位具有丰富伦理思想的理论家。是他通过自己的著作引发了当时人们“始原道德之理,窥性命之端”的学术风气。而这种学术风气的发展,终于引起学术上的革命宋学的产生。王安石的伦理思想是对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一种反映。王安石所生活的时代,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商品经济已经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已经对传统的小农经济构成了某种威胁,因此急需在理论上进行某种变革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
17、展;而北宋政府优遇文人,也使得士大夫们的社会思想获得了一种比较自由的讨论空间;王安石又是“熙宁变法”的主导者,有宋一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变化对他的思想的冲击就更加强烈。【应用角度】这则材料可用于与“改革与发展”“变通”“环境”等话题相关的写作中。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2热点素材“毒物”入侵少儿阅读 有书称王安石为“流氓学者”现象:部分“毒物”入侵少儿阅读 据统计,全国 581 家出版社中有 523 家都在出版少儿读物。近五年来,少儿出版实现持续增长,从 2007 年的 10 460 种增至 2012 年的 31 059 种,每年增幅都在 40%以上。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尽管繁荣,但少儿出
18、版市场并不能令人满意。一些含有淫秽色情、凶杀暴力、恐怖残酷、荒诞离奇等内容的图书,严重妨碍了青少年身心健康。在一本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名为不倒过来念的是猪的书中,不仅有混淆是非、歪曲传统道德价值观念,如“级别最高的流氓学者是王安石”“最让女人割舍不下的流氓学者是司马相如”等,也不乏格调低下、色情低俗的内容。除了荒诞恶搞,一些不良少儿读物里还出现了“丰乳翘臀”“身材火辣”这样成人化的语言。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对于这些出版物,家长普遍认为,好的少儿出版物应该是“以光明、希望和正能量为主”,给孩子们一种潜移默化的、含蓄的正面引导,使幼龄儿童在思想上、情感上有所感染,而不是传递负面元素。上一页返回首
19、页下一页【媒评文摘】1.“要保障孩子阅读质量,根本还是要靠提升父母、教师等人群的素养,使其对儿童开展有效阅读指导,让好书进入孩子视野。”儿童作家孙卫卫表示。南方日报 2部分专家也提出,出版的风气与社会的浮躁密切相关。大众寻求肤浅文化、追求感官刺激,也加剧了文化娱乐化趋势,少儿出版物也不能独善其身。海外网 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佳作领悟王安石之死(节选)元祐元年,王安石在江宁府(南京)的半山园去世。死亡是一道黑色门槛。王安石死了,这个王朝再也没有支柱,这个时代再也没有灵魂。不管怎样,王安石的生命持续一天,人们就仰望他一天,即使不再发号施令,可仍然是一面旗帜,一种标志,一个信号。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
20、司马光闻讯,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政治家没有了对手,生命再也没有了激情和斗志。这位新上台的宰相,此时正在家养病,当即提笔给另一位宰相吕公著写了一封信。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在这封简短的书信中,司马光有些失落,有些恨意,也有一些宰相肚里好撑船的姿态。他对王安石的道德文章进行了肯定,而对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进行了全盘否定。这也在人们的意料之中。肯定对手等于否定了自己,司马光没有这么傻。他甚至还把所有的变法派和王安石的门生故旧概括为两类:一类是“谗佞”,另一类是“反复之徒”。他曾对各个机构中的变法派人物和与王安石多少有些牵连的人,不断地加以斥逐和打击,迫使人们只能对王安石“疏远”,既不敢再对他加以赞扬,
21、因为那就将被列入“谗佞”之列;也不敢再对他加以批评,因为那就将被认为是“反复之徒”了。他要把王安石晾在一边。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司马光对死了的王安石做了结论,接着又建议“尚宜优加厚礼”,要让天下人知道,我司马光是不计前嫌的,是宽容大度的。小皇帝赵煦就追赠王安石为太傅,并命中书舍人苏轼撰写王安石赠太傅的“制词”。苏轼是大文豪,他的制词当然冠冕堂皇,文采飞扬。没有人到王家祭吊。只有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王安上为他们的胞兄选了块山后的荒地做墓庐。一个死了的政治家,没有谁会去沾边,人家躲都来不及,趋炎附势和落井下石,本来就是小人的一种属性,要知道,司马光的耳目在关注王家的动向呢!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低回
22、的哀乐扰人心碎。这种绝望的痛苦还有谁能体会?是的,大宋王朝再也没有时代的强音,再也没有振兴的呐喊了。按理,王安石生前位至宰相,死后追赠太傅,在墓前应建神道碑,应有墓志铭,可这一切礼法,全都废去。人都死了,再大的排场又有什么意义?王安石死了,朝廷安静了许多。皇帝可以睡大觉了,满朝文武可以睡大觉了,再也不必担心凶猛的变法会排山倒海,卷土重来。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只有边陲虎视眈眈的辽王和西夏王窃笑不已。王安石死了,主战派的旗帜倒了,谁也不会再说富国强兵。只有春雨淅淅,像是无声的啜泣,可它能洗去人间的浮躁,能使世界在迷茫中冷静下来吗?(散文海外版2004 年 2 期,有删改)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精要
23、赏析】本文写了王安石死后各方的反应,揭示了变法失败导致北宋沦亡的后果。王安石是这个王朝的支柱,是这个时代的灵魂。文章语言沉郁,感情低沉,读后令人心情沉重。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基础巩固层1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如簇 焕散 漫嗟 酒旗斜矗 星河鹭起决窍 横陈 延伸 澄江似练 寒烟衰草商女 推诿 倾轧 腥膻无极 危楼还望【答案】焕涣,决诀,极际。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征帆去棹:_(2)天气初肃:_(3)千里澄江似练:_(4)凭却长江管不到:_(5)危楼还望:_【答案】(1)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2)肃杀,萧索(3)白色的绸带子(4)依仗着(5)通“环”
24、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3填空。(1)王安石,字_,号_,临川人,有著作_。(2)念奴娇 登多景楼的作者是_,字同甫,时人称之为_。【答案】(1)介甫 半山 临川先生文集(2)陈亮 龙川先生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4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导学号:18980073】(1)登临送目,天气初肃。(2)六朝旧事随流水,。(3)至今商女,后庭遗曲。(4)_,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5)六朝何事,_?(6)_,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答案】(1)正故国晚秋(2)但寒烟衰草凝绿(3)时时犹唱(4)鬼设神施(5)只成门户私计(6)因笑王谢诸人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阅读提升层5阅读桂枝香,按要求答题。(1)请联系
25、全词主旨阐述最后一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的深刻含意。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解析】本词通过对六朝统治者相继亡国的深刻历史教训的缅怀和批判,对当时的当朝者提出了严正的警诫,体现了一个政治家锐利的目光和睿智的思辨能力。【答案】意在说明北宋一些人并未吸取南朝灭亡的教训,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仍在粉饰太平,寻欢作乐。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2)请对这首词的艺术特色进行赏析。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解析】这首词在艺术上体现了作者“一洗五代旧习”的文学主张。北宋当时的词坛虽然已有晏殊、柳永这样一批有名词人,但都没有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词风柔弱无力。联系诗歌内容,从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等多个角度展开
26、。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答案】此词怀古讽今,用含蓄的笔法点出宋王朝潜伏着很大的危机,表达了作者的忧国之情。上阕借景抒情,用典贴切,既追忆历史往事,又处处联系现实,深刻地揭示了主题。此词不受当时绮靡风气的影响,笔力雄健,最后用无知商女还唱亡国之音作结,寓意深远,开拓了词的境界。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6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题。【导学号:18980074】渔家傲王安石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1)简要分析“时时自有春风扫”中“扫”字使用的妙处。【答案】一个“
27、扫”字,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春风以人的动作、情感,呼应了“尘不到”,突出了环境的清新、优雅。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2)这是王安石晚年退隐之后的一首山水词,请从“景”与“情”的角度加以赏析。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答案】平岸小桥,被群山环绕;一江春水,被花草环绕;几间茅屋,窗户幽深,纤尘不染,时时有春风来清扫;午睡醒来听到鸟的鸣叫在作者笔下,这些景物远离喧嚣的俗世,具有宁静、清新、优美的特点。反映出词人退隐后平和的生活情趣和闲适心情;也表达了词人对仕途的厌倦,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情景关系:借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借景抒情)。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7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导学号:189
28、80075】鱼游春水送友人张元幹芳洲生蘋芷,宿雨收晴浮暖翠。烟光如洗,几片花飞点泪。清镜空余白发添,新恨谁传红绫寄。溪涨岸痕,浪吞沙尾。老去情怀易醉。十二阑干慵遍倚。双凫人惯风流,功名万里。梦想浓妆碧云边,目断孤帆夕阳里。何时送客,更临春水。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注】张元幹,南宋爱国词人,力主抗金,被秦桧除名削籍。本词标题为编者所加。双凫:原代指地方官员,这里喻指作者友人。(1)请分析上阕中“暖翠”两字的表达效果。(2)这首词表达出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答案】(1)“暖”为和暖,“翠”为青翠,从感觉和视觉方面描绘出夜雨过后温和晴暖、苍翠欲滴的美丽景致,以乐
29、景衬哀情。(2)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年华虚度、功业无成的忧伤;世无知己的悲哀;对友人胸怀“功名万里”报国壮志的赞美;与友人再次相逢的期许。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语言表达层8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导学号:18980076】到了唐朝,更是涌现出了诸如登幽州台歌黄鹤楼凤凰台乐游原登高登楼登岳阳楼登安定城楼登柳州城楼等大量的登高诗作的著名篇什。从汉代王粲的文赋登楼赋到三国魏曹植的杂诗(高台多悲风)再到南北朝时期频频出现的沿用汉代铙歌十八曲旧题的临高台,登高题材作品渐渐增多。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这些登高题材诗歌作品往往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方式寄寓着一个沉重的“登高”主题。或是
30、游子思乡,或是思妇怀人,或是壮士悲歌,或是文士不遇,然而愁苦哀怨、沉郁感伤是这类作品主题的一个共同特征。“登高”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一个传统题材,千百年来被历代的文人反复吟咏描写。序号: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解析】这五句中第句是本段文字论述的中心话题,放在第一位;句按作品出现的由少到多的顺序排列;是阐述特征的。【答案】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9(2015全国卷)右面是联合国发行的“联合我们的力量”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85 个字。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解析】本题考查看图识图和分析概括图形寓意的能力,要求考生读懂图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本图关键的地方是“鸽子”“旗帜”“橄榄枝”,要明确这些与“联合我们的力量”之间的关系。【答案】(示例)图形由橄榄枝和多面旗帜组成,这些旗帜又巧妙地构成一只飞翔的鸽子。旗帜代表不同国家,鸽子代表和平,飞鸽衔着橄榄枝,强化了和平寓意,整个图形表示各国应齐心协力,维护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