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山市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柬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题【试卷综析】纵观黄山市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柬质量检测语文试卷,题目的命制严格遵循了课程标准和国家考试中心新颁布的2014年考试纲要的要求,准确把握了高考的命题方向,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主干知识和考生能力的考查,导向准确,有很强的仿真性和实战性,体现了发现问题和诊断调整的检测要求。注重基础考查,试卷结构稳中有变,涉及了诸多热点,也体现了今年考纲和我省考试说明中的细微变化。第一,题型稳定,注重基础知识考查。字音、字形、名句名篇默写等基础知识均在考查之列,重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第二,素材具有很强的文化信息和较强的现实感,接地气。如
2、国家首个国家公祭日、宪法日等等;从画科整合谈中国画创作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有利于对学生的熏陶;文学类文本阅读鹰巢取材经典,在引领考生思考人生的同时,也对考生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第三,注重能力考查。如语言表达悬崖上的小花就考查了考生概括分析和联想能力,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有命题经验的老师都能体会到一份高质量的模拟试题是来之不易的,其中的甘苦真的是“难为外人道也”。第卷(阅读题,共66分) 【题文】M0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传统中国画根据所描绘对象、题材、内容的不同,将绘画分成若干个科类,这种分科是绘画艺术自身发展和完善的需要,通过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在单一画科创造
3、性的劳动,使其从原初的简略发展到完备和博大精深。无论是外在的视觉形式语言及制作技术技巧,还是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及象征意义,都获得了巨大发展。但随着人类知识的不断积累,人类的认识能力也不断提高,特别是现代物理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原有的认识论。孤立的、分析的认识方式逐渐为全面系统的认识方法所代替,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全新的世界观。这样,建立在分科基础之上的中国传统绘画形式语言则显示出其巨大的局限性。当这种观念普遍适用于绘画时,就要求打破绘画艺术中的山水画、花乌画、人物画的分科模式。正是在这样一种大的文化和艺术背景中,中国画的画科整合问题正渐浮出水面,成为当代中国画创新的一个大问题。画科整
4、合为中国画从传统审美模式向现代审美模式的转型开辟了一条通道。 然而,三科的划分毕竟是古代文明的理性范式,确定之后,它就威了先画家而存在的先验模式。无论是对自然事物的认识,还是画家对自我身份的设置,都不可避免地在这个先 验模式之内进行和完成。三科的图式及其不同的形式语言成为普遍适用于一切画家的理性力 量,这种理性力量发展到明清期间业已成为压抑画家创造力的“坚冰”。绘画艺术徒剩冰冷 僵硬的理性分科模式,山水画家、花鸟画家、人物画家是每一个画家不可兼得的选择。只有 少数人如陈老莲、石涛、八大山人等,试图反抗这种僵硬的理式,但他们并没有能够真正整 合画科(如八大山人的河上花图显示了山水花鸟整合的趋势)
5、。真正将整合问题在实践 中提出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事。 艺术要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就不能不促使画家突破传统三科分立的模式。在新时 的推动下,画家们创作了一大出b画科整合特别是山水人物画整合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画家 是赵望云和钱松岩,他们的雪天驮运图芙蓉湖上等是画科整合的典范作品;潘天寿的作品灵岩涧一角和小龙湫下一角则从整合山水花乌画科方面进行尝试。 应该说,无论是钱松岩、赵望云,还是潘天寿,他们的画科整合探索都不是完全自觉 的。因为此时期画家探索目的更多的是使艺术能符合新时代的美学要求,能更强烈地表现生 活乞息和自然的真实,并非艺术本体自身发展的自觉,这就使他们的画科整合探索显得不那 么彻
6、底了。因此,他们也被按惯例视为山水或花鸟画家。这样,从艺术本体自觉地探索画科 的整合就成为当代中国画创新的必然要求。 画科整合是一个更新的“当代性”话语,与20世纪50年代不同之处在于,除了画家 的自觉性外,还有两个重要问题是应该注意的:一是画科整合不是客观主义自然主义式地将 两幅中的题材合二或合三为一,而是要根据画家个人独特的艺术观念和风格模式自由自主地组合,要求每一个画家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创新能力与创造智慧,构建独立的个人视觉图像; =是解决笔墨形式语言的统一问题,也就是说,每一个画家要创建个性的笔墨形式语言,超越于三科之上,又普遍适用于三科的题材符号。笔墨形式语言不再依附于题材,而是依附于
7、画家个人的独特性。 画科整合不是简单的组合问题与单纯的个人风格问题,而是切实地关系着中国画创作的大的发展趋势。当我们试图跳出传统绘画单一认知模式的同时,往往会发现已经走入中国文化“责通重舍”的“丈道”。 (选自杨国平从画科整合谈中国画创作的发展趋势有删改)1下列对中国画画科整合原因的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从认识论来看,随着人类认识的提高,特别是现代物理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全面系 统的认识方法逐渐代替孤立的、分析的认识方式。这种认识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中国 画由分科转向整合。 B.从分科模式的影响来看,三科划分的理性模式成为普遍适用于一切画家的理性力量, 这种力量到后来压
8、抑了画家的创造力。画科整合有助于突破这种僵硬的模式。 C从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角度看,赵望云等一大批作家自觉地把画科整合用于实践,创造出画科整合的典范作品,能更强烈地表现生活气息和自然的真实。 D从中国画创作的发展趋势来看,只有画家构建出独立的个人视觉图像和创建个性的笔墨形式语言,才能为中国画从传统审美模式向现代审美模式的转型开辟一条通道。【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次是C级(分析综合)。【答案解析】B 解析:A项,“必然要求中国画由分科转向整合”说法过于绝对。C项,赵望云等一大批作家并非自觉地把画科整合用于实践。D项,强加条件。【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要整
9、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段首先肯定了传统中国画分科所取得的成绩,接着指出,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 原有的分科模式显示出局限性,自然引出对画科整合问题的探讨。 B段分析了传统中国画理性分科模式压抑画家创造性的原因,指出少数画家试图反 抗这种僵硬的分科模式,但没有真正整合画科。段举例说明新时代出现了一些画科 整合的作品。 C段指出钱松岩等人在画科整合的探索方面不是完全白觉的,画科整合必然要求艺术本体的自觉探索
10、。段进一步指出,画家在画科整合过程中还应注意两个重要问题。 D段在上文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指出,画科整合关切着中国画创作的大的发展趋势, 体现了中国文化“贵通重合”的精神,照应文题。【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答案解析】B 解析:原文为“一大批画科整合的作品”,选项为“一些”,缩小了范围。【思路点拨】首先,通读全文,要有整体阅读的意识,对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要做到胸中有数;第二,要理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联系;第三,可以借助文章的关键词句来理清文脉;第四,论述类文本属于议论文,要注意提出了什么问题,是怎样分析问题的,最后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1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传统中国画分科是绘画艺术自身发展和完善的需要,在新时代的推动下,这种分科模式尽管显示出局限性,但依然能够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B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的分科确定之后,每一科都有其相应的图式及形式语言,各科的画家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先验模式的影响。 C陈老莲、石涛等画家试图反抗传统中国画的分科模式,他们当中少数作品只是显示了画科整合的趋势,并没有在实践中提出画科整合的问题。 D画科整合要根据画家个人独特的艺术观念和风格模式自由自主地组合,要求每一个画家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创新能力与创造智慧,构建独立的个人视觉图像。【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
12、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答案解析】A 解析:“传统中国画依然能够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于文无据,无中生有。【思路点拨】回答本题要联系全文作者的基本倾向性,检查选项的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题文】二、古诗文阅读(33分) 【题文】J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裔字君嗣,蜀郡成都人也。治公羊春秋,博涉史、汉。汝南许文休入蜀,谓裔干理敏捷,是中夏钟元常之伦也。刘璋时,举孝廉,为鱼复长,还州署从事,领帐下司马。张飞自荆州由垫江入,璋授裔兵,拒张飞于德阳陌下,
13、军败,还成都。为璋奉使诣先主,先主许以礼其君而安其人也,裔还,城门乃开。先主以裔为巴郡太守,还为司金中郎将,典作农战之器。先是,益州郡杀太守正昂,耆帅雍阁恩信著于南土,使命周旋,远通孙权。乃以裔为益州太守,径往至郡。阄遂趑趄!不宾,假鬼教曰:“张府君如瓠壶,外虽泽而内实粗,不足杀,令缚与吴。”于是遂送裔于权。 会先主薨,诸葛亮遣邓芝使吴,亮令芝言次可从权请裔。裔自至吴数年,流徙伏匿,权未之知也,故许芝遣裔。裔临发,权乃引见,问裔日:“蜀卓氏寡女,亡奔司马相如,贵上风俗何以乃尔乎?”裔对日:“愚以卓氏之寡女,犹贤于买臣之妻。”权又谓裔日:“君还,必用事西朝,终不作田父于阁里也,将何以报我?”裔对
14、日:“裔负罪而归,将委命有司。若蒙侥幸得全首领,五十八已前父母之年也,自此已后大王之赐也。”权言笑欢悦,有器裔之色。裔出阁,深悔不能阳愚,即便就黯,倍道兼行。权果追之,裔已入永安界教十里,追者不能及。 既至蜀,丞相亮以为参军,署府事,又领益州治中从事。亮出驻汉中,裔以射声校尉领留府长吏,常称日:“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其明年,北诣亮谘事,送者数百,车乘盈路,裔还书与所亲日:“近者涉道,昼夜接宾,不得宁息,人自敬丞相长史,男子张君嗣附之,疲倦欲死。”其谈啁流科,皆此类也。少与犍为杨恭友善,恭早死,遗孤未数岁,裔迎留,与分屋而居,事恭母如
15、母。恭之子息长大,为之娶妇,买田宅产业,使立门户。抚恤故旧,振赡衰宗,行义甚至。加辅汉将军,领长史如故。建兴八年卒。子笔嗣,历三郡守监军。笔弟都,太子中庶子。 (选自三国志卷四十-) 【注】趑趄( zlju):踌躇不定,怀有二心。谈啁(tiao)流速:谈吐诙谐机灵敏捷。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典作农战之器 典:掌管 B故许芝遣裔 遣:派遣 C深悔不能阳愚 阳:假装 D裔还书与所亲日 亲:父母【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答案解析】B 解析:“遣”,释放、放还。【思路点拨】本题需要考生对句中加点词解释的正误
16、进行判断,判断的关键是,所解释的含义是否与句子语境一致,或是否为句子中的本来含义。5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外虽泽而内实粗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犹贤于买臣之妻 若七郑而有益于君 C男子张君嗣附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近者涉道,昼夜接宾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邰【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答案解析】D 解析:D项,都是助词,用于时间词后,不译。A项,连词,表转折,可是连词,表修饰;B项,介词,表比较,比介词,对;C项,代词,他动词,到。【思路点拨】近几年来,文言虚词题考查的主要形式是把
17、文言选段中包含某文言虚词的句子,与课文中含有同样文言虚词的句子进行比较,辨析异同。这其实是典型的考查知识迁移能力的题目。考生解题时,应准确回忆所学课文中的文言虚词词义,并联想这个文言虚词在其他课文中的词义,然后把文段中的文言虚词与之进行比较,分析异同,从而作出准确判断。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张裔广泛涉猎史-#,曾任鱼复K、巴郡太守等职。在益州太守人选的问题上,朝廷不 用雍闽,而用张裔。雍阁担心自己交结东吴的事情9l文露,就借口把张裔打发到吴国。 B张裔应答敏捷,以朱买臣妻子的不贤惠,回应孙权借卓文君私奔之事对蜀地风俗的讥 讽;以五十八岁以前是父母给
18、的生命为由,巧妙回答了孙权提出的报恩问题。 C张裔谈吐幽默诙谐,有一次他要向诸葛亮咨询事务,临行时,有数百人送行,马车满 街都是。张裔后来写信给家人说,人们敬重的是丞相长史这个职衔,他为这个职衔累 得要死。 D张裔十分讲义气,好友杨恭死后,张裔照顾他的家人,并帮助他的后代成家立业。他 还抚恤故旧,救济衰落的家族。后来虽然官至辅汉将军,仍然讲义气。【知识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答案解析】A 解析:“雍闿担心自己交结东吴的事情败露”“借口把张裔打发到吴国”不合文意。【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比对选项,排除错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常常与
19、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放在同一个题目中考查。做这类题目要理解文章内容,抓住人、物、时、地、事、理六要素回归原文。还要细读选项将总体认识和细节分析结合起来对比阅读。7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先是,益州郡杀太守正昂,耆率雍闽恩信著于南土,使命周旋,远通孙权。(5分) (2)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 身者也。(5分)【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级(理解)。【答案解析】(1)在这之前,益州郡人杀死郡太守正昂,老将雍闿在南方一带威信名望很高,便派人四处活动,与远方的孙权结交。(2)丞相赏赐不
20、遗漏关系疏远的人,惩罚不偏袒关系亲近的人,官爵不能因为无功而获取,刑罚不能因为富贵权势而免除,这就是贤能的人和愚笨的人都能忘身为国的原因。 解析:(1)“耆”,老将,1分;“著”,很高,1分;“通”,结交,1分;介词结构后置,1分。语句通顺1分。(2)“遗”,遗漏,1分;“阿”,偏袒,1分;“可以”,因为,1分;“所以”,的原因,1分。语句通顺,1分。【思路点拨】翻译文言语句,要注意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要注意文意的理解,更要注意关键词语及特殊句式的翻译。参考译文张裔,字君嗣,蜀郡成都人。他研究公羊春秋,广泛涉猎史记、汉书。汝南人许文休入蜀后,认为张裔干练敏捷,是中原一带钟繇一类的人物。
21、刘璋时期,张裔被荐举为孝廉,任鱼复县县长,回到州里任州署从事,兼任帐下司马。张飞从荆州由垫江进入蜀地,刘璋授予张裔军队,让他在德阳陌下抵御张飞,结果张裔兵败,退回成都。作为刘璋的信使前往会见刘备,刘备答应他一定对刘璋以礼相待并安抚刘璋的部下,张裔回到成都,于是开城欢迎刘备,刘备任命张裔为巴郡太守,回成都后任司金中郎将,负责农具、兵器的制造。在这之前,益州郡人杀死该郡太守正昂,有位年长的首领雍闿,他在南方一带威望名声很高,便派人四处活动,还远往孙权那里求情。不料朝廷让张裔当上了益州太守,径直赴郡所上任。雍闿于是闹别扭不服气,他借鬼教鼓动人说:“张府君像只葫芦,外面虽说光亮但内面实际很粗糙,不值得
22、杀他,命令你们把他缚绑送往吴国。”于是他们把张裔押送给孙权。值刘备去世,诸葛亮派遣邓芝出使东吴,诸葛亮教邓芝言谈之间可向孙权提出请求放还张裔。张裔自从到东吴,几年来一直流放隐居,孙权并不知道他这个人,故此准许了邓芝的请求放还张裔。张裔临走前,孙权召见他,问他说:“蜀地卓氏的寡妇,和司马相如私奔,贵地风俗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张裔回答说:“我认为卓家守寡的女子,比朱买臣妻子贤慧得多。”孙权又对张裔说:“你回国后,一定要为西蜀效力,终不会像个农夫呆在乡间小巷里,那么你将用什么报答我呢?”张裔回答说:“张裔负罪回国,将把自家性命交给朝廷安排;如果能侥幸保得住脑袋,则我五十八岁以前是父母给的生命,自此以
23、后则是大王您恩赐的岁月。”孙权欢悦地谈论着,有欣赏张裔才能的意思。回到蜀国后,丞相诸葛亮用张裔为丞相府参军,代行相府政务,又兼职益州治中从事。诸葛亮出军驻守汉中,张裔以射声校尉身份兼留府长史,经常称赞说:“丞相赏赐不遗漏关系疏远的人,惩罚不宽容关系亲近的人,官爵无功不可得,刑罚富贵权势不得免,这就是聪明能干者和愚昧平凡者都能忘身为国的原因。”第二年,张裔北上去见诸葛亮咨询有关事务,送行的人数百,车马都堵满了道路,张裔回信对亲人说:“前几天动身上路前,昼夜接待来访的人客,得不到休息,人们敬重的是丞相长史这个职衔,儿子君嗣附在这一职位上,故此疲倦得要死。”他谈吐诙谐机灵快捷,都像这样。张裔年少时与
24、犍为人杨恭十分友好,杨恭早年去世,留下的孩子没有几岁,张裔将杨家人接到自己家中,分房屋给他们住,侍奉杨恭母亲就像自己的母亲。杨恭的儿子们长大后,又为他们娶妻,购买田宅产业,让他们自立门户。抚恤旧友的家属,帮助救济衰落的家族,十分讲义气。后加封辅汉将军,兼任长史照旧。建兴八年(230),张裔去世。他的儿子张縠继承他的爵位,历任三个郡的郡守和监军。张縠弟弟张郁,任太子中庶子。【题文】K0阅读下面这首词,完威89题(8分)南乡子。秋暮村居【清】|纳兰性德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试上小楼极目望,高低。一片烟笼十里陂。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路迷。乍逐横山时近远,东西。家在寒林独掩扉。 【注】荧荧:
25、灯光闪烁之貌。元吴师道桐庐夜泊:“灯光隐见隔林薄,湿云闪露青荧荧。”8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知识点】考查考生鉴赏作者的情感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答案解析】此词描绘了秋暮时节一幅山村田园风光图。通过写红叶,寒溪、空山、万木、山峦参差、烟笼长堤、犬吠、鸡鸣、寒林村舍等意象,(2分)营造出一种静谧、疏朗、空旷的意境,透露出作者的欣喜、恬淡、闲适而又略显孤独的情感。(2分) 解析:对本题的回答要抓词中主要的意象,“红叶”说明是秋天,“寒溪”“空山”“万木”“烟笼”“十里陂”“吠犬”“鸣鸡”“灯火”,描绘出出一种静谧、疏朗、空旷的山水田园景色;情感可
26、通过“满”“空”“迷”等词语,再结合词的意境以及作者常识来理解。【思路点拨】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如上题中的“寒溪”“空山”“吠犬”“鸣鸡”“灯火”等。9简析“一路空山万木齐”中“齐”字的妙处。(4分)【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重点考查炼字。【答案解析】齐,布列(整齐)之意。(1分)一路行来,但见空谷寂静,遍山林木整齐布列。(1分)一个“齐”字,写出了木叶尽脱,山林空阔的暮秋山景。境界阔大,很有气势。(2分) 解析:先根据词理解“齐”在此句的具体含义“布列(整齐)”,再说说本句的意
27、思,最后说效果即可。【思路点拨】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题文】L0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 (6分) 甲:此地有祟山峻岭,茂林修竹:_,映带左右, ,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_。是日也,天朗气清,_,仰观宇宙之大,_,所以游目骋怀,_,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乙:_,内无应门五
28、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 连峰去天不盈尺,_。 (李白“蜀道难)_,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 春水碧于天,_ 一。 (韦庄菩萨蛮) _,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 楚天千里清秋,_。 (辛弃疾水龙吟)【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名家名篇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级(识记)。【答案解析】甲:又有清流激湍;引以为流觞曲水;亦足以畅叙幽情;惠风和畅;俯察品类之盛;足以极视听之娱 乙: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枯松倒挂倚绝壁;江间波浪兼天涌;画船听雨眠;四面边声连角起;水随天去秋无际。 解析:注意“湍”“觞”“畅”“兼”等易错字的书写,也不要漏掉“以” “之”等字。【思路点拨】题型完全与安徽2014
29、高考一致,采用二选一的选考模式,甲为一首诗,乙为组合。试题体现了考试说明变化的要求。六句话都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题文】 三、(24分) 【题文】N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1l4题; 鹰巢【挪威】比昂松 恩德雷是一个又小又偏僻的教区里一个农庄的名称,周围是崇山峻岭。农庄位于一个平坦而肥沃的山谷。发源于群山丛中的一条大河,从山谷中穿过,注入教区附近的湖泊,给四周的山;添上一片绮丽的风光。 农庄主
30、人原先是到恩德雷湖摆渡的,他第一个在这个山谷里披荆斩棘,开垦荒地。他叫恩德雷,如今住在这儿的是他的后裔。据说恩德雷是犯了杀人罪才逃到这儿来的,他的家庭之所以这样神秘,原因也就在这里。不过也有人说,这是由于大山的关系,仲夏的午后,五点就不见阳光了。 教区有一处上空孤悬着一个鹰巢。鹰巢筑在一座大山的悬崖绝壁上。人人都能看见雌鹰落在鹰巢上,但是谁也无法攀登上去。雄鹰在教区的上空盘旋翱翔,一会儿猝然下降,抓走一只绵羊;一会儿猛扎下来,攫去一只小山羊;有一次它甚至拎着一个小孩,然后冲天而去。 因此,在这座大山上,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当地居民有个传诜,说是古时候,有两兄弟攀登上山,捣毁了鹰巢,但是如今已经
31、没人能上了。 在恩德雷农庄,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两个人碰在一起,就谈论着那个鹰巢,然后抬头看看。在新年中,当这对兀鹰再次出现的时候,人人都知道它们原先猛扑下来杀生的地方;也知道谁最后作出最大努力,想攀上悬崖绝壁。当地的小伙子们从儿时就开始练习爬山,上树,搏斗,扭打,为的是有朝一日能够仿效古时两兄弟的壮举,攀登上大山的绝顶,捣毁鹰巢。 在讲述这个故事期间,恩德雷农庄有个最聪明的孩子叫利夫,他并不是恩德雷家族的人。 鬈曲的头发,小小的眼睛,在一切游戏中他聪明伶俐,而且喜欢漂亮的小姑娘。他很早就立下豪言壮语,说有朝一日,他一定要攀登上这座大山,直捣鹰巢。但是上了年纪的人却说, 他不应该夸下海口。 这话
32、大大刺伤了他的自尊m,因此,在他还没有成年就开始爬山了。那是早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六上午。雏鹰一定快要破壳而出了。一大群人聚集在山脚下,观看利夫的壮举; 老年人极力劝他放弃这种危险的尝试,小伙子们则尽量怂恿他上去。 但是利夫自有主意。他等待着,一直等到雌鹰离巢飞去,于是他纵身一跳,攀住离地几米高的一棵大树的树干。这棵大树生长在岩石裂缝里,他从这个裂缝开始征上爬。小石子儿在他的脚下松动起来,泥沙和砾石滚滚而下,除了背后奔流的山涧发出压抑的、没完没了的哗哗声以外,一片宁静。不久,他就攀到大山开始凸出的地方了。他在这儿用一只手攀在岩石上,把身子悬空了很长时间,同时用一只脚探索立足点,因为脚下的情况他
33、根本看不见。 很多人,特别是女人,都背过脸去,说要是他的生身父母还健在的话,决不会允许他干出这种玩命的行径来。他的脚终于找到了立足点,不断探索攀登,一会儿用一只手,一会儿用一只脚,抓牢、站稳;他有时失手,有时滑脚,接着又把身子悬空吊起来。站在山脚下的人们静得连彼此的呼吸都听得见。 一位远离大家、坐在一块岩石上的高个子小姑娘,蓦地跳了起来。据说她从小就许配给利夫了,尽管他跟她没有宗族关系。她张开双臂,大声喊叫:“利夫,利夫,你干吗要往上爬哟?”人人都扭过头来看着她。站在旁边的姑娘的父亲严厉地盯了她一眼,但是她根本没有理睬。“利夫,还是下来吧,”她叫喊,“我爱你,你在山上只会落得一场空!”大家看见
34、利夫正在犹豫不决;他迟疑了一会儿,然后继续往上攀缘。有长长一段时间,他的进展十分顺利,因为他踏得稳当,握得坚实;但是一会儿以后,他仿佛渐渐变得筋疲力尽,因为他帝常爬爬停停。不久一块石头像是不祥之兆似的滚了下来,在场的人不能不注视着这块石头落下来的途径。有的人再也不忍心看下去,转身走了。那位小姑娘仍旧站在岩石上,绞着手,目不转睛地朝山上凝望。 利夫再次用一只手攀住岩石,但是手一滑没有攀住;小姑娘在山下看得一清二楚;然后利夫使尽气力用另一只手去抓岩石,但是他的手又滑下来了。“利夫!”小姑娘呼喊,喊声响彻群山,所有的人都跟着她喊叫。 “他滑下来啦!”大家一声惊叫;男男女女都朝他举起双手。他真的夹带着
35、沙粒、石子、泥土滑下来了,滑下来了,不停地往下滑,越滑越快。大家都背过脸去,接着就听见他们身后传来一阵阵沙沙声和嚓嚓声,这以后就听见什么沉重的物体,仿佛是一大堆湿土,轰然一声落在地上。 当大家能够四下看看的时候,只见利夫躺在地上,跌得粉身碎骨,血肉模糊。那位小姑娘一下昏倒在岩石上,她父亲立刻把她抱在怀里走了。 原来下过一番工夫,煽动利夫从事危险的登山活动的小伙子们,这会儿连帮忙把他抬起来的勇气也没有了;有的人甚至不敢对他看一眼。因此,老年人不得不走到前面来。年纪最大的一位老人,一面抱住死者的尸体,一面说:“太惨了。不过,”他又说,朝山上瞥了一眼, “鹰巢筑的那么商毕竟是件好事,不是人人都能上的
36、去的。” (余杰译)11小说开头写恩德雷农庄及其来历,有什么作用?(4分)【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情节的把握,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答案解析】(1)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故事的真实性。(2分)(2)暗示小说的主题。首两段交待“恩德雷”农庄周围的自然环境及农庄的来历,暗示人类闯入了鹰的家园,进而产生了人与鹰的矛盾、冲突。(2分) 解析:因是小说的开头,所以有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或背景,暗示小说的主题,为下面的情节做铺垫等作用。【思路点拨】此题考查分析小说情节的作用。情节在小说中,在结构和表现人物及主题方面的作用,概括而言,就是结构和内容方面的作用,主要有: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含
37、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设置悬念或埋下伏笔,引人入胜,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前后照应;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起线索作用。解答时,根据这个基本知识,分析本题设问的意图,先将该情节和上述作用中相关的作用分析出来,再找出该情节在文本中特有的作用,分析概括出来,就能正确而全面了。12请概括利夫的性格特点,并加以分析。(6分)【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答案解析】(1)志向高远,敢于担当。他立志有朝一日捣毁鹰巢,并且付诸行动。(2分)(2)自尊心强。老人劝他不要冒险,他觉得这刺伤了他的自尊,还没有成年,就去捣鹰巢。
38、(2分)(3)缺乏理性。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实力,不能对众人的言语做出正确的判断。(2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分析人物形象”时要点出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要结合文本分析,找出表现人物形象的区域。做好本题要从情节入手,表现利夫形象特点的情节主要有捣毁鹰巢;不听老人劝觉得这刺伤了他的自尊,还没有成年,就去捣鹰巢;以及众小伙子对他的煽动等。【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必须紧扣文中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心理等具体描写,在此基础上,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13小说生动逼真地描绘了利夫攀登悬崖的场面,请从正侧结合的角度作简要分析。(6分)【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品味精彩的语言
39、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D级(鉴赏评价)。【答案解析】(1)正面描写:抓住利夫攀爬山崖的动作及心理活动,写出了攀爬过程中的惊险。(2分)(2)侧面描写:借传说故事写出攀崖之困难。传说中有两个兄弟攀登上山,捣毁了鹰巢,此后就没有人能上去了。以现场观众的神态、心理活动和语言反衬登山之紧张,扣人心弦。以周围的环境反衬登山的艰难。“小石子儿在他的脚下松动起来,泥沙和砾石滚滚而下,除了背后奔流的山涧发出压抑的、没完没了的哗哗声以外,一片宁静。”(答出其中两点,得4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表达技巧中的描写手法。首先应该准确判断小说中该技巧运用的对应内容,然后结合该手法的一般艺术效果和小说中的具体内容作深入
40、分析。材料中的描写主要有:正面描写,利夫攀爬山崖的动作及心理活动;侧面描写,借传说故事写出攀崖之困难。以现场观众的神态、心理活动和语言反衬登山之紧张,扣人心弦。以周围的环境反衬登山的艰难。【思路点拨】对内容和效果的分析一般要紧紧扣住小说四要素人物、环境、情节、主题作答。另外,从表达效果切入,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从表达者的“表达视角”考虑,分析“表达作用”;二是从阅读者方面考虑,看作者这样写可以对读者的阅读产生什么样的积极效果。14文章结尾划线处老人的话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把握小说主题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答案解析】(1)揭示了人与自然
41、如何相处的问题。(2分)“鹰巢筑的那么高毕竟是件好事”这句话实际上肯定了鹰巢筑的高,是它自我保护的一种生存之道。文章开头介绍“恩德雷”农庄的来历,暗示人类闯入了鹰与其它自然生物的家园,进而产生了人与鹰等自然的矛盾、冲突。老人丰富而深刻的人生阅历,使他懂得要敬艮自然,而年轻人血气方刚,蔑视一切,自尊自大,不懂得敬畏、尊重,因此他们才会有捣毁鹰巢的冲动与热情。在生命共处的地球上,人类不可能孤立地生存,尊重其他生命,既与环境平和相处,又与其他生命体平和共处,这是人类长期面临的生存课题。(2分,分析言之成理即可。)(2)过分自尊会使人做出无谓的牺牲。(2分)“不是人人都能上的去的”,暗含对“利夫”的壮
42、举予以否定。利夫的“自尊”,其实是一种面子与自大。利夫在本领没有练就的情况下,在众人面前夸下海口,贸然去捣毁鹰巢。当他处在悬崖危险之境,听到其未婚妻的呼唤时,他犹豫不决,感到了害怕,想到了后果,然而“迟疑了一会儿,然后继续往上攀”,显然,是个人的面子、他人的讥讽将他推上了不归这之路。利夫的过于自尊,暴露出了人性的弱点,也因此做出无谓的牺牲。(2分,分析言之成理即可。)解析: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小说主题的理解,不能想当然,不能无中生有。老人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鹰巢筑的那么高毕竟是件好事” 这句话实际上肯定了鹰巢筑的高,是它自我保护的一种生存之道。二是,“不是人人都能上的去的”,暗含对“利夫”的壮举予
43、以否定。抓住这两点,考生结合文本,进行适当分析即可。【思路点拨】小说的作者选取怎样的题材来反映怎样的生活,来传达怎样的感情,来表现怎样的思想是在小说创作之前就规定好的。所以从小说的题材着眼,可以把握小说的主题方向。【题文】第卷(表达题共84分)四、(24分)【题文】A0 1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山峦鸾风 劲敌劲头足 取精用弘鸿蒙初辟 B惬意行箧 宿志宿命论 弦外之音华丽炫目 C淬火荟萃 棱角三棱镜 悄无声息愀然不悦 D诺言偌大 执拗拗不过 聆听教诲玲珑剔透【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答案解析】C
44、 解析:C项,读音分别为“cu,lng,qio”;A项,读音分别为“lun,jng/jn,hng”;B项,读音分别为“qi,s,xin/xun”;D项,读音分别为“nu/ru,ni,lng”。【思路点拨】字音题需要针对字音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多音字需要切记据义定音,形声字需要谨防声旁误导,形近字需要注意细微差别,方言字需要矫正地区缺陷。【题文】B0 1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 A盛装 霓裳 灯芯绒 峨冠博带 葛巾素袍 B珍馐 寥廓 哈蜜瓜 大快朵颐 殷鉴不远 C轩榭 修茸 吊脚楼 蓬荜生辉 鳞次栉比 D发轫 漫游 一溜烟 纷至踏来 藏踪蹑迹【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
45、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答案解析】A 解析:B项,“蜜”应为“密”;C项,“茸”应为“葺”;D项,“踏”应为“沓”。【思路点拨】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能力,平时要注意正确使用,运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区别,并及时积累。【题文】D0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老虎苍蝇”一起打固然令人欣喜,但反腐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如果制度上出了梗阻,一时的成果再显著,也无济于事。 B2014年的12月13日被设立为首个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是日本 法西斯屠杀中国人民的血腥暴行,是有口皆
46、碑的事实,任何狡辩都无法否认。 C冬日游黄山赏冬雪风韵,登上绝顶,放眼四望,沟壑、峰峦一派银装素裹,冰雕玉 砌,视野平远,天光云影一览无余,顿觉自身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D制作盆景是一项精雕细琢的工作,要求景物县体而微,哪怕是几片树叶,哪怕是几 缕长髯,哪怕是田间牧童,哪怕是江边钓叟都要精心雕琢,来不得半点马虎。【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答案解析】D 解析:A项,语义重复。“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B项,褒贬不当。“有口皆碑”是褒义;C项,望文生义。“登高自卑”指要登高山必须从低处开始,形容做事循序渐进。【思路点拨】完成
47、本题需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本题做题要特别注意题干,要求选出“使用不恰当的一项”。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题文】E0 18下面语段有四处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4分) 2014年12月4日是中国首个国家宪法日,有逾26万左右的网民通过轻击鼠标完成了对宪法的宣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48、人民的平等意识、自由意识和权利意识日渐提高, 到今天,宪法有理由成为青年自由精神的皈依,成为中国人民的最大共识,成为中国青年 施展抱负的精神指引。在中国宪法走进生活的历史时刻,中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一代要重新 认识宪法,发掘实施宪法、护卫宪法。(蓟因为,青年是宪法精神永不流逝的传承者,肩负着让宪法精神洒满天下的重任。 序号修改【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答案解析】(标对序号并修改正确每一处1分,只标对序号不给分。)删去“左右”或“逾”;将“提高”改为“强化”或“增强”;将“成为青年自由精神的皈依”与“成为中国人民的最大共识”互换位置;在“发掘实施宪法、
49、护卫宪法”后补上“自身能量”或“自身潜能”。 解析:“逾”“左右”矛盾,两个保留一个;搭配不当,“意识”只能和“强化”或“增强”搭配;语序不当,不合逻辑;成分残缺。【思路点拨】修改病句属于语言运用的范畴,就辨析病句和修改病句的关系看,辨析是前提,修改是目的,是结果。对病句判断的依据依然是六种病句类型,对病句的修改要坚持如下原则:真实性原则,要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千万不要违背原意,另起炉灶。针对性原则,要针对病句的实际情况做修改,也就是说,哪儿有毛病,就改哪儿;是什么毛病,就用什么方法。经济性原则,就是要“多就少改”,如调整语序可以尽量不增删;改一处可以的就不要改两处等。瞻前顾后原则,因为高考修
50、改病句这一项不是给一个孤立的句子让我们修改,通常是给一段文字,特别是给一段应用文,让我们修改其中的语病,因此必须瞻前顾后,统览全局,否则修改就会不合要求。【题文】F219下面文字是对“绿道”的阐述,请简要概括“绿道”的三个主要特征。6分) 从广义上讲,“绿道”是指用来连接的各种线型开敞空间的总称。“绿道”内涵很广,它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含义。因此,对这一概念的定义总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此引用查理斯莱托在其经典著作美国的绿道中所下的定义:绿道就是沿着诸如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诸如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王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
51、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它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池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进行连接的开敞空间纽带。随后,Ahern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并结合美国的经验,将绿道定义为由那些为了多种用途(包括与可持续土地利用相一致的生态、休闲、文化、美学和其他用途)而规划、设计和管理的由线性要素组成的土地网络。答:(1)_ (2) _ (3) _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答案解析】(1)绿道的空间结构是线性的;(2)绿道的最主要特征是连接:(3)绿道是多功能的,包括生态、文化、社会和审美功能。(4)绿道是可持续的,是自然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
52、衡;(5)绿道是一个完整线性系统的特定空间战略。(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 解析:解答此题应该注意文段的结构层次。本语段有五句话,从语段层次来看,第一句从广义上讲,“绿道”;二至三句是过渡,讲“绿道”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含义;最后四、五句是第三层,讲查理斯莱托在其经典著作美国的绿道中所下的定义。【思路点拨】说明类语段往往层次清晰,结构分明。因此,在压缩语段时为确保全面,不遗漏要点,要运用“层次切分法”,把语段的层次划清后,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各要点相加,最后进行比较整理,使之符合题干的要求即可。【题文】I0 H020下面展示的是悬崖上的小花图片,请你为它配上一段文字,要求展现小花的
53、精神风骨。语言生动优美,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70字。(5分)【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和修辞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答案解析】示例:你不嫌土壤贫瘠,不怕环境险恶,只要有一束阳光、一滴雨点,就抓住机会发芽、生根,根须顺着岩石的缝隙不屈不挠地向下伸展,永不放弃,任凭风吹雨打,忍受月夜孤独,守望在悬崖峭壁上,用艳丽展示坚持拼搏的崇高。 解析:本题先对图画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主题或方向,搜索并提取有效信息,关注图画细节,如“岩石”“花朵”;再从环境、姿态、精神风貌以及人称和语言修辞等角度作答。【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目,应当先对图画有一个整体
54、的了解,把握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并提取有效信息,关注图画细节。解答图片赏析题,除了要注意画面细节,还要细心审清题目的要求,抓住题眼,确立重点。要根据题干的指令要求和题目所给的条件以及图中所示的内容去找答案,不能抛开题中的条件、图形和作者意图,只凭自己的想当然。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不可超越图画所给信息,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当然,如要求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那就要结合画面进行合理的想象。【题文】五、(60分)【题文】Q3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涓涓细流的小溪从深山里唱着歌走出来,一路告诉大山和树木,自己要到大海去。看到大山和树木
55、不相信他的话,小溪说:“艰难险阻我不怕。遇到高山,我会巧妙地绕过它;遇到深涧,我会一点一点地填平它;遇到断崖,我会毫不犹豫地纵身一跃,把自己化作壮美的瀑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写作材料作文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答案解析】参考立意:(1) 智行天下;(2)人生要有进取心;(3)人生无畏,无畏人生;(4)朝着梦想勇往直前;(5)坚持、专注成就梦想。例文:人生,需要进取 蛹因为进取,才会蜕壳而出,化成翩翩飞舞的蝴蝶;苗因为
56、进取,才能在岩石逢中扎根,开出艳丽的花朵;鹱因为进取,才有飞越太平洋的毅力,最终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万物都是因为进取,才创造了欣欣向荣的美好世界。 时光飞梭,现代社会已经是一个高科技、高信息的社会,每时每刻都处于瞬息万变的状态。惟有进取不断追求,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 罗兰说过,人不可以一直沉浸在对过去的留恋中,否则就会对现实失去进取心。 但现代的富裕生活已经充斥了我们狭隘的脑际,每天所谓的享乐、金钱围着我们转圈。于是,我们就逐渐被这些过眼云烟所淹没,不思进取,沉浸在花花世界里。人生的旅程,如果缺少了进取心,即便拥有亿万财富,但生活放纵、醉生梦死也是空。 人生,没有了进取,就如行尸走肉
57、,渐渐会被奢华所吞噬;人生,没有了进取,就如没有了灵魂的躯壳,思想已经一去不复返;人生,没有了进取,就如停滞不前的时钟,永远也不能找到正确的钟点。我们若只留恋过去的美景,或只陶醉于现实的风光,就永远不可以到达彼岸的天堂。假如我们一直停留在山脚下而不肯攀爬,那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激荡豪情从何而来? 古人云:逝去如斯。我们面临的是接踵而来的新挑战,进取,是我们生活的亮点。 海尔公司曾经是面临破产的冰箱厂,但自从现在的海尔董事长张瑞敏走马上任后,便提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于是带头亲自砸烂了76台有质量缺陷的冰箱。如今,在海尔科技馆里的那把“闻名遐迩”的大铁锤,向人们诉说着质量与品牌的
58、故事。而更重要的就是张瑞敏的进取精神“每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才造就成今天的国内外皆知的跨国大集团海尔集团。 进取,就意味着不断努力奋斗;奋斗,则意味着灿烂的明天。强烈的进取心使我们不甘心每天颓废下去;强烈的进取心鼓励我们勇敢长征;强烈的进取心使我们洒下无怨无悔的血与泪! 人生,需要进取。让我们用进取的笔墨,撰写生命辉煌的诗篇。【思路点拨】新材料作文审题原则:1整体性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服从材料的整体;观点可能比较新颖;有话可说。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